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发现其本质:学生体质较差;学生锻炼时间较少;学校以安全为主,减少甚至制止学生体育活动,并就该事件探究分析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不同程度对其有影响,同时针对该情况提出拙见:政府加大督查保障力度;学校改变应试观;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及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观。
关键词: 事件 古浪县中小学生 健康观
“少年强则国强”口号响亮,提倡得力,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合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全民大力倡导提升人们素质的情况下,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体质健康令人担忧,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有强大的中国?
一、事件展示
事件1:开学第一天,学校举行集会,校领导正在讲话,初一(5)班一学生突然晕倒,师生慌忙中送其到医院,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质较弱,站立时间较长。
事件2:16:10—16:50是课外活动时间,初二(3)班学生41人在教室,5人在楼道,8人在操场,而其中的3人在操场背书,3人在打篮球。
事件3:体育课上,初三(2)班一学生从单杠上掉下来,震惊学校领导,家长强烈要求学校给予说法,校领导当即决定拆除部分体育设施,并明确规定:要求体育老师坚决制止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注意学生的安全。
分析事件:学生体质较差;学生锻炼时间较少;学校以安全为主,减少甚至制止学生体育活动。虽然通过上述事件不能全面的说明什么,但足可以证明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呢?
二、事件原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的影响。
(1)计划生育。国家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使得独生子女增加,家庭、学校对他们特别在意,致使他们缺失一些东西(耐力、意志力等),这使得部分能力就缺失了。
(2)退耕还林。干城、新堡、黄羊川、黑松驿、古丰等大部分乡镇退耕还林,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没有农活干,学生在闲余时间无所事事,整天窝在家里。
(3)高考导向。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考高分”、“上名校”,进而上家教、参加补习班的风气日渐盛行,加重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还形成造成学生“运动低能”的恶性循环。
2.生活方式转变。
以“高脂高热高能”的生活食品、“以车代步”的出行方式、“通宵达旦”的夜间生活为特征的都市生活方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体质健康。当前,这种不良生活方式在农村悄然流行,也在改变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将给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学校因素
1.教育以安全为导向。
“安全”意识错位,怕孩子出事,少让或不让孩子活动。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更是难免,但只要学生一出事,家长不依不饶,弄得学校和老师成天都提心吊胆。为了学生的安全,内容难度下降了,室外活动器械被迫拆了,不安全的活动取消了,学生体质下降是顺其自然。
2.学校布局不合理,学生住宿,地处偏远。
我县中小学呈现一乡镇一寄宿制小学,一初级中学中的形式。学生多半存在住校的情况,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监护就会出现挑食捡食的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饮食不良的现象。
3.课业负担繁重。
在应试教育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未得到根本解决。孩子们只能被捆绑在题海和雪片般的试卷里,而得不到喘息。
4.体育器材不完备,师资缺乏。
我县经济贫困,学校体育设施匮乏,体育场地不足,设备老化,专用经费用于其他开支,学校不能从多种活动途径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多数体育教师专业性不强,上课形式传统,手段老套,学生不爱上体育课。
(三)家庭因素
1.家长忙于奔波,意识不够。
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有病就是健康,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眼前的健康,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没有认真的思考和行动,尤其多数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没有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2.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家长外出,孩子多数有爷爷奶奶看管,孩子的习惯、行为都在爷爷奶奶的维护下形成,娇生惯养已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确法则”。
(四)个人因素
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孩子意志品质缺失,受挫力、耐力等都存在问题,这就导致孩子在交际、心理等方面不能正常发展。
三、事件解决策略
显然,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和个人都有责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政府加大督查保障力度
加大对保障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落实力度,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确保在农村建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也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学校适时转变应试观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学校的各项体育措施,并且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
(三)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的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观
加强自己思想品德的培养,树立体育健康意识,使自己充分认识到,为了获得健康体质与健康心理,必须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干预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自觉行动,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观念。
总之,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从中会发现很多问题。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不可否认,并且亟待解决。因此,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希望各界人士继续发现探索,解决我县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迈出的一小步。
参考文献:
[1]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
[3]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人民教育,2007.(1):10-12.
[4]于晓东.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体育教学,2007/02.
关键词: 事件 古浪县中小学生 健康观
“少年强则国强”口号响亮,提倡得力,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合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全民大力倡导提升人们素质的情况下,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体质健康令人担忧,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有强大的中国?
一、事件展示
事件1:开学第一天,学校举行集会,校领导正在讲话,初一(5)班一学生突然晕倒,师生慌忙中送其到医院,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质较弱,站立时间较长。
事件2:16:10—16:50是课外活动时间,初二(3)班学生41人在教室,5人在楼道,8人在操场,而其中的3人在操场背书,3人在打篮球。
事件3:体育课上,初三(2)班一学生从单杠上掉下来,震惊学校领导,家长强烈要求学校给予说法,校领导当即决定拆除部分体育设施,并明确规定:要求体育老师坚决制止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注意学生的安全。
分析事件:学生体质较差;学生锻炼时间较少;学校以安全为主,减少甚至制止学生体育活动。虽然通过上述事件不能全面的说明什么,但足可以证明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呢?
二、事件原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的影响。
(1)计划生育。国家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使得独生子女增加,家庭、学校对他们特别在意,致使他们缺失一些东西(耐力、意志力等),这使得部分能力就缺失了。
(2)退耕还林。干城、新堡、黄羊川、黑松驿、古丰等大部分乡镇退耕还林,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没有农活干,学生在闲余时间无所事事,整天窝在家里。
(3)高考导向。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考高分”、“上名校”,进而上家教、参加补习班的风气日渐盛行,加重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还形成造成学生“运动低能”的恶性循环。
2.生活方式转变。
以“高脂高热高能”的生活食品、“以车代步”的出行方式、“通宵达旦”的夜间生活为特征的都市生活方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体质健康。当前,这种不良生活方式在农村悄然流行,也在改变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将给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学校因素
1.教育以安全为导向。
“安全”意识错位,怕孩子出事,少让或不让孩子活动。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更是难免,但只要学生一出事,家长不依不饶,弄得学校和老师成天都提心吊胆。为了学生的安全,内容难度下降了,室外活动器械被迫拆了,不安全的活动取消了,学生体质下降是顺其自然。
2.学校布局不合理,学生住宿,地处偏远。
我县中小学呈现一乡镇一寄宿制小学,一初级中学中的形式。学生多半存在住校的情况,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监护就会出现挑食捡食的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饮食不良的现象。
3.课业负担繁重。
在应试教育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未得到根本解决。孩子们只能被捆绑在题海和雪片般的试卷里,而得不到喘息。
4.体育器材不完备,师资缺乏。
我县经济贫困,学校体育设施匮乏,体育场地不足,设备老化,专用经费用于其他开支,学校不能从多种活动途径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多数体育教师专业性不强,上课形式传统,手段老套,学生不爱上体育课。
(三)家庭因素
1.家长忙于奔波,意识不够。
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有病就是健康,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眼前的健康,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没有认真的思考和行动,尤其多数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没有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2.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家长外出,孩子多数有爷爷奶奶看管,孩子的习惯、行为都在爷爷奶奶的维护下形成,娇生惯养已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确法则”。
(四)个人因素
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孩子意志品质缺失,受挫力、耐力等都存在问题,这就导致孩子在交际、心理等方面不能正常发展。
三、事件解决策略
显然,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和个人都有责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政府加大督查保障力度
加大对保障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落实力度,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确保在农村建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也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学校适时转变应试观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学校的各项体育措施,并且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
(三)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的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同时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观
加强自己思想品德的培养,树立体育健康意识,使自己充分认识到,为了获得健康体质与健康心理,必须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干预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自觉行动,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观念。
总之,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从中会发现很多问题。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不可否认,并且亟待解决。因此,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希望各界人士继续发现探索,解决我县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迈出的一小步。
参考文献:
[1]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
[3]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人民教育,2007.(1):10-12.
[4]于晓东.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体育教学,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