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美国正陷入“越战”式泥潭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来,美国人最忌讳谈“越南战争”,提之,则“谈虎色变”,难受至极。越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朝野均反对向海外派兵,人称美国患上“越战后遗症”。但是,今天的布什政府又重蹈“越战”覆辙,陷入“越战”式泥潭而不能自拔。
  
  “越战”创伤:无可奈何花落去
  
  上世纪60年代,越南南方、老挝、刚果(利)和委内瑞拉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及其代理人的斗争有很大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组成,更是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日益成为一支影响巨大的独立政治力量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标志。这些都严重动摇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霸权统治,美国政府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它对越南南方的民族解放武装斗争尤为仇恨,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扩张”,声称如不把防共前线放在越南,则只有在美国夏威夷或圣地亚哥防止“共产主义”了(约翰逊总统语)。因此,美国一度视中国为“主要敌人”,把东南亚作为“战略重点”。
  肯尼迪政府上台的第二年(1962年)即发动了一场美国二战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耗资最多、失败最惨的“越南战争”。开始投入兵力仅为6000人,后增至18.4万余人,仍节节失败,无取胜希望。肯尼迪1963年11月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接任总统,继续推行扩大越南战争的政策,将战争“逐步升级”,直至投入54万余人的军队。结果,美军死亡6.4万人,伤30多万,耗资3500亿美元,平均每月花费20亿美元。如此重大的损失,使美国社会原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使美国进入了一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败没落时期。
  再者,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是作为扑灭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措施之一。结果却正好相反,在美国忙于越战期间,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发展,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剥削,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要求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的呼声和斗争日益高涨,这些都严重冲击着美国的霸权地位。
  一场越南战争,美国遭受如此重大损失,可谓“丢了夫人又折兵”。美国1968年大选时,“越战”成了中心议题。尼克松正是以保证“体面结束越南战争”的许诺赢得选票而入主白官的。尼克松上台四年后于1973年1月同越南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并签订了关于在越南水域、港口、水道排除、销毁美方所布水雷的议定书。同年2月,美军全部撤出越南,灰溜溜地返回国内。这个过程成为美国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
  
  “越战”式泥潭:再一次头破血流?
  
  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行为已经招致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反对。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大宗教中最富有战斗性的,他们为了“抑恶扬善”,是不吝惜鲜血和生命的。正如美国一名州参议员所说,美国领导着一支基本上信奉基督教的军队在一个穆斯林国家作战,只会加剧穆斯林世界对美国的仇恨,使更多恐怖分子(应是穆斯林教徒——笔者注)加入到反美大业中来。
  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偷袭驻伊联军和扣押人质等行动已使盟军防线崩溃。向伊拉克派驻军队的各国政府面临着要么立即撤军,要么继续追随美国的抉择。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人民要求撤军的呼声日益高涨,各派别之间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使得这些国家的政府难以应付,以美国为首的盟国联军防线正在解体。
  盟军力量无法依靠,美国也不可能依靠伊拉克人解决伊拉克问题。在“越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在南越扶植傀儡政权,没有奏效,现在布什政府依靠伊拉克人也不可能奏效。美军扶植的伊拉克政府不能控制局面,美国组建和武装的伊拉克军队和警察也无作战能力。伊拉克警察和准军事组织约20万人,在面对反美武装时不仅不进行抵抗,反而有的逃跑,有的将手中的武器装备交给反美武装力量。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没有认识到失败的现实,不敢承认失败,一再增兵,不断追加军费,妄图侥幸取胜,结果输了个精光。现在的布什政府如果一意孤行,也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其他文献
今年,中美间的经贸摩擦此起彼伏。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让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背后扎扎实实存在着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即使有时这种力量并不由政府主导。2003年,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并被有些人用来论证“不公平竞争”、美国工人的失业以及制造业的衰落等问题。一时间,似乎所有问题都可以从这只筐子里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但在这些错位的因果关系背后,一个“难于启齿
期刊
温家宝总理访美前——  鲍威尔:“中美关系现在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钱其琛:“中美关系还应该更好。”   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美国得克萨斯州将会有它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都访问过这个位于美国南部的大州。今年11月初,以中国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同志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又来到得州访问并参加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举行的“中美关系:过去、现在、未来”会议。  参加会议开幕式的达2500人。
期刊
                       
期刊
坎昆会议在新加坡议题上的协商失败了,但它不是指成员方没能就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达成协议,而是指没能就这一议题启动谈判达成协议。这与农业等问题上的“未果而终”是不同的。  人们在谈论坎昆会议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于农业谈判没有取得结果,但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议题———新加坡议题对坎昆会谈的重要影响。实际上,围绕新加坡议题展开的争论非常激烈,它最后未能取得进展是坎昆会议未果而终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坎
期刊
11月24日,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发生了俄罗斯近十年来最大的火灾。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邱绍芳紧急约见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就火灾事件提出交涉。与此同时,外交部领事司开通了24小时值班电话,并为在大火中受伤及罹难人员的家属赴俄办理签证提供便利。另外,中国外交部和教育部组织了联合工作小组,赶赴俄处理火灾事件。上述一系列事例就是在火灾这一突发事件后,外交部等政府部门所努力提供的领事保护和服务。 
期刊
可能很多人跟我们一样,在最初听到飓风袭击美国的消息时并没有太在意。在我们心中,美国是个强大的国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财力、发达的基础设施、有效率的政府和社会组织、防范和处理危机与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较高素质的民众,还有人们在9.11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团结、自救和互助能力。在这样一个国家,再大的自然灾害又能怎么样呢。但是接下来几天里事态的发展却越来越让人吃惊:混乱、失控、崩溃、高死亡人数……在我们的想像
期刊
城市是有表情的,亦如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座城市。它不一定很规整,但要有节奏;不一定很现代,但要有历史的韵味;不一定很繁华,但一定要令人向往。以前我们描述过圣彼得堡、卡萨布兰卡,今后还要用城市讲叙历史、文明和热点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手记  不了解土耳其的人,因去岁的世界杯而领略了突厥后裔的风采。自从土耳其被宣布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这神秘的国度已经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心目中变得日
期刊
美国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    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后,12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反对台湾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12月3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仑重申,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地位的行动。有人分析认为,鉴于两岸目前的紧张局势,美国或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您对此如何看?   吴心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美国的对台政策本身就充满矛盾。一方面它支持“一
期刊
在今年4月4日,我们对中美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在三个月已过,在此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     一、2004年4-6月中美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     4月,中美关系与上月持平,仍为2.2。中美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有: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中国副总理吴仪访美;美国政府宣布拒绝美国劳联-产联提出的对中国“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进行301调查的申请,也不接受美国制
期刊
1993年朝鲜第一次核危机爆发。1994年6月在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斡旋下,朝鲜核危机暂时缓解,同时也传出了金日成主席和金泳三总统将于1994年7月25日~27日举行北南最高领导人直接会谈的消息。不幸的是,就在会谈前17天,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今年7月8日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主席逝世十周年。金日成晚年致力于改善朝韩关系,本来已决定于1994年7月与韩国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