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双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需求,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能够为社会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虽然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发展中也暴露出没能很好的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缺陷。在这个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教育的融合,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劳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教学模式一定要做出积极改变,在保证知识培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与劳动教育的结合,使得应用型人才素质水平有显著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员大国,拥有将近14亿人口,因此社会的压力还是很大,尤其是就业压力。我国各大企业的岗位是有限的,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涌向社会,导致岗位紧缺,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选择了继续开展学业,进一步的接受教育,虽然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但是等到更高级的学习教育结束之后,还是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与了一定的条件支持。
1.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当代教育比较注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者首先要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创业欲望,有理想、有目标才会更有动力,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大学生具备了创业思想之后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开创一家企业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创业者需要具备创建和运营企业和公司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创新思想创业者才能更好地爆发出自己的创造力,才能在行业当中创造出新的、有意义的成绩,为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创业者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生活和行业信息,并将其整合加以利用。创业者还需要总结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犯下的失误,保持优点,改正失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创业者的这些优秀素质和习惯需要在高职高专阶段就能很好的具备,这就有赖于学校的系统性教育。成体系、有逻辑、有目的、有规划的教学方法才能成就素质更优秀的学生,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完善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1.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一个有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比较完善的,能够体现出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阶段性的教学计划、有逻辑性的教学设计、以及新颖的、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法。成体系的教育非常明白教育学生的目的,善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使用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方法,成功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者所需要的各种综合素质以及积极的创业思想和先进的创业理念。
2高职高专劳育教学更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2.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在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必要的,且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的培養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互动关系,看似创新创业教育都是脑力活动,但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劳育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应有相应的侧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规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要件,但是仅仅只有智育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劳育教育的配合才行,毕竟动手能力是实现自身想法的基础保障。它有助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教师在指定方案时,要根据学院教学具体情况,结合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制定出合适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规避一切不利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融合,使得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成为高素质创业创新型人才。
2.2丰富劳育课程内容,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点
在推动高职高专劳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课程体系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改变,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使得高职高专劳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业精神与劳育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相辅相成,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点,可以将两者很好的融合,扩充两门课程的内容。
2.3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劳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发现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不要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或者目的透漏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线索,引导学生们根据一条条线索去发现问题,然后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或者其他方式去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去参与到学习和探究当中来,学生们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2.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与劳育教育的融合。
高等学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设置的同时,应该尽量把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融入到劳育专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推进二者相互融合。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必修课环节学生必须学习,选修课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这样的设置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又同时在课程设置环节实现二者的高度有效融合。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时,要体现出创新创业课程与劳育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在满足学生美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在一定制度上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素质修养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美学教育的融合,提高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权朝.高职院校岗位创业导向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0(22):52-54.
关键词: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劳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教学模式一定要做出积极改变,在保证知识培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与劳动教育的结合,使得应用型人才素质水平有显著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员大国,拥有将近14亿人口,因此社会的压力还是很大,尤其是就业压力。我国各大企业的岗位是有限的,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涌向社会,导致岗位紧缺,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选择了继续开展学业,进一步的接受教育,虽然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但是等到更高级的学习教育结束之后,还是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与了一定的条件支持。
1.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当代教育比较注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者首先要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创业欲望,有理想、有目标才会更有动力,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大学生具备了创业思想之后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开创一家企业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创业者需要具备创建和运营企业和公司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创新思想创业者才能更好地爆发出自己的创造力,才能在行业当中创造出新的、有意义的成绩,为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创业者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生活和行业信息,并将其整合加以利用。创业者还需要总结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犯下的失误,保持优点,改正失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创业者的这些优秀素质和习惯需要在高职高专阶段就能很好的具备,这就有赖于学校的系统性教育。成体系、有逻辑、有目的、有规划的教学方法才能成就素质更优秀的学生,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完善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1.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一个有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比较完善的,能够体现出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阶段性的教学计划、有逻辑性的教学设计、以及新颖的、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法。成体系的教育非常明白教育学生的目的,善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使用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方法,成功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者所需要的各种综合素质以及积极的创业思想和先进的创业理念。
2高职高专劳育教学更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2.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在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必要的,且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的培養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互动关系,看似创新创业教育都是脑力活动,但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劳育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应有相应的侧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规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要件,但是仅仅只有智育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劳育教育的配合才行,毕竟动手能力是实现自身想法的基础保障。它有助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教师在指定方案时,要根据学院教学具体情况,结合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制定出合适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规避一切不利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融合,使得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成为高素质创业创新型人才。
2.2丰富劳育课程内容,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点
在推动高职高专劳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课程体系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改变,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使得高职高专劳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业精神与劳育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相辅相成,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点,可以将两者很好的融合,扩充两门课程的内容。
2.3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劳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发现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不要直接将教学的内容或者目的透漏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线索,引导学生们根据一条条线索去发现问题,然后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或者其他方式去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去参与到学习和探究当中来,学生们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2.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与劳育教育的融合。
高等学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设置的同时,应该尽量把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融入到劳育专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推进二者相互融合。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必修课环节学生必须学习,选修课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这样的设置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又同时在课程设置环节实现二者的高度有效融合。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时,要体现出创新创业课程与劳育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在满足学生美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在一定制度上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素质修养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美学教育的融合,提高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权朝.高职院校岗位创业导向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0(2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