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327-01
美国学者何伟亚(James L. Hevia)在1995年出版了《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Cherishing Men From A far : Qing Guest Ritual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这本著作从问世至今,在美国的历史学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也引起了关于何伟亚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的阐释方式来解读马嘎尔尼使华的世纪末之争。同时,美国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研究也对何伟亚及其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怀柔远人》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方法
1793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接见了马嘎尔尼使团,但在接见前却引发了一场众说纷纭的礼仪之争。清朝当事人把此事件当成偶然事件,但却引发西方史学家的密切关注,并将此事与中英鸦片战争及众多不平等条约相联系,出现了各种历史诠释,该事件也被赋予了超越其本身价值的历史意义。
关于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事件解释的传统观点是美国学者费正清(John K . Fairbank)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冲击——反应”论认为该事件是一个商业贸易驱动的大英帝国的扩张,与一个傲慢的中华帝国相遇并因文化误解而引发的冲突,其实质是优越的西方文明和落后的东方文明之间的撞击。
而何伟亚要修正的就是这种历史解释理论。何伟亚明确指出:“在本书中,我努力要做到的就是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尤其是反对他们把中国文化与清帝国,‘西方’与英帝国主义混为一谈。事实上,我试图把乾隆朝廷与英国人的会面重建为两个扩张性帝国的会面,各方均有自己的关注所在,各方均有自己的安全要求。”①可见,何伟亚把马嘎尔尼使华事件看做是两个扩张性帝国的冲突,而非文明的冲突,书中分别从中英两条叙述线索出发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何伟亚认为清朝和英国都是专制主义的帝国,都排斥威胁自身权力的各种势力存在。对觐见前后英国使团的真实目的评判一直是清政府的重要任务,随着英国使团的真实意图逐渐表露,清朝政府认为英国人拥有强大的外力支持却缺乏道德基础。同时,英国使团的唐突行为和不当细节让清朝政府加深了相互猜忌。在何伟亚看来,费正清等学者都陷入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这种理论把西方文化视为人类发展的最先进阶段,即现代性。该理论体现的一种殖民主义的价值观,何伟亚主张当代历史编纂必须从这种“现代性”的话语桎梏下解放出来。
何亚伟始终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重新解读相关史料,消解传统的历史与史料的联系。他认为英国使团遭到朝廷拒绝的,不是对英贸易,不是英国制成品,不是手中的礼物,而是马嘎尔尼有关英方礼物的自视狂妄的骄矜态度。何伟亚的看法集中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史学特别强调将历史现象放到当时的时空语境中进行考察。何伟亚强调18世纪的大英帝国和清朝与一般意义上认知的“英国”和“中国”是不同的,他不认为马嘎尔尼使团是两个文明或文化的遭遇,而是两个“具有竞争力而又对主权意识持有水火不容的看法”的扩张性“帝国构建”之间的碰撞;双方都是一个版图宽广且在扩张中的“帝国构建”,都统治着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子民;双方都各有其政治中心,也都有等级不同的属国或殖民地,而双方也都自认为比对方优越。而费正清的观点仅从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出发,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时空语境。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史料本身是一个受撰写史料的人所使用的修辞结构或潜在意识形态影响的文本。作为文本的史料,不是绝对的客观记录,而是受到主观意志影响的。所以,史料和历史的真实是有距离的,强势的语境以及同权势相联系的强迫性的意识都可能使文本歪曲对事件的反映,进而影响对历史事件的阐释。后现代主义正是通过对历史文本主观因素的强调,展现了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
二、《怀柔远人》与新清史研究的关系
20世纪末,美国的清史学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论辩,导致清史研究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流派。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国史研究从费正清学派发展为新兴的区域社会史学派。到了90年代,美国中国史的研究演变为新文化史逐渐兴起,这使得美国的清史研究更加多元化。新清史研究來源于美国学术界多年来对近代中国道路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强调对清朝历史重新进行认识和理解,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论和列文森的“传统—现代”模式构成其学术批判的渊源。
新清史研究的三个主要观点。第一,新清史研究者认为清史不止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应该把清朝的历史纳入到世界历史的范畴来研究,尤其是将之作为一个帝国与世界的其他帝国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新清史研究者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他们对学界长期秉持的满洲人“汉化”的观点提出的质疑,认为满洲人的族群认同和清朝对内陆亚洲诸民族的统治政策对于清朝的成功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清史强调对满洲人的族群认同、内陆亚洲地区各族群的历史以及他们同中原王朝及汉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第三,由于强调对内陆亚洲诸边地及边地民族进行研究,强调从内陆亚洲人的角度看待清史,因此,新清史研究者强调学习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如满语、蒙古语、藏语和察哈台语,用这些非汉语写成的文献来研究和讲述历史。
美国新清史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去汉族中心论”,或者称为“满族中心论”,这是国内学者了解最多的新清史论点。同时,新清史的许多观点是值得学者研究的,如对民族国家(nation一state)历史架构的反思,对于清帝国“世界性”的认识,对于清帝国统治文化的理解,对于满洲民族认同的审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新清史的局限性,如满洲是否真正汉化,如划清同传统史学的界限而导致对历史的认识程度产生的偏差,如大多数的学术著作都集中于清代中前期特别是乾隆一朝的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研究,而对于清代中后期如嘉道等朝的研究和讨论稍有不足,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新清史主要是对满族汉化观点的否定以及对清王朝性质、满汉精英关系、清朝民族关系的重新定位进行研究。在《怀柔远人》这本书中,何伟亚的新清史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反对“汉族中心论”,主张“满洲中心论”。他始终强调清朝的特殊性,强调清朝的统治与其他历史王朝的区别,重视蒙、满等少数民族的史料记载。在西方既存研究的基础上,何伟亚整合并强调了清王朝在从西藏到蒙古辽阔的地域间所采取的特殊政策,特别指出了黄教(即喇嘛教或藏传佛教)的重要作用及清王朝对宗教有意义的运用。他强调清王朝并不仅仅自视为中国之主,而且还有着欲为其势力所及的各种政治文化体系的王中之王的野心。故“以满清皇室为最高君主的多主制”才是清朝对其帝国的想象。
三、总结
何伟亚在这部著作中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方法,摒弃了西方史学界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传统的“东方主义”倾向,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何伟亚归于新清史学派,新清史研究的核心观点就是“满洲中心论”,将清王朝视为一个与西方帝国并置的、非汉化的、不同于此前历代王朝的帝国,从这个视角出发重新解读历史文献和满文文献,甚至重新构建清代历史。他们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汉本位”视角研究的局限,把清朝作为一个内亚国家来研究。尽管某些结论过于创新或者没有清晰的论断,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何伟亚(James L. Hevia).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M].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2]王锋.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①何伟亚著:《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美国学者何伟亚(James L. Hevia)在1995年出版了《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Cherishing Men From A far : Qing Guest Ritual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这本著作从问世至今,在美国的历史学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也引起了关于何伟亚运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的阐释方式来解读马嘎尔尼使华的世纪末之争。同时,美国的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研究也对何伟亚及其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怀柔远人》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方法
1793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接见了马嘎尔尼使团,但在接见前却引发了一场众说纷纭的礼仪之争。清朝当事人把此事件当成偶然事件,但却引发西方史学家的密切关注,并将此事与中英鸦片战争及众多不平等条约相联系,出现了各种历史诠释,该事件也被赋予了超越其本身价值的历史意义。
关于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事件解释的传统观点是美国学者费正清(John K . Fairbank)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冲击——反应”论认为该事件是一个商业贸易驱动的大英帝国的扩张,与一个傲慢的中华帝国相遇并因文化误解而引发的冲突,其实质是优越的西方文明和落后的东方文明之间的撞击。
而何伟亚要修正的就是这种历史解释理论。何伟亚明确指出:“在本书中,我努力要做到的就是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尤其是反对他们把中国文化与清帝国,‘西方’与英帝国主义混为一谈。事实上,我试图把乾隆朝廷与英国人的会面重建为两个扩张性帝国的会面,各方均有自己的关注所在,各方均有自己的安全要求。”①可见,何伟亚把马嘎尔尼使华事件看做是两个扩张性帝国的冲突,而非文明的冲突,书中分别从中英两条叙述线索出发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何伟亚认为清朝和英国都是专制主义的帝国,都排斥威胁自身权力的各种势力存在。对觐见前后英国使团的真实目的评判一直是清政府的重要任务,随着英国使团的真实意图逐渐表露,清朝政府认为英国人拥有强大的外力支持却缺乏道德基础。同时,英国使团的唐突行为和不当细节让清朝政府加深了相互猜忌。在何伟亚看来,费正清等学者都陷入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这种理论把西方文化视为人类发展的最先进阶段,即现代性。该理论体现的一种殖民主义的价值观,何伟亚主张当代历史编纂必须从这种“现代性”的话语桎梏下解放出来。
何亚伟始终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重新解读相关史料,消解传统的历史与史料的联系。他认为英国使团遭到朝廷拒绝的,不是对英贸易,不是英国制成品,不是手中的礼物,而是马嘎尔尼有关英方礼物的自视狂妄的骄矜态度。何伟亚的看法集中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史学特别强调将历史现象放到当时的时空语境中进行考察。何伟亚强调18世纪的大英帝国和清朝与一般意义上认知的“英国”和“中国”是不同的,他不认为马嘎尔尼使团是两个文明或文化的遭遇,而是两个“具有竞争力而又对主权意识持有水火不容的看法”的扩张性“帝国构建”之间的碰撞;双方都是一个版图宽广且在扩张中的“帝国构建”,都统治着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子民;双方都各有其政治中心,也都有等级不同的属国或殖民地,而双方也都自认为比对方优越。而费正清的观点仅从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出发,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时空语境。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史料本身是一个受撰写史料的人所使用的修辞结构或潜在意识形态影响的文本。作为文本的史料,不是绝对的客观记录,而是受到主观意志影响的。所以,史料和历史的真实是有距离的,强势的语境以及同权势相联系的强迫性的意识都可能使文本歪曲对事件的反映,进而影响对历史事件的阐释。后现代主义正是通过对历史文本主观因素的强调,展现了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
二、《怀柔远人》与新清史研究的关系
20世纪末,美国的清史学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论辩,导致清史研究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流派。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国史研究从费正清学派发展为新兴的区域社会史学派。到了90年代,美国中国史的研究演变为新文化史逐渐兴起,这使得美国的清史研究更加多元化。新清史研究來源于美国学术界多年来对近代中国道路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强调对清朝历史重新进行认识和理解,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论和列文森的“传统—现代”模式构成其学术批判的渊源。
新清史研究的三个主要观点。第一,新清史研究者认为清史不止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应该把清朝的历史纳入到世界历史的范畴来研究,尤其是将之作为一个帝国与世界的其他帝国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新清史研究者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他们对学界长期秉持的满洲人“汉化”的观点提出的质疑,认为满洲人的族群认同和清朝对内陆亚洲诸民族的统治政策对于清朝的成功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清史强调对满洲人的族群认同、内陆亚洲地区各族群的历史以及他们同中原王朝及汉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第三,由于强调对内陆亚洲诸边地及边地民族进行研究,强调从内陆亚洲人的角度看待清史,因此,新清史研究者强调学习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如满语、蒙古语、藏语和察哈台语,用这些非汉语写成的文献来研究和讲述历史。
美国新清史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去汉族中心论”,或者称为“满族中心论”,这是国内学者了解最多的新清史论点。同时,新清史的许多观点是值得学者研究的,如对民族国家(nation一state)历史架构的反思,对于清帝国“世界性”的认识,对于清帝国统治文化的理解,对于满洲民族认同的审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新清史的局限性,如满洲是否真正汉化,如划清同传统史学的界限而导致对历史的认识程度产生的偏差,如大多数的学术著作都集中于清代中前期特别是乾隆一朝的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研究,而对于清代中后期如嘉道等朝的研究和讨论稍有不足,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新清史主要是对满族汉化观点的否定以及对清王朝性质、满汉精英关系、清朝民族关系的重新定位进行研究。在《怀柔远人》这本书中,何伟亚的新清史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反对“汉族中心论”,主张“满洲中心论”。他始终强调清朝的特殊性,强调清朝的统治与其他历史王朝的区别,重视蒙、满等少数民族的史料记载。在西方既存研究的基础上,何伟亚整合并强调了清王朝在从西藏到蒙古辽阔的地域间所采取的特殊政策,特别指出了黄教(即喇嘛教或藏传佛教)的重要作用及清王朝对宗教有意义的运用。他强调清王朝并不仅仅自视为中国之主,而且还有着欲为其势力所及的各种政治文化体系的王中之王的野心。故“以满清皇室为最高君主的多主制”才是清朝对其帝国的想象。
三、总结
何伟亚在这部著作中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方法,摒弃了西方史学界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传统的“东方主义”倾向,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何伟亚归于新清史学派,新清史研究的核心观点就是“满洲中心论”,将清王朝视为一个与西方帝国并置的、非汉化的、不同于此前历代王朝的帝国,从这个视角出发重新解读历史文献和满文文献,甚至重新构建清代历史。他们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汉本位”视角研究的局限,把清朝作为一个内亚国家来研究。尽管某些结论过于创新或者没有清晰的论断,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何伟亚(James L. Hevia).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M].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2]王锋.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①何伟亚著:《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