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它是课程评价的组成部分。只有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推动、促进作用的评价才是有效的美术教学评价。
  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在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发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发挥,评价还存在着“窄”、“统”、“浅”等现象。“窄”是因为教师对美术教学评介的理解狭隘所至,把教学评价和学生的作业评价等同了。“统”是因为教师心中缺乏目标脉络所至,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同了。“浅”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及其作品缺乏深入了解,没有读懂学生的“心”和学生的“画”;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美术素养还不够。
  找到原因后,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突破,增强了美术教学评价对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四环紧扣,穿针引线,拓展评价的范围度
  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好四个环节:课前、课中、课后、课外,让评价穿针引线,把这四个环节结合起来,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
  评价,我们要从课的起始开始。课前评价以定位性评价为主,学生在新课之前他们的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特别是现有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是我们授课前必须把握的。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以往课堂学习的情况、作业情况,对班级学生知识结构、技能表现、情感态度做一个分析,进行一次初评,了解学生真正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因素。
  课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大量信息反馈上来,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在大量的反馈信息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教学能力,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鼓励学生的成功,强化学习的收获。
  课后要实施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在课堂结束部分进行,它的主要功能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为下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学生的学习结果会以一幅画,一件制作,一分感受等不同形式出现,此时,教师要根据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加以评价。在总结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运用专业知识,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也可以让家长、网络参与进来进行较全面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方法,培养的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各种表现手段和表现题材,绘画、制作、综合实践探究,大量地阅读欣赏美术作品,然后采取档案袋或学习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老师和同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美术学习活动要及时给予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和辅导,我们深知:美术能力的提高功在课外。教师的教学和评价只有激起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才是真正发挥了美术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性。
  二、课标统领,因材施评,落实评价的针对性
  要改变美术评价笼统宽泛的现状,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目标意识,目标明确了,评价的针对性也就随之强了起来。当教师对义务阶段的美术教学心中缺乏目标脉络,对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时,会容易导致把握和使用教材的方向性不明确,出现“就事而事”的现象。如果按照学期目标要求,把教材内容有机组合成几个学习单元,学习任务明确,评价目标要求也更清晰。
  美术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对表现内容的绘画形式也是各有所好。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爱好,在同样的课程中,设立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允许学生用教材提供的内容,主动灵活地进行学习,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
  当我们做到了分层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后,我们的课堂评价就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快乐。课堂上老师看到的是学生自信的神情,学生展示的是自己拿手的节目,课堂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将成为学生学习求知发展的最佳场所。
  三、引导感悟,读懂学生,克服评价的肤浅化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或作品入手,抓住美术的学科特点,善加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多与学生交流,细细品味学生作品,了解学生作品表现的含义,再恰当引导,使学生学习上升一个台阶。
  另外,教师要多看名家对经典作品的评述,通过看画和看评述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长此以往,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素养提高了,对学生的作品也就能较快较准地给予修改建议(语言的方式或是直接在画上修改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手上和眼睛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拓展评价的范围度、落实评价的针对性、克服评价的肤浅化,确实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增效,并以此促进美术课堂教学、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
  当然,要让教学评价对美术教学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还需要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上的孜孜追求,更需要在个人美术素养上的孜孜追求!
其他文献
“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超前学、主动学、互相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学,教师以学定教,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先学后交,反馈矫正,在多元评价和激励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自信心、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教学思想。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恰当的定位,
期刊
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学习小组就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它如同一个个动车组,是高效课堂的原动力。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小组学习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让后进生积极进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呢?!这是我们英语组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都面临的,很棘手的问题。静下心来思考,我校的新课改教学工作已经开展快五个年头,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推动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时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是一致的。教师在平时的职业劳动中对学生不仅仅是“授业、解惑”,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风貌一一老师的“道”是学生的“镜子”。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一对主要矛盾。在现实生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常常违反教师的道德规范,课堂内外,丑态
期刊
学生优良的阅读品质的养成,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课内有效的阅读指导训练与学生课外充分的阅读实践相结合。今天我想从阅读的规划,读物的选择,阅读的路径,以及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思辨性品质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在注重课内外衔接,培养学生阅读品质方面的做法。  一、有规划——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  书籍浩如烟海,怎样把热爱阅读的种子,尽早播进每个学生心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并逐步养成持之以
期刊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一系列不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因素,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呢?我们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树立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积极主动的自主性的发展,是在差异基础上个
期刊
科学运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平台,实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目的。当今时代是改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更是花样多多。无论课堂教学的模式怎样变革,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目的的主要平台。当然,当代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促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提高学
期刊
在我校实行有效教学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短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上,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和课堂上等方面工作的改变,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否则,会使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意义,当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校推行的有效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提倡有价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变化与创新。针对我校目前学生生源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认为重心应放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状况是:实验课很兴奋,但仅限于实验时产生的现象;理论课就显得比较沉闷。他们觉得课堂上的知识都听懂了,但课后作业容易出错,考试时成绩也不太理想。
期刊
“学数学难,农村高中生学好数学更是难上加难”,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数学难学成为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近年课改对数学的影响愈发突出,比以往每次课程改革都来得猛烈,初高中衔接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后续正常的教学.  笔者近年承担衔接教学校本研究,对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作了一些探讨、思考,在这里与各位同行分享.  1.“瞻前”——关注衔接教学的前期准备  1.1心理准备.“心理准备”是做好衔接教学的前提.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是健康,实际上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大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冷淡、任性、自卑、嫉妒、偏激、孤独等。由于病态心理导致行为失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危害了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