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的管建刚老师在《“发现”与“观察”:孰重孰轻?》(《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六期)一文中指出:“作文教学只有大力着眼于‘发现’,而不是‘观察’,才有大的转变。而这,正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不敢、不能触及的难点,有着难言之隐的痛点。”因为“观察,在心‘外’看;发现,在心‘里’看”。“作文教学要取得真正的突破,就必须从‘外在的观察’走向‘内在的发现’”。他举例说:“让学生拿着个杯子、橘子反反复复,特务似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更可怕的是,将最为重要的、内在的心灵的发现,放在次要的地位,这是一个致命的‘次要’。”“一个人一天到晚翻着眼睛、竖着耳朵‘观察’外在的世界,他们会被外在纷杂的现象迷惑,他们听不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看不见内在的自我世界,他们会渐渐丢失内在的自我。真正写作的人,是关注内在自我的人。写作,重要的是表达内在的自我。不去关注守护、捕捉内在的世界,你就永远不会敏感。一个不敏感的人,永远不会进入写作的自由境界”。
很显然,管老师将“发现”与“观察”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于是有了“孰重孰轻”的判断。众所周知,观察,包括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心想。这里的“心想”则可以理解为“发现”,是观察的最高层次。可见,“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是调动全部感官参与“发现”的过程。没有观察,缺乏积累,谈何发现?其实,作为处于习作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有时甚至重于发现。“量变引发质变”,这是不变的真理。同样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事物也往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当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思维也将由低级层次转向更高级层次。这就好比学生到了高年级再回头看自己中年级时写的作文,会觉得无比幼稚和笨拙一样。源于心灵深处的“发现”也是这个理儿,它是学生见识、学识叠加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吐露。因此我们不必苛求小学生具有独到的“发现”之眼,写出多么深刻、多么理性的文章,但一定要有起码的“观察”的本领。要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是一项习作基本功,考查的是孩子做事耐心、细心、专心的程度;只有立足观察,才能获得最本真、最质朴的认识。这是生活的态度,也是习作的本源。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个表述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加强观察指导,注重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是由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居主导地位,喜欢新鲜的事物,但观察浮于表面,缺乏深度,需要在观察中调动多种感官,抓住事物特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等等,逐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二是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是由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小学生习作重在实践和体验,如走进大自然,走进图书馆(室)、阅览室,浏览健康网站,动手操作等,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地丰富写作素材,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是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并非“内在的心灵的发现”。因此,将“发现”置于首位,人为地拔高了观察的要求,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和小学生学习习作的特点的,也必将挫伤学生学习书面表达的信心,导致学生习作热情的丧失。
立足观察,合理引导,真情流泻,当是写作行走的自由境界。下面以观察作文《橘子》的片段指导为例作个狭义的说明。
首先,我们以观察一朵花为例: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时,总体印象是艳丽的;但光是用“艳丽”这个形容词就难以给人以切实的如见其形色、如闻其芳馥的鲜活的感觉。因此,必须将“艳丽”这个总体特点分解到相关的局部去体验感知。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解为花朵、花叶、花枝三大部分来观察;若以“花朵”来说,又可分解为花瓣、花蕊、花萼;再以花瓣来说,还可以分别从瓣的向阳面、瓣的底面或瓣的前端、中部、根部的颜色、形状、质感等不同的部位或角度来作深入细化的观察。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观察橘子的任务就可以展开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让学生先粗略观察橘子的外形,然后剥开橘子,大略认识可以按什么顺序把整体的橘子分解为几个部分来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交流后,都同意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的顺序,将橘子分为外观和内部结构两部分来观察。
第二,让学生分组观察橘子的外观,提示学生从形状、颜色、质感等角度进行观察。五分钟后综合各小组的观察成果:①橘子是橘红色的,形状扁圆;②看上去感觉很粗糙;③顶部有橘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延伸思考并进行第二轮观察。思考性问题是:这个橘子虽然看上去觉得很粗糙,但是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在不同的光线下看会有不同的质感吗?由于学生第一轮观察没有注意到这些,因此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于是有了进行新一轮实验观察的心理需求。
第二轮观察之后,学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①虽然表皮看上去很粗糙,但是摸上去却觉得柔滑;②把它放在阳光或灯光下,又似乎变得油光发亮,就像打过一层蜡;③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④顶部有个小花形状的橘蒂,和橘蒂相对的正下方,有一个微微凹陷的圆窝儿……
至此,学生对自己的观察成果感到很满意,觉得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值得继续开发了。这时,我们抛出新的问题:观察橘子的表皮不仅要动用看、摸、捏等观察手段,还要加上思考和想象。橘子表皮上的这些特征,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吗?例如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问题激起了兴趣,兴趣启动了思考,思考引发了讨论,讨论驱动了观察,观察生成了结论。在第三轮的观察中,某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你们看,橘子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是不是特别像科技馆里星云图上的星系?
生2:本来不觉得,听你这么一说,还真像!
生3:我觉得这些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还特别像人皮肤上的毛孔。
生2:哈哈,我想它们也是靠这些毛孔来呼吸的吧。你们看,顶部小花形状的橘蒂,好像“八角茴香”呢,橘子底部凹陷的圆窝儿,像不像“肚脐”?
生1:整个橘子的形状,像不像个袖珍灯笼?
生4:还像微型南瓜呢……
该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兴趣盎然。全班学生蠢蠢欲动,教师便把这个小组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在全班作了表扬性展示。适时的表扬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成功欲,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于是进一步的学习形成了。以下是某小组的一位同学就观察“表皮”这一步骤所写的片段:
我分到的橘子外表很细致:这个橘子身形较宽,似乎有一点“横向发展”的趋势,表皮光光滑滑,橘黄色的,柔滑的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儿,好像科技馆里星云图上的星系;橘子的顶面和底面有着少许“小雀斑”,一般是黑、灰色的;橘子的“头”上顶着一顶“绿帽子”,听周老师说,这是橘蒂,是橘子在成长阶段汲取营养的重要“器官”,它的底部有个椭圆形的凹窝儿,那是橘子的“肚脐”。我仔细地抚摸这个橘子,软绵绵的,让人一点儿也不敢用力,仿佛一用力,小小橘子中饱满的水分就会流淌出来。从上往下看,橘子是圆形的,有几条“线印”从中心的“绿帽子”张开来,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一个车轮。
第三,请学生剥下橘子皮,观察橘子内部的结构形态等,提示学生先考虑这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观察。教师综合各小组的意见:①剥皮的过程有什么感受;②内皮有什么特点;③整体的橘肉有什么特点;④掰成瓣的橘肉有什么特点。
很显然,管老师将“发现”与“观察”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于是有了“孰重孰轻”的判断。众所周知,观察,包括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心想。这里的“心想”则可以理解为“发现”,是观察的最高层次。可见,“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是调动全部感官参与“发现”的过程。没有观察,缺乏积累,谈何发现?其实,作为处于习作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有时甚至重于发现。“量变引发质变”,这是不变的真理。同样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事物也往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当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思维也将由低级层次转向更高级层次。这就好比学生到了高年级再回头看自己中年级时写的作文,会觉得无比幼稚和笨拙一样。源于心灵深处的“发现”也是这个理儿,它是学生见识、学识叠加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吐露。因此我们不必苛求小学生具有独到的“发现”之眼,写出多么深刻、多么理性的文章,但一定要有起码的“观察”的本领。要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是一项习作基本功,考查的是孩子做事耐心、细心、专心的程度;只有立足观察,才能获得最本真、最质朴的认识。这是生活的态度,也是习作的本源。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个表述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加强观察指导,注重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是由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居主导地位,喜欢新鲜的事物,但观察浮于表面,缺乏深度,需要在观察中调动多种感官,抓住事物特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等等,逐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二是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是由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小学生习作重在实践和体验,如走进大自然,走进图书馆(室)、阅览室,浏览健康网站,动手操作等,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地丰富写作素材,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是一个实践体验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并非“内在的心灵的发现”。因此,将“发现”置于首位,人为地拔高了观察的要求,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和小学生学习习作的特点的,也必将挫伤学生学习书面表达的信心,导致学生习作热情的丧失。
立足观察,合理引导,真情流泻,当是写作行走的自由境界。下面以观察作文《橘子》的片段指导为例作个狭义的说明。
首先,我们以观察一朵花为例: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时,总体印象是艳丽的;但光是用“艳丽”这个形容词就难以给人以切实的如见其形色、如闻其芳馥的鲜活的感觉。因此,必须将“艳丽”这个总体特点分解到相关的局部去体验感知。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解为花朵、花叶、花枝三大部分来观察;若以“花朵”来说,又可分解为花瓣、花蕊、花萼;再以花瓣来说,还可以分别从瓣的向阳面、瓣的底面或瓣的前端、中部、根部的颜色、形状、质感等不同的部位或角度来作深入细化的观察。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观察橘子的任务就可以展开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让学生先粗略观察橘子的外形,然后剥开橘子,大略认识可以按什么顺序把整体的橘子分解为几个部分来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交流后,都同意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的顺序,将橘子分为外观和内部结构两部分来观察。
第二,让学生分组观察橘子的外观,提示学生从形状、颜色、质感等角度进行观察。五分钟后综合各小组的观察成果:①橘子是橘红色的,形状扁圆;②看上去感觉很粗糙;③顶部有橘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延伸思考并进行第二轮观察。思考性问题是:这个橘子虽然看上去觉得很粗糙,但是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在不同的光线下看会有不同的质感吗?由于学生第一轮观察没有注意到这些,因此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于是有了进行新一轮实验观察的心理需求。
第二轮观察之后,学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①虽然表皮看上去很粗糙,但是摸上去却觉得柔滑;②把它放在阳光或灯光下,又似乎变得油光发亮,就像打过一层蜡;③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④顶部有个小花形状的橘蒂,和橘蒂相对的正下方,有一个微微凹陷的圆窝儿……
至此,学生对自己的观察成果感到很满意,觉得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值得继续开发了。这时,我们抛出新的问题:观察橘子的表皮不仅要动用看、摸、捏等观察手段,还要加上思考和想象。橘子表皮上的这些特征,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吗?例如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问题激起了兴趣,兴趣启动了思考,思考引发了讨论,讨论驱动了观察,观察生成了结论。在第三轮的观察中,某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你们看,橘子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是不是特别像科技馆里星云图上的星系?
生2:本来不觉得,听你这么一说,还真像!
生3:我觉得这些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还特别像人皮肤上的毛孔。
生2:哈哈,我想它们也是靠这些毛孔来呼吸的吧。你们看,顶部小花形状的橘蒂,好像“八角茴香”呢,橘子底部凹陷的圆窝儿,像不像“肚脐”?
生1:整个橘子的形状,像不像个袖珍灯笼?
生4:还像微型南瓜呢……
该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兴趣盎然。全班学生蠢蠢欲动,教师便把这个小组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在全班作了表扬性展示。适时的表扬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成功欲,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于是进一步的学习形成了。以下是某小组的一位同学就观察“表皮”这一步骤所写的片段:
我分到的橘子外表很细致:这个橘子身形较宽,似乎有一点“横向发展”的趋势,表皮光光滑滑,橘黄色的,柔滑的表皮上密布着圆圆小小、往下凹的点儿,好像科技馆里星云图上的星系;橘子的顶面和底面有着少许“小雀斑”,一般是黑、灰色的;橘子的“头”上顶着一顶“绿帽子”,听周老师说,这是橘蒂,是橘子在成长阶段汲取营养的重要“器官”,它的底部有个椭圆形的凹窝儿,那是橘子的“肚脐”。我仔细地抚摸这个橘子,软绵绵的,让人一点儿也不敢用力,仿佛一用力,小小橘子中饱满的水分就会流淌出来。从上往下看,橘子是圆形的,有几条“线印”从中心的“绿帽子”张开来,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一个车轮。
第三,请学生剥下橘子皮,观察橘子内部的结构形态等,提示学生先考虑这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观察。教师综合各小组的意见:①剥皮的过程有什么感受;②内皮有什么特点;③整体的橘肉有什么特点;④掰成瓣的橘肉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