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也越来越深入。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因此,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味追求语文考试的分数,不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种状况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大多数课堂上依然存在,需要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起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语文考试分数的高低,在课堂上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改变课堂的学习气氛,营造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一些教师上课时单纯讲授课本上的内容,没有一点课外知识的扩展。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不注意讲课方式,单纯采取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的方式,不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有趣知识点,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知识面不够广阔,教学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难以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不能仅仅限于熟练背诵课文、理解字词的程度上,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境创设,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对课文中的各个角色进行详细解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课文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另外,还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合理设置,做到有梯度,“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科技的发展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显著变化,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方式更加多样。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这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思维尚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感性思维,对问题的理性认识不够。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思维特性,挖掘事物感性的一面展开教学。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生动的画面以及各种声音刺激,可以大大满足学生的感性需求,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他文献
对于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许多教师喜欢把注意力放在课外,课前查找大量图片或视频材料,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这样的安排无疑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开发和利用,但不容忽视的是,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若能把那些非预设性的动态生成资源灵活、巧妙地开发和利用,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将可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目标。对如何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笔者以案例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严格遵守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牢牢抓准课堂教学突破口,在教师所能操作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改进,为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组织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一、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学习过程的主动性能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家对于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抛砖引玉,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获得自己的独特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原先课堂的教师、学生、文本三维对话中,加入了“与编者对话”。这一提法将教材编者的地位从幕后一下子拉到了台前,让“劳苦功高”的编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也让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多的参照和指引。编者在整个一册教材的编选中,结合了选文的时代主题、多样文化、民族情怀以及学生当前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尽力做到主题明确、循序渐进、文质兼美、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我
小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正确的作文指导,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
小学教育阶段是启蒙式的教育,学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学习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语文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师将课堂知识直接向学生进行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从来不主动地去思考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麻木、疲惫、焦躁等负面情绪,带着这种情绪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