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人才,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大量的调查表明,当代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形势比较严峻,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各种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到了较严重的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积极运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自然构建成了理论研究的重点,在此我只想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困境
一、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认识
我国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正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很多人说它是人生的关键时刻。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1、大学生的思维从感性思考转向以理性思考为主导,创造性思维极大发展,但考虑问题缺乏稳定性和全面性,盲目随从和反对的倾向时有发生;2、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情绪情感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心境化[1]和内隐化[2]的特征,为心理问题的产生留下隐患;3、自我认识更加主动和客观,自我体验更加复杂和丰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提高。调查表明,在这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的时期,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自我认知是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心理问题。因此,只有全面的、科学正确的认识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作用
1、高校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使人担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很多,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起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取向,其理论与实践基础不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中国两千多年的优秀的 文化和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等。其工作队伍主要由高校党委书记、基础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组成,他们不但是建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力量,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开展的主力军,他们认为自己担任了学生的人生导师、朋友或同路人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而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特点是“发展咨询、教育模式、思政传统。”[3]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咨询,更重要的是拓展到高校学生人生、学习就业、恋爱、生活等方面的咨询。在教育方法方面倡导东西方法兼用,博采众长,特别是大胆采用非专业的本土方法,甚至“法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办法,它为探索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本土化的示范、方向、定位、整合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这是由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处的地位和所负的职责所决定的,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许多在于思想层面甚至可以追溯到政治观层面。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较低层次的心理负担、心理障碍,促进心理的发展,高尚的心灵创造健康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高尚的心灵、宽阔的胸怀,又对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心理的健康与心灵的高尚,都是合格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把工作仅仅停留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而要尽可能地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只有把作为基础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构建科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局限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人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而非心理学和医学,他们对心理学、先天遗传因素、生理和脑科学的知识的把握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作用是有限性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过多的强调德育式的说教,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达不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或德育模式’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心理教师包括兼此工作的思政与德育教师对心理科学知识及其研究成果的轻视,[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高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所需要的根本途径,但不能忽视它的作用。而要培养专门的心理教师来做心理咨询去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高峰强:《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困境
一、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认识
我国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正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很多人说它是人生的关键时刻。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1、大学生的思维从感性思考转向以理性思考为主导,创造性思维极大发展,但考虑问题缺乏稳定性和全面性,盲目随从和反对的倾向时有发生;2、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情绪情感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心境化[1]和内隐化[2]的特征,为心理问题的产生留下隐患;3、自我认识更加主动和客观,自我体验更加复杂和丰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提高。调查表明,在这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的时期,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自我认知是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心理问题。因此,只有全面的、科学正确的认识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作用
1、高校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使人担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很多,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起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取向,其理论与实践基础不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中国两千多年的优秀的 文化和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等。其工作队伍主要由高校党委书记、基础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组成,他们不但是建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力量,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开展的主力军,他们认为自己担任了学生的人生导师、朋友或同路人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而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特点是“发展咨询、教育模式、思政传统。”[3]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咨询,更重要的是拓展到高校学生人生、学习就业、恋爱、生活等方面的咨询。在教育方法方面倡导东西方法兼用,博采众长,特别是大胆采用非专业的本土方法,甚至“法无定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办法,它为探索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本土化的示范、方向、定位、整合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这是由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处的地位和所负的职责所决定的,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许多在于思想层面甚至可以追溯到政治观层面。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较低层次的心理负担、心理障碍,促进心理的发展,高尚的心灵创造健康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高尚的心灵、宽阔的胸怀,又对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心理的健康与心灵的高尚,都是合格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把工作仅仅停留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而要尽可能地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只有把作为基础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构建科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局限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人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而非心理学和医学,他们对心理学、先天遗传因素、生理和脑科学的知识的把握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作用是有限性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过多的强调德育式的说教,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达不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或德育模式’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心理教师包括兼此工作的思政与德育教师对心理科学知识及其研究成果的轻视,[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高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所需要的根本途径,但不能忽视它的作用。而要培养专门的心理教师来做心理咨询去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高峰强:《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