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35-02
叶澜先生多年前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感召力的声音。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先生也说“小学应该是充满情感和智慧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生气与乐趣的儿童的天地”。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就更应该充满生气与乐趣。
基于对理想课堂的探寻和理解,2014年,我们初步提出“情境语文游戏”微型课程建设的想法,想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之内,逐步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校课程。
一、编写校本教材
2014年初,我们组织教师编写“情境语文学科游戏”课程校本教材。我们在坚持国家课改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依托,同时加入课本剧、成语乐园、生活中的语文以及传统的对对子、古诗飞花令、绕口令、编谜语等等语文游戏。教材分年级编写,更多地则从学科属性入手,让“情境语文游戏”课程成为实实在在的学科课程。每个游戏设计包括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过程。比如:我们五年级有一堂《舌尖上的语文》是这样设计的:
游戏目的:
1.读懂菜谱,学会点菜,初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2.培养合作精神;
3.在合作中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游戏准备:教师——菜单、作业单、PPT
学生——字典 了解餐桌的礼仪
游戏过程:
1.创设情境,选饭店。
要举行班级聚餐了,同学有没有什么好的饭店推荐呢?
2.读菜单。这一关要求孩子们在小组内通过查字典扫清菜单上的生字。
3.解菜单。菜单上的许多菜名是很有意思的,只看菜名未必知道这是一道什么菜,自己究竟喜不喜欢吃。于是需要让孩子们去研究一下。孩子们通过研究了解菜名中包含的学问。
4.点菜单。这一关是对孩子生活能力的训练。让孩子分组点菜,注意营养均衡、照顾每个人的喜恶等等。通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5.创菜名。老师出示图片,并告诉原料(文蛤炒丝瓜 羊肉烧鱼汤)并提出要求:菜名好听、吸引人。如果能有一点诗情画意或者文化底蕴的话就更好了。
这样的课程,不是浅尝辄止的嬉闹玩耍,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语文,享受语文。
二、让课程落地生根
编写校本教材只是实践情境语文游戏课程的第一步,如何让这一课程落地生根?我们借助三张表。一张是课程表。我们在遵照省课程设置要求的基础上,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改为语文游戏课,并排进课程表,这就使得校本课程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纸上,而让它常态化,制度化。每周教学部门都会安排行政领导听语文游戏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反馈。
根据什么来评价游戏课堂教学呢?我们课程研发小组,从游戏整体架构、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自我发展等多角度来审视游戏课堂。初步制定了出“虹桥二小语文游戏课堂教学评价表”。这就是第二张表。我们从学生行为、教师行为、课堂效果三个维度去考虑。在学生行为这方面,我们注重观察孩子在课堂上游戏的参与率,参与游戏的热情度以及完成游戏任务的情况。在教师行为方面,我们主要考量教者是否创设了游戏情境;是否精心设计了游戏环节,让游戏既有趣味又有语文学科特色;整个游戏课堂是否组织得井然有序。课堂效果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考量:一是课堂参与游戏的学生占比率和游戏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游戏过程中,对教师、同学和自己的满意度。
如何评价孩子在游戏课上的表现呢?我们设计了一张游戏积分卡。这就是第三张表。这张卡,每个孩子每学期一张。根据孩子们在游戏课上的表现,可以由任课老师、游戏小组组长给予星级评价,组员之间也可以相互给予星级评价。孩子们一學期累计的星星数可以折算成学科成绩,计入素质发展报告书。
三、用活动推进课程发展
随着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让儿童参与进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设计游戏,充实教材。今年五月,我们举行了“精彩游戏 快乐童年”的主题活动,其中语文学科游戏创意大赛,深受孩子们喜爱。比赛分三轮:
第一轮海选:由各班班主任评选之后选出优秀作品(数量不限)递交给年级组长。各年级组长评选之后选出10-15件作品参加学校优选。
第二轮优选:由语文游戏课程研发小组评选出20%优秀作品进入第三轮评比。
第三轮终极评选:进入第三轮的参评作品需提交一份视频材料,在全校播放之后,由全校同学投票评选出“最佳创意”“最受欢迎”“最有潜力”等奖项。学校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予以表彰。
整个活动历时二十天左右。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设计语文游戏的热情,老师和家长也全情投入,和孩子一起设计游戏,组织学生一起玩游戏,拍摄视频。这个过程本身也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
德国教育家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我们创设情境,借助游戏,让儿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愉悦地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润泽孩子的心灵,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温暖助力。
叶澜先生多年前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感召力的声音。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先生也说“小学应该是充满情感和智慧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生气与乐趣的儿童的天地”。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就更应该充满生气与乐趣。
基于对理想课堂的探寻和理解,2014年,我们初步提出“情境语文游戏”微型课程建设的想法,想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之内,逐步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校课程。
一、编写校本教材
2014年初,我们组织教师编写“情境语文学科游戏”课程校本教材。我们在坚持国家课改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依托,同时加入课本剧、成语乐园、生活中的语文以及传统的对对子、古诗飞花令、绕口令、编谜语等等语文游戏。教材分年级编写,更多地则从学科属性入手,让“情境语文游戏”课程成为实实在在的学科课程。每个游戏设计包括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过程。比如:我们五年级有一堂《舌尖上的语文》是这样设计的:
游戏目的:
1.读懂菜谱,学会点菜,初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2.培养合作精神;
3.在合作中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游戏准备:教师——菜单、作业单、PPT
学生——字典 了解餐桌的礼仪
游戏过程:
1.创设情境,选饭店。
要举行班级聚餐了,同学有没有什么好的饭店推荐呢?
2.读菜单。这一关要求孩子们在小组内通过查字典扫清菜单上的生字。
3.解菜单。菜单上的许多菜名是很有意思的,只看菜名未必知道这是一道什么菜,自己究竟喜不喜欢吃。于是需要让孩子们去研究一下。孩子们通过研究了解菜名中包含的学问。
4.点菜单。这一关是对孩子生活能力的训练。让孩子分组点菜,注意营养均衡、照顾每个人的喜恶等等。通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5.创菜名。老师出示图片,并告诉原料(文蛤炒丝瓜 羊肉烧鱼汤)并提出要求:菜名好听、吸引人。如果能有一点诗情画意或者文化底蕴的话就更好了。
这样的课程,不是浅尝辄止的嬉闹玩耍,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语文,享受语文。
二、让课程落地生根
编写校本教材只是实践情境语文游戏课程的第一步,如何让这一课程落地生根?我们借助三张表。一张是课程表。我们在遵照省课程设置要求的基础上,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改为语文游戏课,并排进课程表,这就使得校本课程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纸上,而让它常态化,制度化。每周教学部门都会安排行政领导听语文游戏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反馈。
根据什么来评价游戏课堂教学呢?我们课程研发小组,从游戏整体架构、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自我发展等多角度来审视游戏课堂。初步制定了出“虹桥二小语文游戏课堂教学评价表”。这就是第二张表。我们从学生行为、教师行为、课堂效果三个维度去考虑。在学生行为这方面,我们注重观察孩子在课堂上游戏的参与率,参与游戏的热情度以及完成游戏任务的情况。在教师行为方面,我们主要考量教者是否创设了游戏情境;是否精心设计了游戏环节,让游戏既有趣味又有语文学科特色;整个游戏课堂是否组织得井然有序。课堂效果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考量:一是课堂参与游戏的学生占比率和游戏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游戏过程中,对教师、同学和自己的满意度。
如何评价孩子在游戏课上的表现呢?我们设计了一张游戏积分卡。这就是第三张表。这张卡,每个孩子每学期一张。根据孩子们在游戏课上的表现,可以由任课老师、游戏小组组长给予星级评价,组员之间也可以相互给予星级评价。孩子们一學期累计的星星数可以折算成学科成绩,计入素质发展报告书。
三、用活动推进课程发展
随着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让儿童参与进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设计游戏,充实教材。今年五月,我们举行了“精彩游戏 快乐童年”的主题活动,其中语文学科游戏创意大赛,深受孩子们喜爱。比赛分三轮:
第一轮海选:由各班班主任评选之后选出优秀作品(数量不限)递交给年级组长。各年级组长评选之后选出10-15件作品参加学校优选。
第二轮优选:由语文游戏课程研发小组评选出20%优秀作品进入第三轮评比。
第三轮终极评选:进入第三轮的参评作品需提交一份视频材料,在全校播放之后,由全校同学投票评选出“最佳创意”“最受欢迎”“最有潜力”等奖项。学校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予以表彰。
整个活动历时二十天左右。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设计语文游戏的热情,老师和家长也全情投入,和孩子一起设计游戏,组织学生一起玩游戏,拍摄视频。这个过程本身也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
德国教育家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我们创设情境,借助游戏,让儿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愉悦地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润泽孩子的心灵,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温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