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随着目前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人们需要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目前的热点问题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文章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并提出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智能建筑 弱电工程 应用
  1 引言
  为了使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舒适,建筑师们也为之不断努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的整体水平,强化弱电工程实施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弱电工程是智能建筑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所在,对此在进行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弱电工程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的方法保证弱电工程的质量安全。
  2 智能化建筑和弱电工程概述
  2.1 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简单来说,是把各种智能化信息综合应用到建筑物上,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传输、感知、推理、记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建筑、人和环境的整体,为人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环境的建筑。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是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的智能大厦[1]。在智能大厦里,人们可以享受很多智能化服务,例如,科学计算、语言通信、电子邮件、文字处理、情报资料检索、市场行情信息等服务,楼里面的供水、空调、电梯、防盗、防火、供配电系统等都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
  2.2 弱电工程
  相对于强电系统而言,弱电系统具备两个明显的应用特点,即电压较低、频率较高,弱电根据其应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两类,即信息源弱电发挥其物理特性,以此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功能,如常见的电脑等家用设备;另一类是用于消防监控、警告等安全设备的弱电系统[1]。就当前的弱电现状而言,其主要利用弱电技术低电压的优势,对智能建筑内部空间的消防、电力、视频实现监控。科学合理的弱电系统施工,使用更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系统故障率低进一步降低,从而保障相关操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终智能建筑系统的管理工作更安全、高效[3]。
  3 弱电工程在其实施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每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有问题,问题产生就要及时解决来促进其发展。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同样也存在问题。
  3.1 弱电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建筑还不算成熟,弱电工程方面也不散完善,所以有许多相应的问题出现。首先设计和施工工人专业素质不高。智能化建筑弱电技术所包含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包括通信技术、机械电子、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弱电系统项目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良好的专业素质。然而我国从事弱电工程的人员相当较少,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更少,所以我国对这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没有高素质人才往往很难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与网络通信等情况,造成安全隐患[4]。其次是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实际上,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实用性功能,用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由于利益驱使,很多施工单位重视功能,不重视相关技术,导致弱电技术得不到相应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提出具体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所以要想弱电技术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就要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
  3.2 针对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
  3.2.1 提高设计规范,严格技术施工执行和控制
  首先提高设计的规范化,才能确保更加智能化。设计阶段据定了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总体方案,也就是说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要保证符合施工合同要求。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并且要不断引进新的设计方案,符合当前设备技术发展。此外还要保证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其次技工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5]。施工前,施工人员要熟悉工艺的总过程,明确重点难点,分阶段施工,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核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情况,以免出现失误和质量问题。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以提高弱电工程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充实技术队伍。
  3.2.2 严格验收,做好信息传输
  首先做好验收检验工作,可以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性。在复杂的高技术项目面前,失误是在所难免的,验收工作可以有效的检测出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提供最规范的弱电设备。而且智能化建筑由于影响因素不可控,比如环境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弱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时候人们就要注意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看使用说明书,来检查是否符合使用说明的方法。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在电压、电流或者信号不温度的情况,应及时反馈,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返工和维护。其次要做好信息传输工作,这里涉及通信技术的影响。比如宽带、多媒体、ATM、无线信号等同学技术,在弱电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信息传输技术很重要,因为它为弱电技术提供了平台,可以为弱电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3.2.3 提高弱电设备功能和品质,政府加强支持
  只有好的品质才能赢取用户的满意和信赖,所以要不断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让智能化建筑中弱电工程得到最好的发挥。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给客户很多智能化和自动化服务,让客户更安全舒适,这也符合新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要求。比如扩大居住环境,提高安全性和视野感受等,这些弱电工程都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当然也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除此之外,提高施工品质,能够让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进一步提高,更加信赖弱电设备。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智能化建筑中弱电工程更加完善和可靠。因为我国缺乏弱电技术人员的现状,政府应该提供相对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向弱电技术专业学习和发展,不断增加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提高大家对弱电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给予弱电技术专业的人才优惠政策。   3.2.4 加强弱电系统调试
  在智能弱电工程系统调试过程中,不仅需对某一个特定的位置进行调试,而且应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完善的调试方案。在调试方案制订完成后,即可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交流,确定调试方案,当调试方案通过后,即可组织技术人员对智能弱电工程系统进行调试。需要注意,在具体的调试过程中,应严格将整个弱电工程系统的质量控制要求作为基础,并重点加强集成子系统调试,对于智能仪表中的接口界面、独立设备等,要求加强调试管理。
  3.2.5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以设计图纸和专业的规范为执行标准,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并监督及时更正,以免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通过现场监督,可以保证每道工序完全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控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还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确定各部分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违规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将责任落实到部门以及个人,严禁任何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产生。
  3.2.6 强施工过程的管理验收
  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工程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很重要,项目的验收工作可以保证施工的技术标准是否与施工的结构一致。例如,在此次对办公大楼进行的施工中也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度对施工设备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执行,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验证,如果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电流、电压和信号不能达到要求,必须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进行技术整改。所以办公大楼弱电系统施工的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以及事后验收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3.2.7 防雷接地的维护工作,减少侧击的危险
  雷电对于整个安防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使得电子设备出现一些误操作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为了避免建筑物受到雷击的影响,就需要在设备的前端安装避雷装置,将雷电流阻挡在外,这样就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一。直击雷的外部防击工作,为了降低雷击的概率,可以采用局部避雷针和避雷网的方式。针对弱电系统安装避雷设施,这样在遭遇雷擊的时候,就能有效避免危害,确保弱点系统安全。第二,采用引下线,将电流安全的导入到地下,有些建筑物则是将钢筋看作是引下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侧击的影响。第三,在感应雷的保护中,对建筑物内各项系统进行保护的时候,可以通过空间感应的方式,进入到通信站中的内部线路中,然后实行单点接地的方式,确保电源之间连接的导线超过25 m。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性日渐彰显,它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弱电工程对智能化建筑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完善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实施中所产生的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不断提高和创新弱电技术,通过弱电技术的应用使智能化建筑更加完善,人们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舒适。
  (作者系沈阳市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姜伟.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2):34.
  [2]卫娟娟.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施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8):58-59.
  [3]张益倩.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17(9):169-171.
  [4]冯智群.智能化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和现状的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187.
  [5]李庆宏,贡丽丽,朱宠.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261.
  [6]任亚民.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8(6):38-39.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难度较大,既要考虑它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它内在的复杂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带动服务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在优化房屋建筑设计的同时,既要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还得科学合理地设计房屋建筑的结构。文章对服务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服务建筑 结
期刊
内容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智慧物流已成为满足人们快速、高效等个性化需求的有力保障,而港口智慧物流建设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在近十年的“智慧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宜宾港的实际情况,探索性提出“创新实践智慧物流发展新模式”等几大港口智慧物流建设策略,以供行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 港口物流 智慧物流 建设策略  1 引言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就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新的
期刊
内容摘要 基于对通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的探讨研究,文章首先从通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化的历程入手,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设计通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人员需创建完善的信息标准库、设置信息项关联性模板、创建报考科目与内容模板、确保通用模块的有效建立以及确保考试过程部署的合理性这五个步骤,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人事考试 考试管理 信息系统  1 引言  
期刊
内容摘要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利用信息技术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跟上,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简单地探讨了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 经济管理 信息化 问题 策略  1 引言  我国的传统
期刊
内容摘要 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的出现为某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是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4G网络信息传输固有的限制,看病就医问题再次被蒙上了“面纱”。直到2019年,5G网络正式开始试验应用,智慧医疗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文章结合目前我国5G技术的发展、各省市的智慧医疗发展现状,通过5G与医疗结合的现有成果展开讨论,探究5G技术下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导向。  关键词 5G 智慧医疗
期刊
内容摘要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改变。现阶段,社会各界对电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财务管理问题不断显现出来,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创新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财务问题,文章主要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
期刊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实行新时代教学方法,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属于操作技能很强的专业课程,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出新时代教学方法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新时代教学方法。  关键词 微课 中职计算机 平面设计 教学 应用  1 引言  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
期刊
内容摘要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得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不断融合生态理念,从而全面阐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 生态理念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在开发各类资源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工业生产,会出现各类噪声、
期刊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室内设计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实际的室内设计过程中,结合自然、生态等元素。基于此,文章就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以及发展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建筑室内 环境 艺术设计 现状 发展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国民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理念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强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上,也更加重视建筑室内环境艺
期刊
内容摘要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大学生是社会劳动力的关键群体,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已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高等院校需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保障体系。在大数据时代,各个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我国国情和数据发展情况,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文章主要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知识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