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平民歌是开平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艺术种类,它的本质是俗文化。地域性、乡土性、通俗性、多元性是它的特征。在对其实施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关键是传承主体的保护。
[关键词]开平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传承主体 保护与发展
开平民歌是中国民歌海洋中的一颗明日之星,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代表性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开平民歌2000多首,分编为《方基民歌选》、《余铮民歌选》、《龚观民民歌选》等民歌专集;其中99首收录在《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广东卷开平县资料本》中。2013年入选第五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开平民歌:Ⅱ—27),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保护体系,实施了保护传承人、民歌进课堂、民歌上舞台等一系列的措施。本文试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理论,对开平民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主体的特点以及今后的保护发展作进一步阐述和挖掘,以期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
一、开平民歌的文化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开平民歌与中原文化血脉相联。据《开平县志》记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隋唐时代)以前,开平地区便居住着南越、瑶族、壮族人。“经历十多个朝代的变迁,至清朝顺治六年(1649)开平立县这段时间,中原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聚居在四邑地区(今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随着生活习俗逐渐融合、社会环境逐步稳定,开平成了多民族杂居之地,其中,大多数汉人和本土居民都聚居在平原地区和潭江两岸,彼此往来密切,语言比较相近,形成基本的开平土话。”[1]汉人把他们的农耕技术结合开平的地理气候环境开展农业生产,在劳动生产中,中原文化随之开枝散叶,形成产生开平民歌的文化土壤。
清朝时期,开平民歌如木鱼、夹房歌等口头创作已颇为流行。开平民众用开平方言自编自唱民歌,大多数人会唱木鱼以娱乐,妇女还爱请瞽木艺人唱命、唱金兰以娱乐。随着移民热潮的出现,创作具有侨乡鲜明特色的民歌成为主流,如《十二月思夫歌》、《金山婆叹五更》等随着华侨出洋谋生流传到海外。《金山歌集》是记录早期北美华人移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民歌集,早期北美华人多来自开平,因此歌集包含很多开平民歌,带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征。
民国初年,民间艺人根据地方真人真事创作的长篇木鱼书①《六女投江》由出版商木刻出版,在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情节和唱段家喻户晓;接着,卖鸡调、夹房歌集等木刻、铅印本也相继问世。
民国中后期,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平民歌创作演唱活动形成热潮。此时期用开平话创作、改编的木鱼书有《桑园试妻》、《花笺记》、《韩兴取柴》、《再生缘》、《高文举》、《唐龙光抢亲》、《背解红罗》、《金钢钻》、《金丝蝴蝶》等歌本。民间艺人利用了这一无需太多花费、无需道具、无需舞台然而又通俗、易晓、动情的说唱形式,活跃于城镇乡村,安抚因战争给侨乡人民留下的精神创伤,也为孤寂的乡村文化带来生机。
(二)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是发展文化和传递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2]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故而产生不同的民俗事像,这些民俗事像必然会集中反映在开平民歌之中。
一撒禾快大,二撒三朝齐。三撒生禾唔生稗,四撒没虫蚁。五谷丰登满厅底,五福临门好世界。
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在开平民歌中以生产民俗、饮食民俗、交通民俗等形式表现出来。岭南平原地区,撒谷播种,获得粮食,使世代繁衍不息。
五月夏至是端阳,龙舟锣鼓响叮当。转眼又是六月初,割禾收豆又耕锄。七月七,摆花糍,人间乞巧几心喜。八月中秋赏月神,月光如水照尘寰。九月重阳是登高,人人登高乐淘淘。
社会民俗是人民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是个人、家族乃至地区在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些节日。
旧时真系“偶”(傻),拜神拜木头。
佢唔会行来唔会走,使乜向佢三叩头。
那时候的精神民俗和迷信紧密相连,而迷信、巫术等民间信仰又是古代中国人民用来维系生活的一种心理慰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科学意识逐渐增强,这几句民歌颇有除迷信的意思。
此外还有很多风俗歌曲也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如“婚嫁歌”“哭丧歌”“时政歌”等,他们的内容面比较窄,有严格的演唱环境和场合限制。
(三)精神文化价值
精神文化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开平民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带给各阶层人民精神慰藉。
民间艺人背着胡琴路过村头塘边,休憩的阿姆见了,就悠悠叫道:“来唱支木鱼哇!”点唱的曲目,或是《桑园试妻》,或是《梁天来告状》,或是《金丝蝴蝶》,民间艺人坐下,弦索响起,乡音歌韵,袅袅地回响在巷陌之间。阿姆听着唱着,听完,放下一点干粮或米给民间艺人,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种田去了。开平民歌唱出乡间生活的点点滴滴,唱出农民的渴望与憧憬。所以说,开平民歌生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在农民千篇一律的农耕生活中增加一点情趣一點色彩。
广东省著名曲艺演员、开平民歌手杨达回忆说:“我生长在一个医学世家,但家人都喜欢吟唱开平民歌,我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敲打木鱼训练板路。我的二哥早年远渡加拿大,在多伦多开了一间小餐馆。思乡情切,二哥邀我将开平民歌录下来寄给他,以慰乡情。我请五哥相助,以南胡伴奏,兄奏乐,弟唱歌,在家中用录音机录下了一盒《花笺记》。这盒《花笺记》在二哥的餐馆中播放时,被乡亲发现,乡情殷殷,不断翻录,直到磁带上的磁粉被耗尽。”开平是著名侨乡,早年北美华人多来自开平,开平民歌以乡音为纽带,承载着家乡传统而珍贵的文化,维系着乡情在海外生根发芽,这就是开平民歌的精神文化价值所在。 二、传承主体与开平民歌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会接触到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所谓‘传承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在传承的过程中,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制作、表演等传承活动,并愿意将技艺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群体。除艺人、匠人这一传承主体外,还存在着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所谓‘保护主体’,是指那些处于传承圈之外,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这支队伍主要由政府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等组成。”[4]他们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学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媒体资源,去鼓励、推动、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传承。
(一)开平民歌传承主体的特点
由于开平民歌是“活态”的,不能自我保存。人,便成为它的特殊载体。开平民歌的传承手段并不是“收藏”在某个馆所里或者某本书里就可以了,而必须“储藏”在人们的脑子和身体里,靠“口承”和“心传”得以代代相传。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既是某一个体的行为,也是群体行为,通过这种个体或群体行为得以代际传承。而个体传承在开平民歌教育传承中居于最直接的位置。
开平民歌的传承谱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开平民歌个体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家族传承是一种在家族内部进行的传承形式,主要依靠祖辈和父母辈的言传身教,此外还依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引导,这是开平民歌传承的原始方式,开平民歌第一、二、三代传承人都以这种方式传承。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家族承传方式开始慢慢向师徒传承方式过渡。从第三代开始,师徒传承成为开平民歌传承的主要方式。除去第五代传承人谭国本培养出孙子谭富元成为第六代传承人之外,这三代人在将近一个世纪里再也没有以家族传承方式出现的传承人。
以下是开平民歌六代传承人谱系表: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传承方式
第一代 方 汉 男 1864—1937 家族传承
第二代 方文简 男 1890—1963 方汉之子,家族传承
第
三
代 方 基 男 1913—1983 方文简之子,家族传承
张澄汉 男 1923— 师
承
传
承
黄超礼 男 1923—2000
关 辉 男 1925—1988
余 铮 男 1925—1988
李 也 男 1926—1976
龚观民 男 1928—2004
胡 敏 男 1932—1986
第
四
代 周光波 男 1934—2010 师承
传承
杨 达 男 1935—
方元英 男 1938—
林光烈 男 1943—1975
第
五
代 张巨山 男 1944— 师承
传承
余玉云 女 1944—
黄景良 男 1944—2013
谭国本 男 1946—2008
第
五
代 罗源厚 男 1946— 师承
传承
余慕贞 女 1946—
梁玉婵 女 1949—
廖卫民 男 1952—
第六代 谭富元 男 1997— 谭国本之孙,家族传承
(二)开平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1、加强对开平民歌传承人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平民歌的传承由家族传承、师徒承传逐渐扩展到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传承。由于开平民歌原始的教育传承是一种封闭性的传承,无法触及大部分人群,而时代也在飞速发展,娱乐节目众多,学习知识的机会比老一辈要丰富得多,花多眼乱,越多的选择,越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开平民歌要在现代化夹缝中求存,使其不断得到延伸和发展,首要的措施就是改变初始的传承方式,即变师徒和家族制的传承方式为全体人民的社会传承。
开平民歌要想过渡到社会承传,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开平民歌传承人进行保护。落实传承人的各项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特别是对老艺人和年轻的传承人,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实实在在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从中得到实惠,进而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使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和文化部门向社会教授、传承开平民歌。保持并弘扬开平民歌特有的文化根性和艺术个性,社会传承才不是纸上谈兵,才不会变味走样。
2、加强开平民歌的理论研究
开平民歌是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由开平方言构成,原始雏形是童谣。最初的开平童谣,既没有什么韵律,也不甚讲究文采乐理,只是随口用最通俗的方言念出来。自从受到诗歌的影响,人们才逐渐意识到韵律可以使语言念来更顺口、好听,便开始注重艺术加工,开平民歌就此逐步走向成熟。民歌作者把多种歌种综合在一起,融入戏剧、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编成开平民歌剧,寓娱乐、说理、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
自20世纪50年代本地文艺工作者搜集开平民歌以来,开平民歌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相关制品及其作品就逐渐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直到今天,它们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众多相关学科如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各自的专业里为开平民歌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些研究成果;星海音乐学院岭南文化展览馆——广府考察计划考察组对开平民歌的深入考察與研究,也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进行着。这是开平民歌保护工作的延伸和深化,有助于将开平民歌的保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少锋.开平民歌[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民俗文化[DB].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
[3][4]非遗保护,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应各司其职[DB].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32350-1.htm
作者简介:邓艳文(1986年—),女,助理馆员,现任职开平市文化馆。
[关键词]开平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传承主体 保护与发展
开平民歌是中国民歌海洋中的一颗明日之星,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代表性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开平民歌2000多首,分编为《方基民歌选》、《余铮民歌选》、《龚观民民歌选》等民歌专集;其中99首收录在《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广东卷开平县资料本》中。2013年入选第五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开平民歌:Ⅱ—27),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保护体系,实施了保护传承人、民歌进课堂、民歌上舞台等一系列的措施。本文试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理论,对开平民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主体的特点以及今后的保护发展作进一步阐述和挖掘,以期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
一、开平民歌的文化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开平民歌与中原文化血脉相联。据《开平县志》记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隋唐时代)以前,开平地区便居住着南越、瑶族、壮族人。“经历十多个朝代的变迁,至清朝顺治六年(1649)开平立县这段时间,中原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聚居在四邑地区(今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随着生活习俗逐渐融合、社会环境逐步稳定,开平成了多民族杂居之地,其中,大多数汉人和本土居民都聚居在平原地区和潭江两岸,彼此往来密切,语言比较相近,形成基本的开平土话。”[1]汉人把他们的农耕技术结合开平的地理气候环境开展农业生产,在劳动生产中,中原文化随之开枝散叶,形成产生开平民歌的文化土壤。
清朝时期,开平民歌如木鱼、夹房歌等口头创作已颇为流行。开平民众用开平方言自编自唱民歌,大多数人会唱木鱼以娱乐,妇女还爱请瞽木艺人唱命、唱金兰以娱乐。随着移民热潮的出现,创作具有侨乡鲜明特色的民歌成为主流,如《十二月思夫歌》、《金山婆叹五更》等随着华侨出洋谋生流传到海外。《金山歌集》是记录早期北美华人移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民歌集,早期北美华人多来自开平,因此歌集包含很多开平民歌,带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征。
民国初年,民间艺人根据地方真人真事创作的长篇木鱼书①《六女投江》由出版商木刻出版,在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情节和唱段家喻户晓;接着,卖鸡调、夹房歌集等木刻、铅印本也相继问世。
民国中后期,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平民歌创作演唱活动形成热潮。此时期用开平话创作、改编的木鱼书有《桑园试妻》、《花笺记》、《韩兴取柴》、《再生缘》、《高文举》、《唐龙光抢亲》、《背解红罗》、《金钢钻》、《金丝蝴蝶》等歌本。民间艺人利用了这一无需太多花费、无需道具、无需舞台然而又通俗、易晓、动情的说唱形式,活跃于城镇乡村,安抚因战争给侨乡人民留下的精神创伤,也为孤寂的乡村文化带来生机。
(二)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是发展文化和传递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2]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故而产生不同的民俗事像,这些民俗事像必然会集中反映在开平民歌之中。
一撒禾快大,二撒三朝齐。三撒生禾唔生稗,四撒没虫蚁。五谷丰登满厅底,五福临门好世界。
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在开平民歌中以生产民俗、饮食民俗、交通民俗等形式表现出来。岭南平原地区,撒谷播种,获得粮食,使世代繁衍不息。
五月夏至是端阳,龙舟锣鼓响叮当。转眼又是六月初,割禾收豆又耕锄。七月七,摆花糍,人间乞巧几心喜。八月中秋赏月神,月光如水照尘寰。九月重阳是登高,人人登高乐淘淘。
社会民俗是人民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是个人、家族乃至地区在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些节日。
旧时真系“偶”(傻),拜神拜木头。
佢唔会行来唔会走,使乜向佢三叩头。
那时候的精神民俗和迷信紧密相连,而迷信、巫术等民间信仰又是古代中国人民用来维系生活的一种心理慰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科学意识逐渐增强,这几句民歌颇有除迷信的意思。
此外还有很多风俗歌曲也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如“婚嫁歌”“哭丧歌”“时政歌”等,他们的内容面比较窄,有严格的演唱环境和场合限制。
(三)精神文化价值
精神文化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开平民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带给各阶层人民精神慰藉。
民间艺人背着胡琴路过村头塘边,休憩的阿姆见了,就悠悠叫道:“来唱支木鱼哇!”点唱的曲目,或是《桑园试妻》,或是《梁天来告状》,或是《金丝蝴蝶》,民间艺人坐下,弦索响起,乡音歌韵,袅袅地回响在巷陌之间。阿姆听着唱着,听完,放下一点干粮或米给民间艺人,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种田去了。开平民歌唱出乡间生活的点点滴滴,唱出农民的渴望与憧憬。所以说,开平民歌生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在农民千篇一律的农耕生活中增加一点情趣一點色彩。
广东省著名曲艺演员、开平民歌手杨达回忆说:“我生长在一个医学世家,但家人都喜欢吟唱开平民歌,我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敲打木鱼训练板路。我的二哥早年远渡加拿大,在多伦多开了一间小餐馆。思乡情切,二哥邀我将开平民歌录下来寄给他,以慰乡情。我请五哥相助,以南胡伴奏,兄奏乐,弟唱歌,在家中用录音机录下了一盒《花笺记》。这盒《花笺记》在二哥的餐馆中播放时,被乡亲发现,乡情殷殷,不断翻录,直到磁带上的磁粉被耗尽。”开平是著名侨乡,早年北美华人多来自开平,开平民歌以乡音为纽带,承载着家乡传统而珍贵的文化,维系着乡情在海外生根发芽,这就是开平民歌的精神文化价值所在。 二、传承主体与开平民歌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会接触到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所谓‘传承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在传承的过程中,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制作、表演等传承活动,并愿意将技艺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群体。除艺人、匠人这一传承主体外,还存在着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所谓‘保护主体’,是指那些处于传承圈之外,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这支队伍主要由政府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等组成。”[4]他们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学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媒体资源,去鼓励、推动、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传承。
(一)开平民歌传承主体的特点
由于开平民歌是“活态”的,不能自我保存。人,便成为它的特殊载体。开平民歌的传承手段并不是“收藏”在某个馆所里或者某本书里就可以了,而必须“储藏”在人们的脑子和身体里,靠“口承”和“心传”得以代代相传。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既是某一个体的行为,也是群体行为,通过这种个体或群体行为得以代际传承。而个体传承在开平民歌教育传承中居于最直接的位置。
开平民歌的传承谱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开平民歌个体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家族传承是一种在家族内部进行的传承形式,主要依靠祖辈和父母辈的言传身教,此外还依靠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引导,这是开平民歌传承的原始方式,开平民歌第一、二、三代传承人都以这种方式传承。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家族承传方式开始慢慢向师徒传承方式过渡。从第三代开始,师徒传承成为开平民歌传承的主要方式。除去第五代传承人谭国本培养出孙子谭富元成为第六代传承人之外,这三代人在将近一个世纪里再也没有以家族传承方式出现的传承人。
以下是开平民歌六代传承人谱系表: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传承方式
第一代 方 汉 男 1864—1937 家族传承
第二代 方文简 男 1890—1963 方汉之子,家族传承
第
三
代 方 基 男 1913—1983 方文简之子,家族传承
张澄汉 男 1923— 师
承
传
承
黄超礼 男 1923—2000
关 辉 男 1925—1988
余 铮 男 1925—1988
李 也 男 1926—1976
龚观民 男 1928—2004
胡 敏 男 1932—1986
第
四
代 周光波 男 1934—2010 师承
传承
杨 达 男 1935—
方元英 男 1938—
林光烈 男 1943—1975
第
五
代 张巨山 男 1944— 师承
传承
余玉云 女 1944—
黄景良 男 1944—2013
谭国本 男 1946—2008
第
五
代 罗源厚 男 1946— 师承
传承
余慕贞 女 1946—
梁玉婵 女 1949—
廖卫民 男 1952—
第六代 谭富元 男 1997— 谭国本之孙,家族传承
(二)开平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1、加强对开平民歌传承人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平民歌的传承由家族传承、师徒承传逐渐扩展到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传承。由于开平民歌原始的教育传承是一种封闭性的传承,无法触及大部分人群,而时代也在飞速发展,娱乐节目众多,学习知识的机会比老一辈要丰富得多,花多眼乱,越多的选择,越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开平民歌要在现代化夹缝中求存,使其不断得到延伸和发展,首要的措施就是改变初始的传承方式,即变师徒和家族制的传承方式为全体人民的社会传承。
开平民歌要想过渡到社会承传,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开平民歌传承人进行保护。落实传承人的各项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特别是对老艺人和年轻的传承人,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实实在在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从中得到实惠,进而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使他们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和文化部门向社会教授、传承开平民歌。保持并弘扬开平民歌特有的文化根性和艺术个性,社会传承才不是纸上谈兵,才不会变味走样。
2、加强开平民歌的理论研究
开平民歌是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由开平方言构成,原始雏形是童谣。最初的开平童谣,既没有什么韵律,也不甚讲究文采乐理,只是随口用最通俗的方言念出来。自从受到诗歌的影响,人们才逐渐意识到韵律可以使语言念来更顺口、好听,便开始注重艺术加工,开平民歌就此逐步走向成熟。民歌作者把多种歌种综合在一起,融入戏剧、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编成开平民歌剧,寓娱乐、说理、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
自20世纪50年代本地文艺工作者搜集开平民歌以来,开平民歌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相关制品及其作品就逐渐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直到今天,它们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众多相关学科如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各自的专业里为开平民歌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些研究成果;星海音乐学院岭南文化展览馆——广府考察计划考察组对开平民歌的深入考察與研究,也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进行着。这是开平民歌保护工作的延伸和深化,有助于将开平民歌的保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少锋.开平民歌[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民俗文化[DB].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
[3][4]非遗保护,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应各司其职[DB].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32350-1.htm
作者简介:邓艳文(1986年—),女,助理馆员,现任职开平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