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带来了许多挑战。易受新鲜事物吸引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时,能否坚持自我并正确使用网络与其网络素养水平息息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网络素养的内涵和大学生网络素养评价标准。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大学生是网络行为的主流群体,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网络素养这一概念己在我国开始传播,但并不代表少数民族网络素养教育已经起步。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和文化传统的区域性,是各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状况和提升策略己然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新媒体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依托高新技术,以手机平台、电脑平台、数字电视等为主要渠道向受众传播信息,提供具有数字性、交互性、快捷性、多元化特点的连线游戏、远程教育、即时信息互动等相关服务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的总和。新媒体具有覆盖受众广,信息传递快等优势,其中网络电视、网络平台、网络直播、手机APP等都是典型代表。目前新媒体的主要载体仍然以计算机与手机、电视三者为主要终端。
2.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环境特征
美国作家凯文·凯利曾提出“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充满活力的网络。”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与现实性。虚拟性和现实性是网络空间主客体的共同特征,两种特性对立统一。新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络虚拟空间,用户在这个虚拟空间之中享有极大的言论自由。
(2)即时交互性与超时空性。依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受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密切,在交流过程中二者都具有主导权。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也是传播受众,传播受众也是传播者,传播者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加广泛、直接、快捷,信息的交流更加的充分。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具有无视空间性的特点,打破了交往必须“到场”的时空限制。
(3)包容性与开放性。网络的技术特性造就了新媒体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体现为多样化、自主化的传播形式。开放性既指网络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性,即每个个体都可接入网络,用户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共享信息资源。
(4)碎片化和弹性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碎片化使得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很方便的阅读信息和回复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获知信息较为广泛,与此同时上网时间也被逐步碎片化,使得上网时间上更加有弹性。
(二)网络素养
1.网络素养的内涵
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的过程也大多遵循此因果关系。网络素养起源于媒介素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总结他们的成果,网络素养包括:网络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包含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接触状况、网络使用能力、网络评估能力、网络内容分析能力、网络伦理认知能力等方面。电脑等数字媒介出现后,重点在于提高电脑和数字媒体的使用能力。
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评价标准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判:第一,能较为充足地了解和认知网络媒介,可以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第二,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有利信息和资源。第三,正确地传播信息和自我表达,良好的自我管理。第四,能够分辨网络信息,遵守相应的伦理守则和法律法规。第五,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第六,对网上的信息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不盲目相信网络信息。
二、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學生群体,具有人数众多、语言种类多、求学经济压力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就业难等显著特点。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呈以下状态和不足之处:
(一)对网络媒介的认知与实际应用相矛盾
网络媒介综合并改进了报刊、广播、电视等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负面信息容易影响严重的会出现逃学厌世的倾向,沉迷于网络还会患上网络综合征,心理上出了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导致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全,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不强
评价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在于其能否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促进自我发展。相关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网络时对人际交流、娱乐和新闻等更为关注,很多大学生很少访问数据库,真正利用网络促进学习。而他们中很多也懂得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效率却因人而异,这主要是因为其搜索技巧和网络操作能力各不相同。
(三)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互联网空间的海量信息干扰了受众信息判断、甄别的能力。网络素养知识是需要培养、学习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而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就是对自身上网行为的自律。网络上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在观点表达上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信息充斥着煽动、挑拨的意味往往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通过研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9-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上网时长逐年增加,网络黏附性不断增强。很多学生不能良好地管理自身的上网时间,对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抵抗力不佳,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甚至网络成瘾。 (四)网络伦理法律素养有偏差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差别极大,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管理理念和方式尚不成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虚拟空间也应该受到伦理和法律的严格约束。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伦理法律素养容易受其宗教信仰、传统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尚不能正确区分合法与非法行为,虽然其宗教信仰中有诸多与法律规范相似或相同的內容,比如不偷窃、不欺诈、不行恶等,但对于法律常识的忽略,往往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伦理法律的认识存在这一定的偏差。
(五)网络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网络使用和网络交流均可能引发网络安全问题。未删除的上网信息、未关闭的交流软件等都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相关调查发现,近40%的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仅仅偶尔查看或从不查看应用程序是否关闭,留下了安全隐患。多数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属于网络安全问题范畴的操作不够重视。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等较为重视,却对常常忽视网络攻击和垃圾邮件等不安全因素。
(六)网络信息批判能力较弱
所谓的网络信息批判能力是分析信息的对与错、判别信息客观性与公正性的能力。网络信息设计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等方方面面。新媒体信息的高流动性、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效性的重视使得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盲目相信网络信息,缺乏理性思考,极易迷失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很多不法分子在网上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偏激反华的信息或颓废的价值观,那些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受这些信息的蛊惑,甚至参与到这些不法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
三、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网络素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受众认识、参与和运用网络媒介的基本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媒体发展不均衡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利用存在偏差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迅速、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并拥有强大的多媒体资源。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宽泛了信息渠道,拓宽了信息内容,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调查显示,在信息的可信度上,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信任主流官方媒体,但是也相信传统媒体更能反映本地区的百姓生活。少数民族地区多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不高、媒体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文化程度的差异大导致他们虽然对新媒体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实际利用情况却与认知不符,存在偏差。
(二)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障碍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己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网站数量和信息内容爆炸式发展,但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在数量、信息容量和服务总类等各方面与汉语网站不可相提并论,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查找学业信息时不得不放弃其熟悉的本族语言网站,使用汉语网站。尽管少数民族大学在语言的学习中采用了双语教学,也极大的提升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但在网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汉语语言使用的不流畅仍是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障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尚且处于初级且不规范的层次,对专业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把握不足,信息检索多依靠搜索引擎,因此不利于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业发展。
(三)群体极化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伦理法律失范和信息批判能力偏差
根据一份对网民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不良网站的非法信息、网络欺诈及网络黑客等的看法,认为应该受到伦理道德法规制约的占比为69.3%;而对于网络中破坏性的黑客事件表示反感的占比高达83.6%。网络世界中观点相似、兴趣相同的用户自觉组合成一个群体,网络群体内部几乎没有不同意见,极易产生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出现了某种倾向,一定数量的团体成员在若干相互刺激因素的碰撞下形成共同的意见,最后逐渐走向极端的所谓极化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大约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多。”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道德规范和批判能力非常重要,如果达不到这种能力就很可能造成群体行为失范的严重后果。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视听需求,新奇资讯、新鲜娱乐信息齐聚一堂,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简单地停留在信息表面,对信息本身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网络信息批判意识偏差。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差异导致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层次不齐、网络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特殊成长阶段,极其重要也充满危险。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上仍不成熟,易受任何新奇事物的吸引并付诸追求;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渴望社会交往和认可。这些心理特征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在理解网络信息时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常产生盲目或极端行为。这一时期,大学生无论在自我认知、心理特征还是情感交际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大学生个体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因人而异,网络安全意识也各不相同。很多学生会出现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受骗、非法传播网络信息等一系列问题。
四、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策略
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部分,应是一种终身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处新媒体环境中,网络媒介己成为其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当不断更新对新媒体的认知,不断了解社会信息。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当务之急。
(一)高等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的重要环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校,高等教育也是培养其网络素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网络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其利用网络资源、判断信息客观性与公正性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1.建立专门的网络素养研究机构,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地方性的研究机构,研究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教学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也需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从事网络素质教育的教师要通过相应的培训与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基本理论水平,创新教学实践内容。
2.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高校可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环境,开设网络素养相关课程,设置相应的教学框架,并逐渐形成网络素养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生网络素养测评标准,编写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质教育教材。除了教授学生相应的网络素质基础知识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道德、安全、批判等方面的网络意识能力。
3.继续加强双语教育
决不能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出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选择汉语而忽略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成绩很大,不少学生汉语水平提升明显,但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看,要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其语言仍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障碍。应继续加强双语教学,开发双语数据库,扩大双语文献,逐渐消除语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伦理法律教育
由于大學生极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淫秽信息,他们极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自我封闭或走上犯罪道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伦理法律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明确上网目的,抵制不良信息。而对于己受危害的大学生,则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找回自我,原理犯罪道路。
(二)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提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自身的网络素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个体应注重自我提高,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自我作息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应当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视网络对自我发展和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实际意义;应明确上网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安排,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我发展,而非沉迷于网络世界;应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是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工具,而非主宰;应当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加强自制力和自我修养,抵制不良信息。
2.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网络不在法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时应当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网络上正确的表达自我,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批判能力,明辨是非,判断信息的合法性,切勿传播非法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宝藏的需要。网络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其踏入社会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应认识到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学校、老师和大学生个体间应紧密配合,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大学生是网络行为的主流群体,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网络素养这一概念己在我国开始传播,但并不代表少数民族网络素养教育已经起步。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和文化传统的区域性,是各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状况和提升策略己然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新媒体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依托高新技术,以手机平台、电脑平台、数字电视等为主要渠道向受众传播信息,提供具有数字性、交互性、快捷性、多元化特点的连线游戏、远程教育、即时信息互动等相关服务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的总和。新媒体具有覆盖受众广,信息传递快等优势,其中网络电视、网络平台、网络直播、手机APP等都是典型代表。目前新媒体的主要载体仍然以计算机与手机、电视三者为主要终端。
2.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环境特征
美国作家凯文·凯利曾提出“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充满活力的网络。”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与现实性。虚拟性和现实性是网络空间主客体的共同特征,两种特性对立统一。新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络虚拟空间,用户在这个虚拟空间之中享有极大的言论自由。
(2)即时交互性与超时空性。依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受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密切,在交流过程中二者都具有主导权。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也是传播受众,传播受众也是传播者,传播者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加广泛、直接、快捷,信息的交流更加的充分。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具有无视空间性的特点,打破了交往必须“到场”的时空限制。
(3)包容性与开放性。网络的技术特性造就了新媒体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体现为多样化、自主化的传播形式。开放性既指网络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性,即每个个体都可接入网络,用户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共享信息资源。
(4)碎片化和弹性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碎片化使得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很方便的阅读信息和回复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获知信息较为广泛,与此同时上网时间也被逐步碎片化,使得上网时间上更加有弹性。
(二)网络素养
1.网络素养的内涵
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的过程也大多遵循此因果关系。网络素养起源于媒介素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总结他们的成果,网络素养包括:网络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包含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接触状况、网络使用能力、网络评估能力、网络内容分析能力、网络伦理认知能力等方面。电脑等数字媒介出现后,重点在于提高电脑和数字媒体的使用能力。
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评价标准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判:第一,能较为充足地了解和认知网络媒介,可以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第二,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有利信息和资源。第三,正确地传播信息和自我表达,良好的自我管理。第四,能够分辨网络信息,遵守相应的伦理守则和法律法规。第五,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第六,对网上的信息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不盲目相信网络信息。
二、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學生群体,具有人数众多、语言种类多、求学经济压力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就业难等显著特点。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呈以下状态和不足之处:
(一)对网络媒介的认知与实际应用相矛盾
网络媒介综合并改进了报刊、广播、电视等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负面信息容易影响严重的会出现逃学厌世的倾向,沉迷于网络还会患上网络综合征,心理上出了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导致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全,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不强
评价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在于其能否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促进自我发展。相关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网络时对人际交流、娱乐和新闻等更为关注,很多大学生很少访问数据库,真正利用网络促进学习。而他们中很多也懂得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效率却因人而异,这主要是因为其搜索技巧和网络操作能力各不相同。
(三)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互联网空间的海量信息干扰了受众信息判断、甄别的能力。网络素养知识是需要培养、学习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而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就是对自身上网行为的自律。网络上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在观点表达上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信息充斥着煽动、挑拨的意味往往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通过研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9-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上网时长逐年增加,网络黏附性不断增强。很多学生不能良好地管理自身的上网时间,对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抵抗力不佳,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甚至网络成瘾。 (四)网络伦理法律素养有偏差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差别极大,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管理理念和方式尚不成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虚拟空间也应该受到伦理和法律的严格约束。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伦理法律素养容易受其宗教信仰、传统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尚不能正确区分合法与非法行为,虽然其宗教信仰中有诸多与法律规范相似或相同的內容,比如不偷窃、不欺诈、不行恶等,但对于法律常识的忽略,往往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伦理法律的认识存在这一定的偏差。
(五)网络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网络使用和网络交流均可能引发网络安全问题。未删除的上网信息、未关闭的交流软件等都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相关调查发现,近40%的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仅仅偶尔查看或从不查看应用程序是否关闭,留下了安全隐患。多数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属于网络安全问题范畴的操作不够重视。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等较为重视,却对常常忽视网络攻击和垃圾邮件等不安全因素。
(六)网络信息批判能力较弱
所谓的网络信息批判能力是分析信息的对与错、判别信息客观性与公正性的能力。网络信息设计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等方方面面。新媒体信息的高流动性、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效性的重视使得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盲目相信网络信息,缺乏理性思考,极易迷失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很多不法分子在网上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偏激反华的信息或颓废的价值观,那些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受这些信息的蛊惑,甚至参与到这些不法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
三、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网络素养的目的在于提高受众认识、参与和运用网络媒介的基本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媒体发展不均衡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利用存在偏差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迅速、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并拥有强大的多媒体资源。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宽泛了信息渠道,拓宽了信息内容,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调查显示,在信息的可信度上,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信任主流官方媒体,但是也相信传统媒体更能反映本地区的百姓生活。少数民族地区多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不高、媒体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文化程度的差异大导致他们虽然对新媒体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实际利用情况却与认知不符,存在偏差。
(二)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障碍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己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网站数量和信息内容爆炸式发展,但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在数量、信息容量和服务总类等各方面与汉语网站不可相提并论,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查找学业信息时不得不放弃其熟悉的本族语言网站,使用汉语网站。尽管少数民族大学在语言的学习中采用了双语教学,也极大的提升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但在网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汉语语言使用的不流畅仍是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障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尚且处于初级且不规范的层次,对专业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把握不足,信息检索多依靠搜索引擎,因此不利于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业发展。
(三)群体极化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伦理法律失范和信息批判能力偏差
根据一份对网民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不良网站的非法信息、网络欺诈及网络黑客等的看法,认为应该受到伦理道德法规制约的占比为69.3%;而对于网络中破坏性的黑客事件表示反感的占比高达83.6%。网络世界中观点相似、兴趣相同的用户自觉组合成一个群体,网络群体内部几乎没有不同意见,极易产生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出现了某种倾向,一定数量的团体成员在若干相互刺激因素的碰撞下形成共同的意见,最后逐渐走向极端的所谓极化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大约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多。”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道德规范和批判能力非常重要,如果达不到这种能力就很可能造成群体行为失范的严重后果。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视听需求,新奇资讯、新鲜娱乐信息齐聚一堂,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简单地停留在信息表面,对信息本身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网络信息批判意识偏差。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差异导致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层次不齐、网络安全意识重视不足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特殊成长阶段,极其重要也充满危险。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上仍不成熟,易受任何新奇事物的吸引并付诸追求;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渴望社会交往和认可。这些心理特征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在理解网络信息时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常产生盲目或极端行为。这一时期,大学生无论在自我认知、心理特征还是情感交际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大学生个体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网络自我管理能力因人而异,网络安全意识也各不相同。很多学生会出现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受骗、非法传播网络信息等一系列问题。
四、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策略
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部分,应是一种终身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处新媒体环境中,网络媒介己成为其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当不断更新对新媒体的认知,不断了解社会信息。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当务之急。
(一)高等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的重要环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校,高等教育也是培养其网络素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网络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其利用网络资源、判断信息客观性与公正性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1.建立专门的网络素养研究机构,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地方性的研究机构,研究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教学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也需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从事网络素质教育的教师要通过相应的培训与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基本理论水平,创新教学实践内容。
2.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高校可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环境,开设网络素养相关课程,设置相应的教学框架,并逐渐形成网络素养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生网络素养测评标准,编写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质教育教材。除了教授学生相应的网络素质基础知识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道德、安全、批判等方面的网络意识能力。
3.继续加强双语教育
决不能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出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选择汉语而忽略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成绩很大,不少学生汉语水平提升明显,但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看,要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其语言仍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障碍。应继续加强双语教学,开发双语数据库,扩大双语文献,逐渐消除语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伦理法律教育
由于大學生极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淫秽信息,他们极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自我封闭或走上犯罪道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伦理法律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明确上网目的,抵制不良信息。而对于己受危害的大学生,则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找回自我,原理犯罪道路。
(二)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提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自身的网络素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个体应注重自我提高,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自我作息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应当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视网络对自我发展和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实际意义;应明确上网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安排,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我发展,而非沉迷于网络世界;应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是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工具,而非主宰;应当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加强自制力和自我修养,抵制不良信息。
2.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网络不在法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时应当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网络上正确的表达自我,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批判能力,明辨是非,判断信息的合法性,切勿传播非法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宝藏的需要。网络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其踏入社会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应认识到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学校、老师和大学生个体间应紧密配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