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指导的關键目标,结合应用题教学环节渗透该教学目标,能够优化学科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此外,数学教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特点,对于小学生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策略
引言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应用题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很大影响。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没有准确掌握教材
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传统教材一样,对应用题进行单独章节的划分,而是在每一节课程的例题、练习当中都设有应用题的知识内容,题目的类型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教师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使教学活动出现思维混乱、重点把握不清晰的问题。
1.2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
趣味性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但是显然目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趣味性不足,学生没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趣味性体验,对数学应用知识学习环节的价值认识不足,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深入思考。
1.3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然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活动指导过程中,知识教学目标比较受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应用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考,不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仅仅关注计算结果,模式化的解题思维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非常不利。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解题策略
2.1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决定,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强化指导,帮助小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1]。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的时候不少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只局限于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如果能跳出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可使题目变得简单明了。如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时行了全程的75%,这时距离乙地还有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行完全程共要多少时?此题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先求出全程的千米数:60÷(1—75%)=240(千米),再求出已行的路程:240×75%=180(千米),第三步算出每小时行的千米数:180÷3=60(千米),最后求出行完全程共要的时问:240÷60=4(时)。这种思维方法把所有数量具体化,思维比较老旧,解题步骤比较繁琐。如果跳出这个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可以这样思维:先求出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75%÷3=25%,把全程看着单位1,用1÷25%=4(时)。这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不仅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学科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本身就很密切,学科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都可以直接联系现实生活[2]。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点,新课改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上允许使用开放性教育模式。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关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例如,小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学生对于零花钱却缺乏管理能力,教师通过可以应用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管理。教师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零花钱主要花费的地方,选择学生最常购买的10件商品,在黑板上显示商品和其单价,引导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件商品,要求三件商品的总价最贴近零花钱20元,这是数学中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感知能力,可以引导小组合作设计应用题,每一个小组共设计五个试题,从而形成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试题集,引导班级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从而增加应用题的灵活性。
2.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解题习惯对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笔者也提倡有效培小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来说:首先,要养成整洁有序的解题习惯。使用草稿本的时候要尽量保证整洁有序,方便提升解题效率,对学生后续的检查也很有利。第二,耐心审题的习惯。审题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设题是解题的首要条件。在审题这一过程中,应养成学生感知题目的准确性与鲜明性的习惯。让学生反复阅读提干的意识,理解其中的符号标记与要点,深思题意,做到准确无误的理解题意[4]。这一习惯的养成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概括力、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三,解题思路多元化的习惯。教师时常激励学生尝试多元化的解题办法,能够发展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培养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其实就是锻炼其数学应用意识,这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起应用题教学环节,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学科教学模式。基于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希望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7,21(08):188.
[2]卞淑珍.小学数学解决应用问题步骤分析[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4,32(05):92-93.
[3]张成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32(04):80.
[4]刘云燕.试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0(10):121-122.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策略
引言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应用题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很大影响。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没有准确掌握教材
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传统教材一样,对应用题进行单独章节的划分,而是在每一节课程的例题、练习当中都设有应用题的知识内容,题目的类型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教师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使教学活动出现思维混乱、重点把握不清晰的问题。
1.2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
趣味性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但是显然目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趣味性不足,学生没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趣味性体验,对数学应用知识学习环节的价值认识不足,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深入思考。
1.3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然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活动指导过程中,知识教学目标比较受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应用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考,不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仅仅关注计算结果,模式化的解题思维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非常不利。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解题策略
2.1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决定,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强化指导,帮助小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1]。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的时候不少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只局限于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如果能跳出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可使题目变得简单明了。如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时行了全程的75%,这时距离乙地还有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行完全程共要多少时?此题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先求出全程的千米数:60÷(1—75%)=240(千米),再求出已行的路程:240×75%=180(千米),第三步算出每小时行的千米数:180÷3=60(千米),最后求出行完全程共要的时问:240÷60=4(时)。这种思维方法把所有数量具体化,思维比较老旧,解题步骤比较繁琐。如果跳出这个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可以这样思维:先求出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75%÷3=25%,把全程看着单位1,用1÷25%=4(时)。这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不仅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采用生活化策略,增加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学科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本身就很密切,学科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都可以直接联系现实生活[2]。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点,新课改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上允许使用开放性教育模式。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关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例如,小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学生对于零花钱却缺乏管理能力,教师通过可以应用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管理。教师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零花钱主要花费的地方,选择学生最常购买的10件商品,在黑板上显示商品和其单价,引导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件商品,要求三件商品的总价最贴近零花钱20元,这是数学中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感知能力,可以引导小组合作设计应用题,每一个小组共设计五个试题,从而形成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试题集,引导班级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从而增加应用题的灵活性。
2.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解题习惯对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笔者也提倡有效培小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来说:首先,要养成整洁有序的解题习惯。使用草稿本的时候要尽量保证整洁有序,方便提升解题效率,对学生后续的检查也很有利。第二,耐心审题的习惯。审题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设题是解题的首要条件。在审题这一过程中,应养成学生感知题目的准确性与鲜明性的习惯。让学生反复阅读提干的意识,理解其中的符号标记与要点,深思题意,做到准确无误的理解题意[4]。这一习惯的养成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概括力、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三,解题思路多元化的习惯。教师时常激励学生尝试多元化的解题办法,能够发展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培养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其实就是锻炼其数学应用意识,这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起应用题教学环节,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学科教学模式。基于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希望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7,21(08):188.
[2]卞淑珍.小学数学解决应用问题步骤分析[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4,32(05):92-93.
[3]张成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32(04):80.
[4]刘云燕.试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0(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