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大数据”作为教材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概念和生活意义;也作为一种教学信息来源,通过数据融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新途径,从而打造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思维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大数据;融合
“大数据”是近年来流行的名词,旨在通过总体信息处理分析,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据结果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大数据”探析教学新途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各项基础能力,解决传统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提高了教育教学中信息的铺展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变更,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指向,寻找相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一、分析项目需求,尊重个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结合特定的项目需求进行分析。项目展示学生的思维、性格和个性,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信息构建的数据,动态地呈现学生参与过程、学习进度、状态、出现的问题以及角色需求。通过项目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教师建立学生的“数据库”,尊重个性发展需求,建立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从而突出不同学生的优势。
例如,学习必修1 第六章6.2《人工智能的应用》。首先,要求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以获知学生对于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感兴趣的方向,问卷围绕人工智能整体项目需求,像“人工智能凭借什么设备进行实体感知”“人工智能如何能准确回答人类的问题”“在未来社会,在哪些行业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等,学生会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详细回答,而对不感兴趣的问题则选择简单应付。所以,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通过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个性特征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或者作业。学生在兴趣基础上的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和成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续深入学习课程奠定基础。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千篇一律重复的教学只会让某些学生陷入学不会、不想学、没兴趣的极端,分析学生项目角色和完成情况构建下一步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项目侧重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尊重个性化发展。
二、进行拓展分析,定制方案
上文中提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就需要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大数据”构建的数据信息库,是基于当前学生的综合信息给出的数字化的信息,通过对数字进行拓展分析研究,掌握课程的发展方向,为定制化教学提供了参考方向。这种“大数据”下的教学方案设定,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固定教学模式进行变更,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省心。
例如,学习必修1第三章3.1.1《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给学生出了具体题目,1 2 3 … 100如何实现快速计算?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计算。有的直接相加,有的首位相加,如果将项目继续增加,一直加到1000或者10000?有个别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总结经验,一列顺序数和一列倒序数相加,除2直接获得结果。对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直接进行加法计算的学生,思考方式较为单一,对数字不敏感,需要进行额外的数字训练,继续挖掘他们的敏感项目,比如颜色或者形状,将数字与之结合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拓展逻辑思维。而针对使用其他算法的学生,则在后期的程序设计中可以要求他们尝试深层次的逻辑开发运算,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所以,通过数据拓展分析下对课程模式和结构进行变更,有效解決了当前教学课程模式统一、格式单调、时间有效、内容重复等的问题,为教学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向学生展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学科交叉,共享资源
“大数据”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研究方向,其应用不应局限于信息技术教学,而是能够形成共享资源,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散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处理,使其能够服务于多种综合学科的信息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例如,学习必修1第一章1.1《数据及其特征》。在学生的惯性思维中,数据就是数字组成的不同信息,实际上,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切信号都可以称之为数据,大家看电视或者手机的图形、图像、视频,我们购买家具的尺寸,微信图标,学习数学时的几何图形、统计计算等,都是信号。在一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本地一个月的天气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再使用折线图或者其他图形进行汇总表达,同时输入当地的人文故事和历史风情,再加入相应的历史图片、动画或者其他网络链接,当学生进行数理统计知识学习时,不仅可以看到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信息,既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参考,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以,“大数据”信息对于高中课程教学具有深远意义,对教师而言,多学科融合下的信息技术便于信息调用和讲授,对学生而言,资源开放后的系统为他们深入学习某个课程或知识点提供了参考,同学之间信息互动交流便捷,构成了共享的学习反馈和学习研究的资源库。
四、打造成长平台,协调合作
“大数据”的最终目的,是打造适学生成长的平台。结合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基于“大数据”构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向学生提供多资源的在线课堂,为学生完成网络协调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
例如,学习必修1第五章5.4《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意味着通过对数据进行某些处理,使之成为图像,动态展示数据,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就是学习的重点,针对网络天气数据,我要求学生分组,第一组体验Seaborn,自主运行“程序直方图”;第二组体验Bokeh,自主运行“程序散点图”;第三组使用excel进行直方图和散点图绘制。成图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讲解,并指出自己负责模块的制作方式和特点。对所有模块讲解完成,要求学生比较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他人思维有点,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形成协调合作机制,完成课程学习。
所以,依托大数据信息,打造成长平台,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全面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协调合作学习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全方位理解大数据概念和形态,并能意识到大数据对于各科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发挥大数据的宏观和微观作用,通过信息处理进行教学模式变更,给与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空间,以增强其协作、配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高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娄义海.浅谈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当代旅游,2018(10):1.
[2]张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33):1.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大数据;融合
“大数据”是近年来流行的名词,旨在通过总体信息处理分析,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据结果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大数据”探析教学新途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各项基础能力,解决传统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提高了教育教学中信息的铺展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变更,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指向,寻找相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一、分析项目需求,尊重个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结合特定的项目需求进行分析。项目展示学生的思维、性格和个性,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信息构建的数据,动态地呈现学生参与过程、学习进度、状态、出现的问题以及角色需求。通过项目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教师建立学生的“数据库”,尊重个性发展需求,建立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从而突出不同学生的优势。
例如,学习必修1 第六章6.2《人工智能的应用》。首先,要求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以获知学生对于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感兴趣的方向,问卷围绕人工智能整体项目需求,像“人工智能凭借什么设备进行实体感知”“人工智能如何能准确回答人类的问题”“在未来社会,在哪些行业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等,学生会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详细回答,而对不感兴趣的问题则选择简单应付。所以,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通过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个性特征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或者作业。学生在兴趣基础上的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和成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续深入学习课程奠定基础。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千篇一律重复的教学只会让某些学生陷入学不会、不想学、没兴趣的极端,分析学生项目角色和完成情况构建下一步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项目侧重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尊重个性化发展。
二、进行拓展分析,定制方案
上文中提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就需要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大数据”构建的数据信息库,是基于当前学生的综合信息给出的数字化的信息,通过对数字进行拓展分析研究,掌握课程的发展方向,为定制化教学提供了参考方向。这种“大数据”下的教学方案设定,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固定教学模式进行变更,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省心。
例如,学习必修1第三章3.1.1《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给学生出了具体题目,1 2 3 … 100如何实现快速计算?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计算。有的直接相加,有的首位相加,如果将项目继续增加,一直加到1000或者10000?有个别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总结经验,一列顺序数和一列倒序数相加,除2直接获得结果。对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直接进行加法计算的学生,思考方式较为单一,对数字不敏感,需要进行额外的数字训练,继续挖掘他们的敏感项目,比如颜色或者形状,将数字与之结合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拓展逻辑思维。而针对使用其他算法的学生,则在后期的程序设计中可以要求他们尝试深层次的逻辑开发运算,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所以,通过数据拓展分析下对课程模式和结构进行变更,有效解決了当前教学课程模式统一、格式单调、时间有效、内容重复等的问题,为教学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向学生展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学科交叉,共享资源
“大数据”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研究方向,其应用不应局限于信息技术教学,而是能够形成共享资源,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散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处理,使其能够服务于多种综合学科的信息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例如,学习必修1第一章1.1《数据及其特征》。在学生的惯性思维中,数据就是数字组成的不同信息,实际上,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切信号都可以称之为数据,大家看电视或者手机的图形、图像、视频,我们购买家具的尺寸,微信图标,学习数学时的几何图形、统计计算等,都是信号。在一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本地一个月的天气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再使用折线图或者其他图形进行汇总表达,同时输入当地的人文故事和历史风情,再加入相应的历史图片、动画或者其他网络链接,当学生进行数理统计知识学习时,不仅可以看到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信息,既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参考,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以,“大数据”信息对于高中课程教学具有深远意义,对教师而言,多学科融合下的信息技术便于信息调用和讲授,对学生而言,资源开放后的系统为他们深入学习某个课程或知识点提供了参考,同学之间信息互动交流便捷,构成了共享的学习反馈和学习研究的资源库。
四、打造成长平台,协调合作
“大数据”的最终目的,是打造适学生成长的平台。结合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基于“大数据”构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向学生提供多资源的在线课堂,为学生完成网络协调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
例如,学习必修1第五章5.4《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意味着通过对数据进行某些处理,使之成为图像,动态展示数据,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就是学习的重点,针对网络天气数据,我要求学生分组,第一组体验Seaborn,自主运行“程序直方图”;第二组体验Bokeh,自主运行“程序散点图”;第三组使用excel进行直方图和散点图绘制。成图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讲解,并指出自己负责模块的制作方式和特点。对所有模块讲解完成,要求学生比较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他人思维有点,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形成协调合作机制,完成课程学习。
所以,依托大数据信息,打造成长平台,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全面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协调合作学习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全方位理解大数据概念和形态,并能意识到大数据对于各科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发挥大数据的宏观和微观作用,通过信息处理进行教学模式变更,给与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空间,以增强其协作、配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高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娄义海.浅谈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当代旅游,2018(10):1.
[2]张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