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脱离生活的现象,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教条化,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提出了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生活化的思想。它提醒了人们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源于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从生活出发,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高等职业学校在这方面要积极探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工作。
关键字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生活的表现
(一)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想。
高职学校教师常运用理想的眼光去教育高职学校学生,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生中应该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最终进入理想的境地,但是,实际结果却导致教育工作脱离实际。在高职生素质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出现理想化的弊端,高职学校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毫无瑕疵的完人和圣人,但是学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虽然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把完人和圣人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中却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比如,为了向学生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经常引用那些因带病工作而死在岗位上,或者因工作繁忙而无法照顾并重父母的事迹。我们不否认这样的事迹很感人,并且值得宣传,但是如果高职学校教师把这种圣人标准用在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那么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脱离亲情和爱情的束缚而做到大公无私。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知识的教授。
知识化的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人们只要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就会成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使得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纯地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过程,高职学校教师认为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之后就完事大吉了。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凌驾于生活至上的教条,学生不是作为人接受教育的,而是作为接受命令的工具接受教育的。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之中盲目服从教师安排,阳奉阴违、做事浮皮潦草,或者在面临人际关系危机或者感情纠葛时难以适应、仓皇失措。
(三)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忽视了高职生的作为人的价值,而是过度重视其社会工具的价值。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对社会绝对服从,而学生个体在生活中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完全被忽视。虽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个人和社会没有真正实现过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其本质要求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化,它也应该秉承这样的精神追求,把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品德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如果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个体的生活主体地位,仅仅把学生当作工具来培养,显然就脱离了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现实。
二、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方法
(一) 确立立足现实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才能使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础,那种忽视学生的理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必须被摒弃。我们要把高、大、全的抽象主义的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标准被降低了,而是贴近了生活,考虑到了高职生的现实情况。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方面要做到从少数先进的精英回归到广大学生,广大的学生是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人群,他们构成了学生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广大学生的需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设定不可单一,要体现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层次性取决于高职生的思想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时复杂和多变的,社会意识出现了多层次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从生活获取来源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导高职生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人生观念的过程,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依据就是科学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经过生活检验的真理和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可以让学生接受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僵硬的概念和教条。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行动和动力,因为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或者工具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
思想政治的教育,仅仅通过知识的学习或者机械的学习时完全不够的,学生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感悟体验并获得自身的发展。离开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体验具有启发心灵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到达高职生的心灵,就必须体验,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亲身的体验,往往难以认同和理解,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可以产生共鸣,教育就容易在学生的心中驻扎。体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验催化了认知的内化,它将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它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通道,使主体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生活化,需要高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紧贴生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主义的问题还需要高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院系中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博士研究生论文,2007
[2] 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4] 谭建平,李琳.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字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生活的表现
(一)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想。
高职学校教师常运用理想的眼光去教育高职学校学生,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生中应该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最终进入理想的境地,但是,实际结果却导致教育工作脱离实际。在高职生素质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出现理想化的弊端,高职学校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毫无瑕疵的完人和圣人,但是学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虽然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把完人和圣人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中却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比如,为了向学生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经常引用那些因带病工作而死在岗位上,或者因工作繁忙而无法照顾并重父母的事迹。我们不否认这样的事迹很感人,并且值得宣传,但是如果高职学校教师把这种圣人标准用在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那么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脱离亲情和爱情的束缚而做到大公无私。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知识的教授。
知识化的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人们只要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就会成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使得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纯地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过程,高职学校教师认为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之后就完事大吉了。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凌驾于生活至上的教条,学生不是作为人接受教育的,而是作为接受命令的工具接受教育的。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之中盲目服从教师安排,阳奉阴违、做事浮皮潦草,或者在面临人际关系危机或者感情纠葛时难以适应、仓皇失措。
(三)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忽视了高职生的作为人的价值,而是过度重视其社会工具的价值。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对社会绝对服从,而学生个体在生活中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完全被忽视。虽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个人和社会没有真正实现过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其本质要求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化,它也应该秉承这样的精神追求,把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品德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如果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个体的生活主体地位,仅仅把学生当作工具来培养,显然就脱离了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现实。
二、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方法
(一) 确立立足现实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才能使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础,那种忽视学生的理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必须被摒弃。我们要把高、大、全的抽象主义的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标准被降低了,而是贴近了生活,考虑到了高职生的现实情况。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方面要做到从少数先进的精英回归到广大学生,广大的学生是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人群,他们构成了学生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广大学生的需求和标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设定不可单一,要体现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层次性取决于高职生的思想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时复杂和多变的,社会意识出现了多层次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从生活获取来源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导高职生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人生观念的过程,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依据就是科学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经过生活检验的真理和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可以让学生接受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僵硬的概念和教条。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行动和动力,因为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或者工具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
思想政治的教育,仅仅通过知识的学习或者机械的学习时完全不够的,学生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感悟体验并获得自身的发展。离开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体验具有启发心灵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到达高职生的心灵,就必须体验,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亲身的体验,往往难以认同和理解,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可以产生共鸣,教育就容易在学生的心中驻扎。体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验催化了认知的内化,它将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它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通道,使主体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生活化,需要高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紧贴生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主义的问题还需要高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院系中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博士研究生论文,2007
[2] 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4] 谭建平,李琳.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