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f2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在初中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和存在本质有着更为深切的认知和理解。因此物理教学者不但应该帮助学生具备相应的物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初中物理课堂得到更大的收获。教学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教学方法,在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取得质的飞跃。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策略分析
  初中物理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初中生中考的必考课目,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教学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够仅仅从应试的角度出发来指导学生的物理学习,由此只能够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陷入一种实用主义的怪圈,缺乏了学习自然科学所必备的求知欲和探求真知的决心。学生对于知识往往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转换意识,丰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物理教师偏重应试教育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是极大的,学生和教学者都将中考视作自己的头号任务。因此,教学目标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初中物理教师把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者要求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试题和练习,巩固自己对于知识点本身的理解和掌握。换言之,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教学手段是相对刻板单一的,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变化性和教学质感[1]。刻板的教学方法和功利的教学目的很难培育出富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似乎学生只懂得利用物理知识来完成试题,但是对于如何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真正的答案却不甚了了。
  2.初中生对于物理学习不求甚解
  教学者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教学者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互影响,学生往往对于自己的物理学习缺乏足够的求知欲和耐心,只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大量的解题技巧。每當教学者引导学生完成了相应的试题后,学生最关注的不是如何去分析和理解这道题目本身,而是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换言之,学生的学习是和自己的应试紧密地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学习取向、学习态度,容易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也都是值得师生共同认真加以反思的。
  3.初中物理课堂缺乏内在活力
  当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缺乏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学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又缺乏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这就必然导致了师生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互动不足,整个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压抑刻板,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而出,学生的物理学习素养也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学者不能够仅仅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应试能力,这样是绝对不够的。教学者同时应该帮助学生真正爱上初中物理,在学习物理的同时逐步提升自我的物理核心素养,能够加深自我对于整个物质世界的深刻认识[2]。
  二、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如果教学者试图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话,那么就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身的教学。通常的物理课堂占据主导的都是教师而非学生,因此使得学生只能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亦步亦趋地跟随在教师的身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极为不利的,教学者一定要扭转这种教学面貌,以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教学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南针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习磁铁的性质以及对于磁的利用等等内容,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的同时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实现显著提升,并且能够逐步提高己身的物理核心素养。
  2.教学者应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
  能够引导学生突破己身的学习瓶颈的初中物理教师,一般而言都有着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地利用好相应的教学技术和道具,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推动学生的探索能力的进步,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生,不仅能够成为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成为一个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学生。有着主动探索能力,是学生提升自我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3]。
  例如教学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内能与热机的时候,教学者可以穿插一些物理史上的典故,例如永动机的设想及其破灭,焦耳定律,等等。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更直观的认识,教学者还可以将一些物理学纪录片等播放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充满求知欲和探索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3.在初中物理课堂注重素质教育
  教学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看重学生的物理应试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得学生具备求知欲、独立思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作风,这些都是初中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时候所必备的素养。
  例如教学者在教导学生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初次上手的时候不甚了了,不一定能够马上完成教学者布置的任务。在这个时候,教学者就应该做好相应的鼓励工作,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坚忍不拔的学习者,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终究能够真正掌握相应的操作,从而提升自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4.构建物理学习互助小组
  教学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时候,要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相应的合作精神和利人精神。只有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物理更加懂得帮助他人,那么教学者的教学工作才是真正能够具备相应的人文意义。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让电灯发光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学者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建立起学习互助小组,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真正克服自身的学习难关,完成好自己的实验,真正使得电灯发亮,也能够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将知识融入到操作之中的优秀的学生。
  结束语: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者应该逐步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真正能够学有所得,不仅仅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懂得通过自身的力量去探索知识。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复习教学探索——以“板块模型”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12):27——30.
  [2]葛汉洪,孙有花,朱林根,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策略初探——以“力与运动”章节复习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18(02):66——6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教材的基础上,与游戏的本质特点相结合,并充分挖掘游戏具备的内涵,将游戏形式和教学有机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该文首先以教育游戏的内涵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今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育游戏;信息技术;运用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材的实施,针对初中生的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也有所提高,所
期刊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現代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水平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微课利用短小精悍的形式、精简历炼的内容,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创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生物思维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希望研究内容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初中化学实验正是学生认识自然奥秘与客观事物、探知物质成分与结构、变化与发展与社会进步及生活质量提升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如果在实验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输,忽视学生的实验思考、实践与体验,将会削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作用。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实施全面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养,为小学生能够从小接触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一下探析,希望能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感知能力;音乐素质;审美能力;创新思维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音乐教育要 “以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实施,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使教學目标不再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是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其审美意识、审美创造能力培养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科学的美术教育观念,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路径,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课程作为一门理工类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相较于初中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复杂的物理知识容易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只有在对物理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注重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  引言: 
期刊
摘 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时代的更替所演变过来的,其中不仅包含文人墨客、贤人雅士的心血、思想以及智慧结晶,还蕴含着多样化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从德育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还能够提升其文化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师要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出改变,通过多种路径上好高中体育课,使高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体育运动。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合理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对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要求。本研究将探讨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声势律动是采取灵活的形式,结合音乐的音符、舞蹈动作、韵律、节奏规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初步的乐感,进而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够随着声势律动产生音乐联想的一种活动。音乐的声势律动教学中,教师应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声势律动看谱识别能力,形成音乐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熟练地把握音乐的韵律节奏,运用声势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教学;运用  引言:  声势律
期刊
摘 要: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是促进学生成才的一道重要保障。但体育锻炼不应该仅限于课上,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长期地坚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将成为体育教育的大计,应进行长远的规划和落实。本文将针对高中体育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引言:  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需要以学习兴趣、体育特长为根本,在此基础上树立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