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论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总会碰到许多非预期性的情况,假若对这些情况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而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在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时,总能灵光一闪,奇思妙想在瞬间被激活,机智巧妙地实施临场应变。
一、 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案例:教学“梯形面积计算”
为了让学生区别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们立马埋头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几位学生小声嘀咕:“老师,好像条件不够,不好算呀,好像少了一条底……” 教师过去一看,原来这几位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用刚学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来列式:S平行四边形=(5 ?)×4÷2,S三角形=(5 ?)×4÷2。教师将此方法公布到黑板上,其他学生哄堂大笑,都说他们混淆了,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当作了梯形。教师也很想纠正这几位学生的错误,但仔细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图形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在特殊情况下,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呢?当教师提出这个想法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表示反对,也有部分学生有些犹豫。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变成了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当梯形的一条底缩短到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做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变形也可以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S平行四边形=(a a)×h÷2、S三角形=(a 0)×h÷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都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如在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出现了问题,但教师随机应变,及时抓住契机,把这些资源开发放大,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变成了开拓学生思路的开放型题材。
二、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简单认识了什么是几分之一后)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一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在汇报交流时,一位学生展示他折的纸片)
生(笑):错了,错了!这不是1/2。
(这位学生红着脸,低头跑回了位置)
师: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折呢?
生1: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
师:大家对他的折法有什么想法吗?
生2:他多折了一次,所以折出来的不是这张纸的1/2,而是这张纸的1/4。
师:那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都沉思起来)
生3(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只要再涂一份,就是在四份里面涂两份,也能表示这张纸的1/2。
师:对,2/4和1/2都表示这张纸的一半。
师(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刚才那位出错的学生):你能改正吗?
(折错的学生认认真真地把1/4涂成了2/4)
生4:老师,我也得到了一个分数4/8,它也和1/2一样大。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8/16、16/32、32/64……一个个分数不断涌出)
生5:老师,我知道了,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那么这样的分数都和1/2一样大。
……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的问题情境中,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
三、 故弄玄虚,欲擒故纵
案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1: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师:那么,谁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2: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证明一下吗?
生2:比如,33、66、99……
师(出示26、13、59、113):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是9,能被3整除吗?
(学生陷入沉思,有的用笔计算)
师:老师有个特殊本领,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能否被3整除。
生3:真神奇,老师您是怎么判断的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答案了。
……
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要给学生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责编蓝天)
一、 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案例:教学“梯形面积计算”
为了让学生区别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底是5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们立马埋头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几位学生小声嘀咕:“老师,好像条件不够,不好算呀,好像少了一条底……” 教师过去一看,原来这几位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用刚学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来列式:S平行四边形=(5 ?)×4÷2,S三角形=(5 ?)×4÷2。教师将此方法公布到黑板上,其他学生哄堂大笑,都说他们混淆了,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当作了梯形。教师也很想纠正这几位学生的错误,但仔细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图形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在特殊情况下,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呢?当教师提出这个想法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表示反对,也有部分学生有些犹豫。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缩短时就变成了梯形,所以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特殊梯形;当梯形的一条底缩短到0时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可以看做是上底为0的特殊梯形。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稍加变形也可以适用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S平行四边形=(a a)×h÷2、S三角形=(a 0)×h÷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都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如在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出现了问题,但教师随机应变,及时抓住契机,把这些资源开发放大,使得学生的错误反而变成了开拓学生思路的开放型题材。
二、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简单认识了什么是几分之一后)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一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在汇报交流时,一位学生展示他折的纸片)
生(笑):错了,错了!这不是1/2。
(这位学生红着脸,低头跑回了位置)
师: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折呢?
生1: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
师:大家对他的折法有什么想法吗?
生2:他多折了一次,所以折出来的不是这张纸的1/2,而是这张纸的1/4。
师:那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都沉思起来)
生3(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只要再涂一份,就是在四份里面涂两份,也能表示这张纸的1/2。
师:对,2/4和1/2都表示这张纸的一半。
师(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刚才那位出错的学生):你能改正吗?
(折错的学生认认真真地把1/4涂成了2/4)
生4:老师,我也得到了一个分数4/8,它也和1/2一样大。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8/16、16/32、32/64……一个个分数不断涌出)
生5:老师,我知道了,只要分子是分母的一半,那么这样的分数都和1/2一样大。
……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的问题情境中,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
三、 故弄玄虚,欲擒故纵
案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1: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师:那么,谁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2: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证明一下吗?
生2:比如,33、66、99……
师(出示26、13、59、113):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是9,能被3整除吗?
(学生陷入沉思,有的用笔计算)
师:老师有个特殊本领,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能否被3整除。
生3:真神奇,老师您是怎么判断的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答案了。
……
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要给学生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