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方言的多功能词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湖南娄底方言中,“走”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介词;“得”不仅可以作动词,而且可以作助动词、助词、形容词。本文主要对“走”“得”的多功能性进行描写。
  关键词:娄底方言;“走”;“得”;多功能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27-03
  本文所称“湖南娄底方言”为狭义的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范围内的方言,隶属湘语娄邵片方言。娄底方言中,“走”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介词;“得”不仅可以作动词,而且可以作助动词、助词、形容词。笔者是湖南娄底人,熟悉家乡的方言语料,本文的方言用例来自于笔者内省,为娄底方言常用口语。文中注音以刘丽华《娄底方言研究》中的娄底方言音系为据用国际音标注音。
  一、“走”的多功能性
  1.“走”作动词
  “走”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其初始义指“急速而行”,相当于今天的“跑”义。
  《释名·释姿容》:“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毛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在娄底方言中保留着“走”字的初始意义。例如:
  (1)路都不晓得行就想走啊!(路都不会走还想跑啊!)
  (2)慢滴行,莫走。(慢点儿走,不要跑。)
  “走”在婁底方言中和普通话一样,是个常用动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也可作补语,大多表示“移动”“到达”之义。例如:
  (3)你先走,我就来哩。(你先走,我就来了。)
  (4)以本书你带起走。(这本书你带着走。)
  (5)这呐不可以停车,快滴开起走。(这儿不可以停车,你快点儿开走。)
  (6)一以趟车走长沙不?一走。(一这趟车到长沙吗? 一到)
  2.“走”作介词
  介词是汉语虚词里的一个大类,根据语义功能,内部能够分为很多小类,如介引处所、时间、对象、原因、方式、范围等各类介词。娄底话里的“走”作为介词,能够介引处所,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或方向,例如:
  (7)一你走哪里来?一我走长沙来。(一你从哪里来?一我从长沙来。)
  (8)你走大门进来。(你从大门进来。)
  (9)你走哪里去?(你往哪儿走?)
  3.“走”字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化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语言理论,国内学者吴福祥解释为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变成无实在意义的、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比较虚的语法成分。
  娄底方言里“走”字意义和用法的多样性,既涉及到作为动词“走”的古今词义的演变,还涉及到“走”字从实词到虚词的演变。
  “走”字从古代意义的“跑”到现代意义的“移动或往来”的意思再到娄底方言中的介词用法,反映了“走”字的发展变化过程。通常我们都认为,介词都是由动词一步一步虚化而来的。“走”从动词虚化为介词,是“走”字和其他动词连用,造成句法结构上的连动句式,“走”字在连动句中用作次要动词,使得人们有了重新分析的机会,这是“走”字发展为介词的开始。
  我们试着以娄底方言的“走”字句为例,来分析“走”字逐渐虚化的过程:
  <1>“走”字用于连动句,在句中作次要动词,是“走”字虚化为介词的开始。
  例:我刚刚走街上去了。
  你走哪条路去?
  以上两例,都有两个动词“走”和“去”,前一个是次要动词,后一个是主要动词,但两个动词都含有明显的动作意义。处于次要动词地位的“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意义逐渐虚化,使得人们有了重新分析的机会。因而,有许多人把它们分析成介词,认为“走”是表动作、行为的方向,是个介词。这样,把“走”既看作动词,又看作介词的用法,是“走”字虚化的开始。
  <2>“走”字句后接与行走有关的动词,但是“走”字意义明显虚化,有“从”的意义。如:“你走哪里来?我走长沙来。”“到城里去,要走哪里过?”这里的“走”,不能解释为“移动”之意,只能理解为“从”。动词“走”在这种句式里,已虚化成介词。
  所以娄底方言“走”字的虚化路径是:
  连动句一一>接与行走有关的动词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走”字的虚化,比娄星区更进一步:
  <3>“走”+与行为无关的动词,“走”字意义完全虚化。如“咯点肉走肉贩子哦里买得来的”、“依只路从走报纸高里看者古”等,这里的“走”,与行走完全无关,只能表示事物的来源、出处等,说明它已经完全虚化。
  <4>“走”+时间名词,“走”字完成其虚化的过程。“走”后面能加时间名词,与动作行为完全无关,彻底摆脱了动词对它的束缚。通常只作一个句子前置状语,表时间。“走早上到晚上,他都在睡觉。”这样的句子,是“走”字虚化的尽头,到此为止,“走”字完成了它虚化的历程。“走”字虚化的大致过程如下:
  连动句一一>接与行走有关的动词一一>接与动行走无关的动词一一>从
  “走”在湖南方言中由动词变成介词的过程,是一种语法化,即虚化的过程。介词总是由动词来的,由实义变虚,以至更虚,但虚化的程度不一样。有的虚化程度较低,保留了部分动作、行为的意义,湖南娄底方言里的“走”就属于这一类。有的虚化程度较高,完全丧失了动作、行为等义,变为纯粹的介词,涟源方言里的“走”就属于这一类。
  二、“得”的多功能性
  1.“得”作动词,与普通话的用法和意义一致。例如:
  (10)我今日得哩一本书。(我今天得到了一本书。)   2.“得”作形容词,相当于“够”,例如:
  (11)字写不好,就是有练得。(字写不好,就是没有练够。)
  (12)每日还要打腰餐,还讲有吃得。(每天还要多吃一顿,还说没吃够。)
  3.“得”作助动词,表示“会、能”和“可能、可以、允许”。例如:
  (13)他还有来,估计还要暗滴唧才得来哩。(他还没来,估计还要晚一点儿才会来了。)
  (14)你想吃饭?饭还没熟,一下唧还不得到手。(你想吃饭?饭还没熟,这会儿还不能吃。)
  (15)我不想去,你还吗解喊我我也不得去。(我不想去,你再怎么叫我我也不会去。)
  (16)讲得筒路下已经讲哩。(可以讲得事儿都已经讲了。)
  (17)去得也好,去不得也好,我反正有打算去。(可以去也好,不可以去也好,我反正没打算去。)
  4.“得”作动态助词,可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表示某一动作的反复和持续。例如:
  (18)我今日中饭只吃得半碗饭。(我今天中午只吃了半碗饭。)
  (19)我还只讲得一分钟你就不耐烦了。(我还只讲了一分钟你就不耐烦了。)
  (20)你就这样写得去。(你就这样写着。)
  5.“得”作结构助词,用来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如:
  (21)她急得放肆哭。
  (22)今日冷得下不得地。(今天很冷。)
  (23)大年三十夜里,街上热闹得!
  (24)超市里人多得!
  (25)以复几日冷得!
  (23)(24)(25)中虽然省略了补语,但是说话人要表达的重点仍然是在“得”字后面被省略的部分。这里的“得”要强调重音,而且语音拉得较长,表示“很;非常”。
  (26)这个学期还有得路做。(这个学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7)你莫买酒哩,我已经买得有。(你不要买酒了,我已经买好了。)
  (28)实在跟你讲得有!你就听我一次试下看。(跟你说得够多了,你就听我一次试试看。)
  (29)这个住筒地方好贵,不过方便得好。(这个住的地方很贵,好在方便。)
  (30)他做路不灵泛,不过勤快得好。(他办事儿不机灵,好在勤快。)
  (31)一点路都不做,真筒是懒得新新。(一点事儿都不做,真是没见过这么懒的。)
  (32)你这个问题问得新新。(你這个问题问得稀奇。)
  (33)作业有做得完不准看电视。(作业没有做完不准看电视。)
  (34)以复衣衫根本有洗得干净。(这件衣服根本没有洗干净。)
  (35)我多住得几天就想回去。(我多住个几天就想回去。)
  (36)你再慢得一步就赶不上车哩。(你再慢一步就赶不上车了。)
  6.“得”作语气助词,加强语气。例如:
  (37)以个地方有得么子好菜吃得。(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好菜吃。)
  (38)他以滴年数吃有吃得,穿有穿得。(他这些年吃没有吃的,穿没有穿的。)
  (39)废报纸卖得钱得。(废报纸是可以卖钱的。)
  (40)再多的菜他也吃得完得。(再多的菜他也可以吃完的。)
  (41)洗衣机洗衣衫洗得干净得。(洗衣机洗衣服能洗干净。)
  (42)各样好筒一本书,你有买得。(这么好的一本书,你没有买。)
  (43)早晓得他懂,有问得他一下得。(早知道他懂,没问他一下。)
  (37)(38)中,“得”表示一种加强语气,一般相当于“的”;(39)(40)(41)中后一个“得”字表示“能够、可以”,加强语气;(42)(43)中的“得”表示后悔或惋惜的语气。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娄底方言中“得”具有多功能性,可以作动词、形容词、助动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其中,动态助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是语法化的结果。由于笔者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暂梳理不出“得”的语法化过程,只能以期来日能够梳理出完整的语法化链条。
其他文献
其一 读《汉宫春 立春日》  渡江策马雁南翔,北望中原恨未央。  桑梓青山频入梦,醒觉花落是他乡。  其二 读《满江红 暮春》(家住江南)  战事频发挽雕弓,兵败符离半壁惊。  谁敢从今言北上,腥风吹雨到深宫。  其三 读《水调歌头 寿赵漕介菴》  汴梁废殿自嗟呀,万里江山肃气发。  长夜难眠磨宝剑,时时不忘净胡沙。  其四 读《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金陵自古帝王州,醉饮千斛暂解
期刊
摘要:《中国历史中的佛教》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芮沃寿研究中国佛教的代表作,该书思路清晰、精简明朗,以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背景下出发,深刻分析佛教起伏跌宕的演变历史及其背后成因,为当代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其中国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芮沃寿;中国历史;佛教;中国化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
期刊
摘 要: 历史重叙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民国和“十七年”及“文革”重叙,其文学价值更不可小觑,再叙历史无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过梳理重叙文本的思想脉络,对其历史、现状和缺失进行了深层次解析,导致现代性部分性遮蔽和缺乏前瞻性的反思性干预,除了时间因素的局限,还有主、客观等因素的制约。新世纪语境下,面对现代性逐步暴露出的重重危机或后果,强化反思性重叙旨在弥补缺失、达到干预现实的目的,致使
期刊
十多年前,在饭桌上认识了书法大家邵老师,当时邵老已经是资深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听说一个小方斗字都价值三万哩!但看上去却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他儒雅博学,诲人不倦,桃李遍天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者。我很敬佩、很崇拜。   与邵老的第二次见面是在网上,缘分的使然,我们成了微信好友。邵老经常表扬和鼓励我们灵宝作家协会的活动做得好,言语间无不流露出他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愫。再后来我们交流就多了起来,
期刊
摘要:《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说解中,有时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词与词之间地音义关系。本文具体分析该书《目部》说解所涉及的三组同源词。  关键词:《说文解字》;《目部》;同源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25-0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为东汉许慎所撰,是一部流传
期刊
摘要:道教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其思想来源“杂而多端”,受到巫术之学、阴阳五行家、神仙家、墨家中的鬼神之学、黄老之学,以及儒学、道学和佛教等的影响,杂取九流百家形成了道教。中国道教的思想与教义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本文将简要分析道教的天道承负思想的来源、在道教中的作用,以及对后世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从中看到天道承负思想是在吸收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中形成的,其形成之后又
期刊
摘要:作家李印功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胭脂岭》具有鲜明的影视剧本化特征。这种特征既使得小说更加具有画面感,也使得小说中场景的切换变得更加流畅。描述性语言与叙述性语言的综合运用则使得小说既具体形象而又颇为生动。但受到作者初次创作小说和作者曾经的编剧身份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胭脂岭》也具有一些瑕疵。若作者能避免这些弊病,其创作水平或许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胭脂岭》;剧本化;小说;场景;蒙太奇 
期刊
摘要:乾县方言“可”与普通话都具有多功能性,通过对比分析可发现:“可”在乾县方言中作实义动词时,义项没有普通话多;作副词时,比普通话用法多且复杂;另外尝试分析了乾县方言“可”的语法化过程。  关键词:乾县方言普通话“可”多功能性对比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22-03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乾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中的一个地点方
期刊
摘要:王安忆先生在1990年文化界低颓、失语的状态下,尝试通过自我救赎和自我选择探讨女性成长轨迹,另辟蹊径开拓了一块精神沃土,着眼于女性精神生存现状,将殖民地遗风、隐喻小市民的上海、革命的上海随着上海弄堂的天光蒙蒙,一步步的揭开。王安忆衷情于写女性,写她们精神世界的成长与蜕变,写随着淮海路到梅家桥故事的铺张,时代在主人公身上悄然发生的改变。本文主要以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精神成长为例探讨文学对20世纪中
期刊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38-04  引子:丝路秦腔,西部情结  在编校完成了图书《西安十三朝》后,很长一段时日的业余时间,我倾心于秦腔剧本的创作,以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两个时期汉朝和唐朝为背景取材,分别选择了大汉张骞和大唐文成公主作为两部秦腔剧的主人公,他们都是可歌可颂千古流芳的中华文明的使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古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人物,我在创作有关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