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 “为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效率,切实的发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的束缚,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活活理念,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意义;思考引言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等内容,它是集多个思想要素于一体的思想体系。思想品德教学是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等内容,教师要根据这两本教材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改革的目标宗旨是强调学生“德行与德知”不可脱节,即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间接经验的品德知识传授,还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积累直接经验。
1.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
1.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滔滔不绝地讲授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且自控力差,很容易造成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分散,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想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效率,必须采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实行生活化教育,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1.2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缺乏自我教育和道德判断的能力而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认清什么是善恶美丑,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1.3积累了学生的道德实践经验:在思;品德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课题带领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例如,在雷锋月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照顾老大帮助儿童等好事;在植树节,带领学生种植树术;在劳动节,组数学生带助环卫工人清洁道路卫生等等活动,通过让学生参写这典活动,不但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积累学生的道德实践经验。
2.小学思想品德回归生活化的策略
2.1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兴趣: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反应学生实际需要,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设计《我在集体中成长》的活动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的去体验、去感悟。教师可以扮成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你在这个班集体中带多久了?你刚进人这个集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现在又是什么心理状态?你觉得你在集体中成长了吗?在这个集体中发生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情。通过创设这种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能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回归到生活当中进行检验,从而真正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2 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实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踐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情感、了解生活。例如,在讲解《家人的爱》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家人的关爱,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并在讲解后,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回家后为家人做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是帮妈妈做饭、收拾家务,也可以是帮爸爸洗脚、捶背等等,并在下节课上课时,相互讨论为家人做完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收获了什么。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富生活化课堂教学 模式:在 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般都是根据教材来讲授思想品德知识。但是要想丰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只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小学生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的感染和熏陶。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学会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校集体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让我们的教室清洁而美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次打扫除活动,通过活动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第二,教师要学会将思想品德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教育延伸,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将思想品德教育寄托在家庭生活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4 实现生活化评价与反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而现在很多的小学还在以传统的期末考试来作为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一方面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来督促学生的思想品行。另一方面,要通过与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联系实际生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 要以“生活”为中心,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易先兰,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7( 31) :34 - 35.
[2] 叶兵,回归生活精彩生活: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浅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1(10):61- 62.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布海镇中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300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意义;思考引言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等内容,它是集多个思想要素于一体的思想体系。思想品德教学是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等内容,教师要根据这两本教材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改革的目标宗旨是强调学生“德行与德知”不可脱节,即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间接经验的品德知识传授,还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积累直接经验。
1.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
1.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滔滔不绝地讲授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且自控力差,很容易造成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分散,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想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效率,必须采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实行生活化教育,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1.2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缺乏自我教育和道德判断的能力而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认清什么是善恶美丑,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1.3积累了学生的道德实践经验:在思;品德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课题带领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例如,在雷锋月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照顾老大帮助儿童等好事;在植树节,带领学生种植树术;在劳动节,组数学生带助环卫工人清洁道路卫生等等活动,通过让学生参写这典活动,不但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积累学生的道德实践经验。
2.小学思想品德回归生活化的策略
2.1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兴趣: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反应学生实际需要,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设计《我在集体中成长》的活动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的去体验、去感悟。教师可以扮成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你在这个班集体中带多久了?你刚进人这个集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现在又是什么心理状态?你觉得你在集体中成长了吗?在这个集体中发生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情。通过创设这种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能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回归到生活当中进行检验,从而真正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2 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实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踐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情感、了解生活。例如,在讲解《家人的爱》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家人的关爱,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并在讲解后,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回家后为家人做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是帮妈妈做饭、收拾家务,也可以是帮爸爸洗脚、捶背等等,并在下节课上课时,相互讨论为家人做完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收获了什么。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富生活化课堂教学 模式:在 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般都是根据教材来讲授思想品德知识。但是要想丰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只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小学生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的感染和熏陶。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学会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校集体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让我们的教室清洁而美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次打扫除活动,通过活动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第二,教师要学会将思想品德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教育延伸,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将思想品德教育寄托在家庭生活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4 实现生活化评价与反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而现在很多的小学还在以传统的期末考试来作为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一方面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来督促学生的思想品行。另一方面,要通过与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联系实际生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 要以“生活”为中心,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易先兰,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7( 31) :34 - 35.
[2] 叶兵,回归生活精彩生活: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浅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1(10):61- 62.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布海镇中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