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以来,受到美国安然、世通、施乐公司等世界级公司财务丑闻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信息披露监管的浪潮,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研究随之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象也日趋频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江苏琼花、迪康药业等一系列信息违规披露行为,也在不同程度上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上述情况反映出中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仍存在较大问题,上市公司频频发生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
1.国外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了关于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Smith和Warner(1979)认为,经营者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动机会随着股东——人代理冲突的水平而增强。Arthur Levitt(2001)认为信息披露过程的有效治理是一种促进公司及其审计人员履行保护投资者利益职责的重要工具。
在股权结果层面上:Fan和T.J.Wong(2002)研究了东亚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问题并证实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当大股东拥有足够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最终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负相关;Kim和Yi(2003)对公司外来投资者投入资本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外来投资者的资本投入与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Sam Han(2005)对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进行了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与管理人持股比例负相关,揭示了股权性质与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
在董事会层面上:Monks Robert A(1995)从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角度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舞弊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等有关;Beasley(1996)研究了董事会构成和公司财务欺诈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大的公司发生财务报告欺诈的可能性明显小于独立董事比例小的公司,并且董事会构成在降低财务欺诈可能性的问题上所起到的作用比是否存在审计委员会更为重要;Wright(1996)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内部董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
2.我国关于公司治理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在股权结构层面上: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2003)认为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对信息披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吕惠聪(2006)以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即大股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黄志良、刘志娟以深交所2005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国家股比例提高也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的影响。
在董事会层面上:王立彦、刘军霞(2003)在对A—H股财务信息差异分析中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A股盈余管理活动显著地负相关;王跃堂、朱林、陈世敏(2008)发现股权缺乏制衡的治理环境会对财务信息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体现董事会独立性的特征变量在股权缺乏制衡的环境下可以对大股东发挥监督和制约作用;崔学刚(2004)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独立董事比例的公司具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
在监事会层面上:薛祖云、黄彤(2004)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现象,实证检验得出,灰色监事在财务报告方面,或与公司有着共同的利益,或其职能虚化而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蒋宇慧、魏爱金(2008)通过对监事会进行配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监事会人员与会议数量的多少对会计信息质量并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监事持股比例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装置,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等密切相关。企业应在不断完善股权、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惠聪.2006.大股东控制、审计监督与信息披露质量.经济管理,22:38~45
[2]刘立国,杜莹.2003.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29~36
[3]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2008.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经济学,2:647~664
[4]张力上.200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分析.第4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1~50
[5]王跃堂,朱林,陈世敏.2008.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1:55~62
[6]Fan,J.P.H. and T.J.Wong.2002.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 401~425
[7]38.Gillian H.H.Yeo,Patricia M.S.Tan,Kim Wai Ho and Sheng-Syan Chen.2002.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29:1023~1046
作者简介:
黄磊,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08-22,籍贯:重庆市忠县,所在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象也日趋频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江苏琼花、迪康药业等一系列信息违规披露行为,也在不同程度上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上述情况反映出中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仍存在较大问题,上市公司频频发生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
1.国外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了关于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Smith和Warner(1979)认为,经营者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动机会随着股东——人代理冲突的水平而增强。Arthur Levitt(2001)认为信息披露过程的有效治理是一种促进公司及其审计人员履行保护投资者利益职责的重要工具。
在股权结果层面上:Fan和T.J.Wong(2002)研究了东亚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问题并证实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当大股东拥有足够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最终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负相关;Kim和Yi(2003)对公司外来投资者投入资本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外来投资者的资本投入与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Sam Han(2005)对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进行了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与管理人持股比例负相关,揭示了股权性质与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
在董事会层面上:Monks Robert A(1995)从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角度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舞弊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等有关;Beasley(1996)研究了董事会构成和公司财务欺诈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大的公司发生财务报告欺诈的可能性明显小于独立董事比例小的公司,并且董事会构成在降低财务欺诈可能性的问题上所起到的作用比是否存在审计委员会更为重要;Wright(1996)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内部董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
2.我国关于公司治理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在股权结构层面上: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2003)认为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对信息披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吕惠聪(2006)以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即大股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黄志良、刘志娟以深交所2005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国家股比例提高也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的影响。
在董事会层面上:王立彦、刘军霞(2003)在对A—H股财务信息差异分析中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A股盈余管理活动显著地负相关;王跃堂、朱林、陈世敏(2008)发现股权缺乏制衡的治理环境会对财务信息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体现董事会独立性的特征变量在股权缺乏制衡的环境下可以对大股东发挥监督和制约作用;崔学刚(2004)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独立董事比例的公司具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
在监事会层面上:薛祖云、黄彤(2004)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现象,实证检验得出,灰色监事在财务报告方面,或与公司有着共同的利益,或其职能虚化而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蒋宇慧、魏爱金(2008)通过对监事会进行配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监事会人员与会议数量的多少对会计信息质量并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监事持股比例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装置,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等密切相关。企业应在不断完善股权、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惠聪.2006.大股东控制、审计监督与信息披露质量.经济管理,22:38~45
[2]刘立国,杜莹.2003.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29~36
[3]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2008.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经济学,2:647~664
[4]张力上.200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分析.第4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1~50
[5]王跃堂,朱林,陈世敏.2008.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1:55~62
[6]Fan,J.P.H. and T.J.Wong.2002.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 401~425
[7]38.Gillian H.H.Yeo,Patricia M.S.Tan,Kim Wai Ho and Sheng-Syan Chen.2002.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29:1023~1046
作者简介:
黄磊,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08-22,籍贯:重庆市忠县,所在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