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首先解构了传统中崇高、权威的“父亲”身份,揭示出不存在本质的“父亲”情感和言行,“父亲”是靠一系列话语符号建构起来的。在马林生尝试以权威观、以“儿子”为中心和以反“儿子”构建“父亲”身份失败后,进一步深入至“父子”关系的解构,质疑传统天经地义的亲情关系与关系维系。并在儿子马锐同样意识到,开始构建、表演“儿子”身份时,“父子”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双方在关系中确认各自身份。在构建的关系中进行身份表演并以此维持关系的稳定,是后现代人际交往冷峻理性的一种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 身份 构建 话语 关系
后现代理论普遍否定“本质论”而持“构建论”观点,即不再承认与探究人的本质、自我、主体等确定无疑的特征,而认为其是由社会关系或意识形态构建的。构建主义认为身份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并被不断影响和改变,身份认同是一个过程;后现代身份构建和维持的方式是话语符号,“人类主体被视为话语的结果,或者起码受到话语的强烈限制并在话语之内构成”。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解构了传统父子关系及“爸爸”身份,将“爸爸”视为需要由话语构建的、并因不稳定而不断失效的身份,最终在儿子开始构建“儿子”身份后的“父子”关系中获得认同。在构建的关系中进行身份表演并以此维持关系的稳定,是后现代人际交往冷峻理性的一种特征。
一、单向构建“父亲”身份的三种方式
作为“父亲”的马林生处于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边缘位置:马林生和当时的妻子因一次小小纰漏并一拖再拖而生下儿子马锐,“他完全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当了这个孩子的爸爸,就像过去被旧车队拉了夫的良民”;离婚时他始终不解儿子为何选择跟他而非母亲,并以超于亲情之外的“也许是儿子觉得父亲收入略高,跟着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过多”来揣测儿子的动机。心理成熟度不足、对离婚后父子关系的不解,使得马林生无法获得自然而然的“父亲”情感及行为举止,而要以构建的方式获得“父亲”身份。身份的构建主要依靠话语符号,在马林生以语言建构“父亲”身份时亦不断遭受儿子的话语反讽和解构,使得身份的确认极为窘迫和不稳定。
(一)以权威构建及失效
在父子关系发生问题及进行有意识反思前,马林生以无意识的传统社会观念,即父亲权威,进行“爸爸”身份的构建及表演。权威观主源于其社会身份——书店职员,以及与职业的身份认同——类知识分子,马林生对“类知识分子”的定位于拥有知识、品格高尚、性情温良,因而拥有权威并受人尊敬。马林生将“类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移植于家庭的父子关系中,亦希求在儿子马锐面前保持绝对权威,从而构建“爸爸”身份。但正如其“类知识分子”的认同在社会中受挫(在书店称呼人“齐老师”并期待同被尊称,却被回以“马师傅”;清高的知识分子却要乘公交忍受“散发着各种秽物混合的臭味”),“类知识分子”的虚设权威亦不能在家庭关系中构建起“父亲”身份。
1.知识权威 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父亲”身份首先希求以知识权威获得构建。关心时事、“面向电视坐正”、大谈新闻和经历,既是对“类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及表演,又是父亲在儿子面前的身份表现。但被儿子“我想看看这电视里有没有你不认识、没去过的地方”直戳“知识权威”的“真相”: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其范围限度,全知全能的表演是可笑的。马林生既不能承认又不能否认这一“真相”,只能以“没劲——快看国际新闻吧”来转移话题。但学识和视野均狭隘的马林生显然不具备“国际新闻”知识,在儿子“美国和伊拉克能打起来吗”的问题前无看法而开始征求、赞同儿子的意思,由单方话语主导到话语倾斜和双方讨论,“类知识分子”的知识权威在此失效。
2.身份权威 在马林生看来,社会中的“类知识分子”和家庭父子关系中的“父亲”,仅凭其身份就应获得尊敬和服从,并维持这一身份权威。在儿子“不过这爹现在透着老了,碰上伊拉克这种身强力壮的大儿子也有点打不动,得招呼老哥几个都搭把手……”的无意指涉父子关系的言谈中,马林生觉得“父亲”身份受到挑战,并以让儿子写作业(在查证确无作业后让其重写昨天作业)的“命令”来确证“父亲”身份的权威,从“你不要再争,再争也没用,照我说的去做,否则,只怕你哭一场后还得去做——你最好认清形势”中获得满足。而因在此举动中将身份划为不容僭越的“大人——孩子”二元模式,并对“大人”(父亲)赋予身份权威,便使得其无法参与“孩子”的对话,当儿子和同学夏青谈论小说时,马林生有强烈的加入谈话的冲动,却因自己闯入而使得儿子“紧张地站起来,面红耳赤,神色惶恐”,夏青“脸也红了,她先是为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安,接着就全剩下为马锐担心了”,“显然,这种气氛下再想进行平等、自然、亲切有趣的交谈已属枉然”,马林生被决然排除在“孩子”的世界之外。
3.仪态权威 马林生虚设并认同的“类知识分子”不仅在知识和身份中获得权威,同时也具备威严的仪态,令人肃然起敬。马林生在抽烟枯坐时发现被罚重做作业的儿子偶尔起身歪头往外看,而认为“他在观察我!马林生像个受到生客打扰的名人不快地想”,并开始怀疑被儿子观察的自己是否有失知识分子/父亲的仪态,于是正襟危坐,“像副面具似的严肃起来。尽管他知道从儿子的那个角度看到的只能是他的背影,但就是后背也应给人以尊严”。但做作地、别扭地表演了很久,希求儿子“观察”到并尊敬的行为并没有获得反馈——马锐睡着了。
4.经验权威 作为“父亲”比“儿子”拥有更多的经历,这些经验便成为马林生树立“父亲”权威的资本。儿子马锐纠正老师刘桂珍将“恬不知耻”读为“刮不知耻”,并被学校逼迫认错道歉,马林生以其学生时代同样的经历作为经验,与学校站在一起,“必须使他(马锐)认识到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峙中他只有屈服,按照对方的要求悔過这一条路可走,否则结果更坏,更无法承受”,同时亲自起草马锐的检查底稿,“一个马锐那样年龄的孩子即便一百个诚恳也无从表达,他所掌握的的词汇尚不足以详陈如此复杂、微妙的情感。只有一个老成度大于或起码等于对手的成年人,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才懂得怎么使一个有敌意的人心花怒放——有些话只有厚脸皮的成年人才能想得出而且说得像发自肺腑一样”。马林生用拳打脚踢的方式逼迫马锐抄写和致歉,向之传授“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平等”“你傻就傻在不懂得这条做人的基本规则:当权威仍然是权威时,不管他的错误多么确凿,你尽可以腹谤但一定千万不可当面指出”的经验。“父亲”要向“儿子”教授当下社会的为人处世,并以肢体暴力的方式强迫其进行接受,但当“儿子”以所学之事反用于父子关系中,使得同样的话语因语境转变而成为对马林生话语的反讽:本在检查中应对老师的姿态和话语被儿子用来与父亲交谈:“幸亏我有个您这样的真正关心我爱护我的好爸爸,除了您谁还会跟我说这些话呢?”“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要是您今天不跟我说这番话,不告诉我,任其下去,我将来——不堪设想!”马林生在这种胁肩谄笑虚言奉承中感到这种感觉比沉默更为可怕。 在传统、社会权威观的无意识影响下,马林生以知识、身份、仪态和经验的权威构建“父亲”身份,层层受挫并在儿子马锐以“经验”话语应用于父子关系中而被极大反讽,由此以权威观进行身份构建完全失效,马林生发现,“他对正常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儿,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条缕分明的蓝图”,他开始有意识地构建“父亲”身份。
(二)以“儿子”为中心构建及失败
以权威方式构建“爸爸”身份失效后,马林生开始以反“父亲”权威的方式,即站于儿子立场,与儿子做哥们,来构建“父亲”身份。在父子关系中,由主动主导转为被动接受,由完全依于权威确立转为全然被儿子的行为牵引,马林生仍是在进行单向的、虚设的身份认同;而以“儿子”为中心构建“父亲”身份,终因不成熟并与马林生已经构建起的主体人格产生冲突,也就必然是失败的。
1.朋友姿态 马林生在厌烦与儿子“一个批评一个检讨”的关系后,希求以儿子朋友的姿态构建“父亲”身份,即放弃旧有的“父亲”权威而代之以“朋友”亲热。让儿子称呼自己为“老马”,两个人在饭店“你一杯我一杯地干杯,说了很多从未相互说过的亲热话,酒酣耳热之际称兄道弟,他甚至对儿子吐露了不少自己的隐私”,听儿子评论自己对灯干坐写不出东西,甚至开儿子和女同学夏青的下流玩笑,与儿子抢运动会开幕式的一张门票,想融入儿子和他的同学中却被赶出聚会。马林生想与儿子建立朋友关系的愿望和举动是良好的,但是,首先马林生和儿子建立的朋友关系是在社会传统父子关系中的,无法脱离社会认可的父亲大人身份观念,无论是从马林生向邻居夏经平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马锐及同学以“小孩”排斥“大人”,都意味着父子二人和他们处于的环境均难以完全接受独立的“朋友”关系;其次,马林生将儿子视为朋友,是建立在以“儿子”为中心而完全舍弃“父亲”权威的基础之上,即是以“儿子朋友”来构建自己身份,必然与已经构建的社会身份和主体人格相冲突。在矛盾尚未爆发、双方关系尚在“朋友”时,新确立的关系使得双方感到愉悦的同时也带来身份困惑,马锐无奈于“你说我是拿你当爸爸好还是不拿你当爸爸好”,而马林生也陷入“不知今后该怎么对待孩子,是拿他当个大人还是使自己更像个孩子”的迷惘。
2.依赖儿子 以“儿子”为中心建立“父亲”身份,使得身份构建的“材料”均要出自“儿子”,也就使得马林生“过于依赖儿子了,甚至超过了儿子对他的依赖”。马林生在意儿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从儿子嘲笑过他每晚痴坐的嗜好后,每到夜晚他都不好意思再那么干了”,只好与儿子一起看电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与儿子的朋友们玩牌,但因始终不精通玩牌之道而被排斥,甚至在孩子们转至新地点后涎脸跟随。无个性、无趣味的“类知识分子”因以“儿子”为中心而自我剥夺了遐想的乐趣,又因乐趣剥夺后全然无事而更加以“儿子”为中心,以致装病来拖住儿子在家陪伴、消解空虚。从以权威施事到以“儿子”为中心在职业身份外构建“父亲”身份,马林生的空虚由不自知到显明暴露,并希求占有儿子、构建身份、填充空虚,但儿子除了父子关系亦处于朋友关系中,并且儿子投入更多时间和热情在后者上(运动会开幕式被儿子及同学赶出家门),这种不对等的位置使得马林生产生被人抛弃的惨淡心境,并与社会公认和以往形成的“父亲”身份产生冲突。
3.被诱相亲 马林生与齐怀远相亲,一是因儿子推荐,借此可与儿子拉近距离,二是为在闲余时间排遣空虚。但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及其虚设的清纯、美好、认可自己的少女形象与实际、功利、超出自己掌控甚至掌控自己的齐怀远相距甚远。在对齐怀远的拒斥中,已认同并构建起的“类知识分子”主体被召回,并与放弃“父亲”权威、以“儿子”为中心的正在建构的“儿子朋友”相矛盾。在儿子“爸,您怎么这么不开眼”这句揭露自己以儿子为中心而被儿子构建和排斥的话语中,受挫和冲突爆发出来,“看你(马锐)可怜让你几分,你倒爬到头上作践起我来。上次是打,这次是骗、撵、骂,再不治你,你下回还不要了我的命?”至此,马林生再不能以“儿子”为中心构建“父亲”身份,而走向另一极端。
(三)以反“儿子”构建及关系破裂
马林生以“儿子”为中心失败后,既惧怕恢复到父亲权威的时候被儿子冷漠对待,又不愿也不能与儿子重回朋友关系,并在儿子与之据理力争“父亲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如何行事。孩子又有什么特点、天性,应该如何关照”中,认识到“任何真理都具有两面性,都是那么模棱两可……讲理,如果是两个懂理的人,无异于两个娘们同扯一块被单各执一端,无论你用多大劲,最多把一块被单一撕两半。没有谁是被说理说成的,要整谁……得有材料”。马林生已不再相信“儿子”及其“真理”话语,更不再以之进行自我建构;在尚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父亲”身份及言行时,马林生非理性地站在儿子反面,以搜集“材料”证实儿子的谬误,并以此确立“父亲”身份。
马林生跟踪儿子、装病骗儿子出门翻儿子抽屉和口袋、找班主任刘桂珍了解儿子情况、当儿子的面砸开上锁抽屉并撕毁“不良”物品、不许儿子与其要好朋友铁军来往,马林生虚设了一个前提:现在的儿子是“坏”的,且是被除自己外的人带坏的,于是他要反对现在的儿子、将其引向“好”的方向,这才是“父亲”应该做的。依于反对“儿子”而构建“父亲”身份,势必遭受儿子的反感和反对,从而使父子关系彻底破裂。
二、“父亲”身份解构:从父亲/知识分子到单身男人/无赖
身份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构建甚至构建失败,身份构建的努力和尝试预设了一个本质性前提:关系是自然维系的、无可置疑的,“个人身份并不在我们本身之内……身份是关系,即身份不在个人之内,而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要解释个人的身份,就必须指明个人与他人的差异……要考察建构个人的差别体系”,“父亲”身份的构建是在父子关系中进行的,“父亲”身份的彻底解构也是以父子关系的消解为前提和依据的。在与儿子彻底吵翻后,马林生在小酒馆里大醉,记起儿子幼时学步、睡觉的姿态,以及自己对襁褓中婴儿的他要幸福的誓言,想要对儿子倾诉并努力付诸实践。但这种单向度尝试、构建的屡次失败,使马林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难存有本质的情感联系,也不存在自然而然维系的关系,如此费尽心力进行的身份构建、表演以图建立亲密关系,既是无用的也是不可能的,“经过那场大痛,他颇有死里逃生还魂阳世之感。他觉得自己就像死过数次似的,很有些看破红尘。人生不过如此嘛!大难临头哭都来不及,谁又顾得了谁?你对别人爱也好恨也好,又能持续几日?到头来还不是一笔勾销?你一笔勾销了别人又在哪里?你既不知他又何知?如此一想,顿觉了无牵挂,什么话也懒得说了”。既不存在自然亲密的父子关系,马林生索性彻底放弃构建“父亲”身份的努力,解构内心虚设的“父亲”的崇高角色和教育使命,将其还原为父子关系中的“不过是一个父亲,一个符号。饿了渴了向我伸手,有麻烦有困难我就得替你解决,不管什么问题我都得有求必应。我既是你的葫芦又是你的万能钥匙,还得宽仁体贴毫无怨言,否则就是禽兽不如,丧失人伦,法律也得制裁”,“父親”不过是在父子关系中被迫扮演的身份角色。 同“父亲”身份一同被解构的是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社会扮演。马林生的“父亲”身份构建及传统权威观很大程度移植于“类知识分子”的虚设尊严,而“父亲”崇高的解构使得马林生同样质疑“类知识分子”的地位,开始解构“类知识分子”的自尊。他认识到,“知识分子”的崇高光晕不过是因自己拼命与之认同而加之其上的,是构建的、赋魅的而非本质的、实存的。马林生亦发现自己对“类知识分子”的赋魅和拼命认同,同源于“父亲”身份的构建努力,“实话告你,就因为当了你爸爸,我才这么越活越不实在。……从你认事那天起,我就没过像样儿的日子,没一天不勒着自己的,生怕给你留下坏印象。我哪儿是为自个儿活着的呀?我净尽责任了。你没想到我是这么了个人,那是我把自个儿扭曲了!你大概都没想到我是个人吧……”这样,“父亲”身份的构建移植于“类知识分子”角色,而“类知识分子”的理想树立又来源于“父亲”身份,当马林生由“父亲”崇高身份的解构进而解构“类知识分子”的角色时,本质意义的去魅使他倦于在各种关系中进行身份构建和表演,也就使其放弃与各种关系的维系。放弃维系父子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马林生,就恢复到单身男人/无赖的位置和角色。开儿子和女同学夏青两人的玩笑,以致扩散开来,体现了在无聊的空余时间脱离各种关系的马林生的无赖嘴脸。
伴随“父亲”/“类知识分子”身份解构的是马林生对齐怀远的接纳。马林生初拒斥齐怀远因其当时与“类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实际、功利、强烈控制欲和占有欲的齐怀远和虚设的理想、清纯、善解人意的少女相去甚远,马林生和别人谈论时说“我虽是一介寒士,可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但当解构关系和身份后的马林生发现,齐怀远的非“知识分子”和实际功利的态度,其实是早已摆脱本质主义关系幻想的“透亮”,“他是他,你是你,跟个外人也差不多——明白这点也就能坦然自若两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构建努力甚至构建失败均是以关系为预设的,消解了所谓本质、自然的关系,也就解构了存在于关系中的身份及构建。将自己排斥于各种关系之外,于是便获得全无烦恼的“洒脱”。
三、身份表演互动:由“儿子”身份确立“父亲”身份
即使在理性上,马林生明白不存在本质的、自然的亲情关系,儿子马锐也未尝不知道跟随母亲更有利于自己,但“人仅仅是不能克服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使得马林生和儿子马锐的父子关系在破裂后再一次维持下去。在马锐受人欺负被打伤、妻子岳母通过法庭要求儿子抚养权,最终儿子却依旧选择了父亲,“但真正面对父亲时,他还是毫无困难地喊出‘爸爸’这两个字。当父亲一把将他揽入怀中,他蓦地感到一阵心酸,眼泪也就自然而然地流了下来。他发现一切其实不用表演,和父亲重新相处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尴尬,他们毕竟是父子,只要自己不设计,其实无从做作”。但在当下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仅靠内在的、难于诉诸语言的情感,不足以确证即便是公认的、不可质疑的关系和身份。身份构建依于关系确立,而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又依于身份的构建和表演。在经历父亲放弃“父子”关系、“父亲”身份后,儿子马锐亦开始明白父子关系不是本质的、不可割断的,而是靠双方参与、维系的,即在关系中构建各自身份并参与表演,“他为自己再不能浑然无觉地接受父亲的感情感到莫大的悲哀”。马锐主动参与构建父子关系,并在关系中构建自己的“儿子”身份,同时亦认可并确认了马林生“父亲”的身份:“‘我想告訴你,爸爸。’马锐低着头边用脚踢着落叶边说,‘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是不成,咱们谁也别强迫自个——从今后!’”由此,马林生和马锐的父子关系将由双方共同参与,并在关系中进行身份构建和表演以维系父子关系。
《我是你爸爸》首先解构了传统中崇高、权威的“父亲”身份,揭示出不存在本质的“父亲”情感和言行,“父亲”是靠一系列话语符号建构起来的。在马林生尝试以权威观、以“儿子”为中心和以反“儿子”构建“父亲”身份失败后,进一步深入至“父子”关系的解构,质疑传统天经地义的亲情关系与关系维系。并在儿子马锐同样意识到,开始构建、表演“儿子”身份时,“父子”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双方在关系中确认各自身份。王朔并非否认社会中“父子”关系和“父亲”身份的存在,而是解构其传统的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神话”地位,“它重新确立了有意义甚至具有决定作用的历史领域,但在这一过程中,它又把整个历史知识概念问题化。……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学写作是通过先确立,后以批评态度面对这种奠基过程和基础本身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是后现代的矛盾所在”。“父子”关系和“父亲”身份依旧并始终存在于社会、家庭中,却不再是不加反思和质疑的自然存在,而要靠双方共同参与关系构建,并在构建的关系中持续进行身份表演,才能维持“自然”的亲情关系——这是后现代人际交往的冷峻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朔.我是你爸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 麦茨·埃尔弗森.后现代与社会研究[M].甘会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杨,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后现代 身份 构建 话语 关系
后现代理论普遍否定“本质论”而持“构建论”观点,即不再承认与探究人的本质、自我、主体等确定无疑的特征,而认为其是由社会关系或意识形态构建的。构建主义认为身份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并被不断影响和改变,身份认同是一个过程;后现代身份构建和维持的方式是话语符号,“人类主体被视为话语的结果,或者起码受到话语的强烈限制并在话语之内构成”。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解构了传统父子关系及“爸爸”身份,将“爸爸”视为需要由话语构建的、并因不稳定而不断失效的身份,最终在儿子开始构建“儿子”身份后的“父子”关系中获得认同。在构建的关系中进行身份表演并以此维持关系的稳定,是后现代人际交往冷峻理性的一种特征。
一、单向构建“父亲”身份的三种方式
作为“父亲”的马林生处于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边缘位置:马林生和当时的妻子因一次小小纰漏并一拖再拖而生下儿子马锐,“他完全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当了这个孩子的爸爸,就像过去被旧车队拉了夫的良民”;离婚时他始终不解儿子为何选择跟他而非母亲,并以超于亲情之外的“也许是儿子觉得父亲收入略高,跟着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过多”来揣测儿子的动机。心理成熟度不足、对离婚后父子关系的不解,使得马林生无法获得自然而然的“父亲”情感及行为举止,而要以构建的方式获得“父亲”身份。身份的构建主要依靠话语符号,在马林生以语言建构“父亲”身份时亦不断遭受儿子的话语反讽和解构,使得身份的确认极为窘迫和不稳定。
(一)以权威构建及失效
在父子关系发生问题及进行有意识反思前,马林生以无意识的传统社会观念,即父亲权威,进行“爸爸”身份的构建及表演。权威观主源于其社会身份——书店职员,以及与职业的身份认同——类知识分子,马林生对“类知识分子”的定位于拥有知识、品格高尚、性情温良,因而拥有权威并受人尊敬。马林生将“类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移植于家庭的父子关系中,亦希求在儿子马锐面前保持绝对权威,从而构建“爸爸”身份。但正如其“类知识分子”的认同在社会中受挫(在书店称呼人“齐老师”并期待同被尊称,却被回以“马师傅”;清高的知识分子却要乘公交忍受“散发着各种秽物混合的臭味”),“类知识分子”的虚设权威亦不能在家庭关系中构建起“父亲”身份。
1.知识权威 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父亲”身份首先希求以知识权威获得构建。关心时事、“面向电视坐正”、大谈新闻和经历,既是对“类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及表演,又是父亲在儿子面前的身份表现。但被儿子“我想看看这电视里有没有你不认识、没去过的地方”直戳“知识权威”的“真相”: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其范围限度,全知全能的表演是可笑的。马林生既不能承认又不能否认这一“真相”,只能以“没劲——快看国际新闻吧”来转移话题。但学识和视野均狭隘的马林生显然不具备“国际新闻”知识,在儿子“美国和伊拉克能打起来吗”的问题前无看法而开始征求、赞同儿子的意思,由单方话语主导到话语倾斜和双方讨论,“类知识分子”的知识权威在此失效。
2.身份权威 在马林生看来,社会中的“类知识分子”和家庭父子关系中的“父亲”,仅凭其身份就应获得尊敬和服从,并维持这一身份权威。在儿子“不过这爹现在透着老了,碰上伊拉克这种身强力壮的大儿子也有点打不动,得招呼老哥几个都搭把手……”的无意指涉父子关系的言谈中,马林生觉得“父亲”身份受到挑战,并以让儿子写作业(在查证确无作业后让其重写昨天作业)的“命令”来确证“父亲”身份的权威,从“你不要再争,再争也没用,照我说的去做,否则,只怕你哭一场后还得去做——你最好认清形势”中获得满足。而因在此举动中将身份划为不容僭越的“大人——孩子”二元模式,并对“大人”(父亲)赋予身份权威,便使得其无法参与“孩子”的对话,当儿子和同学夏青谈论小说时,马林生有强烈的加入谈话的冲动,却因自己闯入而使得儿子“紧张地站起来,面红耳赤,神色惶恐”,夏青“脸也红了,她先是为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安,接着就全剩下为马锐担心了”,“显然,这种气氛下再想进行平等、自然、亲切有趣的交谈已属枉然”,马林生被决然排除在“孩子”的世界之外。
3.仪态权威 马林生虚设并认同的“类知识分子”不仅在知识和身份中获得权威,同时也具备威严的仪态,令人肃然起敬。马林生在抽烟枯坐时发现被罚重做作业的儿子偶尔起身歪头往外看,而认为“他在观察我!马林生像个受到生客打扰的名人不快地想”,并开始怀疑被儿子观察的自己是否有失知识分子/父亲的仪态,于是正襟危坐,“像副面具似的严肃起来。尽管他知道从儿子的那个角度看到的只能是他的背影,但就是后背也应给人以尊严”。但做作地、别扭地表演了很久,希求儿子“观察”到并尊敬的行为并没有获得反馈——马锐睡着了。
4.经验权威 作为“父亲”比“儿子”拥有更多的经历,这些经验便成为马林生树立“父亲”权威的资本。儿子马锐纠正老师刘桂珍将“恬不知耻”读为“刮不知耻”,并被学校逼迫认错道歉,马林生以其学生时代同样的经历作为经验,与学校站在一起,“必须使他(马锐)认识到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峙中他只有屈服,按照对方的要求悔過这一条路可走,否则结果更坏,更无法承受”,同时亲自起草马锐的检查底稿,“一个马锐那样年龄的孩子即便一百个诚恳也无从表达,他所掌握的的词汇尚不足以详陈如此复杂、微妙的情感。只有一个老成度大于或起码等于对手的成年人,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才懂得怎么使一个有敌意的人心花怒放——有些话只有厚脸皮的成年人才能想得出而且说得像发自肺腑一样”。马林生用拳打脚踢的方式逼迫马锐抄写和致歉,向之传授“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平等”“你傻就傻在不懂得这条做人的基本规则:当权威仍然是权威时,不管他的错误多么确凿,你尽可以腹谤但一定千万不可当面指出”的经验。“父亲”要向“儿子”教授当下社会的为人处世,并以肢体暴力的方式强迫其进行接受,但当“儿子”以所学之事反用于父子关系中,使得同样的话语因语境转变而成为对马林生话语的反讽:本在检查中应对老师的姿态和话语被儿子用来与父亲交谈:“幸亏我有个您这样的真正关心我爱护我的好爸爸,除了您谁还会跟我说这些话呢?”“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要是您今天不跟我说这番话,不告诉我,任其下去,我将来——不堪设想!”马林生在这种胁肩谄笑虚言奉承中感到这种感觉比沉默更为可怕。 在传统、社会权威观的无意识影响下,马林生以知识、身份、仪态和经验的权威构建“父亲”身份,层层受挫并在儿子马锐以“经验”话语应用于父子关系中而被极大反讽,由此以权威观进行身份构建完全失效,马林生发现,“他对正常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儿,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条缕分明的蓝图”,他开始有意识地构建“父亲”身份。
(二)以“儿子”为中心构建及失败
以权威方式构建“爸爸”身份失效后,马林生开始以反“父亲”权威的方式,即站于儿子立场,与儿子做哥们,来构建“父亲”身份。在父子关系中,由主动主导转为被动接受,由完全依于权威确立转为全然被儿子的行为牵引,马林生仍是在进行单向的、虚设的身份认同;而以“儿子”为中心构建“父亲”身份,终因不成熟并与马林生已经构建起的主体人格产生冲突,也就必然是失败的。
1.朋友姿态 马林生在厌烦与儿子“一个批评一个检讨”的关系后,希求以儿子朋友的姿态构建“父亲”身份,即放弃旧有的“父亲”权威而代之以“朋友”亲热。让儿子称呼自己为“老马”,两个人在饭店“你一杯我一杯地干杯,说了很多从未相互说过的亲热话,酒酣耳热之际称兄道弟,他甚至对儿子吐露了不少自己的隐私”,听儿子评论自己对灯干坐写不出东西,甚至开儿子和女同学夏青的下流玩笑,与儿子抢运动会开幕式的一张门票,想融入儿子和他的同学中却被赶出聚会。马林生想与儿子建立朋友关系的愿望和举动是良好的,但是,首先马林生和儿子建立的朋友关系是在社会传统父子关系中的,无法脱离社会认可的父亲大人身份观念,无论是从马林生向邻居夏经平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马锐及同学以“小孩”排斥“大人”,都意味着父子二人和他们处于的环境均难以完全接受独立的“朋友”关系;其次,马林生将儿子视为朋友,是建立在以“儿子”为中心而完全舍弃“父亲”权威的基础之上,即是以“儿子朋友”来构建自己身份,必然与已经构建的社会身份和主体人格相冲突。在矛盾尚未爆发、双方关系尚在“朋友”时,新确立的关系使得双方感到愉悦的同时也带来身份困惑,马锐无奈于“你说我是拿你当爸爸好还是不拿你当爸爸好”,而马林生也陷入“不知今后该怎么对待孩子,是拿他当个大人还是使自己更像个孩子”的迷惘。
2.依赖儿子 以“儿子”为中心建立“父亲”身份,使得身份构建的“材料”均要出自“儿子”,也就使得马林生“过于依赖儿子了,甚至超过了儿子对他的依赖”。马林生在意儿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从儿子嘲笑过他每晚痴坐的嗜好后,每到夜晚他都不好意思再那么干了”,只好与儿子一起看电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与儿子的朋友们玩牌,但因始终不精通玩牌之道而被排斥,甚至在孩子们转至新地点后涎脸跟随。无个性、无趣味的“类知识分子”因以“儿子”为中心而自我剥夺了遐想的乐趣,又因乐趣剥夺后全然无事而更加以“儿子”为中心,以致装病来拖住儿子在家陪伴、消解空虚。从以权威施事到以“儿子”为中心在职业身份外构建“父亲”身份,马林生的空虚由不自知到显明暴露,并希求占有儿子、构建身份、填充空虚,但儿子除了父子关系亦处于朋友关系中,并且儿子投入更多时间和热情在后者上(运动会开幕式被儿子及同学赶出家门),这种不对等的位置使得马林生产生被人抛弃的惨淡心境,并与社会公认和以往形成的“父亲”身份产生冲突。
3.被诱相亲 马林生与齐怀远相亲,一是因儿子推荐,借此可与儿子拉近距离,二是为在闲余时间排遣空虚。但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及其虚设的清纯、美好、认可自己的少女形象与实际、功利、超出自己掌控甚至掌控自己的齐怀远相距甚远。在对齐怀远的拒斥中,已认同并构建起的“类知识分子”主体被召回,并与放弃“父亲”权威、以“儿子”为中心的正在建构的“儿子朋友”相矛盾。在儿子“爸,您怎么这么不开眼”这句揭露自己以儿子为中心而被儿子构建和排斥的话语中,受挫和冲突爆发出来,“看你(马锐)可怜让你几分,你倒爬到头上作践起我来。上次是打,这次是骗、撵、骂,再不治你,你下回还不要了我的命?”至此,马林生再不能以“儿子”为中心构建“父亲”身份,而走向另一极端。
(三)以反“儿子”构建及关系破裂
马林生以“儿子”为中心失败后,既惧怕恢复到父亲权威的时候被儿子冷漠对待,又不愿也不能与儿子重回朋友关系,并在儿子与之据理力争“父亲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如何行事。孩子又有什么特点、天性,应该如何关照”中,认识到“任何真理都具有两面性,都是那么模棱两可……讲理,如果是两个懂理的人,无异于两个娘们同扯一块被单各执一端,无论你用多大劲,最多把一块被单一撕两半。没有谁是被说理说成的,要整谁……得有材料”。马林生已不再相信“儿子”及其“真理”话语,更不再以之进行自我建构;在尚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父亲”身份及言行时,马林生非理性地站在儿子反面,以搜集“材料”证实儿子的谬误,并以此确立“父亲”身份。
马林生跟踪儿子、装病骗儿子出门翻儿子抽屉和口袋、找班主任刘桂珍了解儿子情况、当儿子的面砸开上锁抽屉并撕毁“不良”物品、不许儿子与其要好朋友铁军来往,马林生虚设了一个前提:现在的儿子是“坏”的,且是被除自己外的人带坏的,于是他要反对现在的儿子、将其引向“好”的方向,这才是“父亲”应该做的。依于反对“儿子”而构建“父亲”身份,势必遭受儿子的反感和反对,从而使父子关系彻底破裂。
二、“父亲”身份解构:从父亲/知识分子到单身男人/无赖
身份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构建甚至构建失败,身份构建的努力和尝试预设了一个本质性前提:关系是自然维系的、无可置疑的,“个人身份并不在我们本身之内……身份是关系,即身份不在个人之内,而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要解释个人的身份,就必须指明个人与他人的差异……要考察建构个人的差别体系”,“父亲”身份的构建是在父子关系中进行的,“父亲”身份的彻底解构也是以父子关系的消解为前提和依据的。在与儿子彻底吵翻后,马林生在小酒馆里大醉,记起儿子幼时学步、睡觉的姿态,以及自己对襁褓中婴儿的他要幸福的誓言,想要对儿子倾诉并努力付诸实践。但这种单向度尝试、构建的屡次失败,使马林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难存有本质的情感联系,也不存在自然而然维系的关系,如此费尽心力进行的身份构建、表演以图建立亲密关系,既是无用的也是不可能的,“经过那场大痛,他颇有死里逃生还魂阳世之感。他觉得自己就像死过数次似的,很有些看破红尘。人生不过如此嘛!大难临头哭都来不及,谁又顾得了谁?你对别人爱也好恨也好,又能持续几日?到头来还不是一笔勾销?你一笔勾销了别人又在哪里?你既不知他又何知?如此一想,顿觉了无牵挂,什么话也懒得说了”。既不存在自然亲密的父子关系,马林生索性彻底放弃构建“父亲”身份的努力,解构内心虚设的“父亲”的崇高角色和教育使命,将其还原为父子关系中的“不过是一个父亲,一个符号。饿了渴了向我伸手,有麻烦有困难我就得替你解决,不管什么问题我都得有求必应。我既是你的葫芦又是你的万能钥匙,还得宽仁体贴毫无怨言,否则就是禽兽不如,丧失人伦,法律也得制裁”,“父親”不过是在父子关系中被迫扮演的身份角色。 同“父亲”身份一同被解构的是马林生“类知识分子”的社会扮演。马林生的“父亲”身份构建及传统权威观很大程度移植于“类知识分子”的虚设尊严,而“父亲”崇高的解构使得马林生同样质疑“类知识分子”的地位,开始解构“类知识分子”的自尊。他认识到,“知识分子”的崇高光晕不过是因自己拼命与之认同而加之其上的,是构建的、赋魅的而非本质的、实存的。马林生亦发现自己对“类知识分子”的赋魅和拼命认同,同源于“父亲”身份的构建努力,“实话告你,就因为当了你爸爸,我才这么越活越不实在。……从你认事那天起,我就没过像样儿的日子,没一天不勒着自己的,生怕给你留下坏印象。我哪儿是为自个儿活着的呀?我净尽责任了。你没想到我是这么了个人,那是我把自个儿扭曲了!你大概都没想到我是个人吧……”这样,“父亲”身份的构建移植于“类知识分子”角色,而“类知识分子”的理想树立又来源于“父亲”身份,当马林生由“父亲”崇高身份的解构进而解构“类知识分子”的角色时,本质意义的去魅使他倦于在各种关系中进行身份构建和表演,也就使其放弃与各种关系的维系。放弃维系父子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马林生,就恢复到单身男人/无赖的位置和角色。开儿子和女同学夏青两人的玩笑,以致扩散开来,体现了在无聊的空余时间脱离各种关系的马林生的无赖嘴脸。
伴随“父亲”/“类知识分子”身份解构的是马林生对齐怀远的接纳。马林生初拒斥齐怀远因其当时与“类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实际、功利、强烈控制欲和占有欲的齐怀远和虚设的理想、清纯、善解人意的少女相去甚远,马林生和别人谈论时说“我虽是一介寒士,可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但当解构关系和身份后的马林生发现,齐怀远的非“知识分子”和实际功利的态度,其实是早已摆脱本质主义关系幻想的“透亮”,“他是他,你是你,跟个外人也差不多——明白这点也就能坦然自若两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构建努力甚至构建失败均是以关系为预设的,消解了所谓本质、自然的关系,也就解构了存在于关系中的身份及构建。将自己排斥于各种关系之外,于是便获得全无烦恼的“洒脱”。
三、身份表演互动:由“儿子”身份确立“父亲”身份
即使在理性上,马林生明白不存在本质的、自然的亲情关系,儿子马锐也未尝不知道跟随母亲更有利于自己,但“人仅仅是不能克服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使得马林生和儿子马锐的父子关系在破裂后再一次维持下去。在马锐受人欺负被打伤、妻子岳母通过法庭要求儿子抚养权,最终儿子却依旧选择了父亲,“但真正面对父亲时,他还是毫无困难地喊出‘爸爸’这两个字。当父亲一把将他揽入怀中,他蓦地感到一阵心酸,眼泪也就自然而然地流了下来。他发现一切其实不用表演,和父亲重新相处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尴尬,他们毕竟是父子,只要自己不设计,其实无从做作”。但在当下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仅靠内在的、难于诉诸语言的情感,不足以确证即便是公认的、不可质疑的关系和身份。身份构建依于关系确立,而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又依于身份的构建和表演。在经历父亲放弃“父子”关系、“父亲”身份后,儿子马锐亦开始明白父子关系不是本质的、不可割断的,而是靠双方参与、维系的,即在关系中构建各自身份并参与表演,“他为自己再不能浑然无觉地接受父亲的感情感到莫大的悲哀”。马锐主动参与构建父子关系,并在关系中构建自己的“儿子”身份,同时亦认可并确认了马林生“父亲”的身份:“‘我想告訴你,爸爸。’马锐低着头边用脚踢着落叶边说,‘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是不成,咱们谁也别强迫自个——从今后!’”由此,马林生和马锐的父子关系将由双方共同参与,并在关系中进行身份构建和表演以维系父子关系。
《我是你爸爸》首先解构了传统中崇高、权威的“父亲”身份,揭示出不存在本质的“父亲”情感和言行,“父亲”是靠一系列话语符号建构起来的。在马林生尝试以权威观、以“儿子”为中心和以反“儿子”构建“父亲”身份失败后,进一步深入至“父子”关系的解构,质疑传统天经地义的亲情关系与关系维系。并在儿子马锐同样意识到,开始构建、表演“儿子”身份时,“父子”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双方在关系中确认各自身份。王朔并非否认社会中“父子”关系和“父亲”身份的存在,而是解构其传统的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神话”地位,“它重新确立了有意义甚至具有决定作用的历史领域,但在这一过程中,它又把整个历史知识概念问题化。……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学写作是通过先确立,后以批评态度面对这种奠基过程和基础本身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是后现代的矛盾所在”。“父子”关系和“父亲”身份依旧并始终存在于社会、家庭中,却不再是不加反思和质疑的自然存在,而要靠双方共同参与关系构建,并在构建的关系中持续进行身份表演,才能维持“自然”的亲情关系——这是后现代人际交往的冷峻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朔.我是你爸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 麦茨·埃尔弗森.后现代与社会研究[M].甘会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杨,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