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是赏识教育的一种手段。教学中,奖励教育实施得好,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班级管理中,奖励教育实施得好,能让班级积极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对促进班级文化有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奖励行为是有效、科学的呢?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为幼教工作者实施有效奖励提供了理论上的启示。
社会交换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在20世纪提出的。它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一些理论再发展起来的,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实践,为此,笔者认为借鉴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幼儿实施有效奖励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大班的乐乐在兴致盎然地观察着蚂蚁,虽然天气很热,但乐乐一看就是近一个小时,全神贯注。李老师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向他微笑,乐乐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继续他的探索。
案例二:自然角的菊花是小宇带来的,小宇每天都会去照顾它,张老师也每次都会口头表扬小宇。刚开始小宇很高兴,但渐渐地小宇对表扬的反馈越来越弱,一段时间后,小宇对菊花也疏于照顾,直至行为消失。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大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就会非常投入。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指出: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乐乐观察蚂蚁的行为,让他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他觉得“观察蚂蚁的这种行为”非常有价值,那么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在这里,乐乐的坚持是内在的驱动,它不需要外部的力量。
案例二中,张老师第一次给予小宇肯定奖励时,小宇非常受用,但随着肯定的频繁出现,小宇的行为反而逐渐削弱。“剥夺——满足命题”告诉我们,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就越小。小宇照顾菊花的行为得到了太频繁的奖赏,反而削弱了小宇观察行为的积极性。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奖励都是有效的。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奖励的时机、频率、对幼儿的价值等。根据这些因素,特提出以下奖励策略。
(一)眼睛要明——奖励的时机要及时
社会交换论告诉我们,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因此,在教育中,幼儿某个值得奖励的行为发生后,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及时给予奖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该眼睛要快,眼里有物,只要发现幼儿出现一点点进步的苗头,都要进行赞美和鼓励。方式可以多样,语言的赞美、肢体的拥抱、小礼物的奖励等。
(二)心中有谱——奖励的行为有必要
怎样的奖励才是恰当的呢?在案例一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赞扬并没有给乐乐带来很高的情绪体验。因为对于乐乐来说,内在的兴趣是他坚持的原动力,即使没人强化这样的正面行为,乐乐也会非常开心地观察下去。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厘清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对于幼儿来说,坚持看动画片、用五彩蜡笔画画之类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属于他们的内在动力。其次,还要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些我们大人看起来枯燥的事情,幼儿却乐此不疲。这时候的奖励,不是强化,而是干扰,有可能会让幼儿因期盼奖励而忽略了事情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三)言之有物——奖励的内容有价值
对幼儿进行奖励时,反馈给幼儿的奖励信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奖励的效果。比如:小米对恐龙尤其感兴趣。在分享活动时,教师并没有像奖励其他孩子一样用小红花,而是给了小米一张恐龙卡片,小米非常开心。又比如:在整理床铺活动后,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话语“你真棒”来进行表扬,可以说“床单铺得很平整”“被子的开口方向很正确”,相信幼儿听了一定非常开心。我想,这样的鼓励就是恰当的、有价值的。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奖励,我们都需要心中有譜,观察幼儿需要什么样的鼓励,并尽量细化鼓励的语言,再以事实为依据,正所谓“罚有根,奖有据”。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一视同仁,其他幼儿会服气,受奖励的幼儿也心安理得。
(四)把握尺度——奖励的频率要适度
社会交换论中的“剥夺——满足命题”告诉我们,强调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就越小。这种无效奖励不仅会让幼儿为了奖励而去做某些事情,变得非常“功利”,甚至会为了得到大人的奖励,顺应大人的想法和喜好去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过多、过于频繁的奖励都会减弱活动本身带给幼儿的吸引力,泯灭幼儿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
对幼儿进行奖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理论的背景下,不断地联系实践,不断探索,才能进行有效的奖励行为,实现奖励的教育功能。而我们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仍然能自觉坚持自己的优秀行为,即奖励为不奖励。
(责任编辑:郭凯云)
那么,什么样的奖励行为是有效、科学的呢?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为幼教工作者实施有效奖励提供了理论上的启示。
一、奖励的伦理推敲和案例分析
社会交换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在20世纪提出的。它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一些理论再发展起来的,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实践,为此,笔者认为借鉴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幼儿实施有效奖励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大班的乐乐在兴致盎然地观察着蚂蚁,虽然天气很热,但乐乐一看就是近一个小时,全神贯注。李老师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向他微笑,乐乐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继续他的探索。
案例二:自然角的菊花是小宇带来的,小宇每天都会去照顾它,张老师也每次都会口头表扬小宇。刚开始小宇很高兴,但渐渐地小宇对表扬的反馈越来越弱,一段时间后,小宇对菊花也疏于照顾,直至行为消失。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大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就会非常投入。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指出: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乐乐观察蚂蚁的行为,让他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他觉得“观察蚂蚁的这种行为”非常有价值,那么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在这里,乐乐的坚持是内在的驱动,它不需要外部的力量。
案例二中,张老师第一次给予小宇肯定奖励时,小宇非常受用,但随着肯定的频繁出现,小宇的行为反而逐渐削弱。“剥夺——满足命题”告诉我们,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就越小。小宇照顾菊花的行为得到了太频繁的奖赏,反而削弱了小宇观察行为的积极性。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奖励都是有效的。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奖励的时机、频率、对幼儿的价值等。根据这些因素,特提出以下奖励策略。
二、实施奖励的理论原理和策略
(一)眼睛要明——奖励的时机要及时
社会交换论告诉我们,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因此,在教育中,幼儿某个值得奖励的行为发生后,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及时给予奖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应该眼睛要快,眼里有物,只要发现幼儿出现一点点进步的苗头,都要进行赞美和鼓励。方式可以多样,语言的赞美、肢体的拥抱、小礼物的奖励等。
(二)心中有谱——奖励的行为有必要
怎样的奖励才是恰当的呢?在案例一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赞扬并没有给乐乐带来很高的情绪体验。因为对于乐乐来说,内在的兴趣是他坚持的原动力,即使没人强化这样的正面行为,乐乐也会非常开心地观察下去。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厘清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对于幼儿来说,坚持看动画片、用五彩蜡笔画画之类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属于他们的内在动力。其次,还要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些我们大人看起来枯燥的事情,幼儿却乐此不疲。这时候的奖励,不是强化,而是干扰,有可能会让幼儿因期盼奖励而忽略了事情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三)言之有物——奖励的内容有价值
对幼儿进行奖励时,反馈给幼儿的奖励信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奖励的效果。比如:小米对恐龙尤其感兴趣。在分享活动时,教师并没有像奖励其他孩子一样用小红花,而是给了小米一张恐龙卡片,小米非常开心。又比如:在整理床铺活动后,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话语“你真棒”来进行表扬,可以说“床单铺得很平整”“被子的开口方向很正确”,相信幼儿听了一定非常开心。我想,这样的鼓励就是恰当的、有价值的。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奖励,我们都需要心中有譜,观察幼儿需要什么样的鼓励,并尽量细化鼓励的语言,再以事实为依据,正所谓“罚有根,奖有据”。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一视同仁,其他幼儿会服气,受奖励的幼儿也心安理得。
(四)把握尺度——奖励的频率要适度
社会交换论中的“剥夺——满足命题”告诉我们,强调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就越小。这种无效奖励不仅会让幼儿为了奖励而去做某些事情,变得非常“功利”,甚至会为了得到大人的奖励,顺应大人的想法和喜好去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过多、过于频繁的奖励都会减弱活动本身带给幼儿的吸引力,泯灭幼儿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
对幼儿进行奖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理论的背景下,不断地联系实践,不断探索,才能进行有效的奖励行为,实现奖励的教育功能。而我们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仍然能自觉坚持自己的优秀行为,即奖励为不奖励。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