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为此,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活动:打到黑板上的光斑,不移动光源怎样使它照到投影幕上?这种“拐弯的光线”带给学生认知冲突,学生思考想办法解决.又如学习杠杆时,我在上课之前,拿了一个没有打开的啤酒瓶,问怎样打开呢?有工具细玻璃棒、小毛巾、瓶盖起子、学生积极动手、讨论,进入杠杆的学习.还有在学习压强时,看谁先把吸管插入牛奶盒,让男女生比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奇怪男生怎么会输?原来,男生的吸管是钝的,女生的吸管是尖的,这一活动激发他们思考:为何会有不同的结局?从而产生了想找到原因的愿望,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诱导学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使之乐于学 、勤于学、动手动脑.
2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而分组实验更能增加他们的活动量,增强学生的参与使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减少学生厌学情绪,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例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充分把握让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和选择实验仪器,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好时机.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操作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学生肯动脑筋应给予表扬.在操作上,肯定学生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让学生自由讨论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是否可取,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沾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学生最终会找到减小误差的好办法.虽然分析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减少误差的意识,变思考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3重视引领学生巧用器材自主演示各类型物理实验
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多设计实验来说明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在知识的理解上更上一台阶,既培养了能力,也使他们主动学.例如;用废弃的饮料瓶做了以下几个物理实验:(1)将一个空雪碧瓶截去上部并装入适量水,然后盖上一张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快速拉去硬纸板后,鸡蛋并没有随纸板一起移去,而安然落入杯中,显示物体具有惯性;(2)在雪碧瓶的侧壁钻三个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同时拔掉橡皮塞观察发生的现象,显示了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将截去下段的雪碧饮料瓶倒立,把乒乓球放在饮料瓶瓶颈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流出,乒乓球不上浮,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4)将加盖的饮料瓶慢慢地按入水中,能够体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小实验说明了大的道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通过学生的物理阅读来引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汲取知识,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它直接刺激了自学能力的提高,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物理课本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素材,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材料,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强化阅读书本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并设法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下功夫.
在一阶段教材学完后,能整理出一个知识网络,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才算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算把书本读懂.如按篇、单元或章、节整理知识链,设计方框图等.在总复习阶段,让学生从“战略高度”上统览全书,指导他们从纲到目分别对力、热、声、光、电等几大块进行阅读、思考.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绘制直观反映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图;绘制突出重点内容的知识主干图,这样看书有利于零散知识系统.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大部分学生的读书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获得主动学习的快乐.
5引领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达到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讲授《大气压强》这一节,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小试管套在装水的大试管中,口朝下倒过来,小试管上升,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都非常惊奇,原以为会掉下来的小试管居然向上运动,到底是什么力使小试管上升呢?同学们都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接着引导大家分析小试管的受力情况,小试管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而现在的小试管正在向上运动,说明小试管一定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是谁施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同学们互相讨论,我们没看见施力物体,那么是不是我们看不见的空气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如果空气是施力物体,那么它一定能给其它的物体也施加类似的力.按照以上的猜想,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作了不少实验:(1)用注射器吸水实验;(2)吸管吸饮料实验;(3)(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带吸盘的挂衣勾对齐并用手捏紧各处,然后两个同学拉挂钩实验;(4)在杯子中装满水,盖上一个硬纸片,把杯子倒过来,纸片不往下掉实验,等等.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扩展了学生知识视野,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活动:打到黑板上的光斑,不移动光源怎样使它照到投影幕上?这种“拐弯的光线”带给学生认知冲突,学生思考想办法解决.又如学习杠杆时,我在上课之前,拿了一个没有打开的啤酒瓶,问怎样打开呢?有工具细玻璃棒、小毛巾、瓶盖起子、学生积极动手、讨论,进入杠杆的学习.还有在学习压强时,看谁先把吸管插入牛奶盒,让男女生比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奇怪男生怎么会输?原来,男生的吸管是钝的,女生的吸管是尖的,这一活动激发他们思考:为何会有不同的结局?从而产生了想找到原因的愿望,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诱导学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使之乐于学 、勤于学、动手动脑.
2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而分组实验更能增加他们的活动量,增强学生的参与使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减少学生厌学情绪,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例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充分把握让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和选择实验仪器,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好时机.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操作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学生肯动脑筋应给予表扬.在操作上,肯定学生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让学生自由讨论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是否可取,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沾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学生最终会找到减小误差的好办法.虽然分析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减少误差的意识,变思考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3重视引领学生巧用器材自主演示各类型物理实验
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多设计实验来说明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在知识的理解上更上一台阶,既培养了能力,也使他们主动学.例如;用废弃的饮料瓶做了以下几个物理实验:(1)将一个空雪碧瓶截去上部并装入适量水,然后盖上一张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快速拉去硬纸板后,鸡蛋并没有随纸板一起移去,而安然落入杯中,显示物体具有惯性;(2)在雪碧瓶的侧壁钻三个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同时拔掉橡皮塞观察发生的现象,显示了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将截去下段的雪碧饮料瓶倒立,把乒乓球放在饮料瓶瓶颈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流出,乒乓球不上浮,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4)将加盖的饮料瓶慢慢地按入水中,能够体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小实验说明了大的道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通过学生的物理阅读来引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汲取知识,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它直接刺激了自学能力的提高,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物理课本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素材,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的重要材料,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强化阅读书本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并设法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下功夫.
在一阶段教材学完后,能整理出一个知识网络,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才算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算把书本读懂.如按篇、单元或章、节整理知识链,设计方框图等.在总复习阶段,让学生从“战略高度”上统览全书,指导他们从纲到目分别对力、热、声、光、电等几大块进行阅读、思考.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绘制直观反映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图;绘制突出重点内容的知识主干图,这样看书有利于零散知识系统.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大部分学生的读书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获得主动学习的快乐.
5引领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达到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讲授《大气压强》这一节,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小试管套在装水的大试管中,口朝下倒过来,小试管上升,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都非常惊奇,原以为会掉下来的小试管居然向上运动,到底是什么力使小试管上升呢?同学们都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接着引导大家分析小试管的受力情况,小试管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而现在的小试管正在向上运动,说明小试管一定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是谁施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同学们互相讨论,我们没看见施力物体,那么是不是我们看不见的空气给小试管一个向上的力呢?如果空气是施力物体,那么它一定能给其它的物体也施加类似的力.按照以上的猜想,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作了不少实验:(1)用注射器吸水实验;(2)吸管吸饮料实验;(3)(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带吸盘的挂衣勾对齐并用手捏紧各处,然后两个同学拉挂钩实验;(4)在杯子中装满水,盖上一个硬纸片,把杯子倒过来,纸片不往下掉实验,等等.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扩展了学生知识视野,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