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想象空闻 促进古诗理解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教育过程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利用想象展现诗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融入的感情。根据不同类型的古诗,让学生进行不同的想象,能很好地促进对古诗的理解。
  
  一、情景性想象
  
  情景性想象指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形、景象等进行具体展现,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如教学《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作者从那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生物旺盛的生命力。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实写,“春色满园关不住”是虚写。究竟“满”到什么样的程度,“关不住”到底有多少?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先想象园中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园中“万紫干红”的景象,然后想象出墙的一枝红杏,把“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联系起来。想象得越精彩,就越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诗意。作者游园看花,主人不在家,进不了园门,本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却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到快慰。所以,千姿百态、绚丽诱人的园中之景正是作者内心的“春色”。
  
  二、补充性想象
  
  有些古诗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如陆游的《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面临的境况),“王师北定中原日”(将来的事),这是时间上的跳跃性。又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近景),“孤帆远影碧空尽”(远景),这是空间上的跳跃。这种跳跃简化了事物发展的过程,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起伏跳动。这种跳跃过程中造成的空白,需要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连续,即通过补充性想象,体会诗中蕴含的意味。如张俞的《蚕妇》,只有四句,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缩影,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泪满巾”这是特写式语言。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泪满巾”去想象,补充因跳跃而省略的内容,促进对原诗形象的完整理解。教学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想象:蚕妇看到罗绮者穿的是什么?自己穿的是什么?此时蚕妇会想些什么?通过这些补充性想象,体会蚕妇悲愤不平的情感。然后用第一人称把全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自然会明白诗的含义,从而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扩展性想象
  
  扩展性想象即对原有的内容通过想象的作用扩大和展开。古诗的语言最具有概括性,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并非是“一千座山”“一万条径”,而是概括描述,表示山、径数量之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许许多多的山已看不见鸟在飞,许许多多的路已看不见人的踪迹,从而感觉到当时环境的凄凉,缺少一种生机。又如《静夜思》中的“明月”一词,可引导学生这样扩展想象:月光如此皎洁,像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地上。地上亮了,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真好像是盖了一层霜。抬头望望深蓝色天空中的明月,引起一缕淡淡的思念和哀愁。
  
  四、构图性想象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是王维的见解,但古诗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构图性想象,就是对诗里所叙述的情景、景物等内容通过构图进行想象。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到景物之美,可引导学生通过“白日”“山”“黄河”等景物,从整体上展开想象,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河图。又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可先引导学生对“日”“香炉”“紫烟”“瀑布”等景物进行静态的构图想象,然后对“飞流直下三千尺”作动态的构图想象,想象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从而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五、夸张性想象
  
  夸张性想象就是抓住诗句中几个关键词做夸张性想象,以此来描述诗的意境。如林升《题临安邸》中 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写景的 两句诗,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对景物进行想象:读着 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 出青山绿水、亭台楼阁的美丽景色,这就是达官显贵 们豪华居住、过奢侈生活的地方。然后抓住“几时休” 作夸张性想象:你听,青山小楼里传出的歌舞声一曲 接一曲;你看,青山小楼里的歌舞似乎总不停;达官 显贵们的寻欢作乐总不止。通过想象让学生理解到 南宋统治者过着一种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生活,也 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当权者充满愤怒 的思想感情。
  古诗的语言最具含蓄性,有的言简而意长,有的想 象美丽而奇妙…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会古 诗,课堂中教师就应注意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 生借助想象学懂古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小学321300)
其他文献
摘 要:铜山区乡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是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依托“名、特、优”教师组建的第三期区级培育站。旨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乡村骨干教师成长,引领乡村教师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了乡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成长。  关键词:乡村初中;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1
语文课堂离不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说,评价一堂好课,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中的对话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展开,学生语言和情感不断得以提升,这是优秀的语文对话课堂最直观的体现。而要达成这样的对话课堂,精心设置话题必不可少。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那么,语文课堂可以设置怎样的“话题”呢?笔者以北京名师王文丽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一课中的几则片段为例来加以分析,与大家一同
一、微内容的选择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课的写字要求是会写“团、炎、油、检、查、夸、奖、斥、责”九个字。这九个字中有独体字,也有左右、上下、全包围结构的字,其中“检”与“查”、“夸”与“奖”这两组字有一个部件是相同的,分别为“木”和“大”,由于在汉字中的位置不同,写法上也就同中有异,这是本课写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端正地书写“检、查、夸、奖”四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对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标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其中,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是关键点。  一、创设氛
【教学目标】  1.从名家描写动物叫声的语段入手,选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微素材,学习其写法并进行微练笔。  2.从微小的语段出发,减轻压力,降低难度,使学生对作文有信心。  3.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留意微素材,进行微练笔的方法。  4.引领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敏感度,为学习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动物叫声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选取微素材,进行微练笔
摘 要:新课程的落地,一线的体育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课例进行剖析,反思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展示;观摩;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7-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交流,确定自己亲身经历的难忘的“第一次”,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 通过修改文章,学习运用描写人物心理、神态、动作、语言等方法,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感受写具体。  3. 学习写好难忘的“第一次”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 “求真”:激活记忆,确定内容  1. 齐读课题,师板书:难忘的“第一次”。  2. 师:从出生到现在,你肯定有过许多的“第一次
近几年随着PISA、PIRLS阅读测试的引进,“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那么,阅读教学中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呢?笔者以为,阅读就如同旅游,而教师就如同导游,要努力将文章的秘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逐渐拥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直至最终学会制定旅游攻略,尽享自助游的乐趣。  阅读教学中风景醉人之处何在?《课标》提出第三学段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
【摘 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以单元的形式为框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力量突破某一个重点;以思想内容为单元的则利于突破主题思想的教育,以知识项目为单元的则利于强化知识落实。以单元共性发现文本个性可以从主题思想、谋篇布局、表达方法、语言运用四个视点进行比较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关键词】单元共性 文本个性 把控策略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以单元的形式为框架。一个单
【教材分析】  《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的内容。该片段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的节选,主要写了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该文人物动作的描写极为细致、准确、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很强的地方特点。该文教学,一是使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