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以独立学习为主,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单方面要求学生照本宣科学会课本上的内容,并且以灌入的方式为学生直接解惑,而学生必须老实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交头接耳便视为违纪。这样的小学教育在以后进一步的教学中,会引发学生不愿意交流、学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而在新一轮课程的探索中主要是引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不是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上,要更加注重发掘学生的自我求知精神和探索过程,尤其主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个体成员的作用,培养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讨论、校正、补充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学数学的理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理性思维
一、打破以往学生以个人为主的学习模式
首先来回顾一下中国教育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课前老师会留给学生大批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题海中度过。课堂上,学生调动不起半点热情,只会听从老师的命令,黑板上是长长的板书,老师吐沫横飞地向学生传授一套自己的思想,而学生除了一味地记笔记之外,也只是学会了几个解题步骤罢了,而不能举一反三、真正地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这可谓是小学教育的一大缺憾。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小学的数学教育重在学生小脑的开发,以后对物理、数理的认识十分重要,而一个人的求思探索往往会导致自信心的缺失,钻入牛角尖不能自拔,而且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所以传统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再适用。在重视合作的今天,打破以往的小学数学独行侠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小组学习,增加合作意识
培养实践教学理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实践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小组同学集体的合作。小学生处于一个天真活泼的年纪,任何有意思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数学教育,应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不是让他们认为学习生活是枯燥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运用到教学实践的探究上,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计算过程中,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都是不重视公式的推导,直接给出公式,再进行计算。而在新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做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小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在经过测量之后给出测试的结果: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为1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小正方体拼凑成一个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学生就会运用乘法原则将单位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凑起来,然后再让学生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样让学生多摆几次体积不同的长方体,将数据写到一张纸上,自己探索规律,结果学生发现: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便是底×宽×高。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自己努力探究的结果,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印象深刻,同时也能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问题上,这便是教学工作研究的成功。传统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会就行,至于其他都是次要方面,过于追求学生在理论上的能力,而不去考虑其在举一反三上思维的开发运用。然而,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光靠死记硬背式的教学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所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表达出来,就是对学生掌握能力的考察。如果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可能在一道题上得心应手,如果在相关题型上有所变动,这样的学生就会一片茫然。当然,对知识点灵活掌握的学生自然不会面临这种窘状,他们能够流利地把知识点表达出来,说明这套知识体系已经在他们心里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结构有很大帮助。小组互相表达交流,有助于学习体系的形成。
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树立这种观念。小组配合、小组研讨、小组结论正好为合作的学习提供了条件。一个人的思想有限,但是如果多个人的思想汇聚在一起,那么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更是离不开小组的合作。这种群体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在合作中寻求自己的价值。数学是一种启发思维的重要手段,小组交流可以促进这种能力。例如,在一道计算题的解答上,一个同学可能只想出一种做法,但是另一位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其他方法是正确的,两个人争论,纷纷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看着对方的解题步骤,请小组同学做评判,结果大家认定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于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学会了两种方法。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探究模式中,我们要摒弃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良落后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要在小组合作中发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把学生打造成能够灵活处理问题、形成一套独立的思想的优秀学习者,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苗慧 小学数学课标教科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张丽杰 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理性思维
一、打破以往学生以个人为主的学习模式
首先来回顾一下中国教育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课前老师会留给学生大批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题海中度过。课堂上,学生调动不起半点热情,只会听从老师的命令,黑板上是长长的板书,老师吐沫横飞地向学生传授一套自己的思想,而学生除了一味地记笔记之外,也只是学会了几个解题步骤罢了,而不能举一反三、真正地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这可谓是小学教育的一大缺憾。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小学的数学教育重在学生小脑的开发,以后对物理、数理的认识十分重要,而一个人的求思探索往往会导致自信心的缺失,钻入牛角尖不能自拔,而且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所以传统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再适用。在重视合作的今天,打破以往的小学数学独行侠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小组学习,增加合作意识
培养实践教学理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实践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小组同学集体的合作。小学生处于一个天真活泼的年纪,任何有意思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数学教育,应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不是让他们认为学习生活是枯燥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运用到教学实践的探究上,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计算过程中,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都是不重视公式的推导,直接给出公式,再进行计算。而在新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做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小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在经过测量之后给出测试的结果: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为1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小正方体拼凑成一个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学生就会运用乘法原则将单位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凑起来,然后再让学生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样让学生多摆几次体积不同的长方体,将数据写到一张纸上,自己探索规律,结果学生发现: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便是底×宽×高。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自己努力探究的结果,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印象深刻,同时也能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问题上,这便是教学工作研究的成功。传统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会就行,至于其他都是次要方面,过于追求学生在理论上的能力,而不去考虑其在举一反三上思维的开发运用。然而,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光靠死记硬背式的教学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所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表达出来,就是对学生掌握能力的考察。如果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可能在一道题上得心应手,如果在相关题型上有所变动,这样的学生就会一片茫然。当然,对知识点灵活掌握的学生自然不会面临这种窘状,他们能够流利地把知识点表达出来,说明这套知识体系已经在他们心里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结构有很大帮助。小组互相表达交流,有助于学习体系的形成。
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树立这种观念。小组配合、小组研讨、小组结论正好为合作的学习提供了条件。一个人的思想有限,但是如果多个人的思想汇聚在一起,那么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更是离不开小组的合作。这种群体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在合作中寻求自己的价值。数学是一种启发思维的重要手段,小组交流可以促进这种能力。例如,在一道计算题的解答上,一个同学可能只想出一种做法,但是另一位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其他方法是正确的,两个人争论,纷纷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看着对方的解题步骤,请小组同学做评判,结果大家认定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于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学会了两种方法。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探究模式中,我们要摒弃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良落后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要在小组合作中发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把学生打造成能够灵活处理问题、形成一套独立的思想的优秀学习者,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苗慧 小学数学课标教科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张丽杰 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