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中心是如何转移的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世界科技中心,2006年高考四川卷,“想当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05-0056-04
  
  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聂幼犁教授《命题切忌“想当然”》一文,感慨颇多。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命题工作自当慎之又慎;对“想当然”类试题,我们中学教师也应明辨是非,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也有“想当然”之嫌,此题考查的主题是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在这道地理、历史、政治跨学科综合题中,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是材料二、材料三及第四问、第五问。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立法保护发明创造,成立科技组织、奖励科技人才、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等内容,要求学生据此回答第四问: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分析评价政治对科技的影响。第五问是据材料三设计的,请看材料及问题: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呈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第五问:上述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美国。在教育发展的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在命题者看来,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是世界科技中心,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英国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一直是中心吗?材料二、材料三并没有提供信息进行证明,而仅凭美国在教育发展程度、重要发明、生产管理方面领先于英国,就说中心从英国而不是从其他国家转移到了美国,难以令人信服。因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走在了技术发明之前,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起来。科学(science)是指“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技术(technology)是指“在科学的指导下,总结在生产过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等的系统知识”。要成为科技中心,这个国家的科学理论研究、技术发明与创新必须走在前头。而从材料三我们看不到美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情况,美国教育程度高于德国,不见得其科学理论研究就领先于德国,何况很多发明又是德国人干的,焉知德国不是科技中心?命题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科技中心的转移自然如此。虽然科技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经济发展的速度、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有时并不同步。
  那么,世界科技中心到底是如何转移的呢?一些科学史家的研究值得我们关注。
  对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现象进行系统定量化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是日本神户大学的科学史家汤浅光朝。1962年,汤浅光朝发表《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一文,他提出,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25%,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称为世界科学中心,其保持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时段为该国的科学兴隆期。汤浅光朝采用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依据的是《科学和技术编年表》等三种文献资料,因此,他所说的科学中心,也就是科技中心。汤浅光朝指出,科学中心在欧洲的兴隆期平均值为80年,近代以来科学中心是按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一美国顺序转移的,如下表所示:
  从表格可知,对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汤浅光朝与四川卷第39题命题者的观点截然不同。汤浅光朝认为: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始于17世纪60年代,其科技兴隆期延续至19世纪末,但法国在1770-1830年也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世纪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心是德国,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了美国。自汤浅光朝之后,我国的一些学者如赵红州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而基于《科学时间表》等更为完备的数据库,冯烨、梁立明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其一,各国的科学兴隆期是有差异的,德国在16世纪曾有40年的科学兴隆期,该兴隆期与意大利几乎同时,这与汤浅光朝及赵红州的研究结论不同;其二,科学中心不具有唯一性,1521-1550年的30年间,意大利与德国同为科学中心;1830-1880年的50年间,英国和德国同为科学中心;其三,无论用何种年表进行分析,从整体上看,近代以降,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如下表所示:
  可见,对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顺序,冯烨、梁立明与汤浅光朝、赵红州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其他学者如赵兴太、王国领也持相同的观点。
  意大利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一个中心,与意大利生产力的发展、文艺复兴有关。14世纪意大利的工场已有自动纺车,操作分工精细分明,仅呢绒工场就有20多个工序,商品生产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而文艺复兴又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及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意大利出现了一大批善于创新的科学巨匠,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天文学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如伽利略,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他发现了落体定律、摆的震动、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提出了加速度概念,奠定了近代动力学的基础。又如布鲁诺,他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没有固定的中心,也没有界限,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英国是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二个中心。科学方面,17世纪,英国出现了著名科学家牛顿,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天体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的框架中;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技术方面,瓦特发明的“万能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大多是英国人作出的。
  法国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三个中心,启蒙运动功不可没。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这一运动的高潮就在法国。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提倡科学和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而法国的一批 著名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也足以令世人瞩目,例如,著名数学家、力学家拉格朗日及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开创定量分析、创立燃烧氧化学说、推翻支配化学发展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的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等。
  德国是近代科技的第四个中心。从高等教育和科学理论的研究来看,1810年,德国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成为全球仿效的样板。德国现代化大学由国家资助,并奉行科学、理性、自由的教育原则,威廉三世的三句话“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为德国大学学术自由风气的形成铺平了道路,大学成为研究者们的共同体。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哥廷根大学奉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适应了科学与工业化时代的真正需要,创造了20世纪前期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教育的发展使德国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如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雅可比、高斯,发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的物理学家欧姆,证明麦克斯韦理论的赫兹,发展了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的化学家李比希,对香料、颜料和医药合成作出重要工作的李比希的学生霍夫曼,提出细胞学说的施莱登、施旺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方面,德国人的发明很多,如发电机、内燃机、柴油机、汽车等。此时德国的煤和煤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有机合成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德国经济实力迅速超过英法,这应归功于德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尽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也有很多发明创造,如贝尔发明了电话,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等。但世界科技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认为,德国失去世界科技中心、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1933年4月7日,希特勒颁布了所谓《重设公职人员法》,宣布解聘所有与纳粹主义原则不相符合的公职人员,成千上万的犹太知识精英从纳粹德国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被驱逐出去,而美国成为接受犹太知识难民最多的国家。1933-1941年间,仅来自德、奥的犹太难民就达104098人,他们当中的7.3%,即7622人属于知识难民,其中有1090人是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中约700多人是教授,对美国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为例:“1933年以前,美国曾有5名得主,在世者只剩3名;德国曾有31名得主,在世者仍有19名。然而,仅是这场从1933年开始的德国科学家的流亡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6名得主以及后来的11名新得主。到1945年,德国1933年以前得主中的在世者只剩9名,加上新增加的5名,总数为14名;而美国1933年以前得主中的在世者虽然只剩7名,但由于有这批流亡科学家为代表的欧洲新生科学力量的加盟,迅速增加了18名,使总数达到了25名,从而远远超过德国,成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中还不包括那些1945年以后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随父母到达美国后才完成学业,并在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总计已超过了200名,这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高校中营造出来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这些科学家在高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导致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中心在德国,为什么当时世界经济中心是美国而不是德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科技就是生产力,德国虽然在科技方面占有优势,但美国拥有更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如“巨大的原料宝库;土著和欧洲人充分的资本供应;廉价的移民劳动力的不断流入;大规模的巨大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人口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移民的到来,既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如“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就是1871年来到美国的苏格兰移民。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也是移民的后裔。这些发明的应用、推广大大发展了美国电力、电讯工业。移民及其后裔的其他发明都对加速美国工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此,列宁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写道,移民‘对美国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此外,大量生产的主要方法,如设计出装配线等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亨利·福特因为发明了能将汽车零部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地点的环形传送带,获得了名声和大量财富”。大量的生产方法使美国能迅速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移民的到来,加上美国在大量生产方面居世界首位,使得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从而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综上所述,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第四问、第五问的问题在于:认为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中心一直在英国,而事实上这一中心经历了由英国到法国到德国的转移;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实际上此时科技中心在德国,由德国转移到美国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责任编辑 杨莲霞
其他文献
[关键词]演人物经历,一国两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53-05  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高秉涵的特殊人生经历为线索,主要选取了他人生中4个重要片段:1949年,跟随大批国民党官兵退居台湾——1979年,艰难辗转的一封家书——1981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1988年,高秉涵“少小离家老大回”,至今已帮助上百
关键词 思维导图,动态生成,头脑风暴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38-04  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展示信息、理清思路、处理知识结构,并按优先次序排列新的信息。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展示难点、想法以及它们内部的关系,还会通过对思维过程的记录激励创造性思考。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的教学实录片段为例,简析思维导图
[关键词]应然,实际,尊重史实,“五行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5—0025—03    2010年高考全国卷1第12题:  12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答案:A  2010
[摘要]19世纪中叶,在欧美国家的武力冲击下,东北亚地区的两个代表性国家中国和日本先后打开国门;韩国则在邻国日本的威逼下开港,其标志就是1876年2月签订的《朝日修好条约》。本文拟以韩日交涉为视角,考察韩国在外来压力下从锁国走向开港的经纬,兼论中日韩开港的互动与影响。  [关键词]韩国,日本,外交,开港  [中图分类号]K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048-
[关键词]课程目标,过程,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1-0030-05    审视之一:从课程目标角度看“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目标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包括课程目标、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实施方法等主要内容。其中,课程目标成为课程文件的首要组成部分。这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师成长,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3)19-0070-03  我订阅《历史教学》杂志已二十多年了,想用四句歌词来表达我与《历史教学》这二十年的情愫:  我在路上遇见你,  我也看见我自己,  生命是一场不期而遇,  因缘如此不可思议。  一、我在路上遇见你  20世纪90年代刚工作时,老教研组长让我负责组里资料柜的管理,柜
关键词 历史,人物教学,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3)19-0007-05  近期笔者有幸观摩了天津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苏海设计并执教的《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①这是一节关于历史人物教学的优秀设计和具有较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因而得到到场观摩教学的众多教师的普遍好评和褒奖。  历史人物教学历来是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历史人
关键词:高考命题,史学研究,史料分析,历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25-07  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特别是其史学研究倾向愈益凸显。这与课程标准对历史学概念、史料运用、史学研究能力培养和史观的概述相一致,同时也是考试大纲对史学研究方法考察的体现。本文拟从史学研究角度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做一粗
国内各大车展:智能汽车新品层出不穷廣东珠海:中兴智能汽车生产基地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的市场化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
[关键词]历史认识,教学立意,物质生活变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71-03   小李是位80后美女。毕业于某师范高校,曾是我的学生,现为我的同行,执教于某高中。某天下午,小李和我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聊天。   时间:2015年6月初夏某天下午   地点:安阳一中历史教研组   主题:如何准备一次优质课   照录如下。文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