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涵养的一个标准,是学生语文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于写作的教学更加重视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积极和热情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其中对于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写作方法,在写作中素材相当于航行在海上的船只的船桨,助力写作这艘大船乘风破浪。现将针对写作教学的手段从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素材积累;七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对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也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整体综合素养。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写作是抗拒的,每当有写作作业时他们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对于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不能很好理解,也没有足够充足的素材去写。写作是属于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与素材基础,学生要结合写作素材开展整合思考与转换角度,加强文章的整体感,让文章变得富有条理性。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所以让学生自己切身体验生活,能够迸发出真情实感。作为老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比如让学生写自己的一个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或者平时的学校生活中体验出师恩,或者让学生写自己的家人,更要让学生从家里的平凡小事中,体验到家的温暖和关爱的氛围,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出来。七年级第三单元写作要求:写人要抓特点并根据掌握的素材写一篇文章。事先我没说要写作文,而是布置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亲人或者观察自己的好朋友,观察他们是否有异于常人的特征特点。等到第二天我再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特点的作文,此时在学生们已经认真做好了观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对于这个作文就不会陌生,他们仔细回忆人物的外貌特征或者性格特征,将这些书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实际上自己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录生活表达对生活多人生的看法和认识,无论是何种体裁的写作少不了从生活的大大小小事件中得到灵感。
二、调动学生情感感悟,提升写作深度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学习这条路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当一个人有了情感感悟就会有写作的欲望,如此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具有灵动性,文章才会流露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教师就需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掌握其他的方法和知识以运用到课堂上,不能只是死板的教学流程走下来,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一起创新课堂。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关于“童年”主题的作文练习,让同学们仔细回忆并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童年中发生的趣事,他们内心会涌现或快乐或心酸或伤心或平淡的情绪,这些情绪对于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使得学生们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下笔如有神地写下自己的童年,当在这样一个氛围下,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进步,甚至可以从中探寻到作文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设计这样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所体现的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品质也会被学生看到和学习,往后写人物的作文时学生也会对此有深刻的感触,从而写作的深度会有一个质的跳跃。
三、教导学生要有洞察美的眼睛,重视素材积累
当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有许多写作素材。但许多学生的有意观察还处于萌芽状态,往往缺少主动观察与发现,而生活中的一些可用来作为作文的亮点便会如溪水般悄悄地消失了。我認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培养观察的兴趣。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中,要求抓住细节,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学生一般很难把控细节,但他们却不知道具体要观察什么,也就是说观察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于是我给他们布置一个观察动物细节主题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先观察动物的外形,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整体什么样,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深入观察动物的动作特点、内在习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另外还要让学生注意全面细致反复地观察。对于自然现象,也许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观察清楚的,必须要多次观察之后,才会发现其特有的特征,所以要教育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有耐心,还要不怕麻烦全面细致反复的观察。仍以上面提到的小动物为例,动物的吃食,跑动的姿势,需要反复观察,整理资料,才能抓住其特点。只有慧眼才能识珠,只有观察到那些微小易让人忽视的美,才能写出具有语文素质表现自我认识的好文章。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教导学生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必须以这三方面为基调,在语文课堂中深入贯彻积累素材重点指导的大方向,使得学生走出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模板的写作模式,而让他们走进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的写作中,细细品味写作过程的乐趣的滋味。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制定恰当的写作教学方针引导学生善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写作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助力学生们找到写作的内在动力,为成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语文教学实践的视角[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6(002):17.
关键词:素材积累;七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对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也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整体综合素养。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写作是抗拒的,每当有写作作业时他们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对于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不能很好理解,也没有足够充足的素材去写。写作是属于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与素材基础,学生要结合写作素材开展整合思考与转换角度,加强文章的整体感,让文章变得富有条理性。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所以让学生自己切身体验生活,能够迸发出真情实感。作为老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比如让学生写自己的一个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或者平时的学校生活中体验出师恩,或者让学生写自己的家人,更要让学生从家里的平凡小事中,体验到家的温暖和关爱的氛围,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出来。七年级第三单元写作要求:写人要抓特点并根据掌握的素材写一篇文章。事先我没说要写作文,而是布置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亲人或者观察自己的好朋友,观察他们是否有异于常人的特征特点。等到第二天我再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特点的作文,此时在学生们已经认真做好了观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对于这个作文就不会陌生,他们仔细回忆人物的外貌特征或者性格特征,将这些书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实际上自己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录生活表达对生活多人生的看法和认识,无论是何种体裁的写作少不了从生活的大大小小事件中得到灵感。
二、调动学生情感感悟,提升写作深度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学习这条路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当一个人有了情感感悟就会有写作的欲望,如此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具有灵动性,文章才会流露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教师就需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掌握其他的方法和知识以运用到课堂上,不能只是死板的教学流程走下来,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一起创新课堂。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关于“童年”主题的作文练习,让同学们仔细回忆并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童年中发生的趣事,他们内心会涌现或快乐或心酸或伤心或平淡的情绪,这些情绪对于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使得学生们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下笔如有神地写下自己的童年,当在这样一个氛围下,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进步,甚至可以从中探寻到作文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设计这样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所体现的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品质也会被学生看到和学习,往后写人物的作文时学生也会对此有深刻的感触,从而写作的深度会有一个质的跳跃。
三、教导学生要有洞察美的眼睛,重视素材积累
当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有许多写作素材。但许多学生的有意观察还处于萌芽状态,往往缺少主动观察与发现,而生活中的一些可用来作为作文的亮点便会如溪水般悄悄地消失了。我認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培养观察的兴趣。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中,要求抓住细节,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学生一般很难把控细节,但他们却不知道具体要观察什么,也就是说观察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于是我给他们布置一个观察动物细节主题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先观察动物的外形,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整体什么样,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深入观察动物的动作特点、内在习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另外还要让学生注意全面细致反复地观察。对于自然现象,也许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观察清楚的,必须要多次观察之后,才会发现其特有的特征,所以要教育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有耐心,还要不怕麻烦全面细致反复的观察。仍以上面提到的小动物为例,动物的吃食,跑动的姿势,需要反复观察,整理资料,才能抓住其特点。只有慧眼才能识珠,只有观察到那些微小易让人忽视的美,才能写出具有语文素质表现自我认识的好文章。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教导学生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必须以这三方面为基调,在语文课堂中深入贯彻积累素材重点指导的大方向,使得学生走出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模板的写作模式,而让他们走进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的写作中,细细品味写作过程的乐趣的滋味。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制定恰当的写作教学方针引导学生善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写作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助力学生们找到写作的内在动力,为成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语文教学实践的视角[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6(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