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教师的忽视,及外在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淡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偏低。为此,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 指导搜集资料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搜集信息。
  1. 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适量收看一些儿童电视节目,并注意去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大风车》《东方儿童》《人与自然》等这类节目。在早读课上,利用“知识之窗”的活动形式,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获到的信息用简短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每天要求说的人数在增加,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讲信息已成了每天同学们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同学们在热烈的气氛中获取了许多知识,经过锻炼,发言的同学速记能力强,思路清晰,表达更加流畅。
  2. 帮助学生建立搜集信息资料的意识。开学初,与学生一起翻阅教材寻找搜集信息的点。如:根据二年级下册《识字2》一课和第七单元的课文特点,请学生搜集有关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少数民族的节日等信息资料。根据教材第三单元多是关于动物的童话和寓言的特点,请学生搜集几篇童话和寓言,教师精选一部分张贴于班级墙壁上。根据教材第五单元多是名人的故事,请学生搜集几则中外名人的小故事,互相说一说。再有,根据学生的兴趣,我把他们分成若干个搜集小组,明确每组的搜集目标,使学生增强搜集信息的意识。另外,我在班内建立了奖励机制,设立了搜集小能手奖、勤劳小蜜蜂奖,还不定期地举办小型的或专题的展示会,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3. 为学生指明搜集信息资料的内容和渠道。学生有了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兴趣,那么如何下手呢?什么才是信息资料呢?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同学们的思路大开,搜集来了各式各样的有关名胜古迹的信息资料。有从网上查找到的文字和图片,有与爸爸妈妈在风景区拍摄的照片,有印着古迹图片的扑克牌,还有别致的公园门票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同学们高兴地互相传阅欣赏,赞不绝口。这样使学生明白信息无处不在,只要做“有心人”便会搜集到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料。
  
  二、 学习处理资料
  
  学生通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搜集来的材料不一定都适合课上应用。所以,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教给学生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
  1. 资料的筛选。如果资料对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中有很大帮助的,就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如果资料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就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学习《鸟岛》一课时,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鸟岛的具体资料和鸟岛上鸟儿飞翔、休息、孵蛋等图片,这便是对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而有些学生找到的是介绍鸟岛上一种鸟儿的详细资料和图片,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去较远,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搜集兴趣,我也让他进行了展示,但只作为一般性的了解。
  2. 资料的整理。资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使其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并能长期的保留和使用。如:对于学生搜集来的文字性材料,在整理时我们可以采用制作小卡片、建立剪贴簿、采蜜集等多种形式进行收藏。而对于实物性材料则要另作处理。如: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留,我便带领学生一起把这些叶子制成了标本和叶画。对于不宜长期保留的材料,我们还可以把它拍成相片留作纪念。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学生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内外的知识,还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其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 善于利用资料
  
  在教学中信息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应用,不要为用而用,从而失去其使用的价值,成为像花瓶一样的摆设。
  1. 课前使用。在教学《“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闪光的金子”》这几课时,由于课文中所介绍的人物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这些人物知知甚少。因此在讲课前我便和学生一起找来了有关的信息材料,有讲安培是怎样发现安培定律的,有介绍徐虎如何“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有介绍孔繁森动人事迹的故事和歌曲等等。大家讲故事、听歌曲很快就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课文时也就更有兴趣,学习过程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渴求之中。
  2. 课中使用。在教学二下《识字2》一课时,如果只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十二个词语,不足以让学生领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因此我找来了录有这些景色的风光片播放给学生看,请去过这些景点的同学拿着相片谈亲身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信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3. 课后使用。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搜集信息的结束,而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把目光指向更广阔的领域自由吸取,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如,在学习完古诗《春雨》一课后,同学们都被那醉人的春雨所打动,此时我便及时启发大家道:“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与春雨有关的内容,你们愿意找到介绍给大家吗?”“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同学们不时地找来与春雨有关的诗词、儿歌互相交流,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铺平了道路。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桥林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一盏明亮的灯,即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才能制定出具体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真真实实的字里行间    当我们拿到一篇课文,研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因为语言文字渗透着笔者的心音,释放着笔者的激情。  当我第一次研读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问银河》一课时,我深深地被课题中的“问”字吸引了。“谁在问?问什么?”一系列的疑问充盈着我的脑海。读着这
精彩生成最能彰显课堂教学境界和教学艺术。面对“脱轨”的生成应适时点拨,对话引领,科学评议,让其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一、 适时点拨,学会倾听——柳暗花明又一村  【案例1】 《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段  (指导学生读完课文第6自然段后)  师:面对这样的一位艄公你想怎么称赞他呢?  生1:勇敢的艄公。  生2:镇定自若的艄公。  生3:有勇有谋的艄公。  生4:超乎常人胆量的艄公。  …
张庆先生《感悟语文》诗云:“诵读亦椽笔,绘景复传情。语调曲尽妙,何须假丹青?”《黄河的主人》一文的教学,笔者紧紧扣住一个“读”字,将诵读活动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引领孩子涵泳品味,含英咀华,循文入境;从文字的意义到生活的形象展开联想,领略“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大河气势,体悟主人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精神风范。    一、 诵读开头,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    高尔基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
为了培养同学们养成认真记日记的好习惯,我按时给孩子们批阅日记。每个周日我都要将收上来的日记认真地浏览一遍,用红笔批上等第、评语等。  第二周日记批改的最后一本是宇的,锃亮的黑皮包装,据说那是他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但宇那手“龙飞凤舞”的字总让我无法赞叹,这也是唯一的一本我从未打过“优”字的日记。信手翻开,潦草的字迹歪斜着。唉!算是没救了。我刚想也“潦草”地打上个“良”字交差,却被这样的内容吸引了:
会展旅游是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城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各国经济贸易交流的重要渠道。会展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对我国
这次学校考查二年级语文的试卷并不难,可是一道题全班没有几个学生做对。这道题是:“《游子吟》中最出名的一句是_____,_____。”为此,我很纳闷。因为复习时我还特别强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游子吟》中最出名的一句,而且当时我还提问了学生,全班学生也都答对了。孩子们就这么健忘?我迫切地想解开谜团,立刻走进教室问:“《游子吟》中最出名的一句是哪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们都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及工业生产的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企业能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