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并且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文章从对教师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初步构建起一个优秀教师胜任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教师性格 学生 心理健康
一、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性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通过对教师、中小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表明了教师性格对学生一生发展的深远影响。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尤为密切。
1.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等态度特征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他人、学习、工作、劳动、劳动产品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特征。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着学生相应性格的形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9万名学生的信中概括出“心目中喜欢的好教师”的12个特点,其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友善的态度”,此外还包括尊重、耐性、公正、宽容等特征。可见,教师公正公平地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
2.教师情绪的稳定性、可控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
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稳定性、自控性、持久性以及情绪反应的快慢强弱等特征。乐观、豁达、幽默、平和、对别人的情绪容易同感、善于与人相处、有忍耐心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其中情绪稳定与否、善不善于自控,是一个人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有情绪色彩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教师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情绪稳定少起伏,尤其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防止由于学生的表现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往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3.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工作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纪律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坚毅性、处理问题的果断性等内容。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等,教师能够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以沉着、宁静、耐心说服的心态对待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榜样,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各个方面都不成熟,他们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善于观察、模仿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二、教师应具有的良好性格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性格特征呢?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热情、公正、民主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师性格的情绪特征:热情。
热情的具体表现为:
(1)成熟的情感。
(2)富有同情心。
(3)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
①在讲课过程中,真诚流露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②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③学生有疑惑时,主动询问,热情解答。
2.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公正。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应该表现出公正的态度,即平等、接受和尊重。
(1)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
(2)对所有的学生的接受。
(3)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师性格的意志特征:民主。
教师本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有时身体不舒服,或者工作不顺心,家庭生活出现变故,甚至遭受挫折。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不会因自己的不快和痛苦而迁怒于学生。
如上文所述,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健全个性的培养过程,无不打上了教师本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烙印。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由此可见,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素质较高的学生。而一个有心理障碍,甚至有心理疾患的教师往往会“造就”一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有心理疾患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贾晓波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2]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教师性格 学生 心理健康
一、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性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通过对教师、中小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表明了教师性格对学生一生发展的深远影响。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尤为密切。
1.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等态度特征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他人、学习、工作、劳动、劳动产品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特征。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着学生相应性格的形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9万名学生的信中概括出“心目中喜欢的好教师”的12个特点,其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友善的态度”,此外还包括尊重、耐性、公正、宽容等特征。可见,教师公正公平地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
2.教师情绪的稳定性、可控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
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稳定性、自控性、持久性以及情绪反应的快慢强弱等特征。乐观、豁达、幽默、平和、对别人的情绪容易同感、善于与人相处、有忍耐心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其中情绪稳定与否、善不善于自控,是一个人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有情绪色彩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教师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情绪稳定少起伏,尤其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防止由于学生的表现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往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3.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工作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纪律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坚毅性、处理问题的果断性等内容。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等,教师能够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以沉着、宁静、耐心说服的心态对待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榜样,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各个方面都不成熟,他们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善于观察、模仿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二、教师应具有的良好性格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性格特征呢?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热情、公正、民主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师性格的情绪特征:热情。
热情的具体表现为:
(1)成熟的情感。
(2)富有同情心。
(3)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
①在讲课过程中,真诚流露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②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③学生有疑惑时,主动询问,热情解答。
2.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公正。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应该表现出公正的态度,即平等、接受和尊重。
(1)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
(2)对所有的学生的接受。
(3)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师性格的意志特征:民主。
教师本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有时身体不舒服,或者工作不顺心,家庭生活出现变故,甚至遭受挫折。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不会因自己的不快和痛苦而迁怒于学生。
如上文所述,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健全个性的培养过程,无不打上了教师本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烙印。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由此可见,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素质较高的学生。而一个有心理障碍,甚至有心理疾患的教师往往会“造就”一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有心理疾患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贾晓波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2]高玉祥 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