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人显然已经不再单纯以脚步的丈量和眼睛的观看去感知城市。在各式各样媒介的书写、转译与传播之下,我们对城市的感知被一种外在的意义生产层层建构。城市在媒介传播中的呈现成为一种“想象”的场域,文学、影视、旅行指南、城市广告等等各式各样的文本为城市进行编码,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共同进行阅读、联想、解码的机制,一方面构建了一种符号化、意象化的城市,另一方面,则建构起一种以文化消费为主导的“想象的共同体”。
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使得地方逐渐“消失”,由此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坐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1]媒介传播为人们制造着多样化的感知与体验的途径,如今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则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介传播。现代交通、互联网传播使得时空急剧压缩甚至产生形变。地域划分、人的情感结构以及交流形式都已经被当代传播媒介所重组,城市社会已经实现了时空的再分配。
以文学、电影为媒介的城市感知
文学和电影是较为传统的媒介传播手段,包含着媒介传播塑造城市感知的原初逻辑。文字化与影像化克服的首先是空间与地域上的差距。文字可以把口口相传的言语固定下来,使得事件和意义摆脱对“身体在场”的依赖,转而成为一种精神信息而进入传播系统。影像则更为直接,但影像永远不是全然客观的,镜头的剪切、色调的调节、声音的配合等等,都在暗中形成一种有明确价值和审美倾向的叙事逻辑。文字与图像所塑造的意象空间使得我们对城市总是会产生一种先在的理解,例如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希区柯克镜头中的纽约,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中的香港,都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杰作。而这种前设式的城市感知最为反讽的例子便是九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社会现象“巴黎症候群”,日本精神科医生太田博昭首次提出这个词汇。很多日本人到了巴黎发现,真实中的城市与各式各样的文学、影视、以及报刊、生活指南中所塑造的城市天壤之别,使得一部分日本人由于落差和失望导致恐惧、恶心甚至出现自杀冲动。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和影像建构的现实感如此强烈,以至于想象者进入地理意义上真实的城市之时所遭遇的震撼。
网络时代的城市感知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社会交流领域的层次与内容日益丰富。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与身份的认同方式,来适应日渐虚拟化与抽象化的社会交往,此时我们对上述所谓“缺席”的依赖程度就会越来越强。网络空间所塑造的城市感知,仍然延续了一种以身体不在场为前提的感知模式。这种城市感知的塑造活動主要以话语生产为主,在当代旅游产业的刺激下,这一类话语大量涌现于网络空间之中。今天的旅游经济与九十年代所盛行的那种景点“签到式”团队旅行大相径庭——旅游产业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立在个体自主消费之上的所谓“个性化深度游”、“自由行”、“精品路线”等等成为主流中的重要一支。除了城市宣传片、旅游业商家的产品广告,网络上更多的是旅行者个体书写的旅行线路、攻略、游记,发布在各式各样的论坛、社交网站、自媒体、旅游产品网站等等。这些书写无处不在,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前设印象往往是由这些文本建构的。对于一个即将旅行的人来说,步入陌生城市的地域之时,他绝对是成竹在胸的,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哪里有当地美食,怎样游览可以节省时间,紧急情况如何应对,等等,一切都有十足准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实地一一印证。而这种在网络上出现的旅行书写,最终呈现出趋同的迹象——这是一种基于改写、增补的反复书写,因其内在的叙事线索是经由地点串联的,同时遵效率、成本、经验收益所组成的内在逻辑。尽管文体多变,这仍然是一种基于消费主义的书写逻辑。以网站“爱彼迎(airbnb)”为例,这是一个为私家公寓短期租赁搭建的交易平台,它的营销哲学建立在“像当地居民一样感受城市”这个信念之上,颇受旅游者好评。网站的成功在于它恰好顺应了网络空间中的城市“书写—感知”逻辑,结合了租赁平台与自媒体二者的功用——每一间公寓都有房主提供的精美图文介绍,每一位房客都留下居住与旅行感言,这个平台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空间,而是夹杂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推荐,这是在房主与房客的共同书写中完成的。可以说,当代旅游产业在网络空间营造的话语生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城市的感知。然而,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反例,以调节这种普遍化书写造成的僵化,比如,在《门外汉的京都》中,作者舒国治提到他曾在京都的诸多名胜门前驻足不前,满足于当一个“门外汉”,享受街巷间无目的游逛,一种无功利的感知。
电子地图、GPRS 导航下的城市感知我们从何时开始,开始以俯瞰的视角去认识一座城市?也许应该追溯到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建成,使得公众第一次获得俯瞰现代都市的经验。城市在俯瞰之下变得扁平,成为建筑、街道、河流、绿地的排列组合,或者说,只有俯瞰才能看清城市的网格。城市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的网格是否精妙。城市网格与边沁的圆形监狱似乎源自同一种空间认知,二者都致力于空间的视觉化[2]。日常生活也填满了网格。办公室内的格子间或可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缩影,人们在大大小小的格子中从事生活,不管这格子是否可见。网格便于事物间的平移、置换、计算与衔接,进而构成明晰、稳定、易于操控的系统。网格是这个时代的认知工具,它与现代性一样,有其古老的演变历史。
风靡于当代的电子导航系统,更加强化了将城市平面化、网格化的感知逻辑。在都市中出行,还有多少人可凭借“记路”去到达目的地?城市有时候大得出乎我们想象,同时它又极其复杂,繁忙的都市人不会允许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迷路上。跟着电子导航前进,万无一失,于是都市人的出行开始伴随着电子导航单调的声音指引。一个习惯于电子导航的人出门后发现自己寸步难行。电子导航导致了一种日常生活当中的“去感知”化,人们只在意如何在网格上的一点抵达另外一点,失去了很多用眼睛、记忆去感知城市的机会。
网格虽然高效,但令人感到单调和厌倦。能够打动人心的空间必定是触觉化的,就像我们从来不仅仅是观看园林,而是在园林中穿行和迷失。园林曲径通幽的真正含义是拒绝被观看,它总是在视觉面前退缩,我们眼中的园林景致与其说是一种静静的展示,不如说是在游人的追逐下,园林的闪现。而在网格是以一种计算的理念去占据空间,空间可被视觉迅速地消化。如今,连真正的旷野都被网格化了,在google 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在广袤的西北地区,风车阵列在戈壁上所画出的网格。戈壁上的风也被纳入网格之中,我们难以推测这情形究竟是出于人的经济活动本能,还是人对旷野的恐惧?然而人们对旷野念念不忘,就像潜艇中的航员思念真正的空气,因为网格令人窒息,甚至令地球窒息。而旷野似乎只能以一种片段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闪现。
结语
某种程度上,媒介传播完全重构了我们的城市感知方式,乃至普遍的空间感知方式。然而,一种媒介传播背后隐藏的价值逻辑,是我们应当去挖掘和分析的,如此才能理解我们所感知的城市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在多大程度上是虚构,从而规避由“前设”而产生的谬误,建立起个人纯粹、真实、创造性的城市感知方式。
注释:
[1]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41 页.
[2]网格空间启发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对“条纹空间”的叙述以及福柯对边沁全景敞式主义的分析。
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使得地方逐渐“消失”,由此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坐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1]媒介传播为人们制造着多样化的感知与体验的途径,如今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则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介传播。现代交通、互联网传播使得时空急剧压缩甚至产生形变。地域划分、人的情感结构以及交流形式都已经被当代传播媒介所重组,城市社会已经实现了时空的再分配。
以文学、电影为媒介的城市感知
文学和电影是较为传统的媒介传播手段,包含着媒介传播塑造城市感知的原初逻辑。文字化与影像化克服的首先是空间与地域上的差距。文字可以把口口相传的言语固定下来,使得事件和意义摆脱对“身体在场”的依赖,转而成为一种精神信息而进入传播系统。影像则更为直接,但影像永远不是全然客观的,镜头的剪切、色调的调节、声音的配合等等,都在暗中形成一种有明确价值和审美倾向的叙事逻辑。文字与图像所塑造的意象空间使得我们对城市总是会产生一种先在的理解,例如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希区柯克镜头中的纽约,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中的香港,都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杰作。而这种前设式的城市感知最为反讽的例子便是九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社会现象“巴黎症候群”,日本精神科医生太田博昭首次提出这个词汇。很多日本人到了巴黎发现,真实中的城市与各式各样的文学、影视、以及报刊、生活指南中所塑造的城市天壤之别,使得一部分日本人由于落差和失望导致恐惧、恶心甚至出现自杀冲动。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和影像建构的现实感如此强烈,以至于想象者进入地理意义上真实的城市之时所遭遇的震撼。
网络时代的城市感知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社会交流领域的层次与内容日益丰富。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与身份的认同方式,来适应日渐虚拟化与抽象化的社会交往,此时我们对上述所谓“缺席”的依赖程度就会越来越强。网络空间所塑造的城市感知,仍然延续了一种以身体不在场为前提的感知模式。这种城市感知的塑造活動主要以话语生产为主,在当代旅游产业的刺激下,这一类话语大量涌现于网络空间之中。今天的旅游经济与九十年代所盛行的那种景点“签到式”团队旅行大相径庭——旅游产业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立在个体自主消费之上的所谓“个性化深度游”、“自由行”、“精品路线”等等成为主流中的重要一支。除了城市宣传片、旅游业商家的产品广告,网络上更多的是旅行者个体书写的旅行线路、攻略、游记,发布在各式各样的论坛、社交网站、自媒体、旅游产品网站等等。这些书写无处不在,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前设印象往往是由这些文本建构的。对于一个即将旅行的人来说,步入陌生城市的地域之时,他绝对是成竹在胸的,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哪里有当地美食,怎样游览可以节省时间,紧急情况如何应对,等等,一切都有十足准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实地一一印证。而这种在网络上出现的旅行书写,最终呈现出趋同的迹象——这是一种基于改写、增补的反复书写,因其内在的叙事线索是经由地点串联的,同时遵效率、成本、经验收益所组成的内在逻辑。尽管文体多变,这仍然是一种基于消费主义的书写逻辑。以网站“爱彼迎(airbnb)”为例,这是一个为私家公寓短期租赁搭建的交易平台,它的营销哲学建立在“像当地居民一样感受城市”这个信念之上,颇受旅游者好评。网站的成功在于它恰好顺应了网络空间中的城市“书写—感知”逻辑,结合了租赁平台与自媒体二者的功用——每一间公寓都有房主提供的精美图文介绍,每一位房客都留下居住与旅行感言,这个平台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空间,而是夹杂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推荐,这是在房主与房客的共同书写中完成的。可以说,当代旅游产业在网络空间营造的话语生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城市的感知。然而,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反例,以调节这种普遍化书写造成的僵化,比如,在《门外汉的京都》中,作者舒国治提到他曾在京都的诸多名胜门前驻足不前,满足于当一个“门外汉”,享受街巷间无目的游逛,一种无功利的感知。
电子地图、GPRS 导航下的城市感知我们从何时开始,开始以俯瞰的视角去认识一座城市?也许应该追溯到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建成,使得公众第一次获得俯瞰现代都市的经验。城市在俯瞰之下变得扁平,成为建筑、街道、河流、绿地的排列组合,或者说,只有俯瞰才能看清城市的网格。城市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的网格是否精妙。城市网格与边沁的圆形监狱似乎源自同一种空间认知,二者都致力于空间的视觉化[2]。日常生活也填满了网格。办公室内的格子间或可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缩影,人们在大大小小的格子中从事生活,不管这格子是否可见。网格便于事物间的平移、置换、计算与衔接,进而构成明晰、稳定、易于操控的系统。网格是这个时代的认知工具,它与现代性一样,有其古老的演变历史。
风靡于当代的电子导航系统,更加强化了将城市平面化、网格化的感知逻辑。在都市中出行,还有多少人可凭借“记路”去到达目的地?城市有时候大得出乎我们想象,同时它又极其复杂,繁忙的都市人不会允许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迷路上。跟着电子导航前进,万无一失,于是都市人的出行开始伴随着电子导航单调的声音指引。一个习惯于电子导航的人出门后发现自己寸步难行。电子导航导致了一种日常生活当中的“去感知”化,人们只在意如何在网格上的一点抵达另外一点,失去了很多用眼睛、记忆去感知城市的机会。
网格虽然高效,但令人感到单调和厌倦。能够打动人心的空间必定是触觉化的,就像我们从来不仅仅是观看园林,而是在园林中穿行和迷失。园林曲径通幽的真正含义是拒绝被观看,它总是在视觉面前退缩,我们眼中的园林景致与其说是一种静静的展示,不如说是在游人的追逐下,园林的闪现。而在网格是以一种计算的理念去占据空间,空间可被视觉迅速地消化。如今,连真正的旷野都被网格化了,在google 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在广袤的西北地区,风车阵列在戈壁上所画出的网格。戈壁上的风也被纳入网格之中,我们难以推测这情形究竟是出于人的经济活动本能,还是人对旷野的恐惧?然而人们对旷野念念不忘,就像潜艇中的航员思念真正的空气,因为网格令人窒息,甚至令地球窒息。而旷野似乎只能以一种片段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闪现。
结语
某种程度上,媒介传播完全重构了我们的城市感知方式,乃至普遍的空间感知方式。然而,一种媒介传播背后隐藏的价值逻辑,是我们应当去挖掘和分析的,如此才能理解我们所感知的城市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在多大程度上是虚构,从而规避由“前设”而产生的谬误,建立起个人纯粹、真实、创造性的城市感知方式。
注释:
[1]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41 页.
[2]网格空间启发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对“条纹空间”的叙述以及福柯对边沁全景敞式主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