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训练方法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一种把读写融为一体的综合写作训练。把“随文练笔”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中,通过练在典型句段,练在续编改写,练在补白想象,练在情感共鸣等方法,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会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切实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随文练笔;读写结合;仿写
  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这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符合阅读教学的学用迁移性原则。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会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切实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此本人着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随文练笔,尝试着把阅读和写作协同共奏,以减轻学生的习作负担,减缓学生的习作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以下是本人曾经尝试过的几种较为有效的随文练笔的方法。
  一、练在典型句段处,学会语言的迁移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现行义务教育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好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随文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会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式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仿写佳句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还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如《伯牙绝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话,设计这样的随文练笔:伯牙善鼓琴,请你想象一下,他的琴声里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景色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物来写一写。伯牙鼓琴,志在____,钟子期曰: “善哉,____!”志在____,钟子期曰: “善哉,____!”在随文练笔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一知音。这样的随文仿写,学生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学生在言语训练的同时,领悟到了伯牙琴艺已达到了出神人化、炉火纯青的境界,也感悟到了钟子期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力,同时还真正理解了“知音”,真切地感悟到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又如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这一份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一份独特的感受,我们也可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这样设置小练笔:
  山中的朋友,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会有谁呢?请你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小诗补充完整。
  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____?
  你好,美丽的野花,你露出迷人的笑容,是
  ?
  你好,____的____, 你____, 是____。
  这样典型句段的迁移训练,让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道,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使学生在模仿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言语,提升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双丰收。
  二、练在续编改写处,激发写作的创新思维
  有些课文结尾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如《穷人》全文讲完后,引导学生围绕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两个孤儿的命运,以故事主线“收养——抚养——养大”,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而学了《凡卡》,也可以顺着文章的结尾,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进行练笔,让学生展开连续想象,顺作者写作旨意写出凡卡梦醒后,可能发生的种种遭遇。
  另外,对于文言体的文章或诗词,因为与学生常用的语言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要掌握好并不容易,教师在教学后可以适当增加改写作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学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后,可以围绕原作的意思,适当加上两小儿辩斗的神情、动作,把《两小儿辩日》编成一个有趣的现代文小故事。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原文的理解,还融入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其中寓意的感悟。
  续编改写,加强了学生对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文本重构的奇思妙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创新思维恰恰是小学生作文中的难点。这种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有机结合,使“作文”指导无痕,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确实是颇为有效的做法。
  三、练在补白想象处。增强文本的深入对话
  补白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既可拓展文本内涵,实现“用教材教”,又可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进行想象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转化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有位教師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是这样教学的:
  师: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8个小时里一直在挖呢?这期间他碰到什么困难?他的儿子在想什么呢?12个小时过去了!当黑夜笼罩大地的时候,父亲在做什么?他的儿子又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可能对他的伙伴说些什么呢?请你动笔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悲痛欲绝的父亲一直不停地挖着……8小时过去了,父亲心想:____,阿曼达心里想:____;12个小时过去了,父亲——,阿曼达____;天已经越来越黑了,此时父亲____,阿曼达____;24小时过去了,四周变得寂静无声,父亲____,阿曼达____;36小时了!____。
  教师找到了本文中最具语言张力和震撼力的一处文字,进行读写结合,这是教师的独具慧眼。此处的语言,教师没有平铺直叙式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结束,而是找到“读”和“写”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点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语文文字,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是在引领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丰满人物的外在形象。如此环环相扣式的教学,使读和写于无痕中相辅相成了。
  四、练在情感共鸣处,实现感情的再次升华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情动”方能“辞发”。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展开与文本与万物的心灵对话。
  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我寻找到了这个“情感共鸣点”:最后,鸟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大树了,请你帮满怀深情的鸟儿写一张《友情卡》给大树,把小鸟的思念,以及你想说的都写上去。我们可以想象,信守承诺的鸟儿在面对大树时,会有多少话要对它说啊,它的思念,它的牵挂,它的难过,它的绝望……都在学生笔下喷涌而出。虽然有的孩子只有三言两语或四五句话,但这次练笔却成了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真可谓“情动而辞发”。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流露的却是真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余秋雨语)。这样的随文练笔,实际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纵深挖掘,从而深度解构了文本。
  当然,要抓住情感共鸣处。教师首先要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自己先走进文本去产生情的感动,再以“情”来观照文本,从中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其实随文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对语言拥有“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定能找准读写结合点,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使读写无痕,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1日,由肇慶市教育局、市体育局主办的肇庆市第十一届小学生运动会圆满完成各项赛事,在高新区大旺中学闭幕。肇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招生办主任梁永忠,市体育局副局长夏燕庆等领导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运动队、代表团颁奖。本次运动会共设田径、毽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游泳、武术和健美操等8个比赛项目,来自各县(市、区)的9个代表团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争创佳绩,
“东方风来满眼春”,自2004年秋季选修课首次走进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实验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出现又一大飞跃。选修五个系列各有侧重:如重审美的“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系列,重应用的“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重探究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这五个系列的内容对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存在就像鸡肋,令人头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课时紧,任务重
想要在中考地理取得好成绩,除了认真做好复习外,还要讲究方法,下面是我复习中的一些体会,与同学们共勉。  一、图文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對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地形区、河流、海峡、运河、重要城市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
【摘要】近年来,我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促进师生成长”为主题进行了系统的教育实践探索,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突破口,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乐趣,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成为师生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常态,努力打造办学特色,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构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促进养成教育  广州市黄埔区汤村小学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各村庄环绕的农村小学。校园外乡村气息浓厚,民风纯朴,校内绿树
【摘要】目前,我国有20.9万所幼儿园,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不少幼儿园都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用金字塔型管理法——形象管理、教师管理、幼儿管理有助于幼儿园管理者抓住管理的核心,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园质量。幼儿园通过金字塔管理法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政策的扶持、家长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为幼教行业的金字招牌。  【关键词】形象管理;教师管理;幼儿管理  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由科学管理之父——
本报讯 8月2日,廣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副秘书长简洁一行到访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会长李学明、常务副会长刘劲予与简洁秘书长就共同关心的我省教育安全技术防范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交流会上,简洁介绍了贵会服务于社会公共安全,包括学校安全防范、相关技术服务于智慧校园等方面的情况。李学明会长在全面介绍广东教育学会几十年来办会办刊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做好全省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高、低端建议,包括制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本文尝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并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四次构图”教学模式,为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知识体系;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著名脑思维学者、堪称世界记忆之父的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
【摘要】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作为整个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两者结合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推进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实验探讨融合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校本课程实施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学习态度、体育技术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对小学生“体育学习认知”、中学生“体育课堂表现”的实施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而写作水平的高低则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关键。大部分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哇”声一片,眉头紧皱,作万分痛苦状,作文的质量如何可想而知。不少教师在作文指导的方法上有问题,习惯于“布置文题——提出要求——学生动笔作文——精批细改”的作文指导模式,这种作文教学目的的功利性,教学方法的静态化,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是当下作文教学困境的症结,将原本生动有趣,能满足学
在新课标中,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的地方,是学生个体体验成功的地方,更是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但是,由于旧观念的束缚和升学的压力,长期以来,“学生”和“分数”始终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名词。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为了分数而阅读、为了分数而练习。那些被称为“优生”或者“乖学生”的孩子们也习惯于整天埋头苦读,成了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