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以及内涵,针对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几条相应的措施建议,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及举例,希望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增强体育课在大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 创新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106-02
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国家的繁荣富强同样离不开创新。创新力低下的国家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尊重与地位。国家想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科技创新力,需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水平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坚持以创新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将实现学生终身体育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体育课是高校的主要体育形式,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以及内涵
大学生创新素质指的是进行创新的素养和品质。创新的产品可以是新的方法、概念、思想,也可以是作品、技术以及工艺。创新素质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人格指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特性,创新人格可以有效促进和保证人创新任务的完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和个性倾向,从而表现出人的责任心、进取心、坚韧心以及自信心。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技术、概念、理论、思想以及设计等,既存在自己独特见解,又可以完成创造发明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有心理、思维以及行为3个方面创新能力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满足当前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针对问题大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大学生3方面内容的创新素质既具有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性,共同发挥作用。
2 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路和途径
2.1 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没有创新教育就无法实现完整的素质教育,也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的实施方式是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质,重点对学生个性思维、理想追求以及意志力进行培养。想要更好地树立创新教育观,就要保证创新理念可以有效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将人才培养的计划落到实处。从学校的管理者,到老师等教职工,再到学生,都必须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正确看待高等教学的目标,改变以往仅仅是知识继承的思想。体育精神对人价值取向、进取心、意志以及理想有很好地促进和培养作用,贯穿于人的一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加大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以及传播力度,在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2 重新对体育老师进行定位,提高体育教学创新能力
老师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者,可以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起到很好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进行有效指导和设计,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校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建设一支具有优秀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向学生进行艺术再现,假如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不具有先进性,那么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的。体育教学本身集合了体、美、智、德于一体,因此体育老师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以及创造性。体育老师需要从以往的体育技巧传授的教学理念中转变过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启迪,从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3 运用创新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素质。体育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陈旧、强制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民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在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素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2.3.1 发现法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其中的原理以及技巧。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要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来实现。比如说网球的训练,在进行网球训练时,往往网球很容易就跑远,在捡球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要是买多个网球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如何提高网球的训练效率,加强网球的基础技能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大胆尝试以及创新,可以想到多种高效的训练方法,如用一根长短合适的绳子将网球绑起来与球拍连在一起,在挥球之后可以让球快速回来,避免捡球过程中的麻烦。
2.3.2 问题教学法
老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出来。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可以提高對知识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在给学生进行体育技术的指导工作时,设计一些具有技能训练以及思维训练的作业,让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舞蹈的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技术动作,在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时,再让学生自己或者与别人合作进行舞蹈编排,学生通过自己设计一些舞蹈动作从而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舞蹈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2.3.3 案例教学法
老师可以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老师可以精心地进行案例教材的编写,然后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将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比如说进行羽毛球教学,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羽毛球比赛的图片、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里边的羽毛球技巧,学生通过自己的模仿练习,在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扩展了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学校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先辈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发展成为新世纪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3 结语
想要通过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首先要树立新的创新教育观,再重新对体育老师进行定位,提高体育教学创新能力,还需要运用创新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个方面入手,去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赞.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103-105.
[2] 成钧.论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和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4(8):111,113.
[3] 李淑元.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5):264.
[4] 陈永兵.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5(4):62-63.
关键词:高校体育 创新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106-02
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国家的繁荣富强同样离不开创新。创新力低下的国家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尊重与地位。国家想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科技创新力,需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水平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坚持以创新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将实现学生终身体育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体育课是高校的主要体育形式,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以及内涵
大学生创新素质指的是进行创新的素养和品质。创新的产品可以是新的方法、概念、思想,也可以是作品、技术以及工艺。创新素质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人格指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特性,创新人格可以有效促进和保证人创新任务的完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和个性倾向,从而表现出人的责任心、进取心、坚韧心以及自信心。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技术、概念、理论、思想以及设计等,既存在自己独特见解,又可以完成创造发明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有心理、思维以及行为3个方面创新能力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满足当前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针对问题大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大学生3方面内容的创新素质既具有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性,共同发挥作用。
2 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路和途径
2.1 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没有创新教育就无法实现完整的素质教育,也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的实施方式是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质,重点对学生个性思维、理想追求以及意志力进行培养。想要更好地树立创新教育观,就要保证创新理念可以有效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将人才培养的计划落到实处。从学校的管理者,到老师等教职工,再到学生,都必须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正确看待高等教学的目标,改变以往仅仅是知识继承的思想。体育精神对人价值取向、进取心、意志以及理想有很好地促进和培养作用,贯穿于人的一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加大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以及传播力度,在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2 重新对体育老师进行定位,提高体育教学创新能力
老师是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者,可以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起到很好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进行有效指导和设计,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校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建设一支具有优秀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向学生进行艺术再现,假如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不具有先进性,那么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的。体育教学本身集合了体、美、智、德于一体,因此体育老师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以及创造性。体育老师需要从以往的体育技巧传授的教学理念中转变过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启迪,从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3 运用创新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素质。体育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陈旧、强制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民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在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素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2.3.1 发现法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其中的原理以及技巧。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要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来实现。比如说网球的训练,在进行网球训练时,往往网球很容易就跑远,在捡球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要是买多个网球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如何提高网球的训练效率,加强网球的基础技能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大胆尝试以及创新,可以想到多种高效的训练方法,如用一根长短合适的绳子将网球绑起来与球拍连在一起,在挥球之后可以让球快速回来,避免捡球过程中的麻烦。
2.3.2 问题教学法
老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出来。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可以提高對知识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在给学生进行体育技术的指导工作时,设计一些具有技能训练以及思维训练的作业,让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舞蹈的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技术动作,在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时,再让学生自己或者与别人合作进行舞蹈编排,学生通过自己设计一些舞蹈动作从而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舞蹈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2.3.3 案例教学法
老师可以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老师可以精心地进行案例教材的编写,然后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将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比如说进行羽毛球教学,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羽毛球比赛的图片、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里边的羽毛球技巧,学生通过自己的模仿练习,在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扩展了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学校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先辈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发展成为新世纪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3 结语
想要通过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首先要树立新的创新教育观,再重新对体育老师进行定位,提高体育教学创新能力,还需要运用创新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个方面入手,去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赞.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103-105.
[2] 成钧.论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和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4(8):111,113.
[3] 李淑元.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5):264.
[4] 陈永兵.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5(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