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条件,上出高效的课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本文就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4.1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节师徒同研的公开课,从教学设计角度谈谈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
  一、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师:现有一架天平和10g、20g、50g的砝码各3个,可以称出80g的食盐吗? (出示实物)
  生1:天平的一边放10g、20g、50g的砝码各一个,另一边放食盐.
  生2:天平的一边放10g的砝码2个,20g的砝码3个,另一边放食盐.
  生3:天平的一边放50g的砝码2个,另一边放食盐和一个20g的砝码.
  ……
  师:若天平的一边放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和一个10g的砝码,另一边放两个50g的砝码,并保持平衡,你能知道这每个小球的质量吗?(实物演示)
  生:用100g减去10g得90g,再用90g除以2可得每一个小球的质量为45g.
  师: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的质量相等,如何用文字表达这一相等关系?
  生:2个小球的质量 10g=100 g.
  师:如何让这个相等关系表达的更简洁?
  生:用字母表示小球的质量,设1个小球的质量为xg, 根据题意可得 .
  师:怎么知道小球的质量?
  生:解方程算出x的值就可以了.
  师:在这个问题中,“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都能解决问题,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方程方法”是一种顺向的思考方式,比较容易理解;而“算术方法”经常是一种逆向的思考方式,有时不太容易理解.
  (引出课题)
  评析: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利用“天平称量物体”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数量的相等关系,再结合上一单元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引出方程,一切过渡的很自然,旧知与新知的无缝对接,也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方程方法”与“算术方法”本无所谓好坏,因为“算术方法”在学生的心中已根深蒂固,解决问题时,学生习惯性的首选算术方法,但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促成学生思维方式上的转换,承前启后,很顺利的引出了课题.巧妙、合理的引入设计,为课堂的高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层次分明,预设充分
  例1:(1)小雪到文具店买了5本练习簿,给营业员5元,营业员找回1元钱,那么练习簿的单价是多少?
  ……
  (2)小雪到文具店买了单价分别为5角和8角的练习簿与作文簿共10本,营业员共计收了7.1元,那么小雪买了多少本练习簿?
  师:本题中有哪些相等关系?
  生:练习簿的本数 作文簿本数 = 总本数 ;练习簿的价钱 作文簿的价钱 = 总价钱.
  师:如果设小雪买了x本练习簿,则小雪买了多少本作文簿?
  生1:依据第一个相等关系,买了 作文本.
  生2:依据第二个相等关系,买了 作文本.
  (学生动手列方程,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生1: .
  生2: .
  生3: .
  师:三名同学写的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生:设小雪买了x本练习簿,则小雪 作文本,依据的是第一个相等关系,那么只能依据另外一个相等关系列方程了,第一个同学所列的等式化简后可以看出不是方程.第二个同学没有注意到单位的一致性.正确方程为: .第三个同学的方程是正确的.
  ……
  评析:一节课的情景不宜过多,易华而不实,表面是“广种”,实际却“薄收”.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本质的揭示,注重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训练.以相同的背景,有层次的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理解题意,便于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同时,搭建台阶,充分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的提高,特别是化解了后进生的畏难情绪.另外,抓住重点例题,从解题方法、学生的错误类型等方面多角度的充分预设,把重点做强夯实,促使学生学深学透,为达成高效好课做好扎实的铺垫.
  三、开放探究,揭示本质
  例2:在某次运动会上,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排球比赛, 总共得了15分(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师:猜猜看她们胜了几场?负了几场?
  生1:胜3场,负9场.
  生2:胜4场,负7场.
  ……
  师:可以用方程表达本题中的相等关系吗?
  生1:不可以,缺少条件.
  生2:如果允许摄两个未知数就可以,设胜x场,负y场,可得方程 .
  师:如果设胜了x场,请你添加一个条件,并用方程表达该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生1:添加“共赛了8场”,可得方程 .
  生2:添加“共赛了20场”,可得方程 .
  师:他们添加的条件都合理吗?为什么?
  生:第二个同学添加的条件不合理,因为方程的解是负数,而比赛的场数不可能是负数,不符合实际意义.
  师:你认为所添加的比赛的场数应在什么范围内合理?为什么?
  生:比赛的场数应是8到15之间整数.因为总得分是15分,表明最多只能赢7场,再加负一场,共赛8场;如果每场都输,负15场,就可积15分,所以最多只能比15场.
  评析:适度的开放性,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留下空间,对教学重点的强化、学生思维发散性的培养、问题本质的揭示都大有脾益.本题改编于书上问题,设置为条件开放型问题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断的发现矛盾,促使思考层层深入,一方面学生在列方程时感到相等关系的缺少,而提出条件不足,从而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列方程的依据就是: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另一方面,方程的模型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又必须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这些都不是教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对开放性问题探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让他们自己真切的去领会问题的本质,这也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核心标准.   四、细化处理,切合学生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多媒体展示相关情景的图片)
  生:山下的四月百花已近结束时,而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表明山上比山下的气温低,山上与山下有一定的温差.
  师:今天的问题和此有关,“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生:海拔每升高1米,气温下降0.006 ℃.
  师:如果海拔升高x米,则气温下降多少℃?
  生1:0.006x ℃.
  生2:也可以表达为 ℃.
  师:现测得某山山脚下的气温为15.2℃,山顶的气温为12.4℃ ,如果设这座山高为x米,请列出方程?
  生: .
  评析:难点的确定,不仅仅依赖于教参的说明,更应取决于学生,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的特点,到学生原有知识的结构,都是主要的依据。难点的处理需要精细化,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障碍,多设置适合所教学生的台阶,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高效。本题源于书上“练一练”,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境,对题意的理解有难度,故把本题设定为一个难点.为了分化难点,一方面通过对“大林寺桃花”这首唐诗的回顾,增加了课堂文化气息与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通过“诗情画意”,帮助学生理解“随着高度增加,温度也在逐渐下降”这一科学结论,使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另一方面,把问题的条件逐步出示,设置坡度,仔细分析,降低理解的难度,逐层抽丝剥茧,为问题的解决打开了绿色通道,面向整体,逐步推进,从而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5、变厚为薄,形成共识
  师:从问题到方程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关键是什么?
  生:主要过程有(1)审题并找出相等关系;(2)设未知数;(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师:谈谈“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与“用字母表示数”的异同.
  生: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是一个等式,而“用字母表示数”是一个代数式!
  师:你今天一定有不少感受吧,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生1:以后解决应用题一定要注意单位问题.
  生2:实际问题中,不论是条件,还是结论,都应该符合实际意义.
  ……
  评析: 如果说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已经是从“授之以鱼”上升到“授之以渔”,那么及时的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把大量零乱的、缺少规范性与完整性的自我感性认识,通过问题导引与交流活动,形成统一的认识,可以理解为让学生“悟其渔识”,是教学设计的更高的境界.由于学生认识问题的个体的差异,获得经验的深浅不一,不及时与学生达成共识,活动的表面热热闹闹,而部分学生却学得一头雾水,后面的练习就会出现重重障碍.这种归纳提升,是全节课的点睛之笔,也应是水到渠成的由学生自主完成.一段时间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大多模糊了,但归纳的方法、思想已种在学生的心底,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以上仅仅是从教师教学设计层面谈的几点想法,教无定法,新课改呼唤大胆创新.课不论怎样上,从大的方面说,应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从小的方面说,应尽可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空间,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学得有趣,学的实在。现实一点说,教学效果显著,能有效的达成了“三维目标”,就算高效的课堂教学.课本内容仅仅是提供一种教学的素材,教学设计的创造空间无限,如果想把课上的引人入胜,那么每节课都具有挑战性,这也许就是数学课的魅力所在吧!
其他文献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是架起家庭、学校沟通的桥梁。 作为这一特殊性,如何面对我所面临的特殊群体8、9岁儿童,如何开展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树立威信 严于律己 精练果断  一、施爱于孩子,树立威信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首先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并施爱于孩子们,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注重审美的表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体
在“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下,笔者在上《对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此节课是会考复习课),曾经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自学例题):先给出如下例题:  已知指数函数Y=(a>0且a 1)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不大于2,求函数g(a)=的值域。  [设计意图]:  第一、承上启下。由指数函数过度到对数函数。  第二、数学思想上的相承,研究方法的一致(分类讨论、数形
哲人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而初中数学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期。它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时常感到枯燥无味,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调动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愿学呢?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地
【摘要】早在19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摘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教研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发现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境内容,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并设法将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我们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师生对话模拟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情境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承担培养人类社会未来继承者与建设者重任的教育事业,应该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全面都得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意义。从70年代开始,一些多媒体教育专家提出了多媒体文化的观念,指出在信息时代,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要具有多媒体的常识,并且具有使用多媒体的意识与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发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体现人道精神,学会"无为而治", 学会"解读"学生,使学生生活在宽容之中,具有开阔的胸襟,充满博爱精神。  【关键词】人文人道无为解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班主任应努力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创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生活在宽容之中,具有开阔的胸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手脑并用,活跃思维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手脑并用六大解放    让数学课堂生动化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低年
一、引言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长期以来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是很多教师上公开课的热门选择,很多名家都执教过此文,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无论从语言、结构、立意、还是写作技巧,都可大讲特讲,都可开掘出一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