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开展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而心理教育也正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更加广泛,将德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互结合,合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本文依据目前的教育现状,探寻两者间的融合关系,并提出能够有效促进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教育现状;相互关系;融合
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的成长阶段,无论是知识掌握水平,还是人格的完善与各个方面都在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关怀下逐渐成型,可以说,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要把握好这段关键时期,认真负责的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德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以来的着重关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人的一生,德育教育要不断完善讲课技巧和方式,创新发展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的真实感受。同时,为了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真实想法,更好的为学生制定发展的规划,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德育教育中结合一些心理教育的方式和办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摆脱一些自卑心理的影响。德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结合能够互相借鉴两者的优势,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所表现出的思想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心理素质对于学习也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做一名个人素质优秀,诚实善良的好学生,也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1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小学德育教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2正确把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小学德育教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身心潜能,促进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使他们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自己选择、判断、领悟和调适,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师资源。要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基本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学常识,确保各学科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胜任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学校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自觉渗透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兩张皮”的现象。二是整合课程资源。新课程实施以后,各科教材中都蕴藏不少的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师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积极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4结语
尽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还处于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一些工作和学业上的问题,但是不断的实践与融合,两者的融合教育方式会逐步得到完善,会更加成熟,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制定合理的课程表,与心理咨询和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关注小学生快速成长过程中心理成长和变化情况,根据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改进德育教育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还可以多借鉴心理学一些调节方式舒缓学生的学业压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与探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教育现状;相互关系;融合
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的成长阶段,无论是知识掌握水平,还是人格的完善与各个方面都在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关怀下逐渐成型,可以说,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要把握好这段关键时期,认真负责的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德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以来的着重关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人的一生,德育教育要不断完善讲课技巧和方式,创新发展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的真实感受。同时,为了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真实想法,更好的为学生制定发展的规划,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德育教育中结合一些心理教育的方式和办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摆脱一些自卑心理的影响。德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结合能够互相借鉴两者的优势,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所表现出的思想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心理素质对于学习也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做一名个人素质优秀,诚实善良的好学生,也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1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小学德育教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2正确把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小学德育教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身心潜能,促进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使他们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自己选择、判断、领悟和调适,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师资源。要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基本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学常识,确保各学科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胜任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学校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自觉渗透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兩张皮”的现象。二是整合课程资源。新课程实施以后,各科教材中都蕴藏不少的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师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积极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4结语
尽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还处于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一些工作和学业上的问题,但是不断的实践与融合,两者的融合教育方式会逐步得到完善,会更加成熟,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制定合理的课程表,与心理咨询和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关注小学生快速成长过程中心理成长和变化情况,根据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改进德育教育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还可以多借鉴心理学一些调节方式舒缓学生的学业压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与探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