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采取牵着学生走的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进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其阅读能力每况日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自身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以此提高阅读能力。
1.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在一些示范课、表演课、竞赛课上,执教者为了使场面生动、热闹,更是不遗余力地营造热闹气氛,他们更不会让学生冷冷静静地自读自感和自悟了。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只要在“精要”之处适当点拨一下即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感受、去合作、去探究。有些地方学生虽然暂时体会不了,但如果让学生多读几遍,记住原文,然后慢慢去体会,去感悟。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2.因势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方向
尽管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但是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受到年龄、认知结构的影响显得十分薄弱,就算教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机会,学生能就一篇文章周而复始地进行阅读,那么,学生最终掌握的也只能是最初的某些认知、感悟,这就显得事倍功半了。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里讲授更多的知识,会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阅读学习,这在一定程上限制了学生的個性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根据阅读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学生在瞎乱摸索。因此,我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先就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找出某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此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思考。比如,在我讲《迷人的张家界》这一课的时候,会先让学生从这个题目中找出关键词:“迷人”,然后让学生在不看文章的前提下来猜测一下张家界有什么迷人的地方,或者作者为了展示张家界的迷人会在文章中描写哪些景物。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张家界进行想象,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论述。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来进行阅读,以此找出张家界的迷人之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枯燥的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让他们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会直接通向文章的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迂回引导,开拓阅读思路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权威,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或者教师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思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进行感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使其思维处于定势状态。为了开拓学生的阅读思路,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引导,而不是严格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对这个词、句子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吗?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呢?……”利用这种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阅读思考,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思路。比如,我在讲《威尼斯的小艇》这一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在一开始,学生除了能体会出船夫的划船技术高超这一内容之外就别无他想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引导学生“从每一小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哪些内容”。一句简单的“导”语,让学生的阅读思路被扩展,让他们对每一句进行深入分析,自由畅想,“船夫划船时间长,有经验;威尼斯的小艇有很多,很拥挤;船夫的划船速度很快……”。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指导中得到了扩展,他们的阅读技能得到提升。
4.解惑疏导,引导学生深思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只能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很难对深层含义进行深究,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停止在表象方面,难以有所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利用解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讲《少年闰土》时,我会利用开头的写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写景?学生的思维会由单纯的文字理解,向人物性格进行过渡,以此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契合。
5.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的低效问题较为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加以改变。在略读方面,虽然略读的各项要求比精读课文要低,只需要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和重点内容即可,但略读材料的难度一般较大,这就更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略读材料中的词句不做具体要求,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读懂材料,进而逐渐掌握略读的方法,必要时可以在学生略读后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以保障略读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更要引导其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阅读方法,以此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蘇晓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蒋聪慧.自读自悟,自我成长——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03):53.
[4]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以此提高阅读能力。
1.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在一些示范课、表演课、竞赛课上,执教者为了使场面生动、热闹,更是不遗余力地营造热闹气氛,他们更不会让学生冷冷静静地自读自感和自悟了。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只要在“精要”之处适当点拨一下即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感受、去合作、去探究。有些地方学生虽然暂时体会不了,但如果让学生多读几遍,记住原文,然后慢慢去体会,去感悟。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2.因势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方向
尽管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但是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受到年龄、认知结构的影响显得十分薄弱,就算教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机会,学生能就一篇文章周而复始地进行阅读,那么,学生最终掌握的也只能是最初的某些认知、感悟,这就显得事倍功半了。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里讲授更多的知识,会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阅读学习,这在一定程上限制了学生的個性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根据阅读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学生在瞎乱摸索。因此,我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先就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找出某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此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思考。比如,在我讲《迷人的张家界》这一课的时候,会先让学生从这个题目中找出关键词:“迷人”,然后让学生在不看文章的前提下来猜测一下张家界有什么迷人的地方,或者作者为了展示张家界的迷人会在文章中描写哪些景物。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张家界进行想象,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论述。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来进行阅读,以此找出张家界的迷人之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枯燥的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让他们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会直接通向文章的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迂回引导,开拓阅读思路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权威,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或者教师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思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进行感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使其思维处于定势状态。为了开拓学生的阅读思路,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限度的引导,而不是严格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对这个词、句子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吗?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呢?……”利用这种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阅读思考,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思路。比如,我在讲《威尼斯的小艇》这一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在一开始,学生除了能体会出船夫的划船技术高超这一内容之外就别无他想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引导学生“从每一小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哪些内容”。一句简单的“导”语,让学生的阅读思路被扩展,让他们对每一句进行深入分析,自由畅想,“船夫划船时间长,有经验;威尼斯的小艇有很多,很拥挤;船夫的划船速度很快……”。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指导中得到了扩展,他们的阅读技能得到提升。
4.解惑疏导,引导学生深思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只能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很难对深层含义进行深究,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停止在表象方面,难以有所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利用解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讲《少年闰土》时,我会利用开头的写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写景?学生的思维会由单纯的文字理解,向人物性格进行过渡,以此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契合。
5.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的低效问题较为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加以改变。在略读方面,虽然略读的各项要求比精读课文要低,只需要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和重点内容即可,但略读材料的难度一般较大,这就更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略读材料中的词句不做具体要求,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读懂材料,进而逐渐掌握略读的方法,必要时可以在学生略读后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以保障略读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更要引导其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阅读方法,以此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蘇晓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蒋聪慧.自读自悟,自我成长——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03):53.
[4]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