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排队心理探析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guang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排队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权威和舆论压力因素。但是往往的自发的形成排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困难。通过探究利用从众心理引导人们进行排队的可能性设计了食堂实验,地点设在了笔者的母校延边大学的二食堂,该食堂一直以来学生流量较多,但是往往除了充饭卡的地点偶尔有排队现象以外,其它打餐窗口均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为什么同在一个食堂,充饭卡的窗口会有排队现象产生,而打餐窗口没有排队而呈现混乱状态呢?本文基于大学生食堂排队现象的分析,构建了新的从众排队理论体系,阐述新理论的提出的应用的同时,对今后我们研究从众排队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为学校、银行、医院等虽系统不完备但需要形成良好秩序的地方提供参考,也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和排队理论领域填补空白。
  关键词:排队理论;从众心理;秩序;探析;社会
  第一章 概述
  1.1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从众排队理论主要研究内容
  1、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给出从众心理的概念及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数学角度完善理论;
  2、从社会运行中分析探讨从众心理对人们排队行为的影响,并对其所产生的利弊进行分析;
  3、提出从众排队理论的概念、内容以及意义;
  4、以现实生活中的从众排队现象为例,并对其所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实例分析。
  1.2研究创新之处及主要特色表现为:
  构建了新的从众排队理论体系,完善了数学基础上的排队理论以及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以得出社会心理学领域上的新理论。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从众现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来阐明这种现象在社会和群体中所产生的影响。从众排队理论是利用社会普遍认同的病态社会心理作为协调社会问题工具或者转向为正导向型的社会行为。并可能作为解决部分心理疾病的良方,但该措施的实行需借助专业的病理学技术帮助。例如:从众心理(制造社会舆论)、幽闭恐惧症(监狱)、强迫症(精细收整、后勤管理以及回收工作)等等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第二章 从众心理的概念与形成原因
  2.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从众心理的概念
  所谓从众①,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景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景中跟随大家旁观;也可以表现为在群体中对占优势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
  2.2 从众心理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
  从排队角度来说,从众排队心理受到的阻力一般有如下两点。
  (一)、排队心理本身。
  我们总是发现这样的奇怪的规律:旁边的队伍总是比自己的队伍移动的快、排队的时候时间过的很慢、女厕所门前总是排着长队。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排队的时候会感到时间流逝的速度减慢了10%-30%,排队会让人感觉心烦意乱。另外,队伍长度和等待的时间比的平方成正比。女性上厕所平均1.5分钟,男性40秒,因此女厕所门前的队伍长度至少是男厕所的五倍。排队无法避免,但有办法让它更容易忍受。银行的“混合排队”系统,它由一个大的队列取代许多小的队列,排在最前面的人会被安排到最先空出来的柜台上。“混合排队”实际的好处只在心理上。让人们有事可做就能解决一些棘手的排队问题。案例:大型办公楼里排队等电梯引发抱怨,有人建议在电梯旁安装一个穿衣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问题如何解决,排队是个让人心烦意乱,恼火冲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内心中本身就充斥了对于排队的恐惧和排斥心理,因此这也是阻碍从众排队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排队也并非是好事。比如大型活动场所过早开门导致无人排队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花了冤枉钱;公园敞开大门让游客直接进去的时候,访问率要远低于让游客充满期待的排队等候的时候。如此这般,大众们的心理就开始扭曲和折磨了,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希望自己排队,但当发生在别人比我们抢先的时候我们又埋怨为什么不遵守秩序的排队呢,因此,从众排队行为的可能性极致出现在当人们受到了不排队所带来的危害时,才会心甘情愿的排队。
  (二)、国家文化氛围
  排队更多意味管制约束。人人都在飞奔,小孩一生下来,就喂养特级牛奶,恨不得孩子成为神童和天才,刚会说话就送美语班,刚上幼儿园就学奥数,到小学似已阅尽天下沧桑人生,却还只在起步阶段。我们为利益奔忙,很难慢下来静心思考;我们总想领先一步,比别的孩子站在较高的起跑线上,我们似乎总在赶时间,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越来越没有耐性,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至于排队,当然,最好是能插队。这一切,都让插队思想深植于国人心中,国家文化氛围作用显现。
  第三章 排队过程中从众现象如何产生的
  让我们看看这个例子,排队的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在终点站等待公交车时的时候,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只会三三两两在站点, 可能从后面的第5,6,7个人,抑或是第10,11,12个人的时候,他们有意识的排起了队,于是这个地方的人就会影响前面和后面的人,使等待公交车的人慢慢形成了一个队列.慢慢的,队伍开始形成了,等到更靠后面的人也来等公交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站在队列的最后面.
  只有前面的人开始排队了,才会引起排队心理的出现,前面的人固然重要,但是中间那几个使得三三两两的等待逐渐成为队列的人也许就是对于这个队列贡献最多的人。这个中间理论 也许可以推广到很多方面,比如某一个学术,理论或者集团在创始之初,也许给予这个新生物最有用,最有价值的人并不是创造它的人,而是后来发展这个新生物的人。该理论更可以推广到,在一个事物走向正规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也许就是将它领向正规的人,而这几个人也许就是中间的那几个人。而这个过程可以是创造之初,也可以是中间某个遇到困难,需要转型的阶段,等等.中间力量和实力的雄厚很多时候也是可以发现的。例如有时候国人都在批判山寨手机的时候笔者认为那些如苹果、三星等大牌手机应该感谢山寨机,正是由于山寨机的模仿,才衬托出大牌机的魅力,有的时候不是大牌手机如何好,若没有出现的参差不齐的手机质量品牌,每个人用的都是大牌子,那么手机就没有好坏之分,也就没有山寨机存在的市场了;另外优等生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具有好坏与高低的等级差别的东西都符合这一理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对于某一事物的贡献,更多的来自于“中间的那几个”人。   第四章 从众排队理论
  综合学习数学中的排队理论以及心理学的从众理论,笔者经由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以及社会心理学从众排队实验的进行得出了从众排队理论,由于理论和经验的不甚丰富,还请各位读者老师与同学多加关注本章节,给予批评指正。
  4.1从众排队行为概念
  通过对从众心理在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笔者认为从众排队行为应该这样定义:排队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在某一公共场合在权威压力之下或自发的受到社会群体排队现象的影响和引导,而形成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由不排队到排队的变化现象。
  笔者进行探讨的从众排队理论:
  第一,存在排队的主体,一般来讲是一群体。纵观各类从众排队现象,其发生的主体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但都存在一种“排队”,即秩序的存在。
  第二,标志物的存在(以排队某个主体、窗口以及公示牌或者机器作为标志物),并存在其固有的一种或某几种使用意义,同时具备满足较多人群的使用需求。标志物背后有着其运作系统支持。例如:充饭卡的队伍的标志物是食堂的充饭卡的工作人员;取钱的标志物是ATM机或是银行的工作人员;
  第三,人与标志物之间能够建立某种人文价值关系或经济价值关系,并形成排队系统。人们进行排队具有某种意义,且满足排队群体的某种需求,同时满足标志物存在的意义。
  4.3从众排队理论内容
  4.3.1排队的类型
  目的性排队,作为人的个体主动想要排队实现某一具体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而产生的排队现象叫做目的性排队。例如:社会心理学为进行某种排队实验,进行排队,实现和的出自身的理论目的。超市鸡蛋低价限量销售引起广大人们的购买热情,人们想通过排队获得低价鸡蛋,先到先得产生的自发排队行为。
  利益式排队,作为人的个体主动的想要通过排队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排队现象叫做利益式排队。例如:某大型超市宣传形象,为了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便在营业前找托儿排队,营造气氛,这时的托儿为了获得排队时所得的报酬,进行排队的行为叫做利益式排队。
  规范式排队,作为人的个体被动的处于某种规范下以道德的文明的排队行为输出叫做规范式排队。例如某西方自助餐厅,该餐厅有明确规范是排队打餐,并且该类型的排队已形成良好的文化传统,人们为了彰显自己道德文明的行为而自动的排队,被称为规范式排队。
  强迫式排队,作为人的个体迫于某种势力的压迫且被动性明显的排队现象叫做强迫式排队。银行的叫号系统,人们进入银行,必须使用叫号系统,听从工作人员和银行系统的安排,人们迫于某种规范,导致必须排队的行为。
  笔者将排队类型分成了四类,但任何一种排队是属于以上四种类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的排队是存在的。例如,医院看病挂号,人们通过排队达到一种公平的目的,这时排队存在目的;医院挂号前必须排队是一种规范时,这时排队是一种规范;因此排队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排队类型的混合体。
  4.3.2从众排队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众排队行为观点一:
  群体排队行为的规模影响受众的从众排队行为。当排队行为的群体规模在3-5人时比只有1-2人更容易引发从众排队行为。四人是最佳状态。
  从众排队行为观点二:
  当有人破坏了排队群体的一致性时,那么将导致受众的从众排队行为比例急剧下降。这其实就是“破窗理论”,当一个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插队行为发生后,哪怕只是很个别的现象,那么它也会打破排队群体的一致性,造成引导从众排队行为的强大障碍。此时的结论与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相关,费斯廷杰及其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发现,与一种意见没有表达出来的情况相比较,人们在意见表达后,在相关选择上的自我卷入水平会有实质的增加,并由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
  从众排队行为观点三: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则在群体中的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排队行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往往代表着群体的实名化,实名化可以是代表团体的荣誉或集体责任感,也可以指个人尊严和自尊心的体现。反之,一个群体凝聚力越弱,则匿名性就增强,往往规模也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越小,匿名性也就越强,则从众排队行为越弱。
  从众排队行为观点四:
  对排队贡献最大的也许不是队伍的创始人,而是队伍的中间力量。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对于各项伟大理论的提出也许贡献最大不是理论的创始人,而是完善理论的的后来的中间力量,正是有了中间力量的追随和拥护,才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追求,于是新一轮的从众又开始显现。
  从众排队行为观点五:
  排队群体社会地位越高,它对受众的从众排队影响就越强烈。排队领袖也是榜样从众理论的内容。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力量和国家级机构开始注重“排队”,那么省级区域,逐渐的地方级的最后整个国家也能朝着健康有序的运行模式发展下去。
  4.3.3影响从众排队心理的因素
  众多研究者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做过多次探索,发现了一系列从众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从众行为依存于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个人地位和个体个性特征等因素;社会在“顺从—独立”这一维度上的变化程度与从众变化程度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变化;在这一维度上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影响从众行为产生及其变化程度的生态学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社会学变量;当群体规模足够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程度足够高的时候可能会对个体产生从众的压力。
  因此,对影响从众排队心理的因素,笔者总结如下几点:
  (1)排队的显著程度影响从众排队行为或心理的产生。排队的显著程度与排队的群体规模、窗口前的活动区域大小、是否是独立窗口相关。
  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排队的群体规模越大时,排队逐渐成为一种规则意识,当排队的群体规模达到极值时,此时的大众趋势是排队,那么插队则成为一种反从众行为。当排队群体规模越小时,排队是一种反常规行为,此时的大众趋势是不排队,那么排队反而是一种反从众行为。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排队的群体规模增加时(适用于独立窗口),人们更趋向于排队。笔者实验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的。并得出了阿希的实验和杰拉(H.B.Gerard,1968)和米尔格莱姆等人(S.Milgram et al.,1969)中相似的结论,他将群体人数由2到12进行改变。发现群体在4人以下的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多,从众行为也增多,但当群体大于4人时,群体规模不在引起从众率的变化。在食堂实验中,排队的人越多往往决定着等待的时间越多,达到四人的时候,排队的显著性达到临界点,此时开始有排队现象产生,但增加人数后,往往相对于周围不排队的窗口来讲,队伍长度意味着排队的时间增多。因此大于四人排队群体的规模不再扩大。   窗口前的活动区域的大小程度影响排队的显著性。窗口前的活动区域与排队的显著程度呈反比,活动区域越大,排队的显著性越差,人们更不趋向于排队。反之,活动区域越小,排队的显著性程度越好,人们更趋向于排队。则从众排队实验小组认为应当缩小窗口前活动区域,例如在窗口前设置单人通道栏杆(排队通道)。
  是否是独立窗口也是影响排队显著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若该窗口是独立窗口,则排队的显著性较好,人们更趋向于排队。反之,若该窗口是分散的窗口或同种性质的窗口过多时,人们开始选择自己想要打餐的窗口,甚至出现原本在这支队伍排队,后来又到另外一个窗口排队,打乱原有的队伍长度,导致排队的显著性程度降低。
  (2)影响个人利益的严重程度影响人们的排队行为。当不排队成为敏感问题时,排队的现象随之就产生了。举例来讲,楼盘的购买前排队与火车站在春运期间买票以及食堂充饭卡三者之间就非常简单的可以看出涉及个人利益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到人们的从众排队行为。测量影响个人利益严重程度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时间、金钱、需求物水平。需求物水平食堂充饭卡排队现象看排队本身也可论证此观点。充饭卡和楼盘排队的最大不同,在于人们倾向于买较好的楼盘,对需求物的水平要求较高,而充饭卡排队的人,只需要关注时间这个维度就可以,即人较多是,预示着排队时间较长;人较少时,预示着排队时间较短。
  (3)对研究环境的认知程度影响人们的排队行为。个人对自己面临的事情不了解时,缺乏自信,害怕出错就容易过多的注意外界的看法,从众排队可能性增加,反之,当个人对周围环境了解或对自己要面临的事情清晰时,自信心会增加情绪感应也比较稳定,从众现象则减少。而这种现象表现在食堂中多发生在新老生排队的现象中,很多新生由于在学校初来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未知的,对外界事物了解较少,因此在进入食堂时,往往会显得自信心不足,情绪冲动也较明显,因而出现从众行为。此时若是食堂是一个良好的排队氛围,则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排队行为;而假若食堂呈现一种混乱,则他们也会跟随众人一起混乱,增大了不守秩序的群体,加固了食堂不和谐的局面。对环境的认知程度包括对权威机构设置、研究传统文化因素、外文化系统以及对环境宽松程度的感知。
  首先是权威机构的设置。任何人到银行办理业务都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排队;到医院挂号治理疾病、点滴室业务以及作透视等项目也需要进行排队;到警察局登记事宜和报案需在传达室等候排队等一系列的例子说明人们对于权威机构的设置的了解程度,会不由自主的以“顺从”的从众产生排队行为。
  传统文化因素是指环境在过去的发展中有无排队文化,若一个环境中从来都是不讲秩序和文明的野蛮文化,那么排队的难度自然也要增加,人们对于该环境有着固定的认知,对于以后的不排队行为也不会尝试改变。例如在食堂实验中,研究对象对食堂环境的熟悉程度,新老生对比就马上看出了端倪,新生较老生更容易产生排队行为。
  外文化系统因素是指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认知程度,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全球连锁快餐或者西餐厅、越南菜等,对于刚刚引进的外文化系统,人们在最初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从众行为,而外文化系统不仅仅指外国文化,还指不同于本区域传统文化的区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交通高度发达以及贸易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的冲击,甚至每天都有不同的文化震惊发生,外文化系统因素在对周围认知程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从众排队行为。
  周围环境的宽松程度也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程度表现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环境宽松的咖啡店,人们往往越有耐心,点咖啡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催咖啡是否做好,而是慢慢等待服务员的服务。
  (4)社会生活速度的发展也是影响排队现象产生的又一个原因。现代社会生活速度的不断加快,导致了人们更爱节省时间,而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了资源竞争关系加剧,很多情况下是空间、物质等资源的紧张导致了时间资源的个人竞争关系,于是拥挤、无秩序、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
  4.4从众排队理论的应用
  第一,为学校的食堂秩序化提出可行性方案。让我们猜想所有类型的排队无非是既不能让大众失去耐心又不能让他们对等待的价值产生疑问。学校应该如何解决食堂的问题呢。排队省不省时间是个问题,然而给外人看到是一片争先恐后、毫无秩序的高等学府的学生所做出来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对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借鉴。对专业的学习不应拘泥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对于所有的排队类型都能够解释,应用于所有有排队需求的场合;
  第三,从众排队理论是利用人类某种心理引导发生有利于社会良好秩序建立的尝试。为该项活动内容的实现提供了先例和可能。从众排队理论是利用社会普遍认同的病态社会心理作为协调社会问题工具或者转向为正导向型的社会行为。并可能作为解决部分心理疾病的良方,但该措施的实行需借助专业的病理学技术帮助。例如:从众心理(制造社会舆论)、幽闭恐惧症(监狱)、强迫症(精细收整、后勤管理以及回收工作)等等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第四,官方从众排队理论:既符合当代统治阶级所支持的道德观念,又可以根据从众原理“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进行利用和引导某一或某些群体,组织进行有利于发展本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群体的思想理论。若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内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内部和谐有序,那么上行下效,社会的真正和谐指日可待。
  第五,中间作用理论。从众排队理论中发现,排队过程中最先开始排队的人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处于中间的几个跟随的人作用更加重大。从实验中可以发现,由于最先开始排队的托儿都是该试验的组织人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托儿的后面都自发形成了队伍,例如检验结论实验中,地点是图书馆的电梯门口,托儿有两个人,但陆陆续续后面来的几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中间来的同学愿意排队,那么后来的同学就会自动排队的情况发生可能性是80%,如果中间来的同学不排队,则后来的同学出现混乱的情况是100%,因此笔者认为对排队贡献最大的也许并不是队伍的创始人,也许是队伍的中间力量;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对于各项伟大理论的提出也许贡献最大不是理论的创始人,而是完善理论的的后来的中间力量,正是有了中间力量的追随和拥护,才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追求,于是新一轮的从众又开始显现。   第六,榜样从众理论。若没有特权的存在,社会“排队”的现象就会存在,不会有“封道护送高官”、“官车开道”等现象也为腐败和社会扭曲风气开了道,等级效应在不断的侵蚀着我们的思想。192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格森曾说:说社会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即这个社会必须要有自信, 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或某件事来赋予的。十八的召开从反腐倡廉开始活动,无疑是榜样从众导致社会“排队”的良好举措。人民期待着良好的成果。
  第五章从众排队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5.1 楼盘购买中的从众排队现象分析
  怀揣着数万现金,带着躺椅、帐篷,赶在楼盘开盘前夜在销售现场排起长龙以及风餐露宿甚至冒着大雨,就为了买到一套心仪已久的房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何诸如各大楼盘开盘是队如长龙,为何食堂打餐形成队伍就那么困难,这是什么缘由,各大楼盘开盘排队中人们带来了足够的钞票,为了买到好的房子,钱似乎在合理范围内都可以不予计较;为了买到好的房子,那么生活中买房成了头等大事,排队的时间再长也会进行排队,这儿的排队用为了节约时间排队似乎有些说不通,因此此时的排队更多带有公平的含义。因为购买楼盘所的付出的内容牵扯个人利益较大,而食堂打餐牵扯的个人利益较小,虽其中也有个把人心理感觉不公平,但是并不敢于声张,打餐这回事儿本身并不会影响人们过长的时间,大家心里是心知肚明的。那么牵扯个人利益的程度问题无非就是金钱、时间、需求物水平等敏感问题。以上问题说明人都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在选择自己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行为。
  5.2 银行办理业务中的从众排队现象分析
  银行的排队往往带有强迫性事件的敏感性,银行中安装了叫号系统,叫号系统虽然给银行带来了良好的秩序,但是并没有节约排队的时间,基于数学基础的排队理论可以帮忙解决这一点,因此该理论被称为系统优化理论。银行中不使用叫号系统则代表不能在银行内部办理业务,因此银行存在一种强迫性的排队类型,这种类型中不会有插队现象的产生,人们遵循这叫号系统的指示,属于一种强迫式的排队类型,依照顺从的从众心理导致的排队行为。
  对于没有叫号系统的银行,往往人们进入到该场所时,自动形成排队的行为,受到对环境的人之城的影响,银行自开设以来,办理业务往往牵扯到时间和安全的敏感性为问题,排队以来为了保障公平,二来为了保障安全。对于有排队通道的银行来讲,排队通道又是一个从众排队现象的重要因素,只有一个人的宽度的得只能成排站立,人们不想排队,但始终在外人看来,他们确实自发的形成了队伍。
  无论是银行、医院、还是楼盘购买以及食堂实验中的各种类型的排队,都符合笔者提出的从众排队理论内容,因此笔者认为从众排队理论经得住考验和论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从众排队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理论,它继承和发展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许多特性的同时,也完善了数学的排队理论体系,在学科上达到了一个多领域的融合。证明利用从众心理引导大学生在食堂内进行的排队是利用人们某些从众心理引导人们和谐的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尝试,通过对从众排队实验的进行,证明人类可以以正确利用人们某些病态心理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促进和谐健康文明的环境建设成为可能,若该试验成功,则为广大社会心理学学者提供了一片未开采过的学术处女田,利用心理学的众多原理通过进行各项实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这是该实验进行的又一重大意义。同时我们通过对这种心理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各企业、公司的良好秩序的建立提供依据,也能为我们自身良好素质的养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对人们从众排队心理的探析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提出从众排队理论,并揭示了相应的应用内容,包括基于排队理论与从众理论未提出的新理论,为两个领域的理论提出了交叉理论-从众排队理论,并提出了众多新颖的学术观点,包括:排队不一定节约时间;群体规模与从众行为不成正比;排队中使从众心理显现时中间力量作用显著等观点。当然社会心理学中对从众心理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中主要的就是方法论问题。因为在这一研究中,难以绝对保证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和研究材料的代表性、合理性。可比性的前提是从不同排队背景中所收集的资料具有研究的等值性,而这点往往是很难做到的,这也会直接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管从众心理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理论的普适性, 保证绝对公正的方法和工具难度性也颇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某些矛盾以及试图营造出“亚健康”的秩序氛围,最终达到“健康状态”。从众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很显然,对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人们正确认识群体中的个体,了解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问题,来营造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维护社会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阻止社会不良风气的扩散。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
  [2]宋官东.从众新论[J].心理科学,2005 ,28(5):1174-1178.
  [3]谈友胜.国外从众行为理论研究进展述评[M].生产力研究,2010.9.
  [4]王洪亮.把握从众心理`三要素`.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0 .
  [5][ 美]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53.
  [6]王利霞.基于认同理论下的从众研究[M].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
  [7]刘青.生活中的心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美)查尔斯·瓦格纳著,公涵 译.生活其实很简单[M].百家出版社,2004.
  [9]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2.
  [10]赵玉宝,张倩,冯晓华.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1]李颖.从众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4.3.
  [12]李淑艳.关于社会心理从众现象的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2.
  [13]王宝金 赵静华.大学生从众心理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李朔.从众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1[15].
  [15]耿宏柱.对从众心理的思考.安徽教育,1999.72.
  注 释:
  ① 刘青.生活中的心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多种途径,笔者以为,最好的方法是以诚相待,以情感人。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因而我们必须在开展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讲求春风化雨、耐心细致,切实了解员工的所思、所需,掌握员
期刊
摘 要: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执行参与权的顺利行使,对提高执行透明度、促进执行工作公正廉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执行参与权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保障当事人执行参与权的行使符合十八大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但当事人执行参与权在立法层面上,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执行法官执行观念、执行方式传统陈旧,执行活动重结果轻过程,特权思想,监督渠道不畅通等诸多不足。针对不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能源供应压力日增,中国能源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参与海外能源市场的重要性;在“走出去”的战略的鼓励下,境外投资活动也不断展开。但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一国的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所面临的国际投资的法律规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投资能源领域时往往会遇到投资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本文从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法律规制入手研究我国能源企业赴美投资时面临的法律风险,在
期刊
酒店作为有着特殊经营规律和服务特点的企业,其室内功能布局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或商业大厦,它要求从酒店经营的角度去进行室内功能布局与经营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目的是使酒店既适应宾客需要,又符合经营管理的要求,并且能够发挥酒店各功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满足现代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现代酒店的主要分类  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真正意义上的酒店从产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公司法16条出发,通过三个问题,“公司章程”与“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关系、公司章程记载缺位时,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对外签订的担保合同效力情况、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对外签订的担保合同内容违反了章程规定,其合同的效力状况,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章程;对外担保;合同效力  一、公司能否对外担保  公司能否提供普通对外担保,学术界则有否定说和
期刊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发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0%的学生处于厌学状态。特别是学生面对传统数学教学中大量枯燥的公式、繁琐的运算和复杂的空间图形更是望而却步。借助什么手段使本身在这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实现突破?如何改变过去困扰大多数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 机械模仿做题”却收效不佳的局面?教师如何在完成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教
期刊
飞机掠过长空、坦克碾过大地,军舰在两大洋来来往往,雷达一刻不停地扫描着一个时间:1939-1945……看单老师的课件,就像是打开了一幅生动的二战历史画卷。  课件的布局值得推崇。主界面分为上、中、下三个方位,下方显示课题及几个功能按钮,表现战争主题的陆海空三组小动画放置在中间,先入为主,夺人眼目。本节知识点众多,单老师将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制作成菜单放置于主界面上方,让人一目了然,操作易于上手。点击
期刊
摘 要:近年因流浪动物伤人而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频繁发生,之前北京就发生了一起流浪猫伤人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本来一个小小的“猫狗斗,偶然伤人”的案件,却引来社会激烈争论,究其缘由在于本案判决的社会导向作用较大,容易产生类似“彭宇”案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逐一分析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探索出本案应当适用的法律,避免不良的社会价值导向。  关键词:流浪猫;损害赔偿;侵权  一、问题的提出:以因喂养流浪
期刊
摘 要:永乐宫的寺观壁画在中国的寺观壁画发展史中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壁画不仅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绘画技法,又融合了元代的绘画风格,可以和西方的西斯廷教堂壁画相媲美。但由于中西方的各种差异,这两种艺术形式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本文就以永乐宫的《朝元图》和西斯廷教堂的《创世纪》为例,具体阐述中西绘画中壁画在社会背景、宗教信仰、艺术表达等方面的比较。  关键词:壁画;永乐宫;西斯廷教堂;朝元图;创世纪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宽加深,人们的个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趋明显,民主、平等、创新意识空前强化,思想日益多元化、深刻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传播的渠道等等都已经发生变化并将继续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新情况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增加了难度。笔者认为,症结主要表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