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极具地域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已然受到了诸多现代因素的冲击,而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东音乐若要使其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融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寻求新的发展轨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冀东地方音乐这块民族音乐瑰宝长青。
关键词:冀东地方音乐 评剧发展 社区文化 新轨迹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冀东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且具有中原、塞外以及少数民族(满族)文化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之优势,因此在中国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地方音乐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顺应时代需求,也顺应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形式,具有大众性、普及性。作为冀东地方音乐主要部分之一的评剧,在新时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新的发展轨迹,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以点带面,以社区带动社会,才能使评剧在现代城市中站稳脚跟,并繁荣发展。
一 冀东地方音乐的区域环境
冀东的区域是指唐山、秦皇岛的绝大部分(青龙除外),北京东部诸县以及天津北部的宁河、宝坻、武清和蓟县,冀东地方音乐则主要指的是唐山评剧、滦州皮影以及乐亭大鼓这三种形式。
二 评剧的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清末年间产生于唐山,深受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影响,具有评古论今、爱憎分明、警世醒人的鲜明特征。1908年前后,以成兆才(唐山滦南人士)为首的蹦蹦戏艺人以莲花落为基础,并在其剧本、伴奏、表演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同时加入了京剧和梆子大戏的一些程式,创作了一批大戏,取名“平腔梆子戏”,即评剧的雏形。同年冬天,在滦县首演,名声大振。次年初,于唐山小山西下坡的永盛茶园演出,倾倒了各层观众。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一词对此进行命名。评剧是冀东地方音乐的代表,和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支花”,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等地,有着突出的地域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后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关于评剧在那时能够兴盛,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题材选择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及社会动向。评剧剧本中,爱情婚姻这一艺术界永恒的话题,依旧占了一半的比例,此时评剧中的爱情婚姻不再反映封建婚姻的束缚,而是反映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这无疑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人民对于婚姻生活认识的新动向。因此可以说,艺术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时代造就艺术。其次是评剧的通俗性,评剧的情节基本都是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极少有涉及帝王、将相的内容,与此同时,评剧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语言的通俗性,将口语再三斟酌、精简,从而形成地域性强、通俗易懂、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特色剧本语言,这也正是评剧吸引观众、兴盛一时的重要原因。
2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重生的评剧经历过低谷期、沉寂期,现如今,在文化软实力备受关注的新时期,评剧也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新时期。
唐山,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一年一届,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定名为“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从第二届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艺术节”。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评剧节改为了两年一届。艺术节上,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顶级评剧艺术家的表演外,还举行了评剧艺术研讨会、评剧票友大赛、评剧电影展等。中国评剧艺术节既是评剧专业艺术家交流的平台,也是评剧票友参与的平台,对于评剧的宣传和发展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三 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
发现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观其本质,就是要明确为什么新时期评剧要寻求新的发展轨迹。
1 参与人群较少,观众老龄化
目前,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音乐面临不少问题,其一便是参与人群较少,同时观众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公园晨练队伍里的评剧,还是风俗文化街里的皮影,或是剧场里的大鼓书,从参与者到台下观众,都明显地反映出老龄化这一问题。以冀东地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例,评剧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影已年过八旬,皮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永衡也年近八旬。总而言之,包括评剧在内的冀东地方音乐,无论是参与者、观众,还是传承人,严重的老龄化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和青年群体脱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脱节。
2 剧本创作与现代都市文化脱节
之所以和时代相脱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剧的剧本内容与现代都市的文化相脱节,与中国展示给世界的精神面貌相脱节。
以2000年唐山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评剧(唐山)艺术节为例,参赛的剧目主要有中国评剧院的《祥子与虎妞》、天津评剧院的《狗不理传奇》、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窦娥冤》、黑龙江评剧院的《血溅乌纱》、沈阳评剧院的《疙瘩屯》、唐山市评剧团的《红龙泉》等,尽管都是优秀的传统评剧作品,但从剧本名字上不难看出,大多评剧还都是延续老的套路,都以古代故事为题材,反应的也大都是旧社会的中国。而当今中国社会是和谐社会,且当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评剧显然与此存在一定的差异。
3 现代化音乐对其的冲击
除了上述两个严峻的问题外,现代化的音乐也给评剧这一传统地方性戏曲音乐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台文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内地,同时西方艺术也不同程度地渗入,加之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必然使得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枝繁叶茂,占据了很大的艺术舞台,而作为传统艺术的评剧,则不免有些萎缩凋零。流行元素、流行音乐充斥的电视、网络,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评剧作为传统剧种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 评剧发展的新轨迹 1 传统艺术与新兴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
艺术具有主体性,而艺术的主体是人,所以艺术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艺术产生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千姿百态在社区中应有尽有。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贴近人民生活,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双重特点。将评剧这一传统音乐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作为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的同时,还能将社区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发展壮大,并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社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使社区居民在生活中接触评剧,感受评剧,作为主体参与评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剧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 传统形式与新时代相结合
(1)利用网络加大宣传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传播效应可谓不小。很多歌曲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迅速红遍大街小巷。评剧若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若要创新就必须先跟上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体,目前,已经有了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有了这些网络平台,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评剧的参与者、观众的老龄化,致使网络这一便利平台的传播速度受到限制,因此,仅靠网络加大宣传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其它一些新的发展途径。
(2)利用外延场所扩大影响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仅凭两年一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李河认为,文化有其外部成分和内涵之分,建文化广场,修庙盖城,建民族风俗一条街等都是文化的外部成分,亦称为外延,而文化的内涵是精神上的。对于评剧而言,剧院、民俗文化一条街都是其文化外延的典型体现,利用这些外延的硬件载体,扩大评剧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这是其发展的创新路径。唐山的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的民俗一条街,都是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的外延部分,将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评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接触评剧,认识评剧,喜欢评剧,这才是评剧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
(3)拓宽参与群体年龄层
冀东地方音乐,与其它一些地方音乐相同,大致是以中老年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方式保存和传播着的,参与者和观众的老龄化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若要地方音乐与时代接轨,从而得以可持续性传承,扩大参与群体,拓宽参与群体及观众的年龄层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新时代的青年人认识冀东地方音乐,认识评剧,逐渐接受评剧,喜爱评剧,评剧作为传统地方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传承。地方基础性教育院校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平均年龄为18至22岁,当下的他们可以说是耳听着“海豚音”,满眼尽是“韩流”,对于传统音乐,哪怕是本地的地方传统音乐普遍知之甚少。为了使传统音乐能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应当添加冀东地方音乐必修课,而对于占有在校生绝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来讲,则可以将冀东地方音乐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这样以来,可以使在校生这一为数不少的社会青年群体接触、认识评剧;其次,校园内建立评剧交流平台,辅助冀东地方音乐相关课程,供爱好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此类交流平台和一些院校成立的英语口语交流平台——英语角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4)社会各部门的后方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馆相关资料的备份,文化馆、群艺馆定期的艺术作品呈现,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多方面的鼎力合作,是评剧发展新轨迹中的重要一步。
3 剧本创作与新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都是存在于时代当中的,任何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诞生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同时反映历史文化。评剧在清末明初之所以盛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时评剧的剧本内容符合当时人们生活的新动向,反映了当时相关的新思想。而在新时期,若要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轨迹,剧本创作与时代的结合也就成了必然之趋。传统艺术若要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紧扣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并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这一主导思想。在保存原有经典优秀剧本的同时,寻求创新,创作一些反映当下时代风貌的新作品。继承和发展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剧本内容创新的同时,应评剧通俗性、语言的地方性色彩,用评剧经典的“旧瓶”来装新时代新都市文化这一“新酒”,这样才能历久弥香。
四 结语
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着艺术性、欣赏性、通俗性,是宝贵的地方艺术,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评剧应与时代同步,沿着当今国家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寻求新时期发展的新轨迹,合理地继承与发展,这样才能可持续性传承。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冀东民族音乐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2YS024。
参考文献:
[1] 陈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音乐辨析》,《乐府新声》,2009年第2期。
[2] 陈钧:《论评剧音乐的传承园发展》,《乐府新声》,2007年第4期。
[3] 乐亭民间艺术编委会:《乐亭大鼓》,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4] 秦华生:《中国评剧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秦杉:《唐山皮影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沧海》,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明阳,女,1978—,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冀东地方音乐 评剧发展 社区文化 新轨迹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冀东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且具有中原、塞外以及少数民族(满族)文化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之优势,因此在中国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地方音乐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顺应时代需求,也顺应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形式,具有大众性、普及性。作为冀东地方音乐主要部分之一的评剧,在新时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新的发展轨迹,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以点带面,以社区带动社会,才能使评剧在现代城市中站稳脚跟,并繁荣发展。
一 冀东地方音乐的区域环境
冀东的区域是指唐山、秦皇岛的绝大部分(青龙除外),北京东部诸县以及天津北部的宁河、宝坻、武清和蓟县,冀东地方音乐则主要指的是唐山评剧、滦州皮影以及乐亭大鼓这三种形式。
二 评剧的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清末年间产生于唐山,深受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影响,具有评古论今、爱憎分明、警世醒人的鲜明特征。1908年前后,以成兆才(唐山滦南人士)为首的蹦蹦戏艺人以莲花落为基础,并在其剧本、伴奏、表演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同时加入了京剧和梆子大戏的一些程式,创作了一批大戏,取名“平腔梆子戏”,即评剧的雏形。同年冬天,在滦县首演,名声大振。次年初,于唐山小山西下坡的永盛茶园演出,倾倒了各层观众。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一词对此进行命名。评剧是冀东地方音乐的代表,和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支花”,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等地,有着突出的地域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后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关于评剧在那时能够兴盛,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题材选择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及社会动向。评剧剧本中,爱情婚姻这一艺术界永恒的话题,依旧占了一半的比例,此时评剧中的爱情婚姻不再反映封建婚姻的束缚,而是反映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这无疑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人民对于婚姻生活认识的新动向。因此可以说,艺术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时代造就艺术。其次是评剧的通俗性,评剧的情节基本都是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极少有涉及帝王、将相的内容,与此同时,评剧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语言的通俗性,将口语再三斟酌、精简,从而形成地域性强、通俗易懂、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特色剧本语言,这也正是评剧吸引观众、兴盛一时的重要原因。
2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重生的评剧经历过低谷期、沉寂期,现如今,在文化软实力备受关注的新时期,评剧也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新时期。
唐山,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一年一届,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定名为“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从第二届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艺术节”。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评剧节改为了两年一届。艺术节上,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顶级评剧艺术家的表演外,还举行了评剧艺术研讨会、评剧票友大赛、评剧电影展等。中国评剧艺术节既是评剧专业艺术家交流的平台,也是评剧票友参与的平台,对于评剧的宣传和发展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三 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
发现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观其本质,就是要明确为什么新时期评剧要寻求新的发展轨迹。
1 参与人群较少,观众老龄化
目前,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音乐面临不少问题,其一便是参与人群较少,同时观众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公园晨练队伍里的评剧,还是风俗文化街里的皮影,或是剧场里的大鼓书,从参与者到台下观众,都明显地反映出老龄化这一问题。以冀东地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例,评剧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影已年过八旬,皮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永衡也年近八旬。总而言之,包括评剧在内的冀东地方音乐,无论是参与者、观众,还是传承人,严重的老龄化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和青年群体脱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脱节。
2 剧本创作与现代都市文化脱节
之所以和时代相脱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剧的剧本内容与现代都市的文化相脱节,与中国展示给世界的精神面貌相脱节。
以2000年唐山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评剧(唐山)艺术节为例,参赛的剧目主要有中国评剧院的《祥子与虎妞》、天津评剧院的《狗不理传奇》、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窦娥冤》、黑龙江评剧院的《血溅乌纱》、沈阳评剧院的《疙瘩屯》、唐山市评剧团的《红龙泉》等,尽管都是优秀的传统评剧作品,但从剧本名字上不难看出,大多评剧还都是延续老的套路,都以古代故事为题材,反应的也大都是旧社会的中国。而当今中国社会是和谐社会,且当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评剧显然与此存在一定的差异。
3 现代化音乐对其的冲击
除了上述两个严峻的问题外,现代化的音乐也给评剧这一传统地方性戏曲音乐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台文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内地,同时西方艺术也不同程度地渗入,加之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必然使得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枝繁叶茂,占据了很大的艺术舞台,而作为传统艺术的评剧,则不免有些萎缩凋零。流行元素、流行音乐充斥的电视、网络,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评剧作为传统剧种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 评剧发展的新轨迹 1 传统艺术与新兴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
艺术具有主体性,而艺术的主体是人,所以艺术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艺术产生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千姿百态在社区中应有尽有。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贴近人民生活,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双重特点。将评剧这一传统音乐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作为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的同时,还能将社区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发展壮大,并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社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使社区居民在生活中接触评剧,感受评剧,作为主体参与评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剧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 传统形式与新时代相结合
(1)利用网络加大宣传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传播效应可谓不小。很多歌曲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迅速红遍大街小巷。评剧若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若要创新就必须先跟上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体,目前,已经有了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有了这些网络平台,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评剧的参与者、观众的老龄化,致使网络这一便利平台的传播速度受到限制,因此,仅靠网络加大宣传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其它一些新的发展途径。
(2)利用外延场所扩大影响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仅凭两年一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李河认为,文化有其外部成分和内涵之分,建文化广场,修庙盖城,建民族风俗一条街等都是文化的外部成分,亦称为外延,而文化的内涵是精神上的。对于评剧而言,剧院、民俗文化一条街都是其文化外延的典型体现,利用这些外延的硬件载体,扩大评剧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这是其发展的创新路径。唐山的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的民俗一条街,都是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的外延部分,将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评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接触评剧,认识评剧,喜欢评剧,这才是评剧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
(3)拓宽参与群体年龄层
冀东地方音乐,与其它一些地方音乐相同,大致是以中老年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方式保存和传播着的,参与者和观众的老龄化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若要地方音乐与时代接轨,从而得以可持续性传承,扩大参与群体,拓宽参与群体及观众的年龄层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新时代的青年人认识冀东地方音乐,认识评剧,逐渐接受评剧,喜爱评剧,评剧作为传统地方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传承。地方基础性教育院校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平均年龄为18至22岁,当下的他们可以说是耳听着“海豚音”,满眼尽是“韩流”,对于传统音乐,哪怕是本地的地方传统音乐普遍知之甚少。为了使传统音乐能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应当添加冀东地方音乐必修课,而对于占有在校生绝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来讲,则可以将冀东地方音乐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这样以来,可以使在校生这一为数不少的社会青年群体接触、认识评剧;其次,校园内建立评剧交流平台,辅助冀东地方音乐相关课程,供爱好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此类交流平台和一些院校成立的英语口语交流平台——英语角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4)社会各部门的后方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馆相关资料的备份,文化馆、群艺馆定期的艺术作品呈现,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多方面的鼎力合作,是评剧发展新轨迹中的重要一步。
3 剧本创作与新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都是存在于时代当中的,任何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诞生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同时反映历史文化。评剧在清末明初之所以盛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时评剧的剧本内容符合当时人们生活的新动向,反映了当时相关的新思想。而在新时期,若要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轨迹,剧本创作与时代的结合也就成了必然之趋。传统艺术若要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紧扣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并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这一主导思想。在保存原有经典优秀剧本的同时,寻求创新,创作一些反映当下时代风貌的新作品。继承和发展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剧本内容创新的同时,应评剧通俗性、语言的地方性色彩,用评剧经典的“旧瓶”来装新时代新都市文化这一“新酒”,这样才能历久弥香。
四 结语
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着艺术性、欣赏性、通俗性,是宝贵的地方艺术,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评剧应与时代同步,沿着当今国家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寻求新时期发展的新轨迹,合理地继承与发展,这样才能可持续性传承。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冀东民族音乐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2YS024。
参考文献:
[1] 陈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音乐辨析》,《乐府新声》,2009年第2期。
[2] 陈钧:《论评剧音乐的传承园发展》,《乐府新声》,2007年第4期。
[3] 乐亭民间艺术编委会:《乐亭大鼓》,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4] 秦华生:《中国评剧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秦杉:《唐山皮影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沧海》,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明阳,女,1978—,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