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鉴于视觉在人类感官中的优越性,世界文化逐渐转型为以视觉为中心的形态。视觉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传统文化形式相比,视觉文化的大众性、便捷性、虚拟性等方面的特点影响了很多领域,对高校美术教育方面的影响较为深刻。与此同时,视觉文化带给高校美术教学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以往的高校美术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视觉文化传达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学内容要在贴近高校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丰富视觉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视觉经验,加强学龄前高校对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图像及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教育;应用
如今,图像每时每刻都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人们想尽快了解一个事物,往往要通过文字获取相关的信息,长时间对文字的深入理解和探究,使人们的思考模式越来趋向于理性。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图像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大量图像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和获得需要的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这种简便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影响人们思考和阅读的模式。正因如此,一些学者表示当今社会的各类图像已经代表了当下形成的一种视觉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多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以视觉文化为主的信息传播载体,涉及广告、海报、电视、包装等多个方面,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视觉文化内容。
1 视觉文化研究
20世纪视觉文化研究有一些重要的著作影响深远,其中公认比较经典的至少有三部:英国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美国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英国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视野宽广而极富洞见,并且在学界引起的争论经久不衰。他在书中明确地提出:“观看先于语言”这一观念。而他所谓的观看先于语言,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观看在先,辨认、理解和语言的解释在后;第二,语言永远无法真正还原观看,更永远无法真正解释观看到的东西和世界的真相。“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用语言解释这个世界,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他认为,人们在观看时所能看到的东西,与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甚至与人们的信仰也有关系。而且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人也在观看着我们,这种目光的交织,使我们确信,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可以观看和被观看的世界之中。这种观看和被观看,这种视觉的交互性,事实上正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是一种对话。但影像往往比一般的文献更精确、更丰富、更有力量。影像有时甚至会比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更生动、更精彩也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约翰·伯格赋予了影像前所未有的力量,并且把视觉文化研究提升到了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的高度。
2视觉文化时代与我们
在当代社会,“视觉”已逐渐取代“读写”,成为当今人类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我们从书籍、报纸、电视、电脑、路边的广告、路标中,获得信息与知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许多决定,诸如穿什么、用什么等,往往与对象物的视觉特质相关。而许多娱乐形式,如读书、看漫画、看电影、玩电脑游戏、从事户外活动或参观美术馆等,几乎无不与“视觉”相关联,标志着当今世界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
3高校美术教育对视觉文化的吸收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的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美术教育迅速发展。今天,我国有一些以独立艺术学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或由一些省份的独立艺术学校代表,以及由省级综合大学、市综合大学和师范学院主导的基础教育模式。宗教信仰.由于现代时代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美术教学只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适合于时代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实现,也就是说,要建立质量、风格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基本素质,指导他们的美学标准和美学精神的发展,并最终培养完整的艺术人才。
在视觉文化方面,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等教育教师开始用图像语言教学。这种语言不仅是通过视频观测、展览等创建的。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用图像语言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和视觉创作。这种高度可视的教学方法可以打破语言或书籍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高等教育中吸收视觉文化不仅仅是基于图像,一系列与视觉文化相关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视觉材料。可以采用“云搜索”和“微广告”技术为大家提供精确的搜索服务和专业的广告宣传策划方案。
4视觉文化传达背景下的美术教学的实施策略
開展集欣赏与创作为一体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视觉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视觉文化传达背景下,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综合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如,在“与名人对话”系列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人作品,开展欣赏活动,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画出自己理解的作品。经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不仅对世界各地的名画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指引他们独立思考,感受世界的韵律,形成对事物特征的选择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自身行为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反馈。
结束语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视觉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盛行。视觉文化是通过观看等视觉手段传递信息的载体,或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具有观赏功能的文化。绘画、形象、印刷、广告、大众文化都属于视觉文化领域。与视觉文化相关的产品不仅包括物理绘画、设计、摄影,还包括非物理文化现象。因此,视觉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混合体,它不仅具有多种形式,而且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谭桢蓉.浅析视觉文化时代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J].大众文艺,2017(12):218.
[2]蔡步青.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7(11):248.
[3]刘旭.视觉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出现的新变化[J].艺术研究,2017(02):198-199.
[4]刘洋.论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师美术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114-115.
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教育;应用
如今,图像每时每刻都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人们想尽快了解一个事物,往往要通过文字获取相关的信息,长时间对文字的深入理解和探究,使人们的思考模式越来趋向于理性。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图像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大量图像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和获得需要的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这种简便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影响人们思考和阅读的模式。正因如此,一些学者表示当今社会的各类图像已经代表了当下形成的一种视觉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多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以视觉文化为主的信息传播载体,涉及广告、海报、电视、包装等多个方面,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视觉文化内容。
1 视觉文化研究
20世纪视觉文化研究有一些重要的著作影响深远,其中公认比较经典的至少有三部:英国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美国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英国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视野宽广而极富洞见,并且在学界引起的争论经久不衰。他在书中明确地提出:“观看先于语言”这一观念。而他所谓的观看先于语言,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观看在先,辨认、理解和语言的解释在后;第二,语言永远无法真正还原观看,更永远无法真正解释观看到的东西和世界的真相。“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用语言解释这个世界,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他认为,人们在观看时所能看到的东西,与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甚至与人们的信仰也有关系。而且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人也在观看着我们,这种目光的交织,使我们确信,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可以观看和被观看的世界之中。这种观看和被观看,这种视觉的交互性,事实上正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是一种对话。但影像往往比一般的文献更精确、更丰富、更有力量。影像有时甚至会比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更生动、更精彩也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约翰·伯格赋予了影像前所未有的力量,并且把视觉文化研究提升到了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的高度。
2视觉文化时代与我们
在当代社会,“视觉”已逐渐取代“读写”,成为当今人类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我们从书籍、报纸、电视、电脑、路边的广告、路标中,获得信息与知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许多决定,诸如穿什么、用什么等,往往与对象物的视觉特质相关。而许多娱乐形式,如读书、看漫画、看电影、玩电脑游戏、从事户外活动或参观美术馆等,几乎无不与“视觉”相关联,标志着当今世界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
3高校美术教育对视觉文化的吸收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的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美术教育迅速发展。今天,我国有一些以独立艺术学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或由一些省份的独立艺术学校代表,以及由省级综合大学、市综合大学和师范学院主导的基础教育模式。宗教信仰.由于现代时代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美术教学只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适合于时代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实现,也就是说,要建立质量、风格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基本素质,指导他们的美学标准和美学精神的发展,并最终培养完整的艺术人才。
在视觉文化方面,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等教育教师开始用图像语言教学。这种语言不仅是通过视频观测、展览等创建的。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用图像语言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和视觉创作。这种高度可视的教学方法可以打破语言或书籍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高等教育中吸收视觉文化不仅仅是基于图像,一系列与视觉文化相关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视觉材料。可以采用“云搜索”和“微广告”技术为大家提供精确的搜索服务和专业的广告宣传策划方案。
4视觉文化传达背景下的美术教学的实施策略
開展集欣赏与创作为一体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视觉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视觉文化传达背景下,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综合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如,在“与名人对话”系列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人作品,开展欣赏活动,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画出自己理解的作品。经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不仅对世界各地的名画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指引他们独立思考,感受世界的韵律,形成对事物特征的选择能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自身行为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反馈。
结束语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视觉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盛行。视觉文化是通过观看等视觉手段传递信息的载体,或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具有观赏功能的文化。绘画、形象、印刷、广告、大众文化都属于视觉文化领域。与视觉文化相关的产品不仅包括物理绘画、设计、摄影,还包括非物理文化现象。因此,视觉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混合体,它不仅具有多种形式,而且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谭桢蓉.浅析视觉文化时代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J].大众文艺,2017(12):218.
[2]蔡步青.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7(11):248.
[3]刘旭.视觉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出现的新变化[J].艺术研究,2017(02):198-199.
[4]刘洋.论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师美术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