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以往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的困惑,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重新思考和设计课堂,注重教师预设的重要性和课堂有效生成的可贵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收获了许多学生可贵的思维的火花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反思 苏轼的词 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的语文课本在必修四里仍然选录了苏轼的词《念奴娇o赤壁怀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这首词时,往往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到每一句诗的意思再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诗歌的表达技巧,可谓细致、全面,但这种讲法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诗歌的个性化的理解,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符。 这种讲授诗词的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以已有的经验型知识来代替学生对新知识的个性化感悟,课堂只有教师充分的预设而缺乏学生灵动的生成,不能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容易出现教师累、学生烦的教学现象。
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避免以教师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怎样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进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师生充分对话的声音,使学生顿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为此,我在教授苏轼的这首词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念奴娇o赤壁怀古》是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高一的很多学生对这首词是很熟悉的,但往往容易给这首词笼统的贴上豪放、旷达这样的标签,缺乏对诗人复杂情感的体会和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感觉这首词最难理解也最难教的是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每次都是生硬的告诉学生这句诗是词人儒释道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流露出词人感伤的情绪,有消极的一面,但整首词的格调是豪放的。基于这样的学情和教情,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他们深入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诗句,与其老师贴标签式地讲解,不如放手交给学生,看他们怎么说,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为了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的阅读、鉴赏,我首先对整首词的教学进行了充分的预设,采用用问题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何哲思?"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景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诗人为什么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青睐周瑜?诗人为什么"多情"?怎样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等。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慢慢明白了诗人在豪放之余所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对英雄的追慕和对自己功业未就人生短促的无奈感,诗人的形象也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
教学时只有教师充分的预设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抓住课堂上有效的时机和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播和引导,使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比如在学生探讨周瑜的形象时,对"小乔初嫁了"一句只是笑,好像并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我便抓住时机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一句?对表现周瑜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经过讨论很快学生便认识到"美人衬英雄,英雄更出色"的道理,与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在讨论诗人为什么"多情"时,我发现有同学说"周瑜笑我",有同学说"作者笑自己",对两句话的主语存在不同的看法,于是我马上发问:"到底谁‘故国神游’?谁又‘笑我多情’?"当然答案不一定统一,说周瑜和说诗人都能讲得通,但学生从这个问题明白了作者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仍然不能忘情于世事,仍然对英雄功业充满了神往的既无奈自嘲又让人感奋的情感状态。再如在讨论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是该怎样理解时,学生的发言都没有涉及历来认为这句"消极"这一观点,我便启发:"有人认为这一句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一面,你怎么看?"这样使这个问题又继续深入地讨论下去。
这首词教学的重点我放在了下半阙,一方面是因为下半阙诗人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复杂,另一方面是最后的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好理解。既然以往对这句诗的理解和讲解的方式连自己都觉得牵强和生硬,那现在就把这个问题大胆的抛给学生吧,看看学生的理解究竟在哪个层面。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学生真的给我上了一课,学生对这句诗理解思维之开阔、之深是让人吃惊和赞叹的。其中有几种说法真的很有见地,比如有同学认为,不管是英雄周瑜,还是功业无成年近半百的诗人,其"人生"都"如梦"般短暂,这短暂的人生与永恒的江月、山石、怒涛、江山相比是何其渺小,人生的荣耀或是挫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是何其的微不足道,所以诗人"一尊还酹江月",举起酒杯向永恒的江月祭奠,表明自己对宇宙自然满腔的敬畏。这种说法抓住了诗中的"人生"和"江月"进行对比,再联系全诗的内容,非常新颖且有一定说服力。又如有同学认为,最后一句诗和第一句诗形成呼应,那些同样"人生如梦"般短暂的英雄们虽然最终也会"浪淘尽",但他们毕竟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建立了英雄的功业,虽然如"大江"般"东去",但作为仰慕英雄的诗人却对他们奉献了自己满腔的敬意,所以举酒祭奠的是那些逝去的英雄。还有同学认为,如果说"多情应笑我"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解嘲,那这句诗就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学生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但都能头头是道,关于这个问题整个课堂充满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表达的声音,我只是适时地或启发或质询或点拨,对一些特别有见地和道理的说法给予肯定和赞扬。可以说学生的回答不仅加深了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更改变了我对学生的看法,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互动的、充满了生成的课堂最迷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虽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但真的给了苦苦思索的我很多启示:首先,对一堂课、一篇诗文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如果没有事先设计的那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作者复杂情感的问题,学生最后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能那么水到渠成和深刻精辟吗?预设是教师上课的线索、思路,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引领的体现。其次,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又是绝对不行的,教师必须有教学的智慧,必须独具慧眼,能捕捉住课堂上那些有价值的生成的时机,让课堂充满师生思想和心灵碰撞的火花。这是我最看重和珍惜的课堂现象,更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放下讲授的姿态,以组织者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对他们来说才是最珍贵和难忘的。
因为有反思所以有行动,因为有行动所以有启示,这才是教学良性循环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反思 苏轼的词 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的语文课本在必修四里仍然选录了苏轼的词《念奴娇o赤壁怀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这首词时,往往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到每一句诗的意思再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诗歌的表达技巧,可谓细致、全面,但这种讲法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诗歌的个性化的理解,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符。 这种讲授诗词的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以已有的经验型知识来代替学生对新知识的个性化感悟,课堂只有教师充分的预设而缺乏学生灵动的生成,不能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容易出现教师累、学生烦的教学现象。
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避免以教师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怎样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进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师生充分对话的声音,使学生顿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为此,我在教授苏轼的这首词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念奴娇o赤壁怀古》是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高一的很多学生对这首词是很熟悉的,但往往容易给这首词笼统的贴上豪放、旷达这样的标签,缺乏对诗人复杂情感的体会和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感觉这首词最难理解也最难教的是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每次都是生硬的告诉学生这句诗是词人儒释道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流露出词人感伤的情绪,有消极的一面,但整首词的格调是豪放的。基于这样的学情和教情,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他们深入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诗句,与其老师贴标签式地讲解,不如放手交给学生,看他们怎么说,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为了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的阅读、鉴赏,我首先对整首词的教学进行了充分的预设,采用用问题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何哲思?"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景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诗人为什么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青睐周瑜?诗人为什么"多情"?怎样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等。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慢慢明白了诗人在豪放之余所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对英雄的追慕和对自己功业未就人生短促的无奈感,诗人的形象也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
教学时只有教师充分的预设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抓住课堂上有效的时机和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播和引导,使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比如在学生探讨周瑜的形象时,对"小乔初嫁了"一句只是笑,好像并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我便抓住时机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一句?对表现周瑜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经过讨论很快学生便认识到"美人衬英雄,英雄更出色"的道理,与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在讨论诗人为什么"多情"时,我发现有同学说"周瑜笑我",有同学说"作者笑自己",对两句话的主语存在不同的看法,于是我马上发问:"到底谁‘故国神游’?谁又‘笑我多情’?"当然答案不一定统一,说周瑜和说诗人都能讲得通,但学生从这个问题明白了作者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仍然不能忘情于世事,仍然对英雄功业充满了神往的既无奈自嘲又让人感奋的情感状态。再如在讨论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是该怎样理解时,学生的发言都没有涉及历来认为这句"消极"这一观点,我便启发:"有人认为这一句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一面,你怎么看?"这样使这个问题又继续深入地讨论下去。
这首词教学的重点我放在了下半阙,一方面是因为下半阙诗人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复杂,另一方面是最后的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好理解。既然以往对这句诗的理解和讲解的方式连自己都觉得牵强和生硬,那现在就把这个问题大胆的抛给学生吧,看看学生的理解究竟在哪个层面。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学生真的给我上了一课,学生对这句诗理解思维之开阔、之深是让人吃惊和赞叹的。其中有几种说法真的很有见地,比如有同学认为,不管是英雄周瑜,还是功业无成年近半百的诗人,其"人生"都"如梦"般短暂,这短暂的人生与永恒的江月、山石、怒涛、江山相比是何其渺小,人生的荣耀或是挫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是何其的微不足道,所以诗人"一尊还酹江月",举起酒杯向永恒的江月祭奠,表明自己对宇宙自然满腔的敬畏。这种说法抓住了诗中的"人生"和"江月"进行对比,再联系全诗的内容,非常新颖且有一定说服力。又如有同学认为,最后一句诗和第一句诗形成呼应,那些同样"人生如梦"般短暂的英雄们虽然最终也会"浪淘尽",但他们毕竟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建立了英雄的功业,虽然如"大江"般"东去",但作为仰慕英雄的诗人却对他们奉献了自己满腔的敬意,所以举酒祭奠的是那些逝去的英雄。还有同学认为,如果说"多情应笑我"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解嘲,那这句诗就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学生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但都能头头是道,关于这个问题整个课堂充满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表达的声音,我只是适时地或启发或质询或点拨,对一些特别有见地和道理的说法给予肯定和赞扬。可以说学生的回答不仅加深了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更改变了我对学生的看法,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互动的、充满了生成的课堂最迷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虽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但真的给了苦苦思索的我很多启示:首先,对一堂课、一篇诗文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如果没有事先设计的那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作者复杂情感的问题,学生最后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能那么水到渠成和深刻精辟吗?预设是教师上课的线索、思路,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引领的体现。其次,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又是绝对不行的,教师必须有教学的智慧,必须独具慧眼,能捕捉住课堂上那些有价值的生成的时机,让课堂充满师生思想和心灵碰撞的火花。这是我最看重和珍惜的课堂现象,更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放下讲授的姿态,以组织者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对他们来说才是最珍贵和难忘的。
因为有反思所以有行动,因为有行动所以有启示,这才是教学良性循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