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顿早期钢琴作品特点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ing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从开始写作以来出版了卷帙浩繁的作品,他的作品,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富。现在存于世的至少有125部交响音乐的作品,大规模的室内乐作品以及键盘乐。他的作品包含了五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奏鸣曲),两部清唱剧,五首变奏曲,一部幻想曲作品等。他从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上,在早期古典主义时期基本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作曲的原则、奏鸣套曲曲式结构和交响曲的乐队编制,也基本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的体裁。因为他大量的器乐作品,被称为“器乐之父“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海顿早期作品的探索,以阐述海顿早期作品的艺术特点及演奏技巧。
  【关键词】海顿;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活对于早期艺术的影响
  海顿早年生活十分拮据。使他在比较早的就能了解到民间艺术。在他小的时候在维也纳成为唱诗班的一员,并有机会学习到了一些理论知识、古钢琴以及小提琴。长大后的海顿,刻苦的完善并继续学习,研究作品。直到有一年,遇到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声乐教育家波尔波拉。他从学习中,得到了更系统,更全面的作曲知识。之后,他就在为贵族作曲演奏的工作当中,为人类创造了珍贵的音乐文化。海顿的性格十分善良,为人做人也诚恳而且质朴,他的这些性格,都是能够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帮助着很多其他青年音乐家,如莫扎特,早年的贝多芬等。
  二、早期钢琴作曲风格
  海顿一生中创作了多少首钢琴奏鸣曲,这是没人能说得清的。但可以确定的是,钢琴奏鸣曲是在海顿笔下得到初步确立和完善了的。他自己写作钢琴奏鸣曲作品,属于早期古典乐派的作品,但这五十多首作品从前后来看风格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从形式上看,虽多采用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分配,但除了第一乐章多数采用奏鸣曲式外,后面两个乐章曲式多有不同。其第二乐章有时也采用奏鸣曲式。在风格上,海顿已经完全脱离了斯卡拉蒂时代的华丽。虽然海顿是从巴赫的儿子K.P.E.巴赫那里学来了钢琴作曲法,他却没有继续巴赫在音乐理论方面的探索,特别是在复调的运用上。
  三、早期作品及艺术表现及G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奏鸣曲的演奏
  海顿的奏鸣曲旋律流畅,充满的更多是宫廷而不是民间的味道。虽然采用了奏鸣曲式,但其不同主题间既没有对比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在情绪上的变化也非常小。从社会背景上分析,这一时期的音乐仍然多数是为宫廷贵族服务的,需求决定了内容,所以这就注定了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体现的是一种雅致、平静和快乐的音乐。
  从这首G大调奏鸣作品的第一乐章的主题部分,就可以看出,这属于早期海顿的作品。轻松幽默的动机,一开始就使用一个弱起4度跳进d-g,一下子给听众一种活跃欢快的感觉。这一點和莫扎特有相似之处。另外,结合海顿生平,一直处在优越的环境中,给贵族作曲,为上流社会演出。这一时期要为了逗趣而作曲,就是所谓逗贵族一乐。第二小结四个重复跳音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在做主题的思想感情做法时,一定要注意有精神,很高贵也不失风度。切忌跳音时因为手腕过硬而导致声音发僵。这时候控制力量是非常关键的。装饰音不可变成一片浆糊,要用耳朵细细去品味,慢练。踏板尽量节约,在每一句的句头点一下就好。
  海顿用展开的手法,利用分解和弦,展开主题。我们在处理这段主部时应该牢记,古典主义风格的乐曲,有重复的地方,应该做出对比。
  我在实际理解这一段内容时,刻意将踏板延长一点,而且手腕的流畅程所增加,显得更活泼轻快。但切记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就是左手。这个时候,“手连”就显得非常重要。
  经过连接部的寻找与探索,海顿将展开部定在了G大调的属调上。这也是古典主义时期,最主要的转调手法。乐曲在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中,进入了如歌的D大调。而海顿在这里表现的正是另一种对比,既然始终要保证贵族们“找乐子”的心态,自然张弛有度。海顿在这里所展现的,正是刚刚紧张过后的舒展。可以表现出女高音的特点,高贵典雅,不失美丽。
  左手分解和旋是展开部最需要注意的。千万不可上下僵硬地去抖手腕,否则声音会在后边十分生涩,不但消耗演奏者的体力,而且会影响音乐的整体布局。另外,踏板切不可没有章法的混乱踩下,一旦在这一部分和声混在一起,听者会感觉非常“乱”。
  海顿在这一乐章用了很多跳跃技巧。在这种段落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控制水平。首先,在右手八分音符中,我們要时刻注意连与断。除了准确的音符,强大的指尖控制力也是必须要有的。其次就是节奏。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大段跑动中,都会有抢节奏的情况。所以练习的方法就是,用拍器卡住节奏来练。主部结束并不是欢快的音符,反而是渐弱。这也为后来的展开部定了基调。不可以将右手旋律在结束时弹成跳音,尽量粘一些,长一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拖够时值,轻拿轻放,不要抢节奏。
  作为与呈示部的大对比,展开部并未像人想到的一样是柔弱的,反而是弱起后,转成小调,通过一系列如d小调,a小调的来回探索,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驱使人们继续好奇海顿的音乐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段的演奏特点依然是要把指尖作为关注的重点,第一关节的力量不可忽视,这是平时基本功的积累与应用。踏板依然不可以过分的多。此外,在展开部中,连线也是要特别注意和需要单练的地方。
  每一句的呼吸,分句,都需要仔细推敲,切莫自由散漫的随着性子演奏,会破坏乐曲整体的性格。 最后,经历了基本的严格重复再现部,全曲以疑惑的的方式结束,所以在最后结尾时,还是要有充满期待,不安,疑惑,还有一点小兴奋的态度来解决。
  四、早期作品对后世音乐的贡献
  不同时期的海顿音乐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这些音乐总是令听众愉快的,篇幅短小、旋律优美、乐思中充满着幽默睿智,这些都与海顿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 “善良勤奋,并不断地侍奉上帝”,他热爱自己的家庭且为人谦和。总体而言,海顿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全方位的音乐风格,早期的作品属于典型的前古典主义,残存着巴洛克的遗风。这是因为早期作品的积累,他从通俗的民间巧技开始,通过对自由音乐的向往,以及积累丰富的思想,最终抵达艺术的至高境界。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多姿多彩的表达,蕴藏万花筒般的机智、幽默、欢乐和悲愁。所以说他的早期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他文献
【摘要】扬琴作为一种独特的外来乐器,由于其演奏时具有声音洪亮、清脆、音调和谐等特点,在国内各类戏剧表演(如闽剧、粤剧中表现尤为突出)中被经常使用作重要的伴奏乐器,它在其他乐器演奏中也可扮演合奏这一重要角色。从古至今,扬琴的都被视为清新与民族气息的表现者,在民族乐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扬琴作为这样的民族和西洋的融合体,它的由来从何说起?它究竟是怎样进行其独特的演奏的?以及它具体有哪些演奏手法?本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威尔第剧本中男高音角色的选取和演唱的风格就被世界歌剧迷所密切关注。《弄臣》作为威尔第的一部代表作品,不仅剧本本身是世界歌剧史上难得的经典之作,而且其剧中主要男高音人物“曼图亚公爵”的选取和演唱同样被世界歌剧迷所称赞。本论文将以《弄臣》为例,深入分析威尔第剧本中男高音的选取规律、人物形象、情感诉求、演唱风格。并对威尔第男高音为何如此吸引歌剧表演者和歌剧爱好者作一定的分析。  【关键
期刊
【摘要】唐代末期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短小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超脱自然的艺术时空,构筑了恢弘大气的诗歌宇宙,作为道家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延续,《二十四诗品》美学思想在音乐艺术方面传递着别样的讯息。二胡以它柔美抒情,宛如人声的艺术特色深受世人的喜爱,在二胡演奏艺术发展日臻成熟的今天,音乐美学内涵与演奏技术相辅相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一章有所借鉴,浅析“雄浑”的美
期刊
【摘要】国内对于作曲家鲍罗丁及其作品的研究寥寥无几,特别是以音乐分析的角度对弦乐四重奏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音乐分析角度出发,着手于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并以资源乐节(主题分析)和结构中介(交混)(曲式结构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资源乐节;结构中介(交混)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莱奥斯·雅纳切克是20世纪捷克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近几年来随着一些文学及影视作品对他的频频提及,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他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他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他的成就主要以歌剧与管弦乐作品为主,钢琴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不乏精品。本文拟就其唯一的钢琴奏鸣曲作介绍,并就其音乐创作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雅纳切克;钢琴奏鸣曲;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期刊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巴洛克时期德国伟大作曲家,将多声部复调音乐推向了顶峰,《平均律钢琴曲集》更是被尊称为“音乐圣经”。该曲集对键盘技巧、作曲技法、织体和声和格律形式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将音乐各元素完美结合,因而也是钢琴演奏学习必修的钢琴作品。本人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作品BWV853为例浅谈演奏的学习心得及培养复调思维的重要性和如何将其发散运用,从而减少学生
期刊
【摘要】《娃哈哈钢琴变奏曲》,创作于1997年,作者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变奏和发展,丰富和提高了原曲的表现力,曲调欢快、明亮,极尽完美地展现出民族音乐所具有的魅力。  【关键词】石夫;《娃哈哈钢琴变奏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石夫簡介  石夫,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新疆生活的经历,使他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语汇,他的作品极富新疆特色和时代新意,
期刊
【摘要】在莫扎特生活的时期,大多数作曲家对高声部音乐情有独钟,而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唐璜》等作品中,其将抒情性较强的男中音和具有明显歌唱性的男低音声部作为主要元素,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彰显出其别具匠心的音乐创作思想。本文将男中低音在莫扎特歌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唐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莫扎特音乐艺术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男中低音;莫扎特;《唐璜》  
期刊
【摘要】琵琶文曲内容丰富,有抒情、歌景等不同类型,而其中较典型的题材多为刻画古代女性心境的作品。与其它传统音乐作品如戏曲、歌舞等的差异为琵琶音乐中透露出的女性形象更凄美、清寂,展现了在女性地位低,身不由己的时代中国女性特有的哀怨心理,传达的是独特的人格魅力。刘德海《陈隋》主要是在琵琶文曲《汉宫秋月》的基础上慢慢演变而来的,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本文对这两首作品从多方面着手展开对比,以进一步认识刘德海在
期刊
【摘要】《印象·國乐》是以敦煌壁画上的复原乐器为核心的专场音乐会,极富创新的民乐合奏形式,“颠覆”性的乐队布局和舞台表现,充满了东方元素;“创新”性的音乐表现,印象突出,风格明确,标志着民(国)乐的未来走向和发展。  【关键词】《印象·国乐》;敦煌乐器;民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颠覆”形式  《印象·国乐》是由中央民族乐团倾六年心血筹划、三年时间磨炼,携手王潮歌导演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