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省从06年开始实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语文教材采用苏教版,这轮教改在程度上解开了束缚在教师身上的教学绳索,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试从观念转变、文本选择、编排体例,实践活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苏教版 课堂实践
其一,新旧观念的断裂脱节。
建国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可以说为本次的新课改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新课改很大程度上是对旧有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不理清“新”“旧”课程的局限,而是人云亦云的被动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盲从的态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大误解,和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旧”课程的局限在哪里?旧教材在教学指导上,提倡 “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学生只需要一味的接受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样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思维单一,缺乏创新精神,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很难独立的解决。
其次,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程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评价机制也实行多元化,改变过去“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实行考试和综合素质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课内的知识,更要求他们全面发展,学会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而言,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担当好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三大角色。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恰好是新课改初期许多老师所欠缺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除对教师多进行新课程培训外,还应鼓励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和多撰写教学论文,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
其二,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
新课改提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活”字大有学问,是不是只要课堂热闹了就是“活”?显然,这个问题值得深思。部分教师在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偏差,他们简单的认为只要是热闹的课堂就是“活”的课堂,就是符合新课改的课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表扬学生也是教学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课改提倡激励性教学,于是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多了,老师表扬的话语就更多了,这本是好现象。但是,任何现象都有度,一旦超过这个度,未必就是好事了。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动不动就用“你真棒!”“太了不起了!”等过分夸张的语言进行表扬,尤其是有些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根本就是不着边际的,也照样给予表扬,似乎不表扬就体现不出自己是在实践新课改。殊不知,这种过滥的表扬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有些表扬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实际上是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现,导致学生的自负和教师形象的损害。一旦教师的表扬使用的过多,学生听腻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回引起学生的反感。有时候或许换种更为含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效果会更好。
其三,人文因素的过分夸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应该明确“人文性”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非强化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理解与贯彻这一理念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部分教师在理解这一观点时出现了偏差,使得新课程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表现为由过去人文精神的缺失到现在人文精神的泛滥,由于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出现了忽视语文基础的积累和基本能力训练的现象。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些显性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重要词语的读音、写法和运用,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另外还要多注意积累一些隐性材料。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内涵深厚,人文精神鲜明,情感体验真切的文章。并且把自己的真切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在潜移默化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和语文素养。
其四,作文编排的杂乱无章。
任何人认知事物都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点上也不例外,所以作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必修(一)写作训练的编排顺序是诗歌创作——议论文写作——夹叙夹议写作——写景状物训练。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训练步骤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因为一直以来他们所接受的作文教学都是被动的,老师给列好了条条框框的,无论怎么写都不会跑题的。现在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要他们放开手脚大胆的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没有任何要求的写作训练对他们而言恰恰是最难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或许,教材编写者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倡他们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问题是,学生接受了太久的模式化、程序化作文训练,已经没有自我了,要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所以这种过分强调主观意念表达的写作训练,对学生而言显然是缺乏针对性。
部分学生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连基本的文体特征都不明確,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写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一个模板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就是先让他们搞清楚几种常见的文体特征,必要的时候也要给他们列出条条框框,用古人的话讲就是“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他们学会了几种常见的文体的写作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发挥,才能真正写好文章。所以说,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去适应苏教版的写作编排的要求,显得太过于主观化和理想化了。
其五,实践活动的多方缺位。
理论上讲,谁都知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综合实践活动显然是不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实践”和“活动”,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寻找这些文化,挽救这些文化,共同保护我们曾经或正在拥有的精神家园,大家着手确立了一个《关注地方文化遗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希望能够发动学生去寻找遗失于地方的文化。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研究,我们对此进行了细化,建议学生可对“石子蛋路”“古戏台”“嫁妆”等进行考察。研究初期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随着“康庄大道”工程的开展,农村中大量的石子蛋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水泥路,气派倒是气派了,但那属于农村所特有的韵味的石子蛋也就此消失了。农村中的古戏台也在各式各样的拆建工程中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万家相似的小楼房,即使还有剩下的也大多是在偏远的山村了,考虑到时间问题及学生的安全问题和经费问题,只能不了了之。至于嫁妆文化,那就更不用去研究了,现在婚嫁讲究的是豪华气派的现代化的嫁妆,即使村中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但是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让我们目睹了。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除了遗憾就是痛心。在开展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或是学校不允许,或是家长不理解,或是企业不配合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最终的流产。久而久之,教师也缺乏了指导的热情,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了。
当然,新课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惊喜,只要我们以负责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它,最终这只凤凰在经过涅磐后定会出落的更加美丽。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苏教版 课堂实践
其一,新旧观念的断裂脱节。
建国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可以说为本次的新课改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新课改很大程度上是对旧有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不理清“新”“旧”课程的局限,而是人云亦云的被动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盲从的态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大误解,和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旧”课程的局限在哪里?旧教材在教学指导上,提倡 “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学生只需要一味的接受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样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思维单一,缺乏创新精神,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很难独立的解决。
其次,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程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评价机制也实行多元化,改变过去“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实行考试和综合素质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课内的知识,更要求他们全面发展,学会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而言,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担当好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三大角色。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恰好是新课改初期许多老师所欠缺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除对教师多进行新课程培训外,还应鼓励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和多撰写教学论文,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
其二,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
新课改提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活”字大有学问,是不是只要课堂热闹了就是“活”?显然,这个问题值得深思。部分教师在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偏差,他们简单的认为只要是热闹的课堂就是“活”的课堂,就是符合新课改的课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表扬学生也是教学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课改提倡激励性教学,于是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多了,老师表扬的话语就更多了,这本是好现象。但是,任何现象都有度,一旦超过这个度,未必就是好事了。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动不动就用“你真棒!”“太了不起了!”等过分夸张的语言进行表扬,尤其是有些开放性问题,学生的回答根本就是不着边际的,也照样给予表扬,似乎不表扬就体现不出自己是在实践新课改。殊不知,这种过滥的表扬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有些表扬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实际上是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现,导致学生的自负和教师形象的损害。一旦教师的表扬使用的过多,学生听腻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回引起学生的反感。有时候或许换种更为含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效果会更好。
其三,人文因素的过分夸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应该明确“人文性”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非强化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理解与贯彻这一理念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部分教师在理解这一观点时出现了偏差,使得新课程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表现为由过去人文精神的缺失到现在人文精神的泛滥,由于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出现了忽视语文基础的积累和基本能力训练的现象。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些显性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重要词语的读音、写法和运用,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另外还要多注意积累一些隐性材料。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内涵深厚,人文精神鲜明,情感体验真切的文章。并且把自己的真切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在潜移默化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和语文素养。
其四,作文编排的杂乱无章。
任何人认知事物都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点上也不例外,所以作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必修(一)写作训练的编排顺序是诗歌创作——议论文写作——夹叙夹议写作——写景状物训练。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训练步骤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因为一直以来他们所接受的作文教学都是被动的,老师给列好了条条框框的,无论怎么写都不会跑题的。现在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要他们放开手脚大胆的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没有任何要求的写作训练对他们而言恰恰是最难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或许,教材编写者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倡他们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问题是,学生接受了太久的模式化、程序化作文训练,已经没有自我了,要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所以这种过分强调主观意念表达的写作训练,对学生而言显然是缺乏针对性。
部分学生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连基本的文体特征都不明確,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写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一个模板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就是先让他们搞清楚几种常见的文体特征,必要的时候也要给他们列出条条框框,用古人的话讲就是“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他们学会了几种常见的文体的写作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发挥,才能真正写好文章。所以说,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去适应苏教版的写作编排的要求,显得太过于主观化和理想化了。
其五,实践活动的多方缺位。
理论上讲,谁都知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综合实践活动显然是不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实践”和“活动”,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寻找这些文化,挽救这些文化,共同保护我们曾经或正在拥有的精神家园,大家着手确立了一个《关注地方文化遗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希望能够发动学生去寻找遗失于地方的文化。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研究,我们对此进行了细化,建议学生可对“石子蛋路”“古戏台”“嫁妆”等进行考察。研究初期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随着“康庄大道”工程的开展,农村中大量的石子蛋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水泥路,气派倒是气派了,但那属于农村所特有的韵味的石子蛋也就此消失了。农村中的古戏台也在各式各样的拆建工程中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万家相似的小楼房,即使还有剩下的也大多是在偏远的山村了,考虑到时间问题及学生的安全问题和经费问题,只能不了了之。至于嫁妆文化,那就更不用去研究了,现在婚嫁讲究的是豪华气派的现代化的嫁妆,即使村中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但是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让我们目睹了。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除了遗憾就是痛心。在开展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或是学校不允许,或是家长不理解,或是企业不配合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最终的流产。久而久之,教师也缺乏了指导的热情,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了。
当然,新课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惊喜,只要我们以负责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它,最终这只凤凰在经过涅磐后定会出落的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