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忆有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不少学生总是跟我诉苦说,学习语文时要背的和要记的内容多,而且有时候自己背会了,明明记住了,但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发现总是记不起来或者记不清楚。其实,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很普遍,也很正常的。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者错误的恢复和提取都叫做遗忘。
   那么,遗忘有何规律呢?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进行的实验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遗忘了,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既然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怎样防止遗忘就成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的重点。针对大脑这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我们应通过及时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这里的及时是指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着手复习。因为遗忘后的复习往往是从头学起,费时费力,而及时的复习则是“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作家。他对学习外语有着特殊的爱好,学英语一年就可以看英文的长篇小说,并从事翻译工作。其诀窍正是针对这种“遗忘规律”行之有效的“二十三遍读课文法”。每篇外语课文他都要读二十三遍,分五次进行:
   1.第一天读第一课10遍;2.第二天读第二课10遍,温习第一课5遍;3.第三天读第三课10遍,温习第一、二课5遍;4.第四天读第四课10遍,温习第二、三课各5遍,第一课2遍……5.这样,每篇课文分四次读完22遍,过半个月再读1遍。
   当然,这是他学习外语的经验,我们不能照搬,但是这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学习语文的启发。
   首先,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有意义的、形象直观的、可以让学生们有着强烈主体体验的。在学习材料上我们是有优势的。因为,有意义的材料要比无意义的材料更加容易记忆;能引起学习者的主观体验的材料要比不能引起学习者体验的材料容易记忆。
   其次,语文的学习从我们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且语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我总是刻意加入一些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小知识,让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学习时候的情绪越好,那么记忆的效果自己也就比较好了。
   第三,要理解记忆,及时复习。根据复习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同,可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集中复习,既连续地、无时间间隔地进行各次复习;二是分散复习,既各次复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研究表明,无论对有意义或是无意义的材料,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须注意的是,在分散复习时,每次间隔不宜过短,否则回会近似集中复习;也不宜过长,否则难免遗忘。
   第四,复习方式也要实现多样化。单调机械的重复,使人觉得枯燥乏味,容易使人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不利于巩固;多样化地进行复习,能维持学习者对材料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在复习过程中,应动员多种感官参与,使复习过程成为有看、听、说、做的活动。此外,还可以进行小组学习,各个小组的成员互相监督,考察别的成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做下记录。这样,学生们都不甘示弱,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最后,还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可以连续地进行,这叫集中复习;也可以在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复习,这叫分散复习。一般说来,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集中复习容易加重脑细胞的负担,引起疲劳,产生抑制;分散复习把繁重的脑力劳动分步进行,可以避免脑力疲劳,间隔的时间,还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所以效果显著。根据这个规律,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平时的复习,专靠集中复习搞突击的方法,是有损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要同时复习两种性质相类似的材料。学习一种材料后,马上又去学习在性质上相类似的材料,常常会发生前后两种材料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交替复习几门功课,比连续复习一门功课的效果要好。
   综上所述,学过的知识记不住,原因是在于记忆方法不当。防止遗忘的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复习的次数先密(多),后疏(少)。在遗忘速度最快的初学阶段,复习的次数尽可能地多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只有遵循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规律,才能记住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语文水平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一、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材料    读写结合是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的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应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事物。”充分利用教材,把讲读课与写作结合起来,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作用,使课文和写作两
期刊
一、精心设计导语和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设计极为关键。我们应该设计一个精彩的序幕,运用优美生动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营造一个良好的起始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利用导语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炬。在教学《十则》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北宋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宋太祖赵匡胤说:‘臣凭借半部《论语》帮助主公得到天下,再凭
期刊
如果说教师是一种职业,那么,语文教师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充满享受的职业。推开窗户,看到满眼绿意,嗅到清新空气是享受,身居闹市,能守护灵魂的纯洁和宁静是享受;面对文本,可以洞察人生,饱览世界是享受;走进课堂,在与学生目光交汇时出现的会心的微笑是享受。   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有可能充满激情地去创造生活。   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也是一定会去把语文学好的。   语文能体现人性,体现人生。不懂文
期刊
一、作者善于用以小见大,以事见人的手法,通过生活的细节刻画人物塑造形象。故事中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乃至一个眼神,都能展示出他们的思想、身份及精神风貌。   如《世说新语.容止》中写到: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这是一则写曹操诡诈的故事,曹操本是魏王,
期刊
曾经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女孩儿小兰(化名),她不善言辞,平日里总是一个人独处,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班上的特困生。他家里全靠种地过日子,爸爸不到四十岁,有一副结实硬朗的身板,却游手好闲,经常与附近村的一些小混混们搓麻将、喝酒、闹事。派出所里不时传讯他,左邻右舍也总在背后议论他。小兰的妈妈姥姥和舅舅怎么劝业劝不好他,妈妈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这可苦了小兰,她恨爸爸,更想念妈妈,成天担惊受怕,心里很压抑。  
期刊
语言表达是打动评卷教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科学备战中考作文,就要强化文采训练。那么,在短时间内,怎样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不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善用修辞,形象描绘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期刊
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我们的生本课堂中开花,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是我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能力比知识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
期刊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信息。”我认为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使学生知道如何正视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发展生命、放飞生命?让语文课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1.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教材不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交流,让学生对你的学科、对做人有深入的认识;而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心灵的交流外,更多的是对于全班整体的一份规划与管理。他关系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等诸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这句话我们可以很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一篇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力作。其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迷恋仕途追求功名,却终其一生没有进学乃至于“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结果染上许多科举时代的读书人特有的坏习气,沦落为一个可笑、可怜、可悲的悲剧角色。   孔乙己的令人可笑,表现是多方面的。他一出场的外貌、神态、地位就给人很深的非常可笑的印象。他不仅是“站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