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上日本曾是中国的藩属国,中日文化有很深渊源,不少中国人总是认为日本哲学只是中国哲学的模仿,日本管理思想也无非中国管理思想的运用。这种说法一定是片面的。日本是一个海上岛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造就日本民族性格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效法西方,在日企中引入西方管理思想,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本文主要从日本企业文化来看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关键词:日本 企业文化 管理思想融合
西方管理学从泰勒、法约尔开始,逐渐架构成完备的体系,又衍生出众多的流派。与此相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虽观点各异,但都离不了理国治邦,他们的文化精髓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思想。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乏深邃闪光之处,却沧海遗珠,散见于经、史、子、集,缺乏系统的整理。于是,学院教授的“正统”管理学“言必称希腊”,基本是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
一、西方管理学分析
西方管理在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中积累出明显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地控制和严密地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技术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对管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深人地、科学地分析,总结出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却往往把局部的规律看成是一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走极端的弊病;现代西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复杂也带来新的矛盾。组织结构复杂常常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扼杀了创造行为。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所以东方管理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问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而且这种协同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员工“心愿”的问题;而西方则注重员工“会不会、能不能”,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方面下工夫,各有侧重。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断提升境界的养料,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积累的木桶,那他前进的动力在某些阶段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起来的科学监督和统计制度,东方管理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从“性善论”出发,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问题。这些和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思想有共通之处。儒家讲究的是“宽容和谐内部环境”,但在管理中的感性成分较大。极端的感性管理也会导致具体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所凭依,管理走型。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示范意义
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全员团结协作精神
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也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激励力,使日本企业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整体。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方面切实做到肯定、认可、关心、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同时员工与企业间保持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则,有着很强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双向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一个个真正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背景下,日本企业为了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凝聚力,除了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的制度保障外,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与西方企业的组织机械化相比,日本企业和员工结成的这种同舟共济关系更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创造力。
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与日企对比
1. 要了解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从两个国家的地缘差异来了解。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但有大量的海底火山,平坦和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几乎没有。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利用每一寸适于耕种的土地。同时日本还饱受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之苦。为此,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历史上与中国的长期交流,使得日本接受了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和宗法观念。民族单一,内聚力强,战后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了东西方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2.美国的管理文化,沿袭了其非东即西、黑白分明的美国文化,在社会交往人的个性鲜明,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是非明确、有章可循,因此,美国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细化。
五、结语
不可否认的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既不能消灭它,也难以统一它,因为世界需要五彩斑斓的文化,问题的关键是应当在差异彼岸构筑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搞洋务运动的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里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许少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而是着眼于东西方文化融合在管理思想上的体现,用在现代管理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黎红雷,中国管理智慧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贲恩正,祝慧烨,东西方企业价值观管理比较[J].中外企业文化,2007。
[5]金雄: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1期
[6]陈学柳,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N].中国汽车报,2001-09-21(3)。
[7][美]R.帕斯卡尔,A.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
关键词:日本 企业文化 管理思想融合
西方管理学从泰勒、法约尔开始,逐渐架构成完备的体系,又衍生出众多的流派。与此相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虽观点各异,但都离不了理国治邦,他们的文化精髓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思想。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乏深邃闪光之处,却沧海遗珠,散见于经、史、子、集,缺乏系统的整理。于是,学院教授的“正统”管理学“言必称希腊”,基本是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
一、西方管理学分析
西方管理在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中积累出明显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地控制和严密地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技术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对管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深人地、科学地分析,总结出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却往往把局部的规律看成是一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走极端的弊病;现代西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复杂也带来新的矛盾。组织结构复杂常常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扼杀了创造行为。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所以东方管理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问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而且这种协同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员工“心愿”的问题;而西方则注重员工“会不会、能不能”,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方面下工夫,各有侧重。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断提升境界的养料,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积累的木桶,那他前进的动力在某些阶段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起来的科学监督和统计制度,东方管理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从“性善论”出发,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问题。这些和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思想有共通之处。儒家讲究的是“宽容和谐内部环境”,但在管理中的感性成分较大。极端的感性管理也会导致具体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所凭依,管理走型。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示范意义
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全员团结协作精神
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也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激励力,使日本企业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整体。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方面切实做到肯定、认可、关心、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同时员工与企业间保持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则,有着很强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双向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一个个真正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背景下,日本企业为了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凝聚力,除了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的制度保障外,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与西方企业的组织机械化相比,日本企业和员工结成的这种同舟共济关系更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创造力。
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与日企对比
1. 要了解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从两个国家的地缘差异来了解。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但有大量的海底火山,平坦和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几乎没有。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利用每一寸适于耕种的土地。同时日本还饱受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之苦。为此,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历史上与中国的长期交流,使得日本接受了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和宗法观念。民族单一,内聚力强,战后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了东西方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2.美国的管理文化,沿袭了其非东即西、黑白分明的美国文化,在社会交往人的个性鲜明,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是非明确、有章可循,因此,美国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细化。
五、结语
不可否认的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既不能消灭它,也难以统一它,因为世界需要五彩斑斓的文化,问题的关键是应当在差异彼岸构筑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搞洋务运动的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里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许少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而是着眼于东西方文化融合在管理思想上的体现,用在现代管理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黎红雷,中国管理智慧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贲恩正,祝慧烨,东西方企业价值观管理比较[J].中外企业文化,2007。
[5]金雄: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1期
[6]陈学柳,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N].中国汽车报,2001-09-21(3)。
[7][美]R.帕斯卡尔,A.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