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轮的课程改革不只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简单更替,它需要在课程理念和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本文就围绕教学的有效性与同行探讨。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进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通俗地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这里所说的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1.重视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所言:“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以备课为例,一方面教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资源,不唯教材,力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设计教学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会偏离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所以我们说选准教学起点,并作好教学准备,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2.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知识只有融入到实际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它的活力和美感。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应注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3.创新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掌握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临界点”,从而创新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都必须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设计,即“以学定教”。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更由于教师与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特而不断发展中的人,没有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原样复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4.“眼中有人”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认为有效教学不能只关注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而且应该关注到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有多少,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学生是否有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掌握了方法。这正如教育家加涅所说“教学的重要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也认为“如果我的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我所期待的学习结果是无法达成的。
追求有效是教学的永恒主题,只要我们有效地进行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新教学设计、眼中有人的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学回归其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让学习将变成一个和谐与快乐的过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进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通俗地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这里所说的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1.重视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所言:“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以备课为例,一方面教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资源,不唯教材,力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设计教学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会偏离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所以我们说选准教学起点,并作好教学准备,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2.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知识只有融入到实际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它的活力和美感。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应注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3.创新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掌握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知识临界点”,从而创新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都必须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设计,即“以学定教”。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更由于教师与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特而不断发展中的人,没有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原样复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4.“眼中有人”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认为有效教学不能只关注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而且应该关注到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有多少,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学生是否有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掌握了方法。这正如教育家加涅所说“教学的重要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也认为“如果我的教学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我所期待的学习结果是无法达成的。
追求有效是教学的永恒主题,只要我们有效地进行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新教学设计、眼中有人的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学回归其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让学习将变成一个和谐与快乐的过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