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学生社团组织自身的特点,致使其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和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对有效指导大学生社团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团及其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由志趣或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并经高校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展的天地,更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团活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大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能促进大学生政治上进步、思想上成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促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一系列诸如政策理论学习、人生价值探讨和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能激发大学生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他们树立全局观念和集体观念,同时对抑制目前大学生中的自我欣赏、自我封闭和片面追求自我价值等个人主义观念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举办的各类活动可让学生改变他们“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式单一的生活模式,让他们把学习之余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参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可避免学生参与不健康的活动。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大学生,心理发育正处于走向成熟而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成员间的交流和接触,有助于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成熟。
二、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管理机制深受几十年来不变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最近几年来高校扩大学生规模,高校的体制改革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这使得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团成员众多、数量庞大,成员的素质层次不齐。社团的成立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报告,加之由于部分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不重视而造成的管理上的漏洞,没有能够对社团的发展进行广泛的监督,失控现象十分严重。如此以来,便造成某些社团出现乱收会费、私刻印章、章程落实不力、无端损害会员的权益等问题。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团管理机制,各类社团成立的自发性强、随意性大,使得社团发展从一开始便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学生社团的发展完全失去了活力,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发展。
2.缺乏有力的指导,特别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缺乏有力的指导。从指导教师的配备来看,大部分大学生社团仅仅拥有一两名指导教师,很多高校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对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得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
3.大学生社团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制松散。各社团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活动水平和层次也不一样,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凝聚力强、自身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有些社团则成立仓促,自身精神跟不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开展活动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新模式
1.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会员分工明确,合作融洽,组织纪律各项制度健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二是建立领导核心。社团的负责人要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为他人服务奉献的精神,不为个人出风头。三是要有较好的工作计划和社团活动。一个发展好的社团离不开档次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就要求在有健康的工作计划的同时,必须有立意新、品味高、策划精的社团活动。四是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目由专人负责,建立经费收支账目,社团负责人或其他成员不得随意处分和占有社团财物。五是聘请若干政策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或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关心学生社团活动的专家、学者或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顾问或名誉社长,对社团活动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六是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高校其他社团进行面向更广泛学生的大型活动,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实现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七是加强对外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同时得到企业和社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开展。
2.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一是规范干部培养。在公开竞选、民主选用的基础上,学校定期举办团学干部培训班、不定期组织社团干部去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团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社团干部队伍。二是巩固活动阵地。为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要依托社团建立各种日常活动阵地,既促进了社团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也能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三是占领网络阵地。社团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反映社团风貌、开展社团活动和展开社团风采的阵地窗口,为社团形象的展示和互联网德育系统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积极探索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寻找和培育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已经成为高校团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一、大学生社团及其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由志趣或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并经高校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展的天地,更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团活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大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能促进大学生政治上进步、思想上成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促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一系列诸如政策理论学习、人生价值探讨和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能激发大学生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他们树立全局观念和集体观念,同时对抑制目前大学生中的自我欣赏、自我封闭和片面追求自我价值等个人主义观念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举办的各类活动可让学生改变他们“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式单一的生活模式,让他们把学习之余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参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可避免学生参与不健康的活动。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大学生,心理发育正处于走向成熟而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成员间的交流和接触,有助于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成熟。
二、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管理机制深受几十年来不变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最近几年来高校扩大学生规模,高校的体制改革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这使得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团成员众多、数量庞大,成员的素质层次不齐。社团的成立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报告,加之由于部分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不重视而造成的管理上的漏洞,没有能够对社团的发展进行广泛的监督,失控现象十分严重。如此以来,便造成某些社团出现乱收会费、私刻印章、章程落实不力、无端损害会员的权益等问题。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团管理机制,各类社团成立的自发性强、随意性大,使得社团发展从一开始便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学生社团的发展完全失去了活力,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发展。
2.缺乏有力的指导,特别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缺乏有力的指导。从指导教师的配备来看,大部分大学生社团仅仅拥有一两名指导教师,很多高校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对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得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
3.大学生社团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制松散。各社团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活动水平和层次也不一样,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凝聚力强、自身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有些社团则成立仓促,自身精神跟不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开展活动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新模式
1.加强社团自身建设。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会员分工明确,合作融洽,组织纪律各项制度健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二是建立领导核心。社团的负责人要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为他人服务奉献的精神,不为个人出风头。三是要有较好的工作计划和社团活动。一个发展好的社团离不开档次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就要求在有健康的工作计划的同时,必须有立意新、品味高、策划精的社团活动。四是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目由专人负责,建立经费收支账目,社团负责人或其他成员不得随意处分和占有社团财物。五是聘请若干政策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或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关心学生社团活动的专家、学者或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顾问或名誉社长,对社团活动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六是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高校其他社团进行面向更广泛学生的大型活动,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实现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七是加强对外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同时得到企业和社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开展。
2.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一是规范干部培养。在公开竞选、民主选用的基础上,学校定期举办团学干部培训班、不定期组织社团干部去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团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社团干部队伍。二是巩固活动阵地。为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要依托社团建立各种日常活动阵地,既促进了社团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也能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三是占领网络阵地。社团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反映社团风貌、开展社团活动和展开社团风采的阵地窗口,为社团形象的展示和互联网德育系统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积极探索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寻找和培育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已经成为高校团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