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语言之源,品语文之味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汉字的有关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准确地使用汉字,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感悟,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本文主张从感知汉字入手,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文化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文化   策略   素养提升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灵。”优美的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汉字的有关知识,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准确地使用汉字,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
  一、准确感知,培养兴趣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早期形态,包括出土的一些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无不带有艺术的韵味。了解字源,可以感受汉字更深层的美。一位教师在执教《秋天》一诗时,从“秋”字的字源出发,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学生解读为:秋天到了,地里的禾苗变得像火一样红,所以“秋”就是一个“禾”字加一个“火”字组成。教师连连称赞,肯定该学生的个性解读。不可否认,这个学生很有想象力,但“秋”字的本意并非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进行了简化,“秋”的繁体正字从禾从龟,龟亦表声。“禾”指“谷物”“收成”;“龟”指“龟验”,即春耕时烧灼龟甲以卜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时节,谷物收成是否如龟卜预言的那样就见分晓了。回溯字源,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识字的过程也变得有趣起来。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编顺口溜、谜语的形式教学,是增加了汉字教学的趣味性,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趣味性而忽略了汉字的文化内涵,那样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二、分析字理,探寻方法
  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蕴含一定的字理。教学中可从汉字构成的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理解汉字各部分组成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字明义。如教学“苞、饱、炮、泡”四个形声字前,先出示“包”字的古字,引导学生观察“包”的外边是个“勹”,中间是个“巳”字,“象子未成形”,理解其最初的意思是“包裹”,深入浅出地引导二年级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师:“包”妈妈不仅能干,而且很神奇。它呀,一胎生了4个娃娃呢!看!它们来了。
  (出示:苞、饱、炮、泡)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识字8》,自己去读一读,读准4个娃娃的名字。
  师:“苞”字为什么是“草字头”?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和植物有關。
  师:“饱”字的偏旁是什么?为什么呢?
  生:“食字旁”,因为吃了食物才会觉得饱。
  师:“炮”字的偏旁是“火字旁”,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古代的炮里装的是火药,用火点燃才能发射。
  师:那“泡”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想一想你们在哪里见过泡泡?
  生:洗衣服时、用肥皂洗手时、池塘里的小鱼嘴里吐泡泡时……
  师:这些泡泡都与什么有关?
  生:与水有关。
  师:所以,“泡”的偏旁是“三点水”。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四个字,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吗?可以从读音和字形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生:这四个字的拼音里都有“ɑo”。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它们的拼音里都有复韵母“ɑo”。还有吗?看一看它们的外形。
  生:它们都含有“包”字。
  师:原来这四胞胎都长得像它们的妈妈——“包”。那这四个字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生:它们的偏旁都不一样,分别是“草字头”“食字旁”“火字旁”“三点水”。
  生:它们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师:回忆一下一年级学过的知识,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就叫——
  生:形声字。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过多、过深的拓展有可能会降低识字效率,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注意科学化,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积极探寻有利于学生感知、又异彩纷呈的汉字教学方法。
  三、结合文本,一举多得
  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汉字所体现出的整体性、直觉性和意象性特征正好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吻合。汉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汉字的表意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地球的两顶“白帽子”》一文,可以抓住“帽”“热”“冷”三个关键词来展开。从“帽”的演变中,认识帽子的功能,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热”和“冷”的字源索引中,感受北极和南极“冷”的特点,从而感知“四点底”的字多与火相关,而“两点水”的字多表示寒冷。
  师:这两顶“白帽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冷)。那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冷的?
  出示:在“帽子”的中心,如果把一杯滚烫的热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时候热水就会变成冰,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像放鞭炮一样。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机教学“热”“烫”,联系课文第三节中的“烤”,从字形中,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火字旁”的字,“四点底”是“火字旁”的变形,表示——火)
  出示古体字,感知字体演变过程,了解其本意,更深入理解字意。
  引导学生回归到“冷”这个字来。
  (出示楷书“冷”和古体字“冷”对照)教师解读:从“仌”(bīnɡ),取冰裂开时的纹路来表示寒冻。
  师:这个“仌”会出现在哪些字中?(出示:冻、寒、凝……)你发现在字意上它们都表示——(冷)
其他文献
冷玉斌:之前已经布置过,请大家通过对《教育力》一书的阅读,交流对“教育力”的认识与理解。  仇山奇:通过阅读,个人认为“教育力”就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基本能力。《教育力》一書中提到的教育力大致有:1.传递梦想的能力;2.寓友情于教学中的能力;3.提问力;4.掌握文脉关系的能力;5.读书与自制力;6.专业能力;7.个人魅力;8.模仿力;9.规划力;10.编辑教材的能力;11.设计兼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調: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指导。  【关键词】数学阅读 语句理解 学法指导 思想引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全民阅读的“大阅读”时代,作
期刊
【摘 要】音乐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生长点而开设的艺术教育学科。音乐教师需要建立开放式的评价体系,捕捉学生的闪光瞬间,及时评价,及时交流,并且运用音乐“学习经验值”进行评价考核,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评价方式 闪光点 自信心 学习经验值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生长点,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分成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数学学习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创新性和严谨性。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这种从已有的事实出发推理出的新的猜想,是或然成立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演绎推理是从已
期刊
【摘要】习作单元作为统编版教材的新形式有其独特的作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围绕“学会观察”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笔者从单元整体出发,来研读单元目标;通过梳理单元结构,精读课文,积极交流,来总结观察的方法;通过例文比较,整理表达要点,并在习作训练中开展观察与表达的实践。  【关键词】习作单元 观察 表达  “你发现校园的过道旁新摆了许多菊花盆栽吗?”“国
期刊
【摘要】小学生阅读名著往往只停留在“浅碎滑行”的层面上,而没有真正地对名著进行“深度耕犁”。教师可以运用深层潜入、分析比较、动态表现等“名著深读”的策略,引领学生“沉潜”到名著中,以此获得经典文化的浸润,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名著深读 内涵 意义 实践路径  近年来,随着“振兴阅读” “真阅读工程”的实施、推进,我们的课外阅读天地更加开阔。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目特别是名著阅读还停留
期刊
【教学设计思路】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香气拒虫、永久保持高贵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课文以树喻人,树与人形成了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写樟树,暗线是突显人物的情怀。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领悟文章精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标指出,中段的阅读教学还要让学生体会课文中关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极强的语言学科,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行动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行”为中心的英语教学策略,为行而学,以行促学,学以致行,以行评学。教者在课堂上制造有趣的话题,营造活泼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反复练习,灵活运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会读、会说词汇以及句型: fa
期刊
【摘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要求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应返璞归真,摒弃华而不实的内容填鸭,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需求。《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散文诗,也是受教师欢迎的公开课课文,通过品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教学设计 字词学习 语言表达 课文朗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期刊
【摘要】散文的内容丰富着儿童的情感体验,散文的形式磨练着儿童的情感知觉,散文教学能培育儿童的情感理解与认知,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当前,散文阅读教学存在“智德分离”“知行分离”“知情分离”的问题,忽视了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价值。重新审视散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聚焦“这一篇”散文,感受作者的独特情调,触摸作者的情思脉络,提升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构建儿童生命的情感价值观念,实现散文阅读教学认知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