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课堂教学艺术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hd546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但可以提高舞蹈能力,同时,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 兴趣 风格 魅力 平时训练
  
   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讲究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而舞蹈创作正是要体现这种无声的美。它通过创作者的美学思维,通过演员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快乐地健康成长。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不但舞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我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音乐教学并兼校雪莲杜鹃艺术团舞蹈老师。我对舞蹈教学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充分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学生在欣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我校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西藏学生一来南昌读书就是四年。四年当中学校给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每年我和西藏班音乐老师都会在新生中挑选一些舞蹈苗子进行训练。我们的西藏学生活泼可爱、能歌善舞,每次学校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藏历年、毕业典礼等活动中学生们都能自创自编舞蹈。为了激发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我平时常让学生欣赏一些民族舞蹈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能力。如:在教新疆舞前,为了丰富学生一些有关的新疆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我就让他们欣赏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舞蹈中新疆小姑娘看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摘葡萄时的优美舞姿,尝葡萄时的欢乐情景,使学生既欣赏了美的形象,同时对新疆中的转手腕、垫步、进退步、动肩、摇头、自转圈等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
  二、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
  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处去消化、吸收文化的滋养,在当代火热生活的背景下,用创新的作品去讴歌伟大的时代成为一些艺术创作者的自觉。藏族舞蹈《酥油飘香》,舞蹈者将西藏舞传统的前倾身体动态改成挺胸抬头的身体动势,充分显示出富裕起来的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在民族个性的展示上,演神了藏族姑娘自由、奔放、充满阳光的鲜活形象,把新西藏、新藏民从里到外给予了阐释。这部作品既很好地继承了藏族舞蹈的传统风格,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成为一个极富时代气息的民族舞蹈作品。
  让学生欣赏舞蹈家们的魅力风采,民族音乐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舞曲《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汉族舞蹈《采茶舞》、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阿哩哩》、高山族舞蹈《高山青》风趣开朗,朝鲜族舞蹈《桔梗谣》凝重端庄,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舒展豪迈奔放。让学生感受各种性质的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舞蹈,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就能更生动,更自然地表现各民族舞蹈的特性。
  三、从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我校每周都安排了课外活动,我的舞蹈课要求同学们都必须穿好练功服。首先训练基本功,接着从基本动作教起,如:手腕花、手位组合、跟点步、进退步、踵趾小跑步等,每节音乐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三分钟左右的小组合,配上好听的恰当的音乐来练习律动,并形成常规,这样的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将会普遍提高。我在教授舞蹈动作时,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使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不但舞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但由于学生比较懒,加上怕苦怕累,所以效果比较差。就说这次南昌市中小学生第二届艺术节中我校获得二等奖的舞蹈《弦歌悠悠》。平时我都严格要求他们训练,这个舞蹈从暑假就开始排练,一开始主要是训练基本功,让同学们多听音乐,学会领悟舞蹈内涵,让领舞男生扎布顿珠和领舞女生周莹反复练习舞蹈动作。
  写到这,在即将落笔之时,我想起了哲学家尼采的一句格言:“在你的立足处深挖下去,必有清泉涌出。”是啊,作为舞蹈教师,当一群群孩子带着躁动和顽皮走进我们的课堂,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舞蹈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深挖不止,勤耕不辍,就一定会让它喷涌出汩汩的清泉,凝结出累累的硕果。就一定会迎来舞蹈艺术繁荣、灿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认为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对虚词的界定存在两处不当:“虚词不能作句法成分”不准确;“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不正确。虚词可以界定为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关键词:虚词;句法成分;词汇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8-02  虚词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术语。讲清楚虚词的含义,在词类教学中很重要。
摘要:整合乡土科学资源,选择和运用适合的乡土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探索(农村3~6岁)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以此有效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引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提高幼儿科学素养,让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为孩子终生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11
摘要: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就他们的教师信念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实际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期待。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和学生期待的英语学习方式有重叠之处也有脱节之处,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分析原因,本文就如何统一师生信念、如何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信念;实际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进行教授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广大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发达地区在英语教学上取得诸多成绩,反观西北欠发达地区则落后很多。少数民族更因其特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三语带来的老师与学生沟通困难、经济发展和地区环境的制约等。所以我们以云南、西藏、重庆、陕西为例进行相关调研,对西部地区的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教育;调研 
摘要:审美主体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都要与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人们为何乐于接受艺术,从距离角度来看可寻出一些原因,在适当距离的艺术世界里追寻灯火阑珊处的美丽人生。  关键词:距离;艺术接受;人生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52-02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说“不即不离”的距离是艺术的最好的理想,而在这理想中去领悟,然后再利用自己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学校优秀生源出现大量外流,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且水平参差不齐的困境。于是差异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时而生,本文以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中心学校初中部为例,将结合2010学年以来差异性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优势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英语;差异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
摘要:本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对昆明市连心社区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堪忧,提示社会应更多地关注流动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帮助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流动儿童;生存状况;连心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05
摘要:作文要以真实为基础,由心而发写出来的才能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不在平时生活中去发现去累计素材,只凭天马行空的遐想,写出来的作文也必然空洞乏味。好文章贵在能让人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不在乎冠冕堂皇,而重于朴素真实。  关键词:感悟生活;记录生活;捕捉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98-02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龙
摘要:随着社会对实务型法律服务人才需求的增加,法律硕士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法律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虽处在同一层次上,但各有侧重:前者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培养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实践基地作为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资源环
摘要:针对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质量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按照时间严格划分,并按此严格遵循,不随意给学生“加餐”或“节食”。经过实践教学证明,五类作业法,对于一线农村初中教师,是一种减负与提质,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轻负高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课改;“配套”作业;五类作业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10-02  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