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诗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感受自然,体味纯真,净化心灵,是学生童年时光的好伙伴。让学生学会欣赏、创作儿童诗,激活他们的想象,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童年的天空将更充滿诗意的色彩。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模式;教学体会
儿童诗就指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富有童情和童趣,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小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且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儿童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儿童诗的创作指导呢?笔者总结了诵读、赏析、仿作、改写、创作、五种教学模式。
一、儿童诗歌的教学模式
1.美读成诵
概念定义:通过对优秀(著名)儿童诗歌中的字音、节奏、轻重、缓急的把握,读出诗歌蕴含的感情,美读成诵。
诵读就是深层的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的记诵,滴水穿石,积累语言,培养诗性。当我们的孩子聚精会神,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其次,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最初的诵读,一定要是“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儿童的呵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2.阅读赏析
概念定义:通过对优秀(著名)儿童诗歌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
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雪地的小画家》
原文:“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主要讲的就是:雪地成为“小画家”们的画板,再看看他们作的画,可丰富啦!可是没看见他们手中的画笔呀,究竟是用什么画的呢?诵读儿歌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3.感悟仿作
概念定义:通过对经典诗作的诵读、感悟、内化,真正理解和领会儿童诗歌的思想情感,并通过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
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有一首儿童诗叫《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学生改写诗歌:《轻轻地》:小雨小雨你轻轻下,风儿风儿你轻轻吹,要是弄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很朴实的语言,不能说很好,但至少学生敢兴趣,并且主动开动小脑经,动笔写出了自己对小花、小草的疼爱之情。
4.提炼改写
概念定义:把课内或课外阅读到的短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这样的改写不仅可以将阅读成果外化,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写诗的基本技能,为创写儿童诗打好基础。
例如,学了《盘古开天辟地》后出示这样的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或“人类的祖先啊,我多想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轻轻抚摸你的汗毛;我多想……”进行改写。
5.创意写作
概念定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有目的、有组织的带领学生从大自然、社会中体验生活,积累经验,然后自主选材,发散思维,激发情感,从而使他们写出诗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积累,我们班现在已经能写出几首自己的儿童诗了:
1.小树叶
春天,小树叶长出来了,
夏天,它变成了深绿色,
秋天,换了一身衣裳参加舞会,
冬天,悄悄地躲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2、小雪花
小雪花,小雪花,
白白的,真漂亮!
我用小手摸摸它,
我用小嘴亲亲它,
咦,雪花怎么不见啦?
原来它是融化啦。
在生活做一个有心人,这是我们低年级所要孩子们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这也有助于孩子们对儿童诗歌的创作与喜爱。
二、研究体会
在研究、探索儿童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阅读是基础
想象必须以表象作为材料,表象越丰富,想象就会越精彩,而表象来源于生活。通过实践课的研究,学生离开了表象材料的积累,想象就无从谈起了。儿童诗歌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很多儿童诗本身就带有丰富的形象,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成为一种“图式”(孩子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认识)。通过这样的一种间接积累,在学生的脑中进行再创造,使之内化成一种想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需具备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关键
在整个孩子的诗歌阅读教育中,是需要教师的推动与引导的。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引导决定着孩子阅读的基本面貌。美国人类学家斯皮罗指出:“文化上的获得是始于童年期,而孩子们是从那些作为他们的重要他人”那儿获得的,这些“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或父母代理人。教师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就决定了她传授给孩子一个怎么样的文学思想。在这样的文学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发展。
3.从儿童出发,“发展”是可能
周益民在他的《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里谈到:“我所做的是让孩子‘渴望’阅读,而不是只教孩子‘如何’阅读。带领人要爱孩子,要善于了解孩子的阅读起点,乐意在孩子与文学、书籍之间穿针引线,乐意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良好的友伴关系。”
总之,在实践儿童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笔者深感: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阅读大量的优秀儿童诗作品是提高想象力的前提。其次,引导者自己对目标的明确和儿童诗本身的准确把握,学生通过哪些典型儿童诗的阅读,可以提高到一个怎么的程度。第三,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文本、生活的一种体验与选择,从儿童出发,让“发展”成为可能。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模式;教学体会
儿童诗就指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富有童情和童趣,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小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且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儿童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儿童诗的创作指导呢?笔者总结了诵读、赏析、仿作、改写、创作、五种教学模式。
一、儿童诗歌的教学模式
1.美读成诵
概念定义:通过对优秀(著名)儿童诗歌中的字音、节奏、轻重、缓急的把握,读出诗歌蕴含的感情,美读成诵。
诵读就是深层的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的记诵,滴水穿石,积累语言,培养诗性。当我们的孩子聚精会神,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其次,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最初的诵读,一定要是“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儿童的呵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2.阅读赏析
概念定义:通过对优秀(著名)儿童诗歌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
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雪地的小画家》
原文:“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主要讲的就是:雪地成为“小画家”们的画板,再看看他们作的画,可丰富啦!可是没看见他们手中的画笔呀,究竟是用什么画的呢?诵读儿歌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3.感悟仿作
概念定义:通过对经典诗作的诵读、感悟、内化,真正理解和领会儿童诗歌的思想情感,并通过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
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有一首儿童诗叫《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学生改写诗歌:《轻轻地》:小雨小雨你轻轻下,风儿风儿你轻轻吹,要是弄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很朴实的语言,不能说很好,但至少学生敢兴趣,并且主动开动小脑经,动笔写出了自己对小花、小草的疼爱之情。
4.提炼改写
概念定义:把课内或课外阅读到的短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这样的改写不仅可以将阅读成果外化,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写诗的基本技能,为创写儿童诗打好基础。
例如,学了《盘古开天辟地》后出示这样的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或“人类的祖先啊,我多想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轻轻抚摸你的汗毛;我多想……”进行改写。
5.创意写作
概念定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有目的、有组织的带领学生从大自然、社会中体验生活,积累经验,然后自主选材,发散思维,激发情感,从而使他们写出诗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积累,我们班现在已经能写出几首自己的儿童诗了:
1.小树叶
春天,小树叶长出来了,
夏天,它变成了深绿色,
秋天,换了一身衣裳参加舞会,
冬天,悄悄地躲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2、小雪花
小雪花,小雪花,
白白的,真漂亮!
我用小手摸摸它,
我用小嘴亲亲它,
咦,雪花怎么不见啦?
原来它是融化啦。
在生活做一个有心人,这是我们低年级所要孩子们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这也有助于孩子们对儿童诗歌的创作与喜爱。
二、研究体会
在研究、探索儿童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阅读是基础
想象必须以表象作为材料,表象越丰富,想象就会越精彩,而表象来源于生活。通过实践课的研究,学生离开了表象材料的积累,想象就无从谈起了。儿童诗歌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很多儿童诗本身就带有丰富的形象,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成为一种“图式”(孩子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认识)。通过这样的一种间接积累,在学生的脑中进行再创造,使之内化成一种想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需具备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关键
在整个孩子的诗歌阅读教育中,是需要教师的推动与引导的。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引导决定着孩子阅读的基本面貌。美国人类学家斯皮罗指出:“文化上的获得是始于童年期,而孩子们是从那些作为他们的重要他人”那儿获得的,这些“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或父母代理人。教师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就决定了她传授给孩子一个怎么样的文学思想。在这样的文学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发展。
3.从儿童出发,“发展”是可能
周益民在他的《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里谈到:“我所做的是让孩子‘渴望’阅读,而不是只教孩子‘如何’阅读。带领人要爱孩子,要善于了解孩子的阅读起点,乐意在孩子与文学、书籍之间穿针引线,乐意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良好的友伴关系。”
总之,在实践儿童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笔者深感: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阅读大量的优秀儿童诗作品是提高想象力的前提。其次,引导者自己对目标的明确和儿童诗本身的准确把握,学生通过哪些典型儿童诗的阅读,可以提高到一个怎么的程度。第三,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文本、生活的一种体验与选择,从儿童出发,让“发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