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景不成文”,这句话虽则有些霸道,但“此景只羡天上有”如此一则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顿时会让自己的文章“蓬荜生辉”,亦绝非虚言。
“语文课程标准”亦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种有创意地表达,可谓是创作中对景物打磨的艺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中学生来说,所写之景不可能面面俱到,进行各角度,全方位的刻画。较具现实意义的应该是围绕主旨,把握作者此时所需表达的情感,选择一个易于发挥得切入点,用极具凝练的笔墨最大限度地刻画描摹。以期达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的和谐统一。
诚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登山”与“观海”因人因时因地而景非昔比。《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早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与“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感激而悲者矣”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铸就了两种迥异之景。
由此,我们的景物处理必须围绕主旨,把握作者所需表达的情感,因情剪景,景为情注。
那么,中学生在行文写作中,对景物该做怎样的打磨处理?前不久,房子装潢时,与一老油漆匠闲聊,受到一些启发。我戏谑地以漆匠所做的几道关键工序来喻之,漆匠要完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大小需经过十几道工序,选料,调料,刮底,打磨,上底漆,油漆灰补洞,打水磨,再上底漆,打磨光滑后上面漆(上色),最后抛光。我想拣其中几个关键的工序作为我们中学生对景物打磨处理的借鉴:
一、选料。大千世界,景物众多,同一种景物,皆有繁芜丛杂的意象。该选取哪种景物,哪种意象入文章,就如油漆工开工初的选料、调料。首先,必须依据作品主旨要求,作者所需表达的情感选择景物。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为什么选择白杨树入文,而不选择扭曲的老槐树,婀娜多姿的柳树作为文章的物象,恐怕还是源于白杨树的挺拔,笔直向上的特性,更吻合于作者所需赞扬的北方抗日军民的坚贞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同一种秋景,郁达夫《故都的秋》里感受到的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壶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的兰朵……”里的清、静与悲凉;欧阳修对秋天的感受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里的清爽和冷峭;在毛泽东眼里,秋天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生机勃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他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可见,选择景物必须依据作品主旨及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情感。
二、打磨。打磨是十几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工序,器物粗糙凹凸不平,棱角的突出,都需要打磨平整,直至适合于漆工的意愿,一个追求艺术美的漆工当然会在这道工序上耗费劳力、心力。同样,我们的创作者需对自己选入的景物进行千锤百炼,对不符合作者创造意愿的,须对其进行美容修饰,以期达到作者的意愿。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为了表现自己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把他们描绘成“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当然,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显得美妙,但他们可以在景物的群体组合中显得富有情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曲中的十个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更有甚者,作者有时需要依据自己的抒情需要去“捏造”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所以,我们现代人往往在历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后,大呼“非古人所描绘之气象”。
三、上色、抛光。打磨平整光滑后需要上色、抛光的最后程序。就如写作中对景物最后的润色、修饰。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关于那段“月色下的荷塘”的描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一“泻”、一“浮”、一“洗”、一“笼”,把月色下的荷塘勾画得如此空明透彻。这种语言上字斟句酌,可谓语言润色的典范。另有一段“荷塘上的月色”的描绘,“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采用一连串的比喻(或谓为博喻)修辞,显得生动而想象万千;通感修辞的采用,把“荷香”写活了,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愿心中的维纳斯给你我一双艺术的慧眼,去打磨这种“此景只羡天上有”的艺术境界,去追求自己艺术人生的高度!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亦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种有创意地表达,可谓是创作中对景物打磨的艺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中学生来说,所写之景不可能面面俱到,进行各角度,全方位的刻画。较具现实意义的应该是围绕主旨,把握作者此时所需表达的情感,选择一个易于发挥得切入点,用极具凝练的笔墨最大限度地刻画描摹。以期达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的和谐统一。
诚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登山”与“观海”因人因时因地而景非昔比。《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早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与“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感激而悲者矣”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铸就了两种迥异之景。
由此,我们的景物处理必须围绕主旨,把握作者所需表达的情感,因情剪景,景为情注。
那么,中学生在行文写作中,对景物该做怎样的打磨处理?前不久,房子装潢时,与一老油漆匠闲聊,受到一些启发。我戏谑地以漆匠所做的几道关键工序来喻之,漆匠要完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大小需经过十几道工序,选料,调料,刮底,打磨,上底漆,油漆灰补洞,打水磨,再上底漆,打磨光滑后上面漆(上色),最后抛光。我想拣其中几个关键的工序作为我们中学生对景物打磨处理的借鉴:
一、选料。大千世界,景物众多,同一种景物,皆有繁芜丛杂的意象。该选取哪种景物,哪种意象入文章,就如油漆工开工初的选料、调料。首先,必须依据作品主旨要求,作者所需表达的情感选择景物。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为什么选择白杨树入文,而不选择扭曲的老槐树,婀娜多姿的柳树作为文章的物象,恐怕还是源于白杨树的挺拔,笔直向上的特性,更吻合于作者所需赞扬的北方抗日军民的坚贞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同一种秋景,郁达夫《故都的秋》里感受到的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壶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的兰朵……”里的清、静与悲凉;欧阳修对秋天的感受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里的清爽和冷峭;在毛泽东眼里,秋天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生机勃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他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可见,选择景物必须依据作品主旨及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情感。
二、打磨。打磨是十几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工序,器物粗糙凹凸不平,棱角的突出,都需要打磨平整,直至适合于漆工的意愿,一个追求艺术美的漆工当然会在这道工序上耗费劳力、心力。同样,我们的创作者需对自己选入的景物进行千锤百炼,对不符合作者创造意愿的,须对其进行美容修饰,以期达到作者的意愿。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为了表现自己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把他们描绘成“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当然,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显得美妙,但他们可以在景物的群体组合中显得富有情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曲中的十个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更有甚者,作者有时需要依据自己的抒情需要去“捏造”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所以,我们现代人往往在历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后,大呼“非古人所描绘之气象”。
三、上色、抛光。打磨平整光滑后需要上色、抛光的最后程序。就如写作中对景物最后的润色、修饰。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关于那段“月色下的荷塘”的描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一“泻”、一“浮”、一“洗”、一“笼”,把月色下的荷塘勾画得如此空明透彻。这种语言上字斟句酌,可谓语言润色的典范。另有一段“荷塘上的月色”的描绘,“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采用一连串的比喻(或谓为博喻)修辞,显得生动而想象万千;通感修辞的采用,把“荷香”写活了,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愿心中的维纳斯给你我一双艺术的慧眼,去打磨这种“此景只羡天上有”的艺术境界,去追求自己艺术人生的高度!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