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人语文能力的强弱与阅读量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语文教师时常会谈论一个有趣的现象:班级中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出众的学生,他们的优秀多半与读的书多有关。读书多了,眼界自然开阔,思想自然深刻,感情也更加丰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样的道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途径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教材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写作文时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以至于影响到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1~ 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 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 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对小学各学段学生阅读量的最低要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名优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课外阅读课。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尝试中笔者发现,课外阅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百花园。
一、让个人阅读成为习惯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由于供学生个人支配的业余时间很充足,所以个人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主渠道。经过课堂实践发现,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两者珠联璧合,会让语文教学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如果教师引导有方,学生的业余时间会在阅读中变成多孔的海绵,吸收到数不胜数的知识。因此,笔者常常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去布置,通过制定计划、推荐作品、分享阅读等形式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牵手而行。例如,低年级学生每天读两个故事;中年级学生每天读三篇文章,其中有一篇要是优秀范文;高年级学生每四周读一本书。除了完成阅读推荐书目中的阅读任务之外,笔者还会推荐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到的相关名家名篇。对于优秀范文的阅读,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本上写出这篇作文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为了使阅读不流于形式,笔者除了批改家庭作业之外,还会在上课前让一两名学生把前一天阅读的作品分享给大家听。对于没有阅读的学生,要求他在一天内弥补上,书由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提供。通过这种方式,既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让集体阅读持之以恒
每学期开始,笔者便把课外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中:每天晨读经典古诗词和一些小古文,摘抄两个成语并了解出处,摘抄一個优美或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节课前三分钟集体朗读推荐好句;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每月一堂读书汇报课。学校图书室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的数量多、种类全,是学生集体阅读的好去处。笔者每周带领学生去一次图书室,帮助他们挑选书,引导他们边读边做笔记,让学生养成读书有目的、讲方法的好习惯。班级图书角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图书角的书由学生提供,班委会派专人管理,借书的学生必须在管理员处登记,课间想看书的学生就可以去借。在自习课上,笔者常常带领学生开展“读书竞赛”,比赛谁读得快、记得多。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了集体阅读的场所,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引导,就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吸收到更多优秀文化的精华。
三、让阅读展示深化认识
古今中外,人们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着相同的诠释,即读书很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读有所用,笔者经常不定期开展故事会、朗诵会、好书推荐会等阅读展示活动。活动之初,要求学生积极准备,然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外进行活动,并给每人提供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以班级为单位,由每个合作小组选出的代表讲故事(或朗诵,或推荐好书)给其他学生和教师听。活动之后,选出优秀者,教师进行奖励,他们的名字会写在“读有收获光荣榜”上。活动中既展示了学生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又给学生的班级生活注入了活力。
四、让知识竞赛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倘若只叮着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笔者将每学期的每一周都命了名。例如,“新闻周”“神话周”“童话周”“历史周”“地理周”“外国文学周”“今日说法周”等,在哪个周,就要读哪方面的书。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时不走马观花,笔者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知识竞赛”。每个合作小组就本周的阅读内容提供五至八道题,活动课上由每个合作小组轮流负责并主持竞赛活动。教师也可以选三道题在课间提问,让学生抢答。对于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他们的名字将登上“知识渊博者光荣榜”。通过集体竞赛和个人抢答的方式,既反馈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
通过以上途径,不但充分挖掘了学生身边的读书资源,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落实了《标准》规定的阅读总量,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更要不遗余力地去检查并落实学生的阅读情况。唯有如此,课外阅读才会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百花园,学生才会吸收到各个门类的知识。语文学习,需要靠课内、课外两条腿同步进行,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形成并提升,学生也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梁澜子.让课外阅读走进语文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7(5).
[2]陈春珠.让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J].考试周刊,2017(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途径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教材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写作文时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以至于影响到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1~ 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 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 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对小学各学段学生阅读量的最低要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名优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课外阅读课。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尝试中笔者发现,课外阅读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百花园。
一、让个人阅读成为习惯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由于供学生个人支配的业余时间很充足,所以个人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主渠道。经过课堂实践发现,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两者珠联璧合,会让语文教学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如果教师引导有方,学生的业余时间会在阅读中变成多孔的海绵,吸收到数不胜数的知识。因此,笔者常常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去布置,通过制定计划、推荐作品、分享阅读等形式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牵手而行。例如,低年级学生每天读两个故事;中年级学生每天读三篇文章,其中有一篇要是优秀范文;高年级学生每四周读一本书。除了完成阅读推荐书目中的阅读任务之外,笔者还会推荐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到的相关名家名篇。对于优秀范文的阅读,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本上写出这篇作文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为了使阅读不流于形式,笔者除了批改家庭作业之外,还会在上课前让一两名学生把前一天阅读的作品分享给大家听。对于没有阅读的学生,要求他在一天内弥补上,书由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提供。通过这种方式,既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让集体阅读持之以恒
每学期开始,笔者便把课外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中:每天晨读经典古诗词和一些小古文,摘抄两个成语并了解出处,摘抄一個优美或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节课前三分钟集体朗读推荐好句;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每月一堂读书汇报课。学校图书室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的数量多、种类全,是学生集体阅读的好去处。笔者每周带领学生去一次图书室,帮助他们挑选书,引导他们边读边做笔记,让学生养成读书有目的、讲方法的好习惯。班级图书角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图书角的书由学生提供,班委会派专人管理,借书的学生必须在管理员处登记,课间想看书的学生就可以去借。在自习课上,笔者常常带领学生开展“读书竞赛”,比赛谁读得快、记得多。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了集体阅读的场所,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引导,就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吸收到更多优秀文化的精华。
三、让阅读展示深化认识
古今中外,人们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着相同的诠释,即读书很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读有所用,笔者经常不定期开展故事会、朗诵会、好书推荐会等阅读展示活动。活动之初,要求学生积极准备,然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外进行活动,并给每人提供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以班级为单位,由每个合作小组选出的代表讲故事(或朗诵,或推荐好书)给其他学生和教师听。活动之后,选出优秀者,教师进行奖励,他们的名字会写在“读有收获光荣榜”上。活动中既展示了学生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又给学生的班级生活注入了活力。
四、让知识竞赛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倘若只叮着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笔者将每学期的每一周都命了名。例如,“新闻周”“神话周”“童话周”“历史周”“地理周”“外国文学周”“今日说法周”等,在哪个周,就要读哪方面的书。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时不走马观花,笔者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知识竞赛”。每个合作小组就本周的阅读内容提供五至八道题,活动课上由每个合作小组轮流负责并主持竞赛活动。教师也可以选三道题在课间提问,让学生抢答。对于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他们的名字将登上“知识渊博者光荣榜”。通过集体竞赛和个人抢答的方式,既反馈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
通过以上途径,不但充分挖掘了学生身边的读书资源,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落实了《标准》规定的阅读总量,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更要不遗余力地去检查并落实学生的阅读情况。唯有如此,课外阅读才会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百花园,学生才会吸收到各个门类的知识。语文学习,需要靠课内、课外两条腿同步进行,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形成并提升,学生也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梁澜子.让课外阅读走进语文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7(5).
[2]陈春珠.让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J].考试周刊,2017(1).